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口风微调 市场解读定向宽松 A股影响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央行口风微调 市场解读定向宽松 A股影响

加入日期:2011-7-5 7:57:42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央行:通胀压力仍处高位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会后声明释放怎样的信号?
  央行口风微调 货币政策步入维稳期
  央行例会稳字当先 新三性蕴深意
  央行例会首提把握好政策力度
  央行定调货币政策不急转 市场解读定向宽松
  央行货币政策转向之后 A股反弹关注三点
  A股市场处于震荡底 大级别反弹取决于政策刺激

  央行:通胀压力仍处高位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1年第二季度例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认为,当前通胀压力仍处在高位,要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分析人士认为,从此次会议所传递出的信息显示,未来通胀走势不容乐观,短期内政策难见转向,央行7月有可能继续加息。
  强调通胀压力不容乐观
  与一季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表述不同的是,在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时,二季度例会提出: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但通胀压力仍然处在高位。一季度例会的表述为: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发展中的问题依然突出。
  与一季度例会相比,二季度例会不再提强调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宏观调控任务,增加对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的表述。此外,二季度例会提出要注意把握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而一季度例会的表述为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二季度例会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正向宏观调控预定的方向发展,但经济金融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但面临的风险因素仍然较多。
  会议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注意把握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有效管理流动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总量。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特别是对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要继续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稳定。
  央行7月加息?
  分析人士表示,二季度例会强调通胀压力仍然处在高位,表明下半年物价上涨压力不容乐观。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宏观研究员周文渊表示,央行表述显示未来物价涨幅将超过预期。预计6月CPI同比涨幅超过6%,下半年即使CPI涨幅回落,月度CPI涨幅也可能在5%之上,央行7月可能加息。
  多家机构预测,6月乃至下半年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
  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7月4日发布报告预计,第三季度猪肉价格环比增速将远超历史同期平均水平,这将导致CPI环比涨幅受强烈的正向冲击,猪肉价格上涨将对下半年物价走势形成巨大压力。该部此前发布报告认为,下半年仍有加息必要,7月中旬是一个加息时间窗口。
  周文渊表示,二季度例会强调政策的稳定性,表明短期内可能很难看到政策转向放松的可能性。(.中.国.证.券.报)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会后声明释放怎样的信号?
  日前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指出,要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注意把握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
  记者注意到,与上次例会的会后声明相比,此次例会在提出了要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首次提出要把握好政策的节奏和力度。与此同时,与一季度例会声明相比,二季度例会加大了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照。会议强调: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特别是对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这是央行根据当前经济形势中的微妙变化所作出的合理决策。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认为,在当前的宏观经济条件下,我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不宜发生变化,但考虑到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融资难、资金链紧张等问题正不断恶化,下一步货币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实施过程中将更为审慎。
  去年以来,我国先后12次上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回收银行体系过量流动性超过4.2万亿元人民币,大型金融机构准备金率已攀升至21.5%的历史高位。前期趋紧的货币政策在有效回笼资金抑制物价上涨的同时,客观上也让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比以往更为明显地凸显出来。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资金链紧张问题已引发高层的关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日前在河北考察时强调,把握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执行力度,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坚持有保有压,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毫不动摇地加强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
  当前中小企业正面临信贷资源紧缺、融资成本急剧攀升的融资困境。在结构性问题短期难以快速、有效解决的情况下,只能通过适度放缓总量收紧来缓解小银行、小企业的困境。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境之时,前期紧缩过猛的货币政策操作或将适度微调。
  若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考虑到政策的滞后效应,可能会现超调的风险。一方面维持稳健基调不变,另一方面适度进行微调,放缓收紧步伐。连平称。
  下一步在保持经济发展总体稳定的同时,央行会增强货币和信贷政策的针对性及灵活性,出台相应措施帮助三农和中小企业走出资金紧张的困境。郭田勇说。(新华网)


  央行口风微调 货币政策步入维稳期
  现在猪肉的价格比牛肉还高,以后点菜可以多点牛肉的,吃得更划算。在北京金融街附近享受午餐的一位青年开了一个玩笑,引来多位同事的附议。
  虽然关于CPI即将见顶回落的分析越来越多,但在7月4日下午发布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1年第二季度例会新闻稿中,央行仍然强调通胀压力仍然处在高位。
  不过关于货币政策的表述,央行的口风还是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稳定性取代了一季度例会新闻稿中的有效性。(解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会后声明释放怎样的信号)
  没有强调有效性,可能在于前期紧缩政策已开始发挥作用,为避免对实体经济产生过大负面影响,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和频率或将减轻和降低,但考虑到物价上涨压力仍在,货币政策也不太可能于短期内放松。在分析人士看来,就在紧缩政策引发超调争议之时,央行这一口风变化,可理解为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
  不轻言放松强调通胀仍处高位
  显然央行货币政策面临着两难的考验,一方面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报50.9%,创28个月来最低,显示经济增长活力或面临减退。另一方面,2011年5月份,我国CPI涨幅达到了5.5%的历史高点,并且种种迹象均表明,通胀仍有可能一山更比一山高。
  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价格监测数据显示,6月多数蔬菜价格继续回落,前期上涨较快的鸡蛋价格逐步企稳,但猪肉价格上涨较为明显,成为拉高CPI的新因素。
  预期6月份的CPI涨幅很可能过6%。受到翘尾因素等影响,全年的CPI可能要在8月份以后才会有所下降,在此之前央行一定要强调抗击通胀的重要性,不能松口。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宗良对《每日经济新闻》解读央行的表述时指出。
  面对高企的通胀,央行7月份是否可能再次动用利率工具成为近日市场热点。
  此外,与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的相关表述不同的是,央行在二季度开始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注意把握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而一季度时央行则仅表示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也就是说,稳定性指标替换了有效性指标。
  对此,分析人士出现了不同的看法。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付立春认为,央行正在承受来自其他部门的压力,强调货币政策的目标,以及稳定性的提法,均在表达货币政策不能半途而废的决心。为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稳定的利率水平是有必要的。
  但宗良则认为,央行强调稳定性在于强调政策的总方向没变,还是要控制通胀,但实际上政策的空间已经不是很大,因为还要为下半年经济增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1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为9.7%,二季度为9.3%,瑞银证券预计,三季度GDP环比增长率将有所反弹,但同比增长率仍将小幅降至9.3%。
  引导商业银行力挺中小企业信贷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市场热议,同时也有更多矛头指向了商业银行。有趣的是,最近记者在一周之内收到了3条来自同一家商业银行关于其中小企业贷款不同产品服务的宣传信息。
  在信贷总体收紧的情况下,对中小企业肯定有不良影响,从商业角度讲,银行也缺乏动力去做中小企业信贷。但现在一些大银行已经意识到,在金融脱媒的背景下,中小企业是改变的方向,银行的整体转向已经初露苗头。宗良表示。
  央行此次例会提出,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特别是对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而在一季度会议中的相同位置,表述则是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
  国盛证券研究所所长周明剑认为,央行虽然强调引导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扶持,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使得银行天然地就会远离中小企业,比如银行以贷定存的做法,造成对大客户的严重依赖。
  对这种模式带来的僵化效果,商业银行显然也有所触动,建行副行长朱小黄日前表示,建行将从长期贷款存量中拿出一部分规模用于小企业贷款,并通过释放存量解决小企业信贷规模问题。
  巧合的是,工信部也于4日公布了中小企业划型的具体标准,其中,工业企业员工1000人以下或营收4亿元以下为中小微型企业。工信部负责人表示,中小企业划型的明确,有利于出台更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此外,央行还表示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健全宏观审慎的政策框架,有效管理流动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总量。要继续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稳定。(每日经济新闻)


  央行例会稳字当先 新三性蕴深意
  央行日前召开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提出,注意把握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与之前几次例会相比,此次会议提出政策的稳定性,且将其放在首位。
  业内人士称,这很可能意味着下半年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会有所调整,表现在存款准备金率使用的频率降低,价格型工具发挥相对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前两个季度例会均强调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宏观调控任务,但是在此次例会中通篇不见稳定价格总水平的表述,只是提到通胀压力仍然处在高位。
  今年召开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沿用了去年四季度例会的说法,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此次会议却指出,注意把握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近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石家庄考察时也提到,要把握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执行力度。
  事实上,稳定性并非首次出现。央行5月初公布的《2011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提到过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但是从表述来看,彼时稳定性的重要性和强调力度显然不如此时。
  光大银行宏观策略分析师盛宏清认为,政策三性排序和内容的改变,很可能意味着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要发生调整。稳定性意味着存款准备金率提高的次数减少,步伐放缓;针对性意味着对小企业、农业等融资加强支持,比如鼓励其发行债券、加大信贷投放、利率优惠等;灵活性则意味着在几个货币政策工具中,利率手段要走到前台。
  例会还强调,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特别是对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要继续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稳定。(上证)


  央行例会首提把握好政策力度
  3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正在缓慢转向,又添一最新证据。
  强调货币政策稳定性,说明政策已进入观察期
  早报记者 肖中洁
  
  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正在缓慢转向,又添一最新证据。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昨晚发布的新闻稿显示,央行于日前召开了2011年第二季度例会,而此次会议对于后续政策的表述已从一季度时的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悄然变为提高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对此,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强调稳定这足以证明目前已进入政策观察期。
  值得关注的是,央行在此次例会上还首度强调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也暗示从紧政策或许不会进一步加码。
  抗通胀表述语气缓和
  根据央行新闻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金融运行正向宏观调控预定的方向发展,但经济金融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但面临的风险因素仍然较多;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但通胀压力仍然处在高位。
  不过,虽然新闻稿第一段直言通胀压力仍处高位,但和一季度例会相比,货币政策委员会在对下一步政策进行表述时已经拿掉了强调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宏观调控任务这一表述。
  和上一季度的表述相比,央行在阐述通胀的语气上缓和了些。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对此评述说。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央行在阐述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时表示,注意把握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这和此前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的说法亦有明显改变。
  对此,中国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称,没有强调有效性,可能在于政策的效果已经显现。加大紧缩力度的可能性降低,可以说政策进入观察期了。
  申银万国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则表示,首度强调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表明政府可能已经关注到部分领域显示出的经济下行的风险,考虑在政策上有所应对。
  央行仍可能加息
  盛宏清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则对上述说法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解读。他称,央行关于稳定性的表述,说明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力度和频率会有所放缓;针对性说明短期内针对缓解通胀压力会更多使用发行央票和利率的工具;灵活性说明利率工具要走到前台了。
  这代表了部分市场人士的看法,即虽然从紧政策有松动迹象,但在通胀依然高企的情况下,本月加息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只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样可能会误伤中小企业的手段可能会暂告一个段落。
  与一季度例会声明相比,二季度例会还加大了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照。会议强调: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特别是对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去年以来,中国已先后12次上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回收银行体系过量流动性超过4.2万亿元人民币,大型金融机构准备金率已攀升至21.5%的历史高位。不断从紧的货币政策,让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比以往更为明显地凸显出来。 (东方早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