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健康营养”为招牌的味千拉面因被曝出用专门的汤粉、汤料调制出面汤而被推上风口浪尖。昨日,记者留意到,味千拉面官方网站上已经将“一碗汤的含钙量高达1600毫克”的数据撤下。记者走访味千拉面馆也发现,菜单上的宣传语“360毫升骨汤的钙含量,相当于四杯200毫升牛奶的钙!”已经用黑色记号笔划掉了。
官网上撤掉营养数据
近日,有外地媒体质疑连锁餐饮企业味千拉面的汤底都是用专门的汤粉调制出来的,每碗汤的成本不过几毛钱,并非所谓的老汤。对此,味千中国投资者关系部负责人浩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味千拉面的汤底是由浓缩液还原而成,这种浓缩液是由猪骨熬制所得。他称,该种浓缩液来自于日本的一家汤汁生产企业,生产过程包括屠宰、分割、骨头分离、脂肪分离等。浓缩液送至各门店后,由门店的工作人员通过加水和其他作料“还原”成汤。一般来说,一公斤浓缩液可以“还原”100碗汤。
然而,饱受媒体质疑的是其营养性。按照检测数据,浓缩汤料样品中的钙含量为485毫克/100克,按1公斤浓缩液可以“还原”100碗汤换算,一碗汤内的钙含量应该只有48.5毫克。而在味千的对外宣称中,一碗汤的含钙量高达1600毫克。两个数据差异巨大。
对于这种疑问,昨日记者数次联络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未果,但记者留意到味千官网上一个颇令人玩味的细节:昨日,味千官网已将“一碗汤的含钙量高达1600毫克”的数据撤下。与此同时,将猪骨的粉碎—投料—蒸煮—分离—浓缩—调和—杀菌—充填—包装整个流程的图片挂在了网站上。
消费者称不应虚假宣传
据了解,味千在全国有500多家餐厅,重庆目前共有12家味千拉面馆,均处在繁华的商业街。昨日,记者在午餐时间来到北城天街的味千拉面馆,看到店内生意清淡,仅有10多位顾客。该店店长告诉记者,拉面馆一般周末生意较好,星期一生意清淡是正常情况。此外,记者从东和城店、杨家坪店、日月光店了解到,昨日的客流量都比较少。对此,味千拉面中国总部投资者关系部负责人浩雄透露,目前该事件已对其销量和客流量产生了一定影响。
记者昨日晚饭时间在沙坪坝味千拉面馆看到,上座率只有一半左右,同时记者也留意到一个细节:以往菜单上的宣传语“360毫升骨汤的钙含量,相当于四杯200毫升牛奶的钙!”如今已全部被黑色记号笔划掉了。
记者随后随机采访了5位正在味千拉面就餐的顾客,大家都认为不管怎样都应该真实宣传,味千拉面此举涉嫌商业欺诈。林小姐告诉记者,她一直比较喜欢吃味千拉面,因为感觉它相比重庆小面更有营养。她认为,如果每一碗的营养价值并非其广告宣称的那样,应该在菜单中注明,而并不应该用“原料”中的营养含量偷梁换柱。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副教授蒋和体认为,由于目前国家对拉面行业尚无明确的营养标准,因此一碗汤到底含有多少营养,只能靠企业自觉。目前味千拉面虽然在官方网站上挂出照片,显示汤底原料确实是大量新鲜猪骨,但消费者喝的汤是否就是图片中反映的汤,或者是否已经产生变异,这些疑问都有待解开。这俨然又成了一个待解的“达芬奇密码”。
相关新闻
味千港股跳水8.29%
昨日味千拉面在港交所上市的股票遭遇大单抛售,到收盘时,味千(中国)股价大跌8.29%,报于16.16港元。
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食品企业“门”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昨日在港交所上市的味千(中国)股价开盘便大幅下挫,到午后2点后,股价跌幅超过5%,更是引来多次上百万港元的大单抛售。到收盘时,其股价跌幅达8.29%,收报在16.16港元。
在陷入“骨汤门”之前的5、6月间,渣打、美林、摩根大通、瑞银等国际投行纷纷发表报告看好味千(中国)今年业绩,并调高其股价预估。据渣打银行的报告,味千2011年上半年销售年增长达30%,高于预期,且加上去年11月公司加价5%~8%后,利润率保持稳定,业绩看好。在各大投行的力捧下,味千(中国)股价在6月中旬开始启动,从14港元附近最高冲至18港元,到7月22日,其股价依然保持着18港元附近的高位。
尽管受到利空影响出现下跌,但国元证券(000728)分析师赖艺棠认为对于该事件对其后市的影响还有待观察,“毕竟目前情况看,消费者的底线是食品安全性,味千拉面遭遇的事件与之还有距离。”赖艺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