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再表态:控制通胀信心很足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温家宝总理再表态:控制通胀信心很足

加入日期:2011-7-6 8:00:07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国内通胀压力将放缓 货币政策或现微调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1年第二季度例会近日如期召开,下半年货币政策的走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虽然会后透露的信息表明,央行将继续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但今后会把握好政策的节奏和力度的要求,也让市场对央行放缓收紧频率寄予了些许期望。有专家分析称,在前一阶段货币政策一系列收紧动作后,目前有必要根据国际经济发展态势、国内物价水平、企业运行状况等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调节。
  而与之前几次例会相比,此次会议将政策稳定性放在首位。业内人士称,这很可能意味着下半年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会有所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使用频率将降低,其他调控工具发挥相对重要的作用。
  紧缩脚步放缓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虽然在4日下午发布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1年第二季度例会新闻稿中,央行仍然强调通胀压力仍然处在高位,但是其口风还是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稳定性取代了一季度例会新闻稿中的有效性。
  没有强调有效性,可能在于前期紧缩政策已开始发挥作用,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不会像上半年那样调整这么快了。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王常龄5日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央行当时调整货币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国内高通胀现象,现在看来,虽然CPI指数不断创出新高,但是后期通胀压力应该会有所降低。王常龄认为,随着通胀水平的下降,下半年货币政策的收缩力度应该会有所减弱。
  事实上,自去年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强调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来,货币政策就紧密关注通胀问题,并进一步提高了政策针对性。稳定物价更是成为今年以来政府十项重点工作之首。王常龄认为,从去年至今的一系列稳定物价政策已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多家研究机构也一致认为,二季度或将成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速最弱的季度,国内通胀水平6月登上顶峰后将下滑。
  交银增利基金经理李家春表示,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输入型通胀因素缓解都将有助于降低国内通胀压力。从日益全球化的生产和贸易趋势来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国内通胀水平的影响较大。只要欧美不再简单地通过投放货币来刺激经济,那么大宗商品价格难以大幅波动,这对全球通胀水平保持平稳将起到正面作用。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关于货币和通胀的表态也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其在6月23日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从2010年1月以来,银行准备金率和基准存贷款利率分别上调了12次和4次。货币和信贷供应因此恢复到了正常水平。同时他表示,中国整体价格水平处于可控范围,并预计将稳步回落。
  货币政策会在7月份出现流动性拐点。方正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汤云飞对此表示,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空间有限,但是在利率方面,由于中国的利率水平整体偏低,7月初可能会进一步加息。
  推动定向宽松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存款准备金率一月一调的高频率已经引起了一定的负面效应。经济减速、银行信贷收紧、部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加剧,均引发了业内对政策是否需要转向的争议。
  这其中,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为凸显。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日前表示,目前温州大约有20%的中小企业处于半停工状态。
  在信贷总体收紧的情况下,对中小企业肯定有不良影响,从商业角度讲,银行也缺乏动力做中小企业信贷。央行虽然强调引导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扶持,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使得银行依然会倾向大客户。王常龄说。
  而从此次例会公布的内容看,这一状况显然引起了央行的重视。新闻稿称,央行今后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特别是对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同时,主管金融工作的国务院副王岐山近日也强调,金融系统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把握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执行力度,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坚持有保有压,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毫不动摇地加强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
  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将更有针对性,在继续保持稳健的情况下,可能会向中小企业等受到负面影响的领域适度放开。王常龄认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已经处于高位,货币市场流动性趋紧,央票发行利率上行压力较大,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升值态势,下半年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空间将受到国内外形势的影响,调控的灵活性可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但在诸如中小企业融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金链、汽车产业等领域,央行或许会推动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导.报 .时.超)


  温总理再表态:控制通胀信心很足
  本报讯
  温家宝总理日前在辽宁调研时再次对物价作出重要表态,称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平抑物价,随着政策的落实,物价会得到有效抑制。对于备受关注的猪肉价格,温总理表示:得把这个周期过去,再过几个月就下来了。经济界人士认为,总理对物价的表态切中时弊,而猪肉价格涨幅高潮褪去之后,将为国内CPI及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带来积极影响。
  总理:经济朝预期方向发展
  物价会得到有效抑制
  温总理日前在辽宁调研时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但是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十分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不少。我们既要正确认识取得的成绩,看到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又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冷静观察,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努力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目标。
  温总理还表示,最近就是猪肉价格贵了。得把这个周期过去。再过几个月就下来了。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平抑物价。随着政策的落实,物价会得到有效抑制。
  业内人士:猪价回落对控制通胀有重要意义
  安信证券高善文在日前的中期策略会上就猪周期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据分析,中国的通胀历来很大程度上都是食品价格的周期,而食品价格的周期在比较大的程度上又受到猪肉价格非常强的扰动。特别是2006年以来,一直包括这轮的通胀,食品价格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猪周期。
  高善文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猪周期背后更多是一些宏观经济作用的因素,其本质是一个宏观经济的周期,而不是母猪的繁殖周期,也不是生猪的补栏周期和屠宰周期。(本轮猪价上涨周期)现在已经进行了大约一年的时间,这个过程也许还没有结束,但我们相信猪周期上升过程的大部分可能已经完成。接下来我们将要看到的是猪周期上升可能还会维持比较短的一段时间,然后猪粮比就会进入一个下降的趋势。而这样一个转折从技术层面来看会带来猪肉价格、食品价格、通胀同比趋势的转折和下降。(投资快报)


  高层密集调研研判下半年宏观政策走向
  孟斯硕
  行至年中,一方面是物价能否迎来拐点,另一方面,宏观经济走势也面临增长趋缓风险,下一步宏观调控走向如何,令各方关注。
  按照惯例,国家对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定调的北戴河会议在每年七八月份举行。届时,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将出炉,决策层将据此对下半年的宏观经济走势作出判断,确定下半年的宏观政策基调。
  为了对经济有全面了解,近期,国家高层密集到地方调研,对经济进行全面调研和梳理。
  7月3日至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来到辽宁本溪、沈阳等地,就经济运行有关问题进行调研。
  7月4日至5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安徽考察时强调在结构优化调整中巩固发展势头。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7月1日至2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考察工作,并主持召开小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
  6月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和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分别奔赴新疆和江西等地调研,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他们调研中屡屡提及的热词。
  专家认为,由于下半年政府在防通胀的同时,要兼顾保增长和促转型的政策目标,宏观政策可能需要分化。
  物价前高后不低?
  7月3日至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来到辽宁本溪、沈阳等地,就经济运行有关问题进行调研。
  调研期间,温家宝走进本溪市长江农贸市场,与顾客聊收入、谈物价,向摊主询问粮食、蔬菜、肉类价格变化。
  在谈及猪肉价格上涨的问题时,温家宝说:得把这个周期过去,再过几个月就下来了。
  今年年初时,市场多预期,今年CPI的走势为前高后低,但是随着猪肉价格的上涨,市场对于物价走势的预测逐渐改为前高后不低。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高级经济师周景彤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他预测,6月份物价将达到年内高点,之后,随着翘尾因素的减弱,物价也会逐渐回落。但是三季度仍会保持在很高的位置。
  在调研期间,温家宝指出,当前,一些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没有根本消除,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货币政策微调?
  随着物价居高不下,以及经济先行指标所反映出来的经济增速趋缓,使得防通胀、保增长、调结构这三个宏观调控目标之间的关系,在下半年变得更加微妙起来。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上周末曾表示,面对当前极为复杂不确定的国内外形势,处理好经济发展、调整结构、控制通胀三者的关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事实上,随着央行不断地收紧银根,关于货币政策是否超调的问题,已经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多争论。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昨日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指出:我担心现在的情况和2008年的情况类似。2008年我国也是一个劲儿地提高准备金率,还提高人民币的币值,结果弄得2008年下半年经济出了大问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7月1日发布6月份PMI为50.9%,数据创出28个月的新低,表明在货币紧缩政策的持续作用下,我国经济增速回落的态势明显。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近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指出,在国际经济形势并不明朗的背景下,由于金融环境的恶化,中国的经济还有进一步下滑的空间。
  控通胀、去泡沫和稳增长、防下滑再次成为宏观调控政策选择的两难。
  宋立认为,由于政策目标的分化,宏观调控工具的运用也将分化,下一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要承担不同的角色,就是在货币政策内部,反通胀的政策还不能触及到经济的增长。
  货币政策的紧缩基调并不能改变,但是在具体的工具使用上可以有所微调。周景彤告诉记者,未来如果有必要,可以采取加息等价格工具,而减少数量工具的使用。同时,应关注中小企业的融资。
  记者注意到,日前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声明与此前相比,首次提出在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要把握好政策的节奏和力度。(.第.一.财.经.日.报)
  


  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调控政策下半年或松动
  与一季度例会公告相比,二季度例会首次提出要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意味着政府可能已经关注到部分领域显示出的经济下行的风险,考虑在政策上有所应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也特别指出,当前国内大型企业发展势头减缓,中型企业差强人意,而小型企业则较为困难,最近 两个月小型企业PMI指数以及主要分项指数均回落到50%以下。
  证券时报记者 周宇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过半之际,种种迹象表明,下半年政府对经济下行风险的忧虑可能会盖过通胀,这意味着现有的宏观调控政策在下半年可能会出现松动。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日前召开的二季度例会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注意把握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
  申银万国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表示,与一季度例会公告相比,二季度例会首次提出要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意味着政府可能已经关注到部分领域显示出的经济下行的风险,考虑在政策上有所应对。这很可能预示着紧缩政策已经接近尾声。
  向左?还是向右?答案很快就会揭晓。按照惯例,国务院将在本月召开常务会议,盘点上半年经济形势并定调下半年政策思路。
  通胀渐无忧
  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不过,在政府实施一系列政策后,物价已经出现积极信号。虽然目前市场普遍预测6月份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将超过6%,但这很可能是年内的高点,下半年CPI涨幅将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预计6月份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将高于5月份,上半年价格处于高位一个重要原因是来自于翘尾因素;下半年由于翘尾的快速回落,新涨价因素继续得到遏制,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将高位回落,全年价格将在可控区间运行。
  数据显示,剔除翘尾因素后,今年以来,新涨价因素尽管也在增加,但由于反映新涨价影响的环比涨幅从1、2月份的1%、1.2%回落到3、4、5月的-0.2%、0.1%和0.1%,趋势是收敛的。这说明国家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正在逐步发挥作用,价格较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采购经理指数(PMI)报50.9%,环比回落1.1个百分点,逼近50%的警戒线,创28个月以来新低。这也是继3月份季节性小幅上升之后,PMI连续3个月下降,总跌幅达2.5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别指出,当前国内大型企业发展势头减缓,中型企业差强人意,而小型企业则较为困难,最近两个月小型企业PMI指数以及主要分项指数均回落到50%以下。
  这加剧了市场对经济下行风险的担忧,一些机构为此下调了对二季度经济增速的判断。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表示,4月份工业增加值下降超预期,PMI指数也连续走低,这些都显示二季度国内经济增长可能进一步减速。因此,将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预测由原来的10%调低到9.5%。
  据了解,目前诸多行业企业采购活动普遍出现放缓。譬如,下游需求的减弱对钢市的作用正在慢慢显现,钢市已经进入一轮中期调整。电子信息产业也出现环比负增长的迹象。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此前公开警告称,我国目前货币流动量偏紧,经济存在滞胀风险。他说:在当前的形势下,在实行货币流通量所谓正常水平回归时,很可能引起产品供应链的断裂和企业资金链的断裂。
  紧缩或近尾声
  尽管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仍强调,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但市场普遍预计,即使在6月份CPI出炉后央行可能会再次出手,但毫无疑问,紧缩已经接近尾声。
  李慧勇表示,为了避免政策紧缩效应叠加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下半年紧缩政策力度会明显下降,可能有1次加息,1到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光大证券发布报告认为,此时货币紧缩加码不一定能对通胀带来多大影响,反而有错杀经济增长的风险,应该不会出台。银河证券则指出,即便利率工具再次启动,利率工具的使用今年也将进入尾声。
  事实上,伴随着决策层面调研的展开,部分宏观调控新思路也已经有所显现。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7月1日至2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考察期间表示,一行三会要把握好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力度,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这被市场各方视为最新政策信号的表态。在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的背景下,不少专家学者将此解读为从紧政策部分松动的标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人士分析称,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将偏转至平稳增长,这意味着从紧的货币政策将告一段落。同时,一系列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将会走上前台,从而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证券时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