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七翻身遭利空狙击 八月会否转危为安?
美债告急,中国无计可施?罗奇、谢国忠支招
叶檀:美债违约将对中国短长期产生巨大影响
胡祖六:不要自设中等收入陷阱
水皮杂谈:行情往往是在绝望中产生的
皮海洲:拿巴菲特当傻瓜
李志林:股市大跃进休矣!
桂浩明:调控松动预期生变 2700点还将反复拉锯
曹西京:股市扩容如高铁
谢百三:动车事故重创中国经济 高铁有必要搞吗
七翻身遭利空狙击 八月会否转危为安?
昨日是7月收官之战,尽管昨日午后,金融股忽然崛起,带动银行、券商、保险股快速拉升,大盘快速翻红,但市场做多动能不足,上涨未能持续,收盘时沪深两市股指再次双双翻绿,上证指数最终勉强收于2700点上方,一周跌去近70点;与此同时,7月上证指数下跌2.18%,深成指跌0.99%,市场此前热盼的翻身行情就此落空。那么,从下周开始的8月行情又将面对怎样的基本面、政策面和资金面?市场会否迎来转机?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原证券研究所所长袁绪亚、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解学成、日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海洋。
基本面:企业经营数据喜忧参半
记者:将于下周一公布的7月PMI会是怎样的?下周二美债上限将有一个说法,这些将对市场基本面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袁绪亚:7月PMI虽然将接近50,但仍然会在其上方,而汇丰此前对7月PMI的预测值更加重了市场的看空心理。从宏观层面看,今年全年GDP增长9%以上,CPI增幅在4%-5%是管理层能够接受的范围。前者比较容易达到,因为下半年的保障房建设和水利工程建设将拉动投资增长,但后者达到的可能性会小一些,因为即使现在的通胀水平到顶了,但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回落5%以下。
从微观层面看,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国有企业经营数据来看喜忧参半: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8.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7%,但上市公司的公司现金流似乎比2008年更危险,它们的资金链正在发出可怕信号。目前已公布中报的180家公司虽然交出了总计170亿元净利润的成绩单,但其经营性现金流却大降77%,逾五成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告负,超过六成的公司资金情况正在恶化。
解学成:7月PMI将继续回落到50这个边界线上,因此可以预计,在6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回升到15%以上后,估计7月份会重新回落到15%以下。受益于全球化以及自身经济改革,中国经济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保持了9%以上的经济增速。这种高增长能不能长期持续下去?对此也不能过度乐观。中国产品的比较优势日渐衰竭,高端制造业受到了国外巨头的挤压。过去那种低成本、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经济结构、体制调整将不可避免地带来经济下滑。
同时应该看到,由于劳动力、能源成本低,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国内保持了较长时间的低通胀。好日子已经结束。在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低成本的时代渐趋终结,过去养猪的变成净吃猪肉的,种粮的变成净吃粮的,集约化生产却没有跟上去,需求增加的同时供给时常会出现缺口。全球相对充裕的流动性又进一步推升物价水平。未来一段时间,通胀尽管下降,也将维持在5%左右的高水平。
徐海洋:中国制造业协会即将公布的7月份PMI数据,可能会比汇丰公布的数据要高一些,至少也在50以上。因为两者之间在采样方面有差别:前者可能对大中型企业采样多一些,而后者可能对中小型企业采样多一些。
至于美债问题,在今年5月末的时候,美债就达到了14.3万亿美元,现在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虽然美国两党就提高美债上限争论不休,但最终肯定会达成协议,只是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时出现的全球流动性过剩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对全球经济和股市的影响有限。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来看,它主要受需求因素变化的影响。从人民币升值角度看,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另外需要关注的是,标准普尔27日将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从CCC下调一级至CC,评级前景为负面。另一家评级机构穆迪两天前也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下调3个等级至Ca,仅比违约高一个等级,该评级机构同样表达了对希腊债务的担忧。
政策面:紧缩政策拐点难现
记者:目前市场关于放松货币政策的呼声渐起,你们对此如何看待?
袁绪亚:目前市场出现的持续调整与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发生了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因为随着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的公布,市场普遍预期货币政策会松动,但后来从高层的表态来看,并不存在松动的迹象。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了共计20亿元的央票发行,这确实堪称地量,这表明8月份再次上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都是有可能的。
当然,目前管理层在货币政策的把控上很纠结:一方面,7月份的CPI仍然会居高不下,物价还有推高的可能性,通胀压力还很大,需要继续实施紧缩政策,这对市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另一方面,经济增速开始下滑,特别是不少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现在已处于比较艰难的境地。在通胀和经济问题的背后,市场关注焦点是政策调控。我们对于未来政策调控的判断是已经接近尾声。如果经济下滑的趋势超过预期,可能引起政策在执行层面的适当松动。
解学成:7月CPI创新高是有可能的,即使通胀出现小幅拐点,在中长期也还是高位的,因为农产品价格已经很难回到两三年前的水平了,经济增速下滑伴随着更高通胀应该是未来生活常态。在经过了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后,虽然M1、M2增速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降,但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已经预期还将继续加息,货币政策紧缩继续,而政策松动的拐点还没有出现。因此,可以将本周央票地量发行看成是8月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信号。
从周边市场来看,印度央行26日宣布大幅提高关键利率50个基点,超出此前市场预期的25个基点。这是印度央行自2010年3月份以来第11次上调利率。利率调整后,印度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拆借的回购利率将从7.5%上调至8%,这可能影响我国在货币政策力度上的选择。
徐海洋:虽然7月份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多,将拉升CPI上涨0.5个百分点,但7月份CPI不会再创新高,将在6.2%-6.3%之间,到8月时,将下降到6%左右,届时,市场对通胀的预期才会趋稳甚至下降。央票地量发行是否意味着将再次加息,关键看其收益率,如果收益率并没有提高,那么,并不一定加息。因为除了农产品价格上涨之外,其实这一轮价格上涨还有外部的力量,输入性的压力对CPI影响非常大。
CPI创了新高,这里面有短期因素,有长期因素,有输入性因素,有国内因素,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复合型上涨,因此,在认识和调控通胀的问题上,我们需要有所变化:首先,未来通胀还会继续,基数效应在6、7月份之后会下滑。第二,压力最大的猪肉问题在未来三四个月会逐步淡化。第三,三季度下滑预期可能会对物价形成下滑压力。由此,CPI在三季度冲高回落的预期非常大,基本上已经确定了。
资金面:IPO再融资抽血效应将现
记者:影响目前市场资金面的因素有哪些?
袁绪亚:在两周前发行量短暂触碰500亿元量级之后,最近两周3个月央票发行量逐级萎缩。1年期央票也如此,本周二1年期央票发行量由上一期的50亿元降至10亿元规模。在近两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骤减的情况下,预计央行公开市场仍将以净投放为主要操作方向,但由于到期资金量较少,因此对资金面的缓解程度将较为有限。
一方面,资金成本长期高企使央票收益率没有吸引力,公开市场需求大幅下滑;另一方面,为保障货币市场稳定,央行也需要通过公开市场适当投放资金。至于8月份是否会提准,7月份外汇占款是一个主要考虑因素。一个积极信号是,6月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已降至2700多亿元,环比5月份下降约26%。
解学成:事实上,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4万亿多一点,略超全年计划新增7.5万亿的进度。本周央行发行两期央票共20亿元,恢复到了第三次加息前的地量水平,且没有进行正回购操作,其对应收益率连续四周持平于3.4982%,8月份再提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有所抬头。
银监会禁止用信贷资金支持不符合要求的新平台和新项目,对于到期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本息,不得展期和贷新还旧。同时要求加强对商业物业抵押贷款、个人消费等非住房类贷款的监测,杜绝各类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继续对商业地产和二三线城市房地产风险保持关注和警觉。禁止平台贷款展期和贷新还旧,将降低银行业未来的风险,这样,市场资金面将更趋紧张。
徐海洋:有关方面近期正积极研究中国版401K计划,即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一个养老金计划,个人和其所在企业每个月都放一部分资金进去,这些资金交由专业机构投资者进行投资,国家给予延迟纳税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从中长期来看,将为A股市场大量输血。如果美国债务上限获得提高,可能将使全球性再次出现流动性泛滥,美元再度贬值,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大量外资流入境内,在短期内会增加入市场资金。
但目前影响资金减少的因素更多:8月第一周将有9只新股发行,而且包括中国水利等大盘股,创出5个月新高。新股批量发行,将吸引资金到一级市场,给二级市场资金面带来压力。同时,还有14家银行将实施再融资。
大趋势:震荡区间或在2600-3000点
记者:基于目前的基本面、政策面和资金面,8月市场会怎么走?有何投资机会可挖?
袁绪亚:7月份市场表现不佳,主要是因为:其一,6月份的通胀水平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导致市场判断货币政策会进一步收紧,对流动性的控制持续趋严。其二,国际板给市场带来了心理压力,国际板越来越近的信息让A股市场再下一个台阶。从本周市场表现来看,中国石油(601857)几次出现了尾盘拉升现象,这说明有大资金在护盘,但从其上涨的幅度来看,其拉升力量极其有限,不足以改变市场运行的方向。8月大盘将在2600-3000点之间震荡。
投资机会方面,前期一些抗通胀,包括一些商业、食品和资源股还将有所表现;保障房建设这条主线还会延续,因为目前参与保障房建设的房地产公司,从近两三个月的销售收入来看,肯定比不参加保障性住房的房地产公司要高。另外一条主线是新能源汽车,包括锂电池等等。对于新的热点会有几个方面:比如国家新的产业规划,产业转型。还有一条主线是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的个股。从已经公布或者预告了中报业绩的上市公司来看,有20%以上的公司业绩是超预期的,特别是那些新上市的个股,如类似电科院这样的高分配个股值得关注。同时,还应关注区域性经济振兴计划带来的机会。
解学成:通胀高企、经济减速将维持较长时间,过去低通胀高增长的理想环境难现,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已经开始减速,政策松动的信号还不明显,宏观基本面和政策紧缩的背景下,8月份的市场行情估计好不到那里去。当然,从估值的角度看,股指有一定的支撑。上证指数从3100点回落至2700点,已经初步反映了经济下滑、政策紧缩的预期。估计大盘将在2600-2850点之间震荡。
8月份是中报披露的高峰时段,但按照历来的惯例,业绩好的会先公布,越往后公布的,往往也是业绩越差的。因此,建议重点关注8月前半个月的中报行情。在板块选择上,水利板块因为近期大旱、大涝,将会推动政府扩大水利投资规模,相关个股无疑将从中受益。另外,需要关注高端消费的投资机会,因为降低个人消费税和进口关税等政策将成为这一板块的催化剂。但总体来看,后市机会不多,建议以观望为主,该休息时就休息。
徐海洋:影响行情的主要因素包括通胀走势、政策调整轨迹、经济增速的变化,它们直接主导了市场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包括8月份在内的整个下半年的焦点,就在于市场能不能从估值收缩转化为政策调整预期的转变。从中登公司开户数据来看,上周两市新增股票账户数为20万户以上,相比前一周上升一成以上,创出近三周的新高。与此同时,两市新增基金账户数为五万多户,相比前一周上升20%多,基金开户数则升至4周来的最高。这表明入市意愿在增强,估计8月份大盘的震荡区间为2600-2800点。
操作策略上,由于目前市场分化现象严重,应该弱化大盘,弱化板块,注重个股,而目前可以从中报中寻找个股。周期类股票可能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扩大消费的前提是投资,所以基础设施建设是投资内容之一。另外,从市场估值比较看,煤炭、地产、机械、电力和部分有色、化工股,业绩稳定的金融、家电、食品等板块应有波段机会;通讯设备、新能源等主题性机会也值得关注。(.金.融.投.资.报)
美债告急,中国无计可施?罗奇、谢国忠支招
美国债务上限谈判僵局的持续,令美国国债的安全性备受全球关注。而作为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人,中国对此又该作何反应?有外媒分析认为,落入美元陷阱的中日等国可能无能为力,只能干着急。
不过,也有人不这么认为,两位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双双给中国支招。知名经济学家、大摩亚洲非执行主席罗奇29日表示,随着中国调整经济增长战略和思路,北京方面已经发出了对华盛顿失去信心的强烈信息,中国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将会逐渐减弱。而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则建议,中国应该去买美国股票,后者是更可靠和安全的投资。
美元陷阱让中国没辙?
华尔街日报本周连续刊发多篇文章指出,尽管美债问题堪忧,但中国迫于种种限制无能为力,只能被动接受这一切。
有观点认为,中国和日本等持有大量美债的国家面临一种美元陷阱的困境,这使得这些国家只能继续购买并持有美国国债。
所谓的美元陷阱是指,如果中国和日本等国央行想要抛售部分巨额美国国债头寸,甚至只是表现出有这种意愿的迹象,这些国家的本币兑美元就会受此影响下跌。而这将迫使他们进入汇市干预,买入美元来防止出口受到巨大冲击。因此,这样的陷阱也使得这些央行不得不继续将美元投资到美国国债中。与此同时,美国国债市场也是全球唯一一个可以接受如此大规模资金且流动性充足的债券市场。
美国国债市场共有9.3万亿美元未清偿国债,规模仅次于全球最大的日本国债市场,后者规模为9.7万亿美元。与日本90%的国债由国内投资者持有不同,美债约一半由外国投资者持有,这也符合亚洲央行追求外储资产规模大、流动性高的要求。
瑞士银行的首席外汇策略师曼苏尔认为,美国国债市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容纳全球约10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池的债券市场。德国债券和英国国债市场规模分别仅为1万亿美元左右,而黄金市场规模更小。
罗奇:中国最终会说不
而摩根士丹利亚洲非执行主席、耶鲁大学教授罗奇则认为,面对华盛顿没完没了的政治游戏,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人,中国很快就会忍无可忍。随着中国对美国政府失去信心,中国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将会逐渐减弱。
中国一直对美国的经济实力钦佩有加,但现在中国却已经对美国政府及其管理经济的能力失去了信心,在我最近去北京、上海、重庆和香港等中国城市期间,我亲身感受到了这样的强烈信息。罗奇在29日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记者的一份最新报告中这样写道。
罗奇表示,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中国累积了大量的美债,而中国很长时间内与美元挂钩的汇率机制,又决定了中国不得不持续买入美债。但这种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国已经意识到,继续推行依赖于出口并大量累积美元外汇储备的增长战略已经意义不大。
在罗奇看来,有三方面原因促成了中国的这种思路转变:首先,这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敲响了警钟。尽管中国的出口仍具竞争力,但外部的需求前景却变得日益不明朗。不管是美国、欧元区还是日本,因为深受危机后遗症和主权债问题等负面因素拖累,内需预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维持在很低的水平,这将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
第二,中国大量美元外储资产所面临的风险因为美国的政治因素而被放大,美债是无风险资产的理念已渐渐过时。近年来,中国领导人一再表达了对美国财政政策和美债安全性的担忧。尽管中国领导人相信美国最终会避免违约,但另一方面的担忧却有增无减,即美国当局只是在一再采取拖延战术,债务问题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严重;
最后,中国政府已日益意识到进行宏观经济结构性调整的重要性,在十二五计划中也纳入了相关的内容。作为提振内需努力的成果,罗奇预计中国的消费占GDP的比重到2015年有望提高至少5个百分点。
华盛顿的政客们可能会傲慢地认为,(在投资美债的问题上)中国没有勇气来撕破脸皮,毕竟,除了美债他们还有地方可以投资呢?为什么他们会冒险让手头规模庞大的美元资产蒙受损失呢?罗奇写道。
但罗奇指出,时至今日,中国对此的回答已经很明了。中国不愿再冒着金融和经济稳定的风险,来相信华盛顿空洞的政治承诺和拙劣的经济管理能力。中国人最终会说不。
谢国忠:
买美国能源和农业股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则认为,在外界担忧美国债务违约或信用评级被下调的情况下,中国应当买入美国股票,而不是美国国债,因为美股可能是一种更为安全的投资。
美国股票市场可以成为一种可靠的替代选择,谢国忠28日在上海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美国公司业绩表现强劲,有很多产品销往新兴市场。尽管按历史标准衡量,美国股票并不便宜,但相对于美国国债而言,它们是一种更好的投资。
中国应该买美国股票,谢国忠说,股票比债券好。他看好美国的能源和农业类企业,因为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商品需求仍将持续上升。
受债务谈判僵局拖累,美国股市近日持续下跌。自7月22日以来,标普500指数已下跌了3.3%。今年迄今,该指数仍上涨3.4%。
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企业已连续10个季度击败分析师的业绩预期,去年的每股收益打破了2007年创下的84.66美元的前最高纪录。彭博资讯调查得出的平均预估值显示,分析师预计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今年的收益将增长17%。
谢国忠同时指出,美国违约的可能性,也许会刺激资金流入新兴市场,引发从中国到印度等国家的通胀升温。去年10月谢国忠就曾表示,中国将面临一场抗击通胀的恶仗。今年6月,中国的通胀率跃升至3年高点。2007年4月,谢国忠还对中国股市的暴跌做出了准确预测。
来自美国财政部今年6月的数据显示,中国截至4月份的美国国债持有量已升至创纪录的1.149万亿美元,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投资者。(.上.证)
叶檀:美债违约将对中国短长期产生巨大影响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距8月2日美国进入债务违约只剩下3天时间,美国国会两党却针对债务上限的问题玩起了胆小鬼游戏。美国众议院昨天(28日)深夜宣布取消原定于当晚举行的就提高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方案进行的全院投票,国会围绕债务上限问题的争斗越来越激烈。同时,市场已经开始对谈判失去耐心,即使国会两党达成妥协避免债务违约,美国也或将因此失去其全球最高的AAA主权信用评级。
中国持有超过1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如果美国出现债务违约或评级下调,中国可能是受到直接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就在昨天,中国的失望在新华社发表的两篇文章中显而易见。新华社的一篇文章严厉批评美国领导人令世界经济陷入危险,并呼吁奥巴马要表现出对全球负责任的态度。这是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在美国债务问题上最强烈的措辞之一。在本周,奥巴马发表电视讲话称,美债如违约将带来严重后果。
奥巴马:你们是宁愿通过增加国家收入来减少赤字,降低利率,还是宁愿接受更高的预算赤字,更高的借贷利率,和更高的失业率,我想你们知道答案。
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如果借了钱却不还债,这将是令全球投资者难以接受的黑色幽默。美国如发生债务违约,将引发全球范围的金融动荡,全球债市、股市均将出现巨大波动,美元会因此大跌,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随之暴涨,从而造成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对于中国而言,将会有怎样的影响?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中国的外汇储备将受到巨额损失。
叶檀:如果美债发生违约的风险,那么对于中国的长期和近期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从短期来看,中国的外汇储备会受到巨额的损失,因为我们知道,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券持有国,占比大概在12%。如果是以比较保守的估算来算的话,如果美债发生损失,根据一个估算,中国的人均大概会损失170美元左右这样的一个规模,这还是比较乐观的数字。
从长期来看,如果美债继续违约,那么中国的3万亿外汇储备里边,70%估计是美元资产,这一部分资产仍然将受到损失,所以对于中国的普通民众影响都是比较大的。如果美债发生违约风险,那么整个的债券市场包括整个的全球的资金都会发生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而且全球的GDP会因此下滑,那么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在美元贬值乃至未来美国通胀上升的情况下,持有如此大额的美国国债能否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中国未来是否将减持美国国债?国家外汇局对此表示说:美国国债是美国政府的信用反映,是美国国内和国际机构投资者的重要投资品种。外汇储备持有美国国债是市场投资行为,根据市场状况动态调整,增持或减持都是正常的投资操作。(.中.广.网)
胡祖六:不要自设中等收入陷阱
近来有许多关于中国即将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指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5000美元至15000美元区间时,GDP增长减速,经济发展失去动力,进入低增长的轨道。中国2011年人均GDP预计达5000美元,刚好入围所谓低中等收入(Lower Middle Income)国家之列。
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证上,中等收入陷阱并非经济成长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如果观察近两百余年的经济史,欧美相继实现工业革命,从传统农业社会的低成长低收入状态,达到了中等收入水平,最后转型成为了高收入的富裕社会。包括日本乃至亚洲四小龙等都走过了一个动态、复杂但连续的发展过程,并没有在所谓中等收入水平上徘徊停留。
如果真有所谓经济发展陷阱的话,那么低收入陷阱更加可能也更加可悲。自从错失西方工业革命,中国经历了近两百年的低增长甚至负增长,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直线下降,曾是世界上最落后贫困的国家之一。现在,中国已基本上解决了温饱和持续大规模贫困问题,摆脱了低收入陷阱,开始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那么,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是否可以高枕无忧?
中国过去30余年高增长的奇迹,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的成就,来自于明智合理的宏观经济与结构政策。而今天中国经济中的深层矛盾宏观经济的失衡、金融体系的不透明和低效率、房地产的潜在泡沫、国有产业的继续垄断主导地位、政府过度的监管和干预、裙带关系和腐败的盛行、科技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能源与环境的空前压力等意味着增长的可持续性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近年来日益高涨的狭隘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也给中国的未来增长蒙上了阴影。令人不安的是,中国在某些方面确有步拉美国家之后尘的迹象。拉美大国资源丰富,曾为欧洲殖民地,经济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在20世纪初,阿根廷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曾名列美洲第二,仅低于美国,高于加拿大。但在大萧条后,拉美国家出现了激进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严重地伤害了经济的发展。进口替代、限制外资、不可持续的公共部门工资福利政策、腐败和收入严重不均等,使拉美经济和社会丧失了活力,其天然的发展优势无从发挥。到了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政府债台高筑,陷入了严重债务危机,恶性通货膨胀和货币急剧贬值的恶性循环。拉美经济曾陷入停滞,人均GDP增长缓慢,经历了失落的二十年。如果有中等收入陷阱的话,拉美国家或可被视为最近似的案例。
但中等收入陷阱不是必然规律,而是人为结果。是坏政府和坏政策把充满发展潜力和资源优势的拉美国家推向一个绝望的陷阱。而东亚四小龙的自由市场、开放与审慎财政与货币政策,使它们克服了土地狭小、人口拥挤和自然资源短缺等瓶颈,极大发挥了企业家的创业潜能,取得了持续的高速成长,使之快速而平稳地迈入富裕的高收入社会。
中等收入陷阱本不存在。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国家行列,应该说为后续经济发展打下了更好的基础。东亚四小龙所走过的发展路径可以成为中国未来增长的轨迹,我们不必为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而多虑。但是,中国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必定会面临新的挑战与风险,曾把中国提升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的增长模式需要调整和转型。如果我们在一个韩国、台湾早在25年前就已实现的收入水平上开始盲目自大、不思进取、停止改革,让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绑架经济政策,那么中国有可能重蹈拉美覆辙,不知不觉地走入一个自设的陷阱。(《新.世.纪》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