6月CPI涨6.4% 创3年新高 专家解读影响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6月CPI涨6.4% 创3年新高 专家解读影响

加入日期:2011-7-9 13:14:08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申银万国李慧勇:下半年CPI将高位回落 加息必要性不大
  7月9日消息,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6.4%,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1%。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这一数据略高于市场预期,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预计下半年CPI将高位回落,加息必要性不大。
  李慧勇分析说,6月份CPI走高,主要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造成的。他预计,下半年的通货膨胀会维持高位回落,全年呈现倒U型。原因在于,宏观调控政策使得M1回落,流动性带来的通胀压力明显控制,输入性通胀压力也在降低,6、7导致物价上涨的猪肉价格会趋于回落,预计下半年的CPI会从6月份的高点,下降至12月份的4.4,七月份大概会在6.3%左右。
  此前,李慧勇曾表示,如果通货膨胀的情况按照预期稳定下来,下半年加息的必要性已经不大了,不过,考虑到国际热钱等不确定性的因素,预计下半年还会上调1至2次存款准备金率,以应对国际资金流动。
  根据统计局数据,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4%。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26个百分点。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与上月持平,比去年同月上涨7.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月上涨0.2%,比去年同月上涨10.5%。

 


  人大教授刘元春:6月CPI未必已到达顶点
  (每经实习记者 陈舒扬 北京专电)
  6月CPI未必已到达顶点。在第一时间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独家采访时人民大学经济 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食品特别是肉禽价格对CPI的冲击会持续5个月以上。如果从肉禽 价格4月开始上涨看,这一冲击至少会再持续两个月。(每日经济新闻)

 

  诸建芳:加息已近尾声 8月或调准备金率
  统计局网站今日公布6月份宏观数据显示,6月份CPI同比涨6.4个百分点,创三年来新高,1到6月份CPI同比涨5.4个百分点;PPI同比涨7.1个百分点。
  中信证券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CPI和PPI都比预期过高,导致物价指数变化主要是猪肉的价格。加息方面已接近尾声,调存款准备金率会在下月。

 


  王建:CPI6.4%并非拐点 料最高点将在11月出现
  7月9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6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4%。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予以解读,他表示,由于下阶段粮食价格的前景尚不明显,因此此前各机构预测的6月拐点论可能并不准确。他预计,CPI最高点将在秋粮集中上市的11月出现。
  王建表示,决定CPI数据的主要因素是食品,日前猪肉价格的迅速猛涨使得6月CPI数据到达了6.4%这样的高位,但由于今年灾害性气候对秋粮的影响尚不明朗,6月数据是否成为最高点,目前并不能轻易下结论。
  如果今年的秋粮不是大丰收的话,今年整个食品市场本身的压力就不会消失。王建表示,粮食价格是所有食品价格的核心值,而11月秋粮集中上市的时间点,才很有可能真正将成为宏观数据的拐点。
  去年,我国的粮食进口在11%左右,而过去一直是在5%左右的。国际粮价的上涨,也极有可能影响我国市场的粮食供应价格,从而使CPI数据进一步上行。王建表示。

  


  郭士英:通胀压力仍大 紧缩政策尚未到拐点
  上午9:30分,国家统计局发布,6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6.4%,食品价格上涨6.4%;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1%。
  针对上述数据,北大方正金融研究院院长郭士英表示,货币政策偏紧的趋势仍然会维持,目前国内的通胀压力还很大,还需要维持合理的货币政策,同时,近期以铜、橡胶为首的大宗商品价格又出现了反弹,这会加大国内的通胀压力,因此在通胀没出现下降趋势前,还远没有到货币政策出现拐点的时候。
  郭士英表示,未来如果贸易顺差继续上升,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上调的空间,此外,目前我国还处于负利率的时代,因此由负利率到正利率靠近的过程中,利率仍有上调的空间,因此未来的货币政策仍有可能继续从紧的可能。
  对于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郭士英表示,从紧的货币政策可能会给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考虑到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应该让银行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标准,同时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来缓解他们的压力。

 

  连平:6月CPI是全年高点 货币政策力度会减弱
  今天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了6月CPI数据。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4%,创三年来新高;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与上月持平,比去年同月上涨7.1%。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6月CPI是全年高点,下半年货币政策收紧力度会有所减弱。
  连平认为,6月CPI创三年来新高主要是食品价格因素的推动,其中猪肉价格的上涨是重点。经济增速还会继续放缓,预计三季度达9.2%。
  他指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上涨趋势放缓,美国QE3不太可能会推出,流动性将向趋于平衡的方向发展。而国内周期性和政策性的调控会进一步平抑食品价格。
  同时,他认为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目前没有滞涨现象。下半年货币政策调整的信号很明显,从调节奏和力度来看,收紧力度会有所减弱。
  连平指出,下半年可能还有1-2次的调准备金几率,而加息的可能性较小。

 

  左小蕾:CPI数据将高位运行 货币政策不会改变

  7月9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6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4%。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示未来CPI数据将维持在一个高位运行态势,货币政策在大方向保持不变。
  左小蕾认为,此次宏观数据的上涨符合是市场的预期,同时指出因为通货膨胀需要一个释放压力的过程,未来CPI数据将会维持在一个高位运行的态势。
  另外谈到货币政策时,左小蕾指出,准备金率调整,保持货币的流动性,政策需要保持灵活性。实际上市场通胀压力依然较大,货币政策并不会发生改变,大方向不会发生变化,只能在政策调控方式上作出调整。总体来说货币政策将在合理的范围内,保持稳健发展的取向。

 

  哈继铭:如果7月CPI再创新高年内仍有可能加息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报告,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4%,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1%。CPI创出3年来的新高,对此,高盛(亚洲)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哈继铭表示,6.4%的水平在预料之中,并预测如果7月份的数据高于6.4%的话,年内仍有加息的可能。
  哈继铭表示,6月份的CPI虽然高达6.4%,但长期看,下半年会逐步减弱。首先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会抑制通胀。其次,国际油价回落也会减轻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哈继铭还对周小川的能容忍经济转型中出现一定程度通胀说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哈继铭称周小川的讲话有两个含义,一是转型中需要推动价格改革,而这种改革通常会伴随价格上涨,这种通胀是可以容忍的。二是,劳动力工资需要上升,这有利于推动国内消费,而工资上升也会导致通胀的产生。可能有市场人士会认为周小川的讲话是货币政策收紧的信号,对此,我不能盲目猜测,哈继铭说。
  对于年内是否还加息,哈继铭表示,如果7月份的CPI数据高于6月份的6.4%的话,加息仍有可能。央行的主要职责就是抑制通胀,之前之所以对加息有所顾虑,主要是考虑到加息会引发热钱的加速流入,但这种顾虑目前已经小很多了。因为国际上目前看空中国,看空人民币,看空中国的房地产,看空地方融资平台,哈继铭对此解释说,这些看空的观点将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热钱流入中国。

 

  李迅雷:猪肉价格导致CPI冲高 7月份将回落
  7月9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6月份的经济数据,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6.4%,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1%。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6月份CPI已达年内高点,7月份将回落,但仍维持在6%以上。他预计三季度还有1次加息,整个下半年还有2-3次提准。
  李迅雷表示,由于6月份食品价格价格上涨,尤其是猪肉价格的上涨,导致CPI冲高。7月份CPI将回落,但仍维持在6%以上。
  自去年10月以来,月月提准,双月加息,市场已形成稳定预期。按此预期,最近一次加息应在6月份,但实际到了7月份才宣布加息。对此,李迅雷表示,这是由于6月末资金比较紧张,但并不完全是因为地方融资平台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李迅雷预计,下半年货币紧缩政策将放缓,他预计三季度还会有1次加息,整个下半年还有2-3次提准。

 

  吴晓求:CPI高企不全是货币因素 加息是个馊主意
  统计局网站消息显示,6月份CPI同比涨6.4个百分点,创三年来新高,1到6月份同比涨5.4个百分点;PPI同比涨7.1个百分点。
  吴晓求表示,由于CPI上涨的原因复杂,并不完全是货币因素,也不主要是主动投放货币引起的,所以,利率调整的不会太明显,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对于7月6日晚间央行加息二十五个基点,数量工具(存准率)的运用暂告一段落,由于CPI仍呈上升之势,央行应会考虑价格工具(利率)的运用,但次不会太多。
  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吴晓求表示,目前的CPI高企不全是货币现象,而是一系列综合性因素的结果,因此,必须采用减税等结构化政策予以应对,不能将注意力仅仅放在紧缩货币上。此外,对于业界热议的加息政策,他极力反对,认为不但不能收缩货币,反倒会火上浇油。加息是个馊主意。他说,这会刺激每年一万亿、两万亿美元规模的钱涌入,远远超过加息所收缩的流动性的规模。
  他认为,紧缩货币政策已经走到头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这么高,再走下去,恐怕要对经济形成伤害。

 


  宋鸿兵:6月CPI涨6.4%通胀明显 可能刺激贵金属上扬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报告,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4%,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1%。CPI创出3年来的新高,对此,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表示,通胀压力明显,可能刺激贵金属上扬。
  中国6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6.4%,通胀压力明显,金银应声大涨。按照常理,加息应该不利于贵金属,但现在的逻辑反过来了,加息意味着通胀严重,反而可能刺激贵金属上扬。美国就业情况可说是一塌糊涂,经济再度衰退阴影笼罩。

 

  CPI增加股市变数:选择向上的可能性更大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6月CPI高企至6.4%,由于央行已经提前加息,这些叠加因素增加了股市的不确定性。
  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晓斌称,经济数据符合预期,下周市场走势来看,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也很小,应该说会保持横盘震荡的走势。
  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称,CPI数据符合预期,是年内高点,年内将还有一次加息。下半年股市难有大行情,但会有一波反弹。
  但秦晓斌表示,从时间更长的角度上来看,市场选择向上的可能性更大,上涨动力更足。(每日经济新闻)

 

 

  房四海:CPI6.4%是年内高点 下半年股市难有大行情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6.4%,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1%。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他认为CPI数据符合预期,是年内高点,下个月依然会维持在6%以上,年内将还有一次加息。下半年股市难有大行情,但会有一波反弹。
  房四海此前预测CPI将同比上涨6.5% ,今天公布的数据他认为没有超预期,7月CPI数据依旧会维持在6%以上的高位运行。
  他说,CPI走势将呈现圆顶型,而6月CPI数据将成为年内高点。由于翘尾因素,以及猪肉价格高居不下,带动其他食品价格大幅上涨,CPI或在6月见顶。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走向,房四海认为,年内还会有一次加息,加息幅度在25个基点。
  我们可以看到,CPI环比上涨0.3%,也就是说物价依然在攀升,通胀高企预期不减。今年下半年货币政策不会放松,而是从紧的力度有所缓解。
  对于股市走势,他认为,下半年股市难有大行情,但会有一波反弹行情。

 

  谢百三:CPI已达年内高点 股指2600点是底部
  7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6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6.4%,食品价格上涨6.4%,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1%。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认为目前CPI数据可能是今年的最高点,2600点是股市底部。
  谢百三表示,6月份6.4%的CPI基本符合之前预期,他认为,当前通货膨胀可能是今年内的最高点,但不是本轮通胀的最高点。
  他表示,本轮通胀从2010年开始,到现在仍然没有结束。他表示,CPI在10%以下都可以称之为温和通胀,温和通胀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对于高通胀下的货币政策,谢百三表示,今年内最多还会有一次加息。他认为,当前负利率严重,难以抑制资金从银行流入股票市场,随着资金的流入,股票将出现回升,2600点已经是股市底部。

 

  李大霄:CPI将逐步回落 股市影响会非常有限
  统计局今日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6月份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4%,创三年新高。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4%,而猪肉价格上涨高达57%。
  国家统计局称,据测算,在6月份6.4%的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3.7个百分点,今年新涨价因素约为2.7个百分点。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6月份CPI创新高主要是由于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上涨所致,但由于政府已经采取各项应对措施,下半年CPI将逐步回落。
  他指出,6月份以后受翘尾因素的影响将逐步下降,加之央行此前已再次加息应对通胀,未来通胀有望回落。
  谈及对于股市的影响,李大霄认为,虽然是负面消息,但由于市场已有预期,所以影响会非常有限,股市震荡亦不会太激烈。
  他认为,短期内央行不会再次加息,但下半年是否加息尚需观察一段时间。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