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渊沧:股市赚钱买砖头
之前曾读过曾渊沧博士的书,7月的一天我在北京见到曾博士,一上来就问他个人资产是如何安排的。曾博士说,他认为房市的上升周期比股市长很多,现在他的七成资产在房地产,在香港和新加坡有12套房产;二成资金投资股市,还有一成是现金。而他近来在股市最成功的一笔投资是,2008年他认为政府推出四万亿刺激政策将利好水泥行业,于是买入中国建材(3323.hk),至今获利二十多倍。
现任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主任的曾渊沧,在香港市场有20多年投资经历。他勤于写作,通过报纸专栏和出书,将自己的投资心得与投资者分享,在香港有散户明灯的称誉。
股市起步
曾渊沧是新加坡人,由于父亲早逝,家道中落,他很早就开始对赚钱感兴趣。1980年他到英国肯特大学作博士后研究员。由于待遇很好,钱用不完,他有了用钱生钱的念头。
那时英国保守党刚刚上台,首相撒切尔夫人打算将国有企业私有化,第一家私有化企业是英国宇航。当时曾渊沧想,作为打第一炮的私有化企业,绝不能失败,值得投资。于是花了两天时间详细阅读招股书,最后决定申购,这是他第一次买股票。他在肯特大学只呆了一年,1981年决定回新加坡时,将手上的股票全卖掉,英国宇航的股价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上升了一倍。这是他的第一次投资,回报不错,使他对股市产生了兴趣。
1986年,新加坡面对建国以来第一次经济不景气,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刺激股市,决定允许新加坡人动用中央公积金来买股票。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是一种强制储蓄,在这之前所有的存款都由政府保管,个人只有微薄的利息。曾渊沧认为到了可以全力入市的时候。在条例开始的第一天,他几乎是全新加坡第一个到中央公积金局领取表格的人,从那天开始,新加坡的股市也真的止跌回升,而且越升越快。那一年,他赚到的钱相当于四年的薪水总和。
一年后,他到香港寻求发展。除了开设股票户头外,还开了恒生指数期货户头。一开始,曾渊沧觉得期货好赚钱,不料1987年10月发生全球大股灾,50万港元就在一天之内完全报销了,曾渊沧变得一无所有,多年的储蓄,以及在新加坡股市赚到的钱都化为乌有。
大股灾之后,曾渊沧暂停了股票投资,埋头储蓄,并设法多赚点钱,他分别担任企业顾问、培训员,还到其它大学兼职授课,并开始在《信报》写文章。
90年代初,香港股市节节回升,投资者信心逐渐恢复。曾渊沧也重回市场,当时,他以每股4.5港元买下1万股汇丰股票,这批股票一直收藏至今。之后,又不断地增持。从此汇丰成了曾渊沧长期向股友推荐的爱股,所有跟随他长期持有汇丰股票的人都赚了不少的钱。
1993年,邓小平南巡之后,香港股市、楼市一口气狂涨。曾渊沧为自己的身家财产估一估值,竟然已经达到港元八位数,真的掘到了第一桶金。
钟情房产
曾渊沧的父亲是一个名医,生前虽然收入不错,却没有任何的投资,只懂得将钱存在银行收利息,既没有买过股票,也没有买过房地产。
父亲死后,为避免坐吃山空,母亲开始了生平第一次投资,买下一间小排屋式的洋房,租给英国军人居住,当时洋房的售价是2万新加坡元,连家具每月租金200新加坡元,每年的回报率达12%,非常不错。从那时候开始,买楼收租的概念就深深地印在曾渊沧的脑海中。十四年后,母亲以7万新加坡元的价格卖掉了这间小洋房。
就在母亲买楼的那一年,曾渊沧的哥哥也买屋子了。哥哥比曾渊沧大十五岁,是当地一名中学教师,他以3万新加坡元的价格在武吉知马区买下一间半独立洋房自住。当时,那个地方还是郊区,而现在已经是一个高尚住宅区了,哥哥一直住在这个洋房里,直到退休后才搬到较廉价的政府组屋,把洋房出租,租金收入足以养老。现在这间房屋市值超过300万新加坡元,40年房价增长了100倍。哥哥买屋子的经验让曾渊沧明白,钱是不能长期存在银行生利息的。
1990年曾渊沧作出大规模的投资,除了买股票之外,也买了房地产,那是香港一个70平方米的楼花,售价120万港元,目前这个房子已经涨到了600万港元。
房市周期长于股市
在股市和房市投资多年,曾渊沧总结说,两个市场的周期是不同的,房市的上涨周期更长,因此他只买不卖,而股市的波动周期相对要短很多,每隔几年就要低买高卖一次。
他说,从香港的经验来看,香港楼市从1984年到1997年上涨了13年,此后跌了6年,从2003年至今又一直在涨。楼市的一个上升周期一般都有十几年。
多年来,曾渊沧形成了一个习惯,在股市上赚到了钱,就去买一个房子。而且只买不卖,房子都留着出租,这么多年下来,他陆陆续续在香港和新加坡买了12套房子,都是住宅和写字楼。问他为什么没买商铺,曾渊沧说买商铺需要的资金量大,风险高,当然看对了回报也很高。他举例说,香港的罗素街,早年是卖猪肉的,谁能想到现在变成卖珠宝的,房价和租金涨幅令人咋舌。
他认为,现在内地虽然在经历楼市的调整,但与香港的一个共同点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这个发展趋势与香港一模一样,好的地段与差的地段价格差距扩大,大面积的豪宅与小面积的平价房的价格差距也在扩大,一线城市与三线城市的楼价差异也在扩大,迟早有一天,上海、北京的楼价会追上香港。
而股市的上升周期短很多,经常只有两三年。曾渊沧投资股市一般买入后持有几年。上一个周期,他在2003年买入,2007年卖出。问他如何做到在高点卖出?曾渊沧说,其实心理学决定了股市的输赢,当牛市快要结束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人疯狂的来炒股,市场里会冒出很多股神。作为一个财经名人,曾渊沧也经常被邀请参加各种讲座。他说,2007年10月的一个周六,他发现,全香港竟然有23场股市的讲座。而到了2008年底,连续3个月都没有一场股市讲座。
他挑选股票的一个思路,就是选择受益于国家政策的行业,从中挑选龙头股。2008年底,他看好政府推出四万亿投资,将利好水泥行业,于是买入中国建材,至今已有二十多倍的收益。现在的市场,他觉得不上不下,可以持有股票。对于目前的投资机会,他认为可以研究十二五规划,从中挑选受益的行业和股票。这些股票有的去年已经被市场炒过,现在市场冷却下来,又到了可以考虑买入的时候了。(.中.国.证.券.报)
曹仁超:牛市二期应拣股不看市
本周以来,上证综指从2800点上方逐步回落,引发市场关于反弹是否结束的担忧。香港投资评论家曹仁超认为,未来股指上升空间不大;牛市二期应拣股不看市;中资银行股已有投资价值,但因为外资看淡,所以短期上升空间有限,较大幅度的上升应该从明年开始。
货币政策最快四季度放松
记者:7月以来,A股一直在2800点附近纠缠不休,2610点以来的行情,是超跌反弹,还是你之前所说的三季度上攻行情正式启动?
曹仁超:在分析大市之前首先要确定股市处于什么水平。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是牛市一期,然后进入漫长的牛市二期,一般可长达两三年。牛市二期指数升降幅度不大,例如上证综指在2600点至3100点之间波动,每次回落到2600点附近都是吸纳机会。牛市二期应拣股不看市。香港过去一年工业股跌幅较大,消费股升幅较大,相信A股也一样。
记者:投资界普遍预期下半年内地通胀形势会好转,货币政策不会再收紧,为何指数犹豫不决?
曹仁超:内地CPI在7月见顶机会很大,因为除食品价格外,其余产品售价7月起已开始回落。由于央行日前已宣布加息,下半年最多还有一次加息及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货币政策最快要到今年四季度才会放松,因此下半年A股仍无法摆脱牛市二期,直到明年上半年。
记者:内地GDP增速已经开始放缓,企业利润似乎不太乐观,是不是意味着牛市二期不如想像中美好,支撑牛市二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曹仁超:内地GDP增速放缓是好事。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GDP经过30年高速增长后仍不放缓,中国不能例外。支持牛市二期的因素是货币政策不太松也不太紧。企业利润整体而言仍在上升,主要是工业股净利润回落,消费股、地产股、银行股等净利润仍在上升,但升幅不及2009年。因此出现净利润增幅放缓,市盈率下降的局面。
不必担心中资银行股
记者:之前有海外著名投行发报告认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将出现违约风险,从而看空中资银行股。但近日又有消息称,6月中旬以来,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黑石斥资超过10亿港元增持中资银行H股。地方政府债务会否出现大规模违约?中资银行目前的投资价值如何?
曹仁超:只有不了解中国实情的分析员才会担心中资银行股。他们认为内地楼价可以回落50%,打死我也不信上述情况会出现。当然内地楼价下调10%到15%的可能性存在,上述下调幅度不会引发中资银行出现呆坏账危机。外国分析员以日本1990年至2008年楼价跌幅或1997年至2003年香港楼价跌幅为参照,而忽略了中国是新兴市场,每年有二千万人口由农村流入城市,内地人均收入将由每年4000美元上升到未来每年12000美元,因此我不认同内地楼价会大幅下跌的论调。
至于地方政府债务,有些地方出现大规模违约不奇怪,但大量地方政府出现违约机会不大。因为中国的土地有价值,而且中央政府财力雄厚。中资银行股目前已有投资价值,但因为外资看淡,短期上升空间有限,我相信较大幅度的上升会从明年开始,目前处于筹码收集期。
记者:债务问题横跨欧美大陆,近期美国债务和欧洲债务问题困扰欧美股市,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却持续走强,这是不是预示着美国有可能推出QE3,黄金等贵金属价格会否继续上升?
曹仁超:债务问题仍困扰欧美,此乃中国GDP增速放缓的原因之一,因出口不振只能依赖内需。美国出台QE3机会不大,因为QE2并不见效。相信金价仍在高位牛皮但升幅不大,例如在1400美元至1600美元区间上下波动。
记者:近期,中资概念股在海外频频遭到猎杀,看空风潮从美国吹到加拿大甚至香港,海外上市的中资概念股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做空中资概念股是一场阴谋,还是海外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的问题?
曹仁超:因为到美、加上市的中资概念股都无法在香港上市,属次货级别,它们影响到目前在港上市的中资概念股也遭猎杀。经过这一轮清洗后反而是好事,到今年四季度大部分中资概念股都将见底可以买入。(.中.国.证.券.报)
皮海洲:A股市场是下一个被猎杀的目标?
继在美国市场大肆猎杀中国概念股之后,国际空头势力又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家门口,在香港市场大肆唱空中资港股。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61家中资企业的负面报告,导致涉案的多只港股被沽空出现暴跌。为此,有业内人士表示:A股市场将会成为下一个被猎杀的目标。
猎杀A股市场,相信这是许多境外机构梦寐以求的事情。但遗憾的是,这只能是某些境外机构的梦想,而不是现实。对于这些境外机构来说,猎杀A股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A股市场是一个并不规范的市场,对于境外机构来说,要想利用A股市场并不难,但要猎杀A股市场却并不容易,这是一件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毕竟A股市场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QFII目前在A股市场还只能充当配角。穆迪这样的国际评级机构也许在国际市场上能够呼风唤雨,但在A股市场却缺少信徒,没有人来充当他们的马前卒。尤其重要的是,A股市场虽然有融券交易,但个股做空机制并不发达,不能大面积做空个股来赚钱,打压个股的结果是持有相关股票的投资者都遭受损失,是把廉价筹码送给别人。这种损己利人的事情,恐怕没有人愿意去做。
猎杀A股市场之所以不容易,也与A股市场原本就不良的投资环境有关。在美国市场,在香港市场,上市公司弄虚作假也许是一件大事,甚至要被退市。也正因如此,一旦有中介机构认为一家上市公司涉嫌造假时,对于涉案公司来说这也许意味着灾难降临,股价因此受到重挫。但A股市场却不一样,因为在A股市场,上市公司弄虚作假的事情司空见惯了,上市公司也不会受到重处,更不会退市。所以,这样的利空消息对A股上市公司影响有限,不会对A股公司股价构成重大杀伤。除非试图做空A股市场的境外机构能找出足以震慑A股市场的重大利空出来,否则按目前的常规性利空非但不能猎杀A股市场,相反还会落于阴谋论的怪圈,即这些境外机构唱空A股市场的目的,就是为了买进廉价筹码。而这种阴谋论在A股市场已经是多次上演了。(.证.券.时.报)
李志林:国际板事关金融和财富安全
正当股市连续两周站上年线,试图冲击因国际板利空而失守的2850点平台时,本周股市却连跌四天。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利空干扰,但最大的利空仍然是国际板传言。
尽管证监会表态:国际板仍在准备、研究和论证之中,目前没有新的信息发布,以最终发布的相关细则为准。但是,市场依然对国际板恐惧不已。在我看来,值得继续研究的不仅仅是国际板相关细则,而是国际板建立的必要性;国际板的建立事关国家、国民的金融和财富安全,每一个投资者都应高度警惕。
1、国际货币战争升级的风险。这一两年,美国为了挽救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复苏,遏制中国崛起,采取了超量印制美元、让美元贬值为标志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国际大宗商品暴涨、输出通胀,使中国CPI高企、货币紧缩、被迫11次提准和5次加息、人民币外升内贬,试图让中国经济硬着陆,经济减速。并且从政治、外交、军事、领土、经济、金融上全面围堵中国。其目的,就是要让中国持有的3.2万亿美元的外储缩水,1.2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处于不安全中,将中国在前30年改革开放中用廉价商品、廉价劳力、廉价资源、廉价股权换来的巨额外汇储备,来一个国际资本的反向运动。大规模、快速地外流,转移侵吞中国的财富,在中国也引爆像南美、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那样的经济金融危机最终导致社会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若我们丧失警惕,盲目开设国际板,正好为美国推行的国际货币战争在中国找到一个进攻的突破口。
2、人民币变相国际化的风险。按前央行行长、现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的说法,人民币的国际化和可自由兑换,至少还需要15-20年。但是,现拟推出的国际板是以人民币计价,让外资公司在从国家外储中兑换成美元,再投资到发达国家的建设。这在人民币尚不能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仍然严格管制的条件下,无疑是一种变相的资本管制放松,也是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变相的可兑换,必然对国家的货币政策、外汇政策带来极大的冲击和风险。这种国际化也属于本末倒置。照理,只有当人民币实现了国际化,可以或者部分取代美元在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中的地位,才能像美国那样,通过印制人民币,来换取外国在华上市企业的股权,这时的A股主板就自然是国际板;先有人民币的国际化,才有国际金融中心的称谓。而现在,为了提前取得国际金融中心的虚名,在人民币还不是国际货币的情况下,搞名不副实的国际板,实际上是借助于外国公司上市,大量吸走老百姓手中的人民币,再吸走中国以廉价商品、廉价资源、廉价劳动力、廉价股权换取的美元外汇储备。
3、外资公司低市盈率、低市净率风险。现在许多唱多国际板的人的主要理由是:外国公司比中国上市公司各方面都规范成熟,外国公司的市盈率和市净率比中国上市公司低,更有投资价值、外国公司已在全球几大交易所上市,财务可信度更高,不可能造假。我认为,这很可能是一个大陷阱。
第一,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欧洲国家的GDP只有1.8%,经济复苏困难重重,债务危机黑洞不断,原材料价格暴涨,通胀率上升,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力大大减退,企业普遍不景气,而欧美股市都创出了金融危机前的新高,他们的企业和股市竟然还能保持一二十倍的低市盈率,这种高业绩高成长性能让人相信吗?其所谓的低市盈率是真的吗?连钞票都可以乱印,国债都想违约,还有什么诚信度可言?并且,中国的监管部门不可能到世界各地的企业去调查核实。再看低市净率,国外的会计制度允许评估公司对企业的净资产不断进行再评估,其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都带有很多的人为拔高成分,所以国外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比中国的企业要高得多。如果一味美化国际板的外资上市公司,又是在欧美股市创新高的情况下让他们来中国上市,很可能被他们在双低的掩护下,在发行价不超过境外上市价的旗号下,在国人崇洋迷外思潮的推波助澜下,演出一幕外资公司以高价高额在中国疯狂圈钱的闹剧。
4、供求严重失衡导致股灾的风险。中国股市的多次股灾都是扩容大跃进所造成的。1994年333点是大扩容造成的大股灾。这几年,又陷入股改后全流通导致的股灾。为什么这10年金砖国家的股市都涨了5-10倍,而中国股市只涨了四五百点?为什么现今连欧美金融危机国家股市都创了新高,唯中国股市还深陷熊市之中,连日本股市都不如?这都是供求严重失衡造成的。一方面是货币紧缩,市场资金十分贫乏,另一方面股市流通市值已超20万亿,总市值居世界第二;再一方面,每月每周每天新股扩容和再融资不断。现在又要搞国际板圈钱,市场实在无力承受。中国股民20年前为股份制建设做贡献;十多年前为国企扭亏改制做贡献;这五六年为银行股消除坏账、补充资本金、没完没了的再融资做贡献;这两年又为中小企业融资和产业资本退出股权做贡献;现在又要为国际企业圈钱去填补金融危机黑洞做贡献。中国投资者最不愿的是在国际板中发扬国际主义。
5、多种风险叠加的风险。自5月下旬国际板的消息导致股市250点下跌后,中国经济金融界又冒出了一系列性的风险:地方融资平台爆出14.2万亿巨额债务风险;房地产贷款风险;银行股迫切需要再融资4500亿风险;在美国上市的159家中国概念股全面遭到封杀的风险;国际评级机构降低中国企业评级的风险;国际投行联手唱空做空中国;经济、房地产、银行、地方债务、股市的风险;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美国国债违约的风险;欧洲六国主权债务的风险等等。可为各种风险层层叠加。相比之下,推出国际板是最不值得的举动,风险远远大于收益。再与创业板论证了10年相比,国际板的论证至少也得两三年,尤其在各类投资者中进行广泛的社会听证,而不能由少数人独断决策。
现热衷于国际板尽早推出的,有地方政府好大喜功和地方交易所的利益,大券商的交易利益,中介机构的利益,以及管理部门建立多层次市场的功名利益。但是,利益再大,也大不过国家的经济金融外储的安全、社会的安全,大不过国民的财富安全。如果缺乏国际金融战略前瞻性,一意孤行地推出国际板,很可能引发新一轮股灾到来,2610绝不是底。
鉴于2850附近管理层已两次试探国际板,投资者应抛弃往上进攻的冲动,学会自我保护,不妨以退为进,到2700-2800点区间去打指数的地道战,打个股的游击战。(.金.融.投.资.报)
谢百三:二三线城市限购令可能使通胀恶化
--兼谈本周经济与股市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教授中国经济、社会将长期向好。
前些年,著名的《美国华尔街时报》对全世界12名诺贝尔获得者的大经济学家进行调研,向他们提了两个不二的选择题:第一,今后70年哪个国家(地区)发展最快;第二,70年之后,哪个国家(地区)经济实力最强大?
被选择的是三个国家(地区):美国、欧洲(欧元区加英国)、中国。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20-21世纪最伟大的两大经济学家之一的90多高龄的弗里德曼(现已故),及产权经济学家科斯、投资大师马柯维茨等七名大经济学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国。另有三名学者选了美国,两位学者选了欧洲。
我是认同弗里德曼、科斯、马柯维茨等人的观点的。中国确实处于盛世,并可能会持续很多年,对内中国继续经济高速发展,对外实行和平外交。
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在这个一长段时间中,难免会出现几次大中型的调整,其中包括房地产市场、休克性地下跌,发生类似日本台湾的情况。但我们要全力避免之。
但总的来说,中国经济、社会将长期向好。中国当代出现盛世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的必然。
【本周经济与股市:①各国又在压人民币尽快升值。本周人民币汇率又升到1:6.45一带,创汇改以来新高。从2005年7月以来已6年,升值达22%,这种升值速度已使中国4000万家中小企业处于十分艰难之中,但世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24位董事竟普遍认为人民币还是低估的,应尽快再升值。对此,中国罕见地发了火,予以坚决反驳。
②二三线城市房产限购,可能使通胀形势恶化。国务院开会决定,对一些房地产价格上涨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实行限购令,对此,我深为担心。现在已限购大中城市已达41个,如果再对洛阳、秦皇岛、韶关、吉林、桂林等这类二三线城市限购,虽然会令这些城市需求得到暂时扼制,但第一,会否导致全国与房地产有关的42个产业全面萧条。第二、在外汇占款与日俱增的今天,极可能再次压下葫芦起了瓢,将6.4%的通胀再压上去。(去年10月正式搞限购之日,笔者就指出:通胀要真的出现了;当时仅3%左右,限购后,巨量资金无处投资,10月后,通胀节节攀升到5-6%)。
通胀是全国工农商学兵,城市农村居民,人人受伤害怕的啊!而房价则是城市部分人受伤害的问题,应该是两弊相权取其轻啊!
③本周股市:从周一的2821点开盘到周四的2763点,下跌四天,跌幅总体不大,但有些个股跌得不轻。招行累创新低。周五出现反弹,股市受货币政策影响还是很大,跌不太深,也涨不高。但个股行情多多。贵州茅台送股后又在填权,复权后为1000多元,是开盘首日价的30多倍。新股佰利联55元发行,首日开盘价为95元,现已涨到124.8元。笔者无意让大家再去买它们,只是说明证券市场机会多多。通胀时也有好股,老股新股中都有好股。但选股一定要慎之又慎,相当多的股是有风险的。】(.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