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应健中:股市拐点或已显现
叶 檀:做空中概股是一个针对中国的巨大阴谋
刘煜辉:新兴经济体硬着陆风险大于美债崩盘
周俊生:中国资本市场也需要浑水来摸鱼
韦 森:中国央行为何至今不加息?
陈波翀:A股这轮反弹能走多远?
曹中铭:证券公司频出雷人研报背后内幕揭秘
陶 冬:希腊危机暂缓 欧洲加息料将重启
郎咸平:我不怕猪肉涨 怕地方债务大
谢国忠:哪里有钱荒?
李 晶:市场需要一些乐观的情绪
龚方雄放言:大牛市快来了
应健中:股市拐点或已显现
从2610点拉起的这波行情,如久旱之后下了一场春雨般令人舒畅。行情出现之后,各路人士都在揣摩,今年上半年跌到2610点,这是否为年内最低点?大盘是否在此点位形成拐点?如果拐点成立,那今年全年走势就可能是一个V型,上半年下跌,下半年上涨;或者今年的图像更像那个著名的耐克商标,一个对钩,左边的一撇较短,右边一提尽管角度不大,但持续上升。
今年股市走到2610点形成拐点,成交量开始明显放大。这波拉高行情中,沪深股市日成交量最高达2450亿元,这在今年上半年属于罕见量。量的放大说明有新资金介入,有新资金介入就意味着行情还会走相当长一段时间。当然,上攻不会一蹴而就,而是反反复复上下震荡,但总趋势向上。
股市每上一个台阶都需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由于股市积弱已久,市场的熊市心态比较顽固,大盘只能以进三退二、进二退一的节奏上行。现在第一个关卡就是要站到年线上去,年线被认为是牛熊分界线,反映的是一年持股的平均成本。现在年线位置在2892点,在这个点位上将有一番鏖战。等到站稳年线之后,前方的阻力位在2850点处,那里半年线在迎候着大盘。只有站到这个位置之上,才能将所有均线踩在脚下,多头市场格局得以显现。
7月行情已扑面而来,我们见识过了五穷,5月行情如同嚼蜡;我们也见识过六绝,6月砸出了最低点;7月行情彻底翻身尽管有点奢望,但毫无疑问的是,7月行情将比前两个月更热闹。接下来的热点可能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今年的中报行情即将拉开帷幕,围绕着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分配方案,个股行情会比较热闹。近期,一些个股有点蠢蠢欲动。投资者可以关注那些去年上市、具有高送转能力并且还没分配过的次新股,趁早潜伏进去,也许可以分享到这些公司收益的成果。
第二,关注近期发行的新股。本周上市的比亚迪,开盘后一路高举高打,可看出炒新股的激情又重新燃起。现在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发行市盈率已经降到了20倍-30倍,二级市场上这两个板块的平均市盈率却高达100多倍,而且小盘股的发行价已经出现了个位数,这种倒挂的价差就可能产生较大的机会。这种机会可能体现在申购上,也可能体现在上市后的炒作上。
第三、关注7天之内的回购市场。今年市场资金面空前紧张,本周正值上半年结束,金融机构抢资金到了白热化程度。本周四,1天回购的年利率竟然高达12%,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高出24倍。通过与股票交易处在同一个平台的回购板块,既可以观察整个市场资金面的变化,也可以作为资金管理的一个渠道。仅做1天-2天的短期回购,既不影响资金在股市上的利用,又能使手中的闲置资金获得高利率。
叶 檀:做空中概股是一个针对中国的巨大阴谋
一直处在资本市场边缘的B股市场,最近频频被放在聚光灯下。市场关注的焦点,一是4月以来出现断崖式暴跌:,二是市场热议B股的出路在哪里。而更令市场各方感到惋惜的是,自2001年6月对内地居民开放以来的十年,B股市场就一直在原地打转,B股市场整整虚度了黄金十年。
B股几成植物板:
B股市场原本是一个赚外汇:的市场,但随着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直接选择境外上市,也随着国家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加上A股市场融资功能的大幅增强,B股市场不仅赚外汇:的功能不复存在,其融资功能也趋于丧失,B股基本上沦为了一个植物板:。
成立于1992年的B股发行对象原是境外人士,从1992年2月21日的上海证券市场的真空B,到2000年先后有114家公司发行了B股。但2000年后B股IPO停止,2004年后再未有公司增发。B股似乎成了弃儿:。
2003年,QFII制度正式实行,大量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得以合法进入A股市场,此时的B股已形同一个功能衰竭的老人,其历史使命实际上已终结。
国际板加重B股边缘化
今年以来,随着国际板的议论越来越多,随着管理层的自我感觉越来越好,随着中国股市指数越走越低,一直让人为之揪心的B股终于自暴自弃,以几乎自杀式的暴跌表达再也无法克制的悲愤,因为在国际板面前,B股已不可避免被逼到边缘化墙角。
十年前政策一声令下,让市场以为B股将在管理层的关注下逐渐恢复生机。但令人失望的是,自那场轰轰烈烈的开放:后,B股不断地在管理层的视野中边缘化,近日有证监会国际部的官员甚至在公开场合回答关于B股的提问时表示,他对B股没有研究,可见B股已经几乎被管理层彻底遗忘了。
整整十年了,管理层2001年2月19日B股向内地投资者开放后,多年来B股后续政策一直难产,无所作为。在B股市场发展前途问题上缺乏长远规划,市场的定位模糊,管理层的举棋不定,针对B股市场的表述始终自相矛盾,投资者掉进政策陷阱之深渊,B股投资者们渐渐滋生出一种被放弃:的绝望情绪。
少数人的自娱自乐
再有7个半月,B股市场就满20周年了,但到目前为止,B股市场的市值大约只有A股的1%。目前B股市场的日成交,连A股的一个小盘股都赶不上,基本属于死市。除了供极少数持有外汇的投资者自娱自乐外,已失去一个市场应有的价值。一旦市场传来B股市场并入A股市场的消息,或者国际板与B股市场一起解决的消息,则B股市场就会出现暴涨的走势,反之,就会暴跌。
融资功能基本丧失,持有者生不如死,尤其是同时发行A股和B股的公司,股价反差极其强大。目前A/B股的差价绝大部分都在2倍以上,其中差价最大都快3倍了。
指数回到十年前
自2001年6月1日对境内居民开放后,B股投资者所经受的心理煎熬更多。
2001年2月19日,在当时的证监会副主席史美伦主导下,B股对国内投资者开放,但不可思议的是,不管开户早晚,开放时间都定在当年6月1日,于是上证B股指数在三个月封闭式开放中,从80多点被人为地拉到230多点,暴涨近3倍,而国内投资者进场之时正是击鼓传花落定之日。此后四年B股指数重回到80多点!而今年6月的最低指数居然和2001年5月22日的收盘点位相差无几,换句话,B股十年一枕黄粱梦,恰似年华付水流。
十年年华似水流
长期关注B股市场的海通证券分析师张崎觉得政策更是B股市场的症结:。回想2001年2月,证监会宣布向境内居民开放B股市场,当年6月1日正式实施,但开放当天却留给了市场一个历史大顶,直至2007年的大牛市才又守得云开。虽然现在的B股指数仍然高于2001年6月,但张崎经过统计后发现,沪深B股中仅三分之一个股超过十年前的股价,其中最牛的是伊泰B股、张裕B、万科B、中集B、江铃B和华新B股;而另外三分之二仍低于十年前的水平,由此可见,大量的B股投资者忍受了十年套牢的煎熬。
期待管理层快刀斩乱麻
B股市场向何处去?在中国已经有了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今天,是否还需要以外币计价的股票市场?国际板出台后,以什么样的政策选项妥善处理融资功能已经丧失多年的B股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政策的眷顾是决定B股未来命运的关键,在B股市场即将迎来成立20周年的大背景下,管理层应该给这个市场指明出路。
业内人士指出,B股市场的设立,就是藉助政府的信用,以证券市场的方式,来开辟一条可控的新的直接融资渠道。虽然,随着境内企业直接到境外上市的步伐加快,有意发行B股的境内企业越来越少。但设立B股市场的初衷,仍然是人们思考B股市场命运的必然参照因素。只要管理层拿出解决的姿态,技术上应该不是问题,但问题在于这种期盼还要再等多久?有专家指出,今天看来,B股市场的命运,已不简单地是政策选择问题,它已经实实在在地与政府公信力联系在一起。B股市场的诞生,是一种改革的试探,更是一种基于政府信用的对外来投资者的吸引,吸引他们以其熟悉的币种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满足企业对外汇的融资需求。
断崖式暴跌:显悲愤
针对维持这个市场的现状等待更好的解决时机,等待更能为各方接受的解决方法的观点,业内专家指出,维持现状本身,不停被损伤的,就包括公信力。断崖式暴跌:,不过就是从再也等不起的集体无意识选择中,反映出人们的真实心理。而公信力的损伤,则远远比公信力的建立要来得容易。
业内人士认为,B股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投资者对此是很不满意的。管理者可以借鉴当年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模式,探索出符合市场规律,又能让投资者满意的解决路径。
刘纪鹏提出,请管理层拿出解决其它历史遗留问题:如法人股的勇气,解决B股问题的当务之急,为国际板的推出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从改革顺序看,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之后,当务之急就是把解决A、B股合并,推倒股种分置大山提上日程,这是中国股市的又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变革。
业内吁B股与国际板合并
近段时间,四面吹风:将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板,B股应声连续大跌。有专家分析,这是因为B股投资者预期国际板也以美元计价可与B股合并,预期面临落空,投资者纷纷抬脚走人。这也说明,如果国际板能以美元计价,或允许与H股合并,会受到市场欢迎的。
有专家指出,B股市场原本就是中国股市的国际板:,所以,再推出国际板,理应建立在B股市场的基础上,或者在推出国际板的同时,连同B股市场一并解决。这一方案不仅解决了B股市场的出路问题,而且也有利于减少国际板的推出对A股市场的冲击,并且也为国内的大量外汇储备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投资渠道。
专家提解决具体路径
也有专家提出几条路径可作参考。一是尊重企业本身的意见,将B股转为H股,赴香港上市,此举有利于企业国际化发展。二是对于符合A股上市条件的公司,可B股转A股上市。若已有A股上市的,其B股视同限售股,分期分批上市,减少对原有A股的冲击。三是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可转三板市场挂牌交易,待条件成熟时,优先安排A股上市。或由上市公司回购B股,待公司条件成熟时,优先安排A股发行。
刘纪鹏也提出了A、B股合并的特别有创建性的办法,对于境内投资者持有的B股,可直接从B股转换为A股。而对于境外的投资者持有的B股,则可通过QFII的方式转成A股的投资者。:。其它以A股现价为准通过回购退市的方式实现A、B股合并,也切实可行。即使推出国际板,B股也可以换成人民币计价,转成国际板。
如果万一要保留B股市场,那么就必须升级,措施之一是重新启动B股IPO,吸引蓝筹股公司到B股市场融资;措施之二是向境内机构投资者开放B股二级市场;措施之三是发行B股基金,将居民手中的外汇集中起来投资,减轻外汇市场的压力。
刘煜辉:新兴经济体硬着陆风险大于美债崩盘
新兴经济体承受的通货膨胀的痛苦要大于发达经济体,更何况美欧经济体广泛采用所谓泰勒规则,即利率与核心通货膨胀率(剔除食品和能源因素的影响)的挂钩关系,所以冀望它们主动退出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美国持续量化宽松最后可能导致新兴国家危机:经济在严重的通胀中的硬着陆--投资效率和回报率大幅下降--资金开始大量撤离--货币贬值,与之对应的是美国的融资环境大幅改善,全球性恶性通胀压力随着资产泡沫的破裂而消退
2008年的金融危机,其实质是债务危机,之前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由负债推动的资产的繁荣。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美国的银行利用信贷证券化的衍生品建造了许多许多的房屋。许多地区的房屋总数远远高于当地家庭总数。许多美国低收入者被美国银行体系用零首付与大礼包的方式成为许多地区房屋的房主。由于他们最终无法偿还贷款,当利息优惠期过去之后,建立在这些基础资产之上的数百万亿结构化、衍生化的资产大厦便轰然倒下,剩下就是一片狼藉的债务。
危机过后三年,全球总债务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清理,而且依然在上升。以美国为例,2007年之后的三年中,私人部门的债务下降了1.58万亿美元,而公共部门的债务却上升了3.7万亿美元。
反危机只是以政府的杠杆化去替代私人部门的去杠杆化,以大规模货币刺激去为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补血,并没有去触及危机的根本,反而引发了金融风险的财政化和货币化。
截至2010年底,全球政府债务膨胀至44.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70%。一些财政平衡能力薄弱的国家终于扛不住了,发生了主权债务的流动性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讲,欧债危机只是2008年次债危机的延续,救市使得数十年高福利制和一轮又一轮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所积累下来的过度负债风险加快凸现出来。
欧洲慢性病
对于今天的欧洲来讲,大的危机没有,但小的麻烦不断。危机已由急症转化为了一种慢性病。
所谓大危机没有,是因为量化宽松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正是由于欧洲央行在危机爆发后立即敞开了融资窗口,以收购危机深重的成员国国债的方式为他们融资,才成功化解危机的深度传染性。
IMF与欧盟为此建立一个7500亿欧元(1万亿美元)的欧洲稳定基金,目前倒下的三个国家共花掉了2850亿欧元(其中希腊为1100亿欧元,爱尔兰为850亿欧元,葡萄牙为900亿欧元),这个基金未来可能面临着数度扩容,因为西班牙和意大利很快就要伸手,而且看来希腊不久也要申请新的后续救济。
所谓小的麻烦不断,是指这些危机边缘国家很难正向突围,即靠经济增长去实现财政平衡,因为这些经济体没有一个强的实体,制造业部门羸弱,货币又失去了自主性。可能只有靠节衣缩食甚至经济衰退来平衡财政,这不免要面临政治和社会动荡。
真正的麻烦还在于近十年来欧洲形成的盘根错节的债务链。欧元区盛行多年的套利活动(欧元运行后,由于汇率风险的消除,西欧银行都喜欢把资金拆借到南欧,以赚取利差),使得德、法、英国的银行体系中集聚了大量的欧猪五国的债权(据IMF的估计,截至2010年末已经高达3.9万亿美元)。
正由于此,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内,美国的三大评级公司的降级报告总会如期而至地关照欧洲,欧元区银行和金融市场的神经不断地受到敲打。因为评级下调即意味着资产的重估。没完没了地敲打,使得欧洲的银行体系不时地收缩,中长期利率高企,投资和消费便很难进入持续复苏的轨道。
一个弱的欧洲和欧元符合现阶段美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利益,因为美国要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但美元又不能垮(欧元强不了,意味着美元垮不了)。
南欧的债务就像一张黑幕做成的巨大风筝飘荡在欧洲的上空。这是欧洲人的郁闷,却是美国人的幸运。
美国量化宽松的逻辑
对于美国来讲,其未来50年的财政收支的路线图是前景暗淡的,甚至是悲观的。因为二战后婴儿潮一代人的退休将于2011年正式启动,政府的医保和退休金计划开支预计进入大幅上升期。由此产生的未拨备的隐性负债高达114万亿美元。这些潜在的债务在未来50年中会逐步演变成现实的债务。
应该讲,自牙买加体系确立后至2007年之前,美国虽然绝大部分时间都搞财政赤字,但是其财政收入和支出却从来没有真正拉开距离,年度赤字规模最大时也就在6000亿美元左右。但2010年后,美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与支出呈现显著的发散状态而无法收敛。对世界来讲,这是恐怖的。
目前美国政府财政支出中福利性开支占比高达58%。这种义务性支出(包括社会保障、医疗保健和养老)是美国历届政府竞选中承诺累积的,所以异常得刚性,很难压缩,这个比例在十年之后(2019年)预计将达到80%。
到2025年,美国的税收将只够支付利息(预计将从目前的每年2000亿美元飙升至逾1万亿美元)和福利计划,将没有余力去做其他任何事情。
2007年之前的财政赤字,主要是外国为美国政府融资,中国、日本和资源国家的年度经常账户盈余大概能覆盖美国政府需要融资总量的70%。2007年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达到创纪录的4000亿美元,而2010年中国的顺差大幅萎缩至1800亿美元,2011年估计继续萎缩至1200亿美元左右,危机后日本和石油国家的情况也类似。
而美国政府每年需要借的钱的规模是过去的2到3倍。2010年的财赤是1.35万亿美元,而2011年预算财赤为1.65万亿美元。这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融资缺口。当美国财长盖特纳要借钱时,不太独立的美联储或将只能被迫购买公共债务。 量化宽松的全部逻辑就在于此。
债务货币化的过程就是印钞,因为钱从美联储出来后给政府,政府将这个钱减税到每个家庭,这个过程是要增加整个经济中的流通性的。由此,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已经从危机前的8300亿美元扩张至当前的2.5万亿美元。其中1.1万亿的头寸是美国的国债,美联储目前是美国国债最大的多头头寸的持有者。
剩下的增量头寸则是各种机构债务,即美国的金融部门将各种毒资产质押给美联储,换取资金后又配到美国政府债券上,这个过程等同于美国政府用公债去置换金融部门的毒资产。危机后,美国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国债头寸骤然增加了5000亿美元。
当增长预期、通胀预期上升时,美国国债市场便可能孕育麻烦,甚至动荡。
由于目前几乎所有银行、保险公司均在投资组合中持有大量国债,国债一旦出事,便可能产生数倍于雷曼倒闭时的震撼。所以2011年以来,一种预期开始在美国的金融市场中扩散,即从1981年到现在,美债30年的牛市是否已经结束?这种牛市的信念在美联储2004年中期启动的多达17 次的加息周期中都未曾撼动过。而今天却变得有些脆弱,今年3月,格罗斯和PIMCO已经沽空全部美债头寸。
美国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后,美国长端国债收益率不降反升,10年期从2.4%上升至当前3.4%,30年期从3.9%上涨到 4.5%左右。
这是一个令伯南克和盖特纳都感到紧张的信号。这说明量化宽松后,美联储的信誉已经受到越来越大的怀疑。为了压制长期利率,需要不断拓展量化宽松的规模;而这又可能会加深市场疑虑,促使投资者加快逃离美元,最后利率再度升高,需要更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来压制,有如饮鸩止渴。
美国在找到靠经济增长的正向效果来冲销债务的方式前,恐怕也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量化宽松没有尽头。
新兴市场硬着陆的风险
美国安全拆解债务泡沫炸弹的正解在于:改革其昂贵而又效率低下的医疗保障体系,这几乎是美国政府重建财政平衡的惟一希望。
当前美国国民医疗总开支占到其国民收入的17%。而在医疗总开支中,公共部门的投入,即由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投入的经费,占到46%。假如把美国各级政府为医疗保障提供的税收减免也考虑进去,则公共投入所占的比重会超过60%。这几乎是其他发达国家的两倍。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意味着社保、医保的上涨成本将由越来越少的劳动人口所承担,美国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的财务状况会急剧恶化。
美国必须大幅削减其高额的社会福利成本,实体竞争力才能重新回升,因为美国从来不缺重构、创新和再投资的制度活力,只要经济成本下降后,便可能加快全力向新能源与新知识服务型转型。经济中若出现长期回报率回升的预期,会吸引更多资本持续回流美国,这样美元和美元资产能得到支撑而反弹,家庭负债率会停止恶化、开始改善,消费开始可持续增长(这不同于减税政策刺激的短期效应),政府税基稳定将稳步缩减赤字。
但美国需要有实施长效政策的政治耐心,因为新的经济因素和模式的创生,前期需要财政的推动,投资于教育、研发和创新;需要减税,去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活动集群式迸发。这都意味着至少要容忍相当一段时间的政府债务和财政赤字的继续增加。这需要民众政治容忍度。
但随着经济向实心化逐步回归,就业能稳步持续恢复。这样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会引致消费的增长--企业利润增长--资本性支出(投资)增长--政府税收增长--直至财政赤字的改善。
惟如此,我们方能断定,全球经济新增长的长周期得已经开启。而上一个长周期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IT革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直至2001年新经济泡沫破裂,而后新经济的溢出效应还推动了经济持续繁荣了五年。
以上这个过程在2013年前看到的可能性是零。期待一个要选举的总统做更多是不现实的。
奥巴马说,社会保险要覆盖全民,社保预算决不能削减!孩子是美国的未来,教育经费一分钱也不能少! 反恐战争不能停止绿色能源项目将是美国经济的下一个增长点……为此,他提出了个宽松的减赤目标--在未来12年把赤字削减4万亿,现在看起来更多也只是个竞选的口号。
美国人认为债务、赤字和通胀是威胁,但不是最优先考虑的问题。他们是不会节衣缩食来再平衡的。
美国解决债务问题某种程度是存在偏解的。这个在美国精英们心里都清楚,但又是不能捅破的窗户纸。
持续量化宽松最后可能导致新兴国家危机:经济在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发生的硬着陆--投资效率和回报率大幅下降--资金开始大量撤离--货币贬值,与之对应的是美国的融资环境大幅改善,全球性恶性通胀压力随着资产泡沫的破裂而消退。
目前不过是一种僵局,全球将进入了一段低增长、低利率(实际利率)、高通胀时期,并为新的一轮危机累积势能。这个过程与过去30年全球经济的大缓和(great moderation)时期(即所谓高增长、低通胀黄金时代)形成鲜明对照。
这个僵局的维系目前靠三个因素支持。
一是新兴国家继续忍受通胀,不愿意全局性地主动紧缩。比如说中国,宁愿行政限价和财政补贴,也不愿意加息和把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这等于扩充容纳廉价美元通货的战略空间,致使未来通胀有可能失去软着陆的机会。
二是欧洲债务危机的绵绵无期;特别是美元羸弱之时,没有什么比弱欧元更直接的支撑了。欧元无法持续走强,美元就垮不了。在关键时刻,美国人的运气相当不错。
三是石油价格不失控;因为油价失控有可能导致美联储提前收紧流动性,相比较前面两个因素而言,这个因素的不确定性最大。今年发生的中东的颜色革命需要美国小心应对。一旦原教旨主义势力失控,会极大地损害美国的核心利益。
不同于上世纪70年代,过去40年的全球化过程使得今天的通胀存在着清晰的全球传递链。新兴市场处于通胀前端,而发达国家处于通胀后端。
美欧国家物价构成的三分之二与其劳动力成本相关,而高失业率抑制着其工资的升幅,在平均每小时工资的增长率仍在低位的情况下,工资--通胀的螺旋上涨通道形成很慢。
物价中还有三分之一的因素取自外部世界。过去两年中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了40%,油价从每桶60美元涨到120美元,新兴经济体的高通胀是通过货币升值和国际贸易从而向发达经济体传递。
从逻辑上讲,新兴经济体承受的通货膨胀的痛苦要大于发达经济体,更何况美欧经济体广泛采用所谓泰勒规则,即利率与核心通货膨胀率(剔除食品和能源因素的影响)的挂钩关系,所以冀望它们主动退出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也是从这个角度讲,新一轮危机以新兴经济体因通胀而硬着陆的风险还是要显著大于美债崩盘。
周俊生:中国资本市场也需要浑水来摸鱼
市场监管不能光靠政府机构,只有各种利益主体广泛地参与监管,织就一张监管的天罗地网,上市公司造假之类的恶习才有可能减少。
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公司雨润食品,最近出现了股价暴跌。围绕着其股价的暴跌,市场传闻随之而起,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近期在中国概念股上大出风头的美国研究机构浑水(Muddy Waters),据说这家机构将要出具不利于雨润食品的负面报告,其中将着重指出公司因产能利用不足而谋求获取政府巨额补贴的事。伴随着这份报告的出笼,美国对冲基金老虎基金大肆沽空。
针对股票的狂泻,雨润食品公司董事会发表澄清公告称,公司董事会确认不知悉任何可能对公司的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事宜或事件,公司创始人甚至考虑增持股份,而公司也正在考虑从市场上回购公司股份,以稳定股价。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雨润食品的股价得到了暂时的稳定。但是,浑水对中国公司所具有的巨大杀伤力,却仍令一些公司坐立不安。浑水,这个在汉语语境里充满贬意的机构,近段时间在美国市场里对中国概念股的狙击,令远涉重洋到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碰了一鼻子灰,不仅没有能够得到上市所带来的利益,反而麻烦缠身,美国市场针对诸多中国公司发起的集体诉讼足以将这些公司拖垮。雨润食品的暴跌是不是由其一手制造,目前还不能确定,但它已经告诉人们,浑水的影响力已经走出美国本土,开始在世界其他市场出现了。
关于浑水,有消息称这家注册在美国的机构,其创始人一直潜伏在中国,专门调查在美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倒在他们调查之下的第一家中国公司便是曾经名噪一时的绿诺科技。
对于像浑水这样专门揭黑的公司,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自然是不欢迎的,甚至有人指责这家机构心术不正,所谓的打假是出于自身利益,是为了浑水摸鱼。
其实,要求一个置身于市场的机构放弃自我利益来打假,这本身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对那些上市公司而言,只要自己没有问题,有再多的浑水狙击,也是无法摸到鱼的。浑水瞄准中国概念股打假大有斩获,本身就说明了这些公司不够过硬。
其实,中国概念股是中国本土上市公司的某种缩影,它们在美国市场上损兵折将,其原因是在于习惯了像A股上市公司那样不把严肃的法律当回事。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都是通过权力部门的审批进入市场,一路上被披上了各种漂亮的外衣,呵护有加,如果出现一个类似于浑水那样的机构,在国内市场上无疑很难立足。比如,创业板市场建立以来,经常也有媒体揭出上市公司的问题,但它们很难得到监管部门的响应,即便得到响应,也得不到足够严厉的处罚。
因此,中国资本市场也需要有浑水这样的打假机构来摸鱼。市场监管不能光靠政府机构,只有各种利益主体广泛地参与监管,织就一张监管的天罗地网,上市公司造假之类的恶习才有可能减少。监管部门有必要在A股市场上树立严格监督上市公司的风气,让像浑水一样的公司早日出现,那对于净化市场空气,保护投资者利益,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韦 森:中国央行为何至今不加息?
央行向老百姓征收高达1.7万亿以上的通货膨胀税
从6月20日起,中国央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年内央行第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了,自2010年1月18日以来,央行已经上调12次了。这次上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21.5%,创历史新高。
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为遏制不断攀高的CPI,央行一方面在上调法定准备金上频频动作(甚至被人们谑称为央行月事),已经冻结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资金15万多亿;另一方面,在CPI高企不下的情况下(五月份创5.5%的新高),央行在加息上却甚为谨慎和行动迟缓。今年以来,才有两次加息(2月9日和4月6日),且每次加息的幅度也只有0.25个百分点。到目前为止,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也才只有3.25%。
于是,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央行在上调法准金上频频动作、大刀阔斧,且看来似乎没有封顶之虞,而在加息上却是步履蹒跚、谨小慎微?这背后央行的考虑和理由到底在哪里?
即使没学过任何经济学,人们也会大致推知,央行提高商业银行法准金,其作用在于控制货币供给;而央行升息,则主要在于遏制货币需求。一方面,货币供给被控制的特紧、特严;另一方面,央行却在遏制货币需求上几乎不作为。这样一来,中国的货币市场焉能会有均衡?中国宏观经济还不会被扭曲和被畸形?
就目前中国经济格局来看,央行升息,可以抑制贷款需求,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冲动,对消费品物价和房价上涨肯定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再说,在CPI高过银行一年期存款利息225个基点的情况下,央行迟迟不上调人民币存贷款的基准利率,使居民和企业的储蓄一直为实际负利率,这无疑又是在替政府向全国老百姓征收一种高达1.7万亿以上的通货膨胀税。
央行的难处和隐忧到底在什么地方
当为不为,有诸多理由须为却不为,央行的难处和隐忧到底在什么地方?
追问这个问题,学界和财经媒体界许多人的第一个发现是:如果央行升息,一些有着巨额公开和隐性负债的地方政府首先就受不了。到底全国地方政府的负债有多少?目前很难说得清楚的。央行和财政部的专家去年估计说大约有7到8万亿;按照银监会最近的数据,到2010年末,各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余额约为9.1万亿元;根据央行6月1日发布的《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所提出的1万多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占当地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不超过30%的数字,有人甚至估算地方政府负债总额会超过14万亿。不管这个数字是多少──这可能是个永远也查不清、弄不准的数字──但是至少目前在10万亿上下已经是个很大的数字了。在此格局中,如果央行升息,一些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如果不破产,也只能从银行借新款,还旧债和付利息,无疑日子将会很难过。
这里要补充的是,上述谈的还仅仅是地方政府的负债问题。大家可能还忘记了,在目前54万多亿的全国本外币贷款余额中,又有多大比重贷给了各级政府和国有部门?各级政府和国有部门(包括大学和各种国有企事业单位等)的银行负债累累,如果加息,无疑会加重这些国有部门和机构的还款负担。央行迟迟不升息,是否有这重考虑?
世上许多事情好像都可从两面看,目前加息也是如此。如果反过来看央行加息的好处,加息不是正好遏制了各级和各地政府的投资冲动,从而有利于实现中央政府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不也会减少政府和国有部门的贷款,减少货币内生,从而减缓中国广义货币的增速,有利于在长时段中治理通货膨胀?再说,在CPI远远高于银行储蓄利率的情况下,央行迟迟不加息,继续让全国的存款人不断向政府交一种通胀税,为政府和国有部门的巨额负债埋单?这又是公正的?
其次,许多经济学家和财经媒体界的人士在追问央行为什么只是频频提高法准金而不升息的原因时发现,央行这样做,可能有其自身的利益计算。到今年4月末,央行总负债规模已经高达27.18万亿人民币。其中,单外汇占款(外汇资产)就已超过22.05万亿(来自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这么大的外汇资产,央行主要是通过各种方式的负债从商业银行买来的,包括央票、商业银行准备金以及现金发行。另一方面,央行所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则是由国际金融市场所决定,与国内的利率关系不是很大,而其负债的成本,则原则上等于国内存款的基准利率。由于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利率很低,现在,如果央行再提高国内基准利率,它自己所掌握的外汇资产的成本将进一步增加,而收益则不变。根据这一点,就连老实敦厚的宏观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宋国青教授也指出,如果央行升息,它自己的亏损将进而增加。假定央行的外汇资产占款的大部分仍为商业银行的法准金抵消,且假定法准金利息不变,仅按现有3万亿上下的央行债券来计算,每升息100个基点,央行自身也要多亏损200~300亿元,这要比央行自有资产总额还要高。从这一点来推理,央行只是频频提高法准金而不加息,显然有着央行自身的考虑和难言之隐。
第三,近些日子,不少财经媒体界的专业人士推论到,中国央行频频提高法准金而很少加息,加息幅度很小,还有另一重考虑,那就是怕升息后国外热钱进一步流入中国来赚利差,在目前央行仍不断用人民币对冲外汇占款的制度安排中,会导致再度增加基础货币供应量,这样一来将更不利于控制通货膨胀势头。
仔细想来,这一推理是有很大问题的。当然,今年以来,国外的资金和各种热钱还在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但我估计这与境外资本对中国央行升息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关系并不大,或者说可能这二者均不是主要原因。根据央行6月1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以来外国资金确实仍在持续流入中国,不断增加国内基础货币供给的压力。今年5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4.4万亿元人民币,5月又新增外汇占款3764.14亿元人民币,环比上升了21%。有关机构还推算到,今年前5个月,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已新增1.8万亿元。
今年四月份以来,中国股市熊气弥漫,房地产及房价变动前景扑朔迷离,人民升值也只是小步慢行,加上国内人民币存款实际上已经很长时间里是负利率,在此格局中,为什么还有境外资金不断流入中国?难道这是因为外资有中国央行加息的预期而流进来赚息差?或搏人民币升值的汇差收益?显然不是。我的判断是,目前国外热钱和其他资金持续流入中国,可能并不像国家外汇管理局最近发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年报2010》所判断的那样,是利差、汇差和境外融资成本较低等因素可能使得套利资金净流入增加。根据最近从民间和业界所得到的一些消息,笔者的判断是,热钱和境外资金流入中国,既不是来炒股市,也不是来炒房地产,更不是有人民币升值和加息预期想进来从息差和币值上升中套利,而主要是进来炒短线资金的高额利润。
扭曲的货币政策又会导致更多的社会经济问题
今年以来,在央行一再提高法准金和收紧银行贷款的情况下,在有76.34万亿广义货币的中国,竟在许多地方出现了大面积的钱荒。据媒体报道,钱荒之下,各地民间借贷利率年息不断攀高,据说有地方在25%~30%,有的地区甚至高达60%~70%,或者说5%~6%的月息。在目前国有银行贷款年息只有6.06到6.60个百分点的情况下,显然在民间和短线资金运作方面存在巨大的息差和盈利空间。近几个月,热钱和其他境外资金持续不断地流入中国,是否主要旨在短线资金运作方面进行息差套利?
如果是这样,在目前中国央行的商业银行的法准金已经达到21.5%的历史高位而CPI却仍在5%以上的高位的情况下,决策层合宜的货币政策应该是尽快加息而不是再提高法准金。应尽快改变储蓄实际负利率的格局,尽快消解掉钱荒之下民间短期资金套利的空间和可能。这样,才有望真正阻止热钱和境外其他资金持续不断地流入中国境内。
概言之,从目前加息的好处方面来说,尽快且较大幅度的加息,改变目前储蓄存款的实际负利率状况,一方面可以抑制地方政府的许多低效率甚至浪费的投资冲动和贷款需求,另一方面也对房价和CPI的上涨有一些釜底抽薪的效果。只有借贷成本增加了,银行存款利率不再为负了,才能恢复货币市场的均衡,最终改变民间借贷利率远远高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格局。消解掉了民间借贷利率和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之间的巨大息差,才能在目前的宏观经济格局中从根本上化解国外热钱流入国内的冲动,从而实际上减弱而不是增强国外热钱流入所导致的基础货币供应压力。这样一举数得,央行为何不为?
当然,尽快和大幅度的升息,可能会加重央行自己握有巨额外汇资产带来的亏损,但是,综合权衡负利率所致全国储蓄实际每年被蒸发掉的近两万亿通胀税,理性的计算是,亿万储蓄户主更希望改变现在的储蓄负利率状况,而宁愿允许央行增发一点基础货币来弥补自己的升息之亏。再说,只要货币市场上真正的均衡达致了,未来中国经济才能真正健康、持续地增长。不然,在目前这样扭曲的货币政策下,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会越积越多。扭曲的社会经济机制会加重货币政策的扭曲,而扭曲的货币政策又会导致更多的社会经济问题。
目前,央行背上因外汇资产带来的负债已是自有资产的一千多倍,现在各方面还在不断往央行背负的这座大山上加石头。到一定时候,就是央行有孙行者那铜头铁臂的金刚不坏之躯,即使不被这座大山压趴下,最后也会被逼成一个行动迟缓、左右为难、低效率且主要靠行政手段来调控货币市场供给和需求的货币计划经济委员会。现在,好像该问这样的问题:央行有必要把二十几万亿人民币的外汇资产全驮在自己背上么?为什么央行不考虑把美元等外汇资产直接甩留给结汇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