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中国硬着陆风险增加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巴曙松:中国硬着陆风险增加

加入日期:2011-7-21 19:54:25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谢国忠:奥巴马犯致命错误 中国还将现通胀高峰
  在这个夏天,全球经济放缓已经变得十分明显了。美国失业率上升,房价下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不断蔓延;日本从地震和海啸灾难中恢复得很艰难;中国在通胀中不断挣扎--这些都是经济持续放缓的标志。
  由此可见,2008年经济危机后的复苏基础是不稳固的,是在用经济刺激手段隐藏结构性问题带来的阻力。不解决结构性问题,任何刺激措施的效果都会是短暂的。
  经济放缓应当被视为一个长期现象,而不仅仅是一次暂时性疲软。其主要影响就是拖延了各国货币紧缩政策的实施。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央行还没有遇到过通胀上升和增长率下降的情况。包括央行在内的政策制定者,仍然倾向增长。他们的紧缩步伐会进一步放缓。因此,通胀仍处于上升趋势。全球经济正在走向滞胀。
  奥巴马的致命错误
  在过去一个月里,奥巴马总统2012年竞选连任的前景已经在恶化。失业率上升是最大的问题。6月,失业率已经达到了9%。在现代历史中还没有哪位在任总统能在如此高的失业率下获得连任。
  就业数据是具有迷惑性的。如果一个人一段时间不找工作,他就不再被视为劳动力。这个标准在不同国家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比较就业数据。2008年6月到2011年6月间,美国就业人数下降了600万,同时其劳动力年龄人口增加了600万。但是,美国劳工数据表明,自2008年美国劳动力减少了100万人。这就是人们不再找工作所造成的。调整了这一因素,美国失业率应该为13%。
  为什么失业率会再次上升?共和党指责是过分的监管和政府税收政策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民主党把这归咎于布什政府的遗产。在经济学家中,一些人责备效率低下的经济刺激政策。他们全都指责中国,至少在某种程度上。
  一个充分的市场是不应该存在失业的,因为价格机制最终会有效地匹配供应和需求。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在有了家庭,孩子在附近学校上学,或者是技能无法再满足需求时,就无法再自由流动了。这种矛盾在经济需要迅速改变时更加重要。
  泡沫经济错误地配置了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资源。例如,在泡沫经济里会有很多股票经纪和地产代理。当泡沫破裂,这些人需要时间来找到其他的职业,没有快速的解决办法。
  奥巴马总统犯了个很大的错误,他听从了经济学家的建议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来刺激经济和就业。如果他能让经济在该着陆的时候着陆,可能现在的结果会更好。经济可能会复苏的更慢一些,但是基础会更加牢固,并且恰好能赶上他的2012年选举。
  里根总统有过一样的经历。在他上任后,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大幅度地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胀。经济由此崩溃了。到他1984年参加竞选连任时,在高利率环境下经济已经清除了很多积垢,并开始强劲增长。里根总统得益于经济复苏,轻松获得连任。
  为了提高获胜的几率,奥巴马总统在先前刺激策略的基础上推出更多的经济刺激措施,这可能会犯更大的错误。经济明年可能会短暂复苏,帮助他获得连任,但随后还可能发生另一场崩溃。
  奥巴马错误政策的另外一个副产品就是房价再次下跌。跟失业率上升一样,房价的下跌是因为市场在泡沫之后不允许自然调整。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房价应该已经下降了一半。政府刺激政策和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给房主们带来了复苏的希望。他们的犹豫不决让市场去年有所恢复。随着他们失去负资产变正的希望,他们就会开始违约,从而带来房价的第二轮下跌。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可以拖延全面的房价调整,但是无法避免其发生。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蔓延
  现在看来,通过提供现金援助,要求并接受希腊债券持有人--主要是西欧银行--自愿用旧债券购买新债券,欧元区暂时成功地稳住了希腊的情况。但这只是暂缓之举。当下一期希腊证券到期,同样的闹剧又会上演。债滚债并不意味着债务情况良好。并不需要做多少分析就能得出希腊无力偿还债务的结论。
  希腊是一个只有440万人口的小国。它的经济只占欧洲经济的2%。希腊全国总负债为3400亿欧元,不到欧洲信贷总额的2%。从理论上讲,它的破产应该跟大公司的破产一样,很痛苦,但还是可控的。除非能有人帮希腊偿还债务,否则希腊的破产就是不可避免的。希腊平均每人的国家债务约为8万欧元。对于一个三口之家来说,欠债就约为24万或34万欧元,其中三分之二是欠外国人的。希腊独立后,每两年就会拖欠一次债务。
  为什么欧洲政府如此努力的来拖延结果呢?答案是与更广泛的银行体系的金融联系。希腊三分之二的债务是欠外国人的,尤其是西欧银行的。如此多的资本损失可能会引发像雷曼兄弟破产这样的危机。因此,像法国和德国这些西欧政府才会试图拖延。
  但是拖延只是避免承认损失的一个会计手段。希腊证券已经在希腊不可避免的破产中进行了定价。其债券交易将有很大的折扣。如果持有债权的欧洲银行按市价计值,他们现在就必须进行资产重组。会计技巧无法改变投资人已经亏损的事实。看到欧洲政府做出这种自欺欺人的举动实在是太可悲了。
  三大评级机构挑战欧洲的做法,指出发行新债券偿还旧债券事实上就是破产。他们的意见很重要,因为欧洲央行不能持有破产政府作为抵押品的债券。现在这种债券已经占到了总量的18%。2008年危机期间,美国银行用毫无价值的次级贷款文件向美联储贷款。欧洲银行也在向欧洲央行做同样的事情。
  就在法国和德国制定了对希腊的临时救助计划之后,穆迪将葡萄牙的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级。这延续了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恐惧。欧洲政府就自己的问题谴责信用评级机构。很可能他们会改变规则,以下调与信用评级有关的债券持有规则。到那时就是完全的自欺欺人了。
  欧洲解决债务危机的拖延策略对全球经济投下了阴影。公司和投资者都在担心如果不可避免的结果发生了,情况会怎么样。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抑制投资和消费,拖累全球经济。
  经济放缓应对无方
  当前的经济放缓找不到简单的出路。利率已经很低了。欧洲央行正在提高利率来维持其打击通胀的信誉。美联储很少再谈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性。很多政府在削减预算赤字,似乎是没有更多的刺激政策了。
  目前的环境仍然有利于债券。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较低的投资需求意味着金融资产过度的流动性。随着股市失利,债券开始受益。但是,政府债券被高估了。当投资者意识到还有大量通胀还没到来时,债券就会暴跌。时间可能会在2012年的下半年。
  地震和海啸发生后,世界期待日本经济快速复苏,相信日本政府调动资源和协调重建的能力。但是我却预计复苏会相对缓慢。看来情况被我言中了。灾后重建大臣松本龙刚刚辞职。尽管是说错话导致了他的辞职,但这反映了日本政治体系瘫痪的本质,这正是造成日本20多年来经济衰退的根源。
  近来全球贸易的弱点部分原因是日本的灾难造成的。电力不足放缓了日本制造业的发展。日本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汽车零部件和电子元件是最突出的例子。日本企业需要时间来解决生产问题。在此期间,他们的客户需要减产。
  重建的行政过程同样也很费时间。2012年日本经济很可能会继续疲软。当重建过程开始后,融资将会是个大问题。我相信,日本央行要为重建提供部分融资。地震后,我曾预计日元会走弱,因为日本央行需要提供资金。我的话为时过早了。重建过程现在还非常缓慢,央行现在还不需要提供融资。这意味着日本经济复苏时,日元将会下跌。
  中国的通胀斗争还处于初期。加息的步伐如此缓慢,2012年可能无法稳定通胀。更大的风险是,那些特殊因素,如削减进口关税、高速公路过路费、油价下跌等,都会减缓通胀,再次给放宽货币政策提供借口。之后无疑会有另一场通胀高峰。
  中国的通胀问题真的是与政府财政有关的。现在是在向储户征税来为政府项目融资。很多分析人士和政府官员把通胀描述成为一个技术问题,认为可以通过政府指导的供应扩张来解决。这只不过是让人们接受损失的另一个精神把戏罢了。
  


  郎咸平:A股存在二次探底等风险 黄金并不保值
  前日,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如约莅临成都,参加郎咸平郎眼看世界解读新成渝大师讲坛。700多名成渝经济界人士聆听了郎咸平长达2个多小时的演讲。郎咸平重点谈了他对中国制造业、楼市的看法。此外,他还自曝投资情况,称自己没有炒股,投资主要是购买欧元美元。
  为制造业开药方
  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上半年进出口数据显示,1~6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7036.7亿美元,其中出口8743亿美元,同比增长24%。6月单月出口增速为17.9%,连续3个月下滑,显示出口增长在外需放缓的形势下继续减速。
  对此,许多经济学家表示,东部地区如服装、纺织等制造业开工率不高,中国的制造业现在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前日,郎咸平对此做了重点的评论,他表示,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着较大的危机。
  他分析道,成本上升、没有定价权、税费较高是制造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他举例说,去年央视做了一期《牛肉干旅行记》,从出厂到销售地,各种成本占到了牛肉干零售价的90%以上。而对于制造业危机产生的影响,他表示,制造业危机迫使资金大量进入房地产行业,从而造成了房价越炒越高的局面。对此,他开出了一个方子,要解决中国的楼市问题必须先医好制造业,定价权则决定90%的利润归属,他认为,中国要从货币和成本两个方面入手争取定价权,才能掌控制造业。
  利用汇率波动投资
  记者了解到,此次参会的大部分人在房产、股市和奢侈品方面有投资,因此很多人私下非常好奇郎咸平的日常理财。不少人提问,郎咸平有没有投资股市?郎咸平对中国当前整体投资情况怎么看?
  郎咸平对此也毫不避讳,他自曝称,我没有投资股市,除了购置了少量的房产外,主要是从事一点欧元和美元投资,收益还可以。至于为何不投资当前热门的股市和奢侈品,而热衷货币呢?
  他表示,主要是个人喜好的原因,日元对美元相对稳定,但欧元和美元波动较大,可以获得收益。他还现场传授了一个投资秘方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在1.45~1.25之间波动,可以买卖。
  对于中国当下的整体投资情况,他表示并不乐观。对于中国楼市的整体情况,他认为并不乐观;对于股市(A股),他称存在二次探底等风险;很多人也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但理财产品不能保底,跑不过CPI;而对于目前被热炒的黄金,他却认为,黄金并不保值。他总体概括说,当前投资市场总体情况是高风险、低收益。
  


  任志强:四问保障房 或将成中国未来发展的灾难
  昨天央视新闻频道来采访,主题是保障房,但似乎央视的记者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保障房。下午另外一个媒体的记者来采访,同样涉及到保障房问题时也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皆因保障房概念混乱并造成市场与社会的极端误导。
  一问:开发商为什么不积极参与保障房建设?
  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也是媒体转移政府责任并将脏水倒在开发商身上造成社会矛盾的重大成功案例。
  首先,中国的房地产管理法中明确规定了两种土地使用权:一是,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二是,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文件明确规定了开发商只能用拍卖、招标或协议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并进行商品房的销售。而划拨方式的土地使用权只有在政府批准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换句话说,就是法律规定开发商只能建设和销售商品房,没有政府批准或委托是无法建设保障性住房的。
  其二,保障房在整体建设中分两个部分:一是,政府直接委托非房地产开发的方式进行建设的,不列入房地产开发商范围,这部分约占全国住宅竣工总量的四分之一。二是,委托开发商建设的保障房,通过公开市场招拍挂。其中一部分是和商品房混合配建的,一些是带有商品房性质的出让土地上建设的,而实际公开市场委托开发商建设的保障房比例很低,不是开发商不积极参与而是根本都抢不到。
  2010年全国开放市场开复工总面积约40亿平方米,而保障房不到10%,怎么可能让所有开发商都参与建设呢?是开发商欲取之政府未必与之啊。
  其三,现行的银行信贷紧缩政策中,中央政府单独对保障房开了各种取得银行和公开资本市场融资的口子。这可以让开发商借保障房建设获取更多的银行信贷或其他融资支持。尤其是在商品房用地上配建保障房的项目更是求之不得的好条件,尽管保障性住房可能亏损或无利润,但缓解了商品房建设的资金压力更让开发商可以通过商品房弥补保障房的亏损,又有利于扩大规模和防止资金断裂,有何乐而不为呢?
  其四,从土地市场的招拍挂看,有许多商品房用地的出让出现了流拍,但却很难看到保障性住房用地的流拍,尤其是带有建设施工队伍的开发商更会积极主动的进行保障房的投标、建设。这些开发企业是从施工转入开发的,保障房建设少了许多市场销售的风险,但一样可以合法合理取得建设施工的利润正在于少了市场风险多了施工利润,因此不是开发商不建保障房,而是政府不委托开发商建保障房啊!
  二问:保障房为什么是委托?
  首先,保障房不是开发商市场自由定位的商品,而是政府确定房型面积的定制产品,因此设计、户型面积都必须符合政府委托的要求,开发商只相当于被委托生产和定制。
  其次,开发商没有对产品--保障房的自由销售定价权,也没有自由选择消费对象权。保障房都是由政府定价的,一些是政府直接回购、直接决定分配使用权利的,如廉租房、定向安置房、拆迁房等。一些事政府审定购买资格的,如经济适用住房、两限房等。
  请问没有政府的委托,开发商如何能参与保障房的建设呢?明明是政府的责任,为什么社会与媒体要将不积极建设保障房的道德责任扣在开发商的身上呢?
  三问:何为保障房?
  中央政府公布的保障房分为:一类为棚户区改造和拆迁;一类为可销售的经济适用住房、两限房;一类为租赁房,如廉租房、公租房。但各地政府列入保障房的范围与定义不同。北京市为六种,最多的地区有八到十种,如享受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用房、单位自建和租赁房、定向安置拆迁房、农村上楼以及其他。
  这里最重要的是中国至今没有住房法,没有划清谁应享受政府公共资源的保障,谁应获得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如何公平的分配以实施最困难救助,如何成为促进市场竞争体制的机会安全网,如何防止腐败和扩大贫富差距。
  现有政策中大量出现的正是这种利用保障房政策进行不合理分配的扩大收入分配差别的问题,也让保障房走入了歧途。
  联合国人权公约中明确各国政府应保障公民有适足居住权,这个适足正是根据各国经济发展状况来决定的。中国有巨大的城乡差别,为城镇解决适足居住权时,必须考虑资源过度向城市倾斜时的城乡差别问题和收入差别问题。而实际现行制度中恰恰忽略了这两个重要问题。
  如重庆的公租房将人均收入的标准从2000元提高到5000元,即一个家庭的月收入在万元左右,这就是在向中产阶级倾斜,而非对困难群体的保障,让保障房失去了保障的意义,并扩大了贫富的差别。
  按财政部个税调整公布的信息,全国月收入3500元以上应税人群只有2400万人。而重庆的公租房在向这2400万人的收入水平开放,这无疑会引发社会更大的不公平。
  按重庆公布的普通住房平均价格标准约5200元每平方米,则人均月收入为5000元的家庭,其房价收入比在1:6之内,又何需对这种家庭给以保障呢。
  保障房政策中,最不道德的恰恰是中产阶级或不应享受保障性公共资源的家庭在侵占国家保障的公共利益,并将保障房变成这些家庭发财和享受的工具。
  不从根本上解决应保障谁的问题,保障房无疑将是中国未来发展中的灾难。
  各地早已暴露出,低保户有多套住房的问题,某些地区公租房优先向银行、大企业、公务员倾斜分配的问题、无法律成本的腐败,会让保障房成为更大的寻租市场。房成为更大的寻租市场。
  四问:保障房大规模建设的目的?
  保障房应建多少本是根据应保障的人群标准决定的,且这个人群是变动的人群,根本不存在应保尽保的问题,而是逐年逐步梯次过渡的问题,否则必会出现空置与浪费。
  如果保障房是为解决安全网问题,就应逐年建设分期供给成为一种常态的制度。但如果保障房的建设是为了降低房价则大错特错了。
  现行的制度恰恰是为发展市场而不得不承担的责任,恰恰是为市场中竞争失败者和无力竞争者提供的安全保护。但如果试图用保障而破坏市场就背道而驰了,那不如退回到全民计划分配中去。而没有市场的支撑政府又怎么会有能力与财力去进行保障呢。喧宾夺主必主客颠倒成为悖论。
  以为保障会减少市场中的销售和需求,恰恰是因为保障了不该保障的人群,而保障的是可以从市场中解决住房的人群,一定是保障政策的严重失败。
  从媒体的采访中可知,中国的媒体缺少对保障房基本定位的认识,更缺少对保障房各种情况的了解。如果中国的媒体们都如此糊涂的认识问题,那么中国整个社会又如何靠媒体了解真相和取得共识呢。
  中国市场中大量错误的认识和观念的混乱,恰恰来自于媒体的误导,恰恰来自于不从法律的层面,不从经济制度的层面认识事实的真相,而是从被伪装的道德层面去指责市场、指责开发商,但这种指责只会让政策更加混乱、市场更加混乱,最终让中国的经济与社会走向混乱。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