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要闻:谢国忠:哪里有钱荒 水皮:阳光总在风雨后 应健中:拐点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谢国忠:哪里有钱荒 水皮:阳光总在风雨后 应健中:拐点

加入日期:2011-7-2 14:57:56

  导读:
  谢国忠:哪里有钱荒?
  应健中:股市拐点或已显现 热点或从三方面展开
  欧洲股神:中国首战一度失手 不改后市乐观判断
  龚方雄:中国紧缩政策将结束 股市下跌没有道理
  水皮:阳光总在风雨后 温家宝总理说了算
  谢百三:大盛世(之一)
  李志林:行情得以修复的关键是什么?
  基金经理董晗:底叠加酝酿红七月
  侯宁:行情依然不容乐观 或将面临连续加息

  谢国忠:哪里有钱荒?
  货币紧缩在短期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货币短缺的感觉,否则就不可能有效。中国再也没有借口声称因为国家金融深度较低而让货币增长过快了

 

  谢国忠
  今天所谓的货币短缺反映了过去过度的货币需求,这是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结果。如果迫于压力改变了紧缩政策,货币情况就可能回到过于宽松的状态。因为通胀仍然很不稳定,这意味着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可能一口气上涨20%到30%,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触发恶性通货膨胀和社会动荡。
  这就需要将紧缩政策从仅仅提高银行准备金率转向提高利率。前者只是将利率增加转向灰色市场,这就不成比例地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负担。当前的紧缩政策保护了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而这两者正是猖獗的货币需求的主要动力。通过利率政策传播调整压力将帮助中国实现软着陆。
  货币紧缩在短期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货币短缺的感觉。否则,紧缩就不可能有效。紧缩是通胀造成的。如果没人减少花费,也就是说没人感觉到流动性压力,那紧缩政策如何能实现目标呢?
  中国的广义货币M2增长了约16%。这与中国的潜在增长率相比仍然很高。当经济的金融深度较低,也就是金融资产占GDP比重较低,M2的增长就会显著快于GDP的增长。
  但是,中国非金融领域对金融机构的负债4月约为72.7万亿元,是2010年GDP的182%。惠誉估计中国银行(601988)系统的表外资产相当于其总资产的25%。中国灰色金融市场可能占到了另外的25%。可以说中国非金融部门的负债超过了GDP总量的200%。这种负债水平对于一个人均收入5000美元的国家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中国再也没有借口声称因为国家金融深度较低而让货币增长过快了。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在2020年前潜在增长率可能从当前的10%降低到5%。如果中国2020年M2的增长为10%,通胀率将为5%。所以现在的16%并不低。现在觉得有紧缩的感觉是因为很多借贷者应该退出。除非能够做到这一点,否则中国的通胀不可能得到控制。
  中国的通胀情况仍然不稳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通常会达到20%到30%。这在一个正常的通货膨胀环境下是很少见的,正常情况下价格的上涨通常会跟CPI相一致。究其原因是因为货币供应储备正在变成通胀。过去四年,在通货膨胀经济下中国的M2翻了一番。
  政府正在采取一些行政措施来冷却通胀。取消过路费,削减进口关税,限制企业涨价可以暂时降低通胀压力。但是这些措施只能暂缓,并不能扭转这一趋势。如果我们把这些措施的冷却效果视为对通胀的胜利,并开始再次放松下来,一场灾难必将随之而来。

 

  紧缩政策结构需要调整
  目前的紧缩主要依赖通过增加存款准备金率进行数量限制。利率上涨是很有限的。因此,按照目前的利率对信贷仍然供不应求。通过对信贷的限制,不平衡状况只能维持并陷入僵局。非国有部门现在借贷要比以前困难得多。这导致了灰色市场上的利率暴涨。因此,非国有部门过多地承担了紧缩政策的后果。
  供求失衡使得银行可以提高借款利率。银行可以将借款利率提高到比政策利率高30%的水平。此外,通过收取咨询费和强制性押金,银行还可以收取更多费用,甚至是对国有企业也是如此。
  中国的紧缩政策结构牺牲了储户的利益。中国家庭在银行的存款达到了33万亿元。目前的存款利率跟实际借款利率或通胀率相比至少低了3个百分点。家庭部门实际上向债务人,也就是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补贴超过1万亿元。这相当于2010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的一半。
  低利率对政府来说也不是没有成本的。这使得通胀预期维持高位且不稳定。中国企业的价格竞争曾经闻名遐迩。以任何借口提高价格似乎都很平常。当然,低利率让家庭部门很紧张,也使得企业提升价格的战略能够奏效。这也增加了打击通胀的难度。
  中国抑制通胀应当从依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转向增加利率。前者对私营部门来说是不公平的,让中小企业的日子更加难过,并减少了家庭部门的财富。

 

  不要放大中小企业的问题
  近来,很多人突然对中小企业格外关心。据说紧缩导致中小企业破产,并且引发就业危机。这两种描述都不对。中小企业一直都有财务问题。这些人过去没有对财务状况给予很多的关注。有关中小企业讨论的目的就是给中央政府施压使其放松政策,然后大量资金就能流向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市场,而非中小企业。
  有关中小企业因为紧缩而破产的论调根本不合逻辑。和大企业一样,中小企业应当是可以盈利的。如果它们无法获得新的贷款,它们可以维持当前的业务,推迟扩张。如果中小企业因为无法获得新贷款而破产,这就意味着它们是不赚钱的,只能依赖不断的借贷来留在行业中。让这样的企业存活有意义吗?发展下去它们只会成为更大的问题。
  不幸的是,一些中小企业的倒闭刚好属于这一类。在过去的三年里,许多沿海私营企业已经从制造业转向了金融投机。它们的制造业资产已经变成了融资工具。借来的钱已经流入了银铜市场或股市。这些资产近来价值下跌,已经对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难道政府应该负责挽救金融投机者吗?
  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一向很困难。每一个国家都在讨论帮助中小企业。但是中小企业始终面临更高的资本成本。最终,在风险中规模还是有影响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小公司面临更高的风险,因而必须接受更高的资本成本。
  如上所述,中国的紧缩策略正在给中小企业造成更大的伤害。通过限制对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信贷供应,中小企业在灰色市场上面临极高的利率。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政府应当转向提高利率的政策,向所有合格的企业发放信贷。
  关于就业危机的讨论只是一个吓唬人的战术。中国面临手工劳动力短缺。那些已经搬到内陆的沿海出口企业已经发现那里也存在劳动力短缺问题。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再也没有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对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有很大的影响。即使许多中小企业倒闭,中国也不会像十年前那样面临就业危机。
  中国的高校毕业生的确面临就业问题。但是,在当前的模式下推动增长并不能解决问题。目前的增长模式有利于蓝领工作,因为建筑业和制造业一直在领先。要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中国应该更加导向消费和服务。这需要结构性改革,而不是宽松的货币政策。

 

  错误的增长类型
  GDP增长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种宗教。增长自动被假定是好的。现实情况却不同。目前的增长模式通过房地产市场、税、费将资金流向了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将钱花在他们认为值得的项目上。资金通过这些项目流向了家庭部门。但是,钱在到达工人手里之前,大部分都被中间商拿走了。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名义GDP翻了一番,大多数人在过去四年没有觉得生活更好的原因。
  房地产和食品是人们感受到冲击最大的两个领域。如果房价是家庭年收入的20倍,生活不可能有那么好。当工资上涨10%到20%时,人们不会明显觉得改善。生活不会有多大差别。高房价扼杀了中国中产阶级的希望,这一切都是为了增加地方政府的收入。难道他们的项目同13亿人民的幸福同样重要吗?
  食品安全危机应该在政府挤压家庭部门的背景下分析。生活在底层的人们看到存款被通胀侵蚀,收入的增长跟不上食品价格的上涨。食品行业就通过非法手段将物价降低到人们的收入水平。从原材料如猪肉,牛奶到加工食品如瓶装水和餐馆用餐,危机影响到中国大多数人的生活。这可能是对中国社会稳定最大的危机。
  通货膨胀是中国增长模式的结果。这已经达到了极限。当货币供应上升,将导致资产膨胀,加剧财富和收入不平等,降低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现在要放松货币政策,但如果通胀得不到控制,将会导致社会动乱。
  目前的资源增长模式是资源密集型的。十年间煤炭价格已经上涨了10倍,是名义GDP增长速度的2倍。其他资源像铁矿石,价格增速同样也几乎是名义GDP增速的2倍。这意味着中国正在将越来越多的增长给了资源供应商,而将越来越少的利益留给人民。所以如果中国继续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当前的增长模式,越来越多的增长份额将会流向其他国家。如果不转变增长模式,增长本身不会像以前那样惠及大多数人口。
  现在还不是放松货币政策的时候。相反,中国应当关注增长模式的改变,把更多的增长利益留在国内,更加均匀地分配这些利益。(.新.世.纪)

 

  应健中:股市拐点或已显现 热点或从三方面展开
  从2610点拉起的这波行情,如久旱之后下了一场春雨般令人舒畅。行情出现之后,各路人士都在揣摩,今年上半年跌到2610点,这是否为年内最低点?大盘是否在此点位形成拐点?如果拐点成立,那今年全年走势就可能是一个V型,上半年下跌,下半年上涨;或者今年的图像更像那个著名的耐克商标,一个对钩,左边的一撇较短,右边一提尽管角度不大,但持续上升。
  今年股市走到2610点形成拐点,成交量开始明显放大。这波拉高行情中,沪深股市日成交量最高达2450亿元,这在今年上半年属于罕见量。量的放大说明有新资金介入,有新资金介入就意味着行情还会走相当长一段时间。当然,上攻不会一蹴而就,而是反反复复上下震荡,但总趋势向上。
  股市每上一个台阶都需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由于股市积弱已久,市场的熊市心态比较顽固,大盘只能以进三退二、进二退一的节奏上行。现在第一个关卡就是要站到年线上去,年线被认为是牛熊分界线,反映的是一年持股的平均成本。现在年线位置在2892点,在这个点位上将有一番鏖战。等到站稳年线之后,前方的阻力位在2850点处,那里半年线在迎候着大盘。只有站到这个位置之上,才能将所有均线踩在脚下,多头市场格局得以显现。
  7月行情已扑面而来,我们见识过了五穷,5月行情如同嚼蜡;我们也见识过六绝,6月砸出了最低点;7月行情彻底翻身尽管有点奢望,但毫无疑问的是,7月行情将比前两个月更热闹。接下来的热点可能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今年的中报行情即将拉开帷幕,围绕着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分配方案,个股行情会比较热闹。近期,一些个股有点蠢蠢欲动。投资者可以关注那些去年上市、具有高送转能力并且还没分配过的次新股,趁早潜伏进去,也许可以分享到这些公司收益的成果。
  第二,关注近期发行的新股。本周上市的比亚迪,开盘后一路高举高打,可看出炒新股的激情又重新燃起。现在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发行市盈率已经降到了20倍-30倍,二级市场上这两个板块的平均市盈率却高达100多倍,而且小盘股的发行价已经出现了个位数,这种倒挂的价差就可能产生较大的机会。这种机会可能体现在申购上,也可能体现在上市后的炒作上。
  第三、关注7天之内的回购市场。今年市场资金面空前紧张,本周正值上半年结束,金融机构抢资金到了白热化程度。本周四,1天回购的年利率竟然高达12%,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高出24倍。通过与股票交易处在同一个平台的回购板块,既可以观察整个市场资金面的变化,也可以作为资金管理的一个渠道。仅做1天-2天的短期回购,既不影响资金在股市上的利用,又能使手中的闲置资金获得高利率。


  欧洲股神:中国首战一度失手 不改后市乐观判断(/▲
  素有欧洲股神之称的安东尼·波顿也许没有想到自己晚年会在中国股市上栽跟头。
  1979年到2007年,担任富达国际有限公司(Fidelity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董事总经理兼高级投资经理的安东尼·波顿(Anthony Bolton)让一个初始规模仅10万英镑的基金增长了147倍。
  但是他在中国的首战一度马前失蹄。
  转战中国失利
  2007年,波顿退出股市,成功回避了金融危机。原本他可以就此为自己的投资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但2009年底他却高调宣布复出,并准备转战中国股市。我在结束投资生涯之前,要运营一只专门做中国市场投资的基金。
  2010年4月波顿正式移居香港,管理一只规模为10亿美元的富达中国特殊情况基金(Fidelity China Special Situations).2010年4月该基金大张旗鼓在伦敦证交所上市。2011年6月,该基金净值一度降到92,但6月30日已回升到99.8.
  对于这一让人大跌眼镜的成绩,波顿表示,因部分在美国上市的中资概念股出现问题,结果牵连所有中资概念股。在美国上市的中资股占该基金资产值约15%。尽管基金表现不够理想,他仍坚持投资中小企业,并强调仍感受到中小企的优厚潜力。
  据该基金最新公布的资料,截至今年4月底,该基金持有最多的是在香港上市的非国企和非红筹公司,占基金总资产46%,其他为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股票、香港上市红筹股及内地的A、B股,分别占15.3%、12.1%及12.1%。
  截至今年4月30日,该基金持有的前十大股票包括中国联通(00762.HK)、汇丰控股(00005.HK)、腾讯控股(00700.HK)、招金矿业(01818.HK)、国美电器(00493.HK)、霸王国际(01338.HK)、华晨汽车(01114.HK)等。
  其中,霸王国际受二恶烷事件影响,2010年业绩由盈转亏,公司股价今年以来一路下行,今年上半年累计下跌47%,对基金净值影响严重。
  坚持逆向投资
  波顿在过去十多年叱咤欧洲股市主要坚持的是逆向投资原则。投资标的是那些净资产、股利收益率或每股未来收益被低估,但却具有某些潜在因素可以提升未来股价的公司。
  波顿曾表示,他在中国主要投资两大类别企业。一类是增长潜力非常好的企业,在今后的五到十年中每年增长20%~30%。
  第二类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现在定价很低,增长潜力非常可观。
  2010年7月,波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相信他的投资布局将受惠于中国的结构性调整,他所看好的行业包括零售商、电器、鞋类、珠宝商,以及消费带动的其他领域,如酒类、餐厅、酒店、汽车、电信及互联网,同时包括金融股、地产代理商和一些医药股。
  今年3月,安东尼·波顿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迁至香港管理一只中国题材基金近一年后,我惊奇地发现市场的氛围变了。投资者似乎没有能力一次在脑子里保留多个想法:对通胀、汇率问题紧张局势及政治不确定性的担忧,取代了对中国增长故事的热情。
  但他强调,市场的担忧从来不会完全没有依据,忽视这些担忧的投资者是愚蠢的。但在对整个市场及中国的看多情绪进行重新评估后,他还是不准备抛弃自己的乐观。
  或许,这正是波顿的逆向投资思维,在别人恐慌时,他依然保持乐观。但安东尼的逆向投资是否适用于中国市场,让我们拭目以待。


  龚方雄:中国紧缩政策将结束 股市下跌没有道理
  记者获悉,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7月1日在南京证券举办的策略会上表示,中国和全球经济在今年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转型期。他预测,美国将结束量化宽松政策,未来输入性通胀压力会降低,这意味着中国的紧缩政策即将结束,所以中国资本市场下跌是没有道理的,而短暂的下跌将给投资人提供非常好的投资机会。
  南京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周旭表示,三季度通胀或见拐点,在通胀可控背景下,由于全球需求走软,经济减速,政策紧缩节奏或将有所放缓,A股将在经济转型阵痛下反复筑底,并探出重要底部,上证指数主要运行区间点位2500-3200点。(.证.券.时.报.网)


  水皮:阳光总在风雨后 温家宝总理说了算/▲)
  2009年有一部大片叫《建国大业》,2011年有一部大片叫《建党伟业》,两部片子,大腕云集,搅得中国电影市场风生水起,中国的电影票房在此过程中高潮不断,电影已然成为一个朝阳行业,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把股市当作正在放映的电影就是其中的一种。有人说,如果今年的股市是一部电影,近期的调整就像是插播的广告。由于广告时间过长,观众纷纷要求退票,电影院表示,正在考虑把上半场的悲剧片换成下半场的喜剧片,但是前提是大多数人先退票。于是观众很纠结:不退票吧,广告不停,悲剧片还在演;退票吧,又怕错过喜剧片。以九十周年大庆画线,时间正好进入下半年,那么下半年有喜剧片上演吗?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概率特别像高盛奥尼尔所言的黑天鹅事件,如果寄托的希望过大,恐怕失望也就过大,但不如淡定一点,有黑天鹅是惊喜,没黑天鹅,日子也要过下去,与其翘首盼望喜剧片,不如等待悬疑片,期待文艺片。
  悬疑片要解决的当然是目前或者说以后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的不确定性,那就是中国究竟会不会如索罗斯所预言的硬着陆,如果不是,那么滞胀的风险又该如何化解?
  这个问题,央行说了不算,发改委说了也不算,证监会说了更不算,说了算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叫温家宝,中国的总理。
  温总理的回答是明确的,那就是中国既能控制住通胀的预期,又能保证经济有一个较快稳定的发展,温总理的回答出现在他刊登于英国《金融时报》的署名文章里,算是对国际社会最近甚嚣尘上的看空中国舆论的直接回应。文章登在国外,反应却在国内,A股之所以能在2610点跌势戛然而止返身向上,有调整到位的因素,但是更大程度上源于温总理文章的强心针效应,现在市场面临的是短暂的刺激效应过去之后,市场进一步走好的动力在哪里?货币政策调整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如果大家还有记忆的话,一定还会记得温总理对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价,货币供应和信贷规模经过九次提准四次加息后已经回归正常水平。换句话讲,没有必要进一步从紧收缩,而在伦敦的演讲中,温总理又把通胀控制的预期目标从4%放宽到了5%,自我减加,一方面是呼应了美联储类似放宽的政策,另一方面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量化宽松,这恐怕也是为什么六月份加息落空的原因所在,这是内因。
  谁都知道,中国的外储增加是一个趋势,并不会因为提准加息而改变,5月份中国的顺差是500多亿美元,前5个月已经超过了2000多亿美元,热钱进入中国挡都挡不住,整体流动性过剩是我们必须要适应的现象。同样我们说了不算的还有国内的CPI,因为我们的通胀并不是那种供不应求的通胀,而是结构性的、成本推动性的、输入性的通胀,根源不是别的,恰恰是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的弱势美元,美元走弱,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就走强,原油期货价格就居高不下,油价走高推动粮价走高,粮价走高推动肉价上涨,中国的CPI是一头猪的CPI,CPI也就居高不下。但是现在美元出现了筑底回升的势头,油价跌回90美元附近,玉米价格出现大幅跳水,20个交易日下跌幅度达到23%,回到去年10月跳空缺口上方,中国猪肉价格的回落指日可待,CPI回落的国际因素已经成熟,这是外因。
  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因此谨慎乐观地看部有起有伏小资情调的文艺片应该不是奢望。作最坏的打算,尽最好的努力,对政府是如此,对市场是如此,对投资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谢百三:大盛世(之一)
  兼谈本周股市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谢百三教授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90周年的生日,有一首著名的红歌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想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改革开放30年,就没有中国今天这空前的大盛世。多年来,我和一些长期看空中国的中外经济学家不同,坚定不移地看好中国的经济形势。虽然我们知道,中国经济会有调整,甚至会有深幅的时间较长的大调整,但今后更长的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一定还是一个继续高速发展的辉煌时期。没有共产党,没有32年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大盛世。
  (一)中国处于有史以来的第五个大盛世之中
  中国的闻名盛世,古已有之。从公元纪年算起,中国历史上有五大盛世:
  一、文景(武)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崇尚无为而治,两位皇帝维护倡导和平,对匈奴少数民族实行通婚和亲见政策,并亲自牵牛扶犁提倡农耕。当时经济发展很快,一派和平盛世景象,陈陈相因,收下的稻谷太多,吃不完烂发芽了;串铜钱的绳子也烂掉了。夜不闭户就是指这个时期。文景帝后刘彻(武少帝),不能容忍匈奴老来要女孩抢掠边民的侵略,积父亲、祖父两代积蓄之全国财富,向匈奴宣战,打了几十年仗,将匈奴赶到欧洲,故史上称武帝时期为极盛时期。
  二、唐贞观、开元之治。到了唐朝,一代英主唐太宗听从贤相魏征之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实行便民、惠民政策,是与各国通商交流政策。太宗之后,高宗继位,其后武则天渐掌握全国政权,但仍坚持李世民的经济、政治、外交政策。中国依然高速发展。武年迈后政权重归李氏。李隆基继位,其开始之20年治理得非常好,史称开元之治、直至安史之乱。这三个皇帝领导中国129年,当时中国GDP占世界之36%,全世界故尊称中国大唐盛世,成千上万的外国留学生在长安留学。
  三、明永乐大帝时期。朱元璋四子朱棣从北京打到南京称帝。其对政敌大开杀戒但对百姓实行宽厚的政治、经济政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其宝船长160米、宽65米,如同足球场大,可养猫、鸡、孵黄豆芽、绿豆芽等,共220艘船,带大批明瓷器与南洋、西洋各国通商友好,轰动全世界。但永乐盛世仅22年。
  四、清康乾盛世。康熙打败葛尔丹,撤三藩吴三桂,解放台湾,统一中国,为中国疆土最大时期之一。雍正执政13年,将很贫穷的中国治得很富,国库白银从几十万两到5900万辆。乾隆领导中国60年,6次下江南,国泰民安,人口上了亿。这三个皇帝领导中国138年。
  从1978年12月至今是第五个盛世的开始阶段,也是中国最大的盛世,它必将给人民带来更多的幸福,给祖国带来更多辉煌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精神面貌,富有创造力的民族精神,拼搏奋斗,团结一心,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本周股市:先反弹又下探,股市在2700点上方犹豫徘徊。浙江(温州)福建等地民间贷款利息很高,年息达30%以上,短期拆借为应付6月底存款额度,利息极高。此时,难以出现较长较强反弹。7月初是否会因此出现强反弹,我们正在拭目以待。6月份CPI还要高,是否会加息,人们总有隐忧。国际板在我们的反对下似乎又渐行渐远了,但仍有人耿耿于怀老想推出来。】(.金.融.投.资.报)

 

  李志林:行情得以修复的关键是什么?
  经过自3067点以来整整两个月的调整,至2610点处,在多数人不予承认的情况下,构成了中期大底。行情得以修复的关键是什么?
  1、温总理讲话是定海神针。6月下旬探底2610点后,在国际国内一片唱衰中国、做空中国的严峻形势下,温总理在英国杂志上发表了4000字文章,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通胀可控,通胀趋势已得到遏制、6月通胀将见高点,下半年将稳步回落、全年通胀控制在4%可能有难度,但可控制在5%以下、中国今年GDP仍将保持在9%以上。话音刚落,欧美股市就连续大涨4天,黄金、石油、大宗商品大幅回落,中国股市也单边上行了10天。虽然人们至今仍未看到货币政策有实质性的变化,但是,信心比金子和货币更宝贵,一旦市场预期向好,那么人们对股市就不再是一味往低看,而是往高看。温总理的讲话可谓修复性中级行情的发动机。
  2、估值底、市场底与政策底合一。实际上,5月中旬大盘在2850点平台处,就已形成了全球股市最低的估值底。只是因为政策底的积极信号没有出现,反而不切实际地发出了国际板推出各项条件都已准备就绪、国际板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的利空信号,市场便进行一轮恐慌杀跌,往2500点以下去寻找市场底。随后,国务院将国际板即将推出修正为要研究建立国际板,表明国际板推出的时机仍不成熟,所以近一段时间国际板的声音销声匿迹,这是行情得以修复的政策原因。近期各项政策利好不断:国务院力挺内蒙经济发展、三部委启动金太阳工程、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度望加强、京沪高铁正式运营有利沿海城市提速经济、云计算标准化政策有望率先出台、上半年央行向银行体系净投放1.44万亿创历史纪录、银监会清理银行理财产品、新批准六家基金、个税起征点调高至3500元等等。从市场层面看,中报预告65%预增,二成公司增幅超100%,创业板发行价和发行市盈率骤降,新股发行潮降温,市场走出底部后连续6天站在失守了两个月之久的5周均线之上。可以说,是三底合一推动了修复性中级行情的有序展开。
  3、行情进一步修复的关键是反省扩容大跃进政策。上半年在经济继续增长的情况下,股市却再一次拉出了阴线,列全球股市倒数第八,近三个月倒数第一,4万亿市值蒸发,八成以上投资者亏损,基金也全面亏损。主要原因是扩容过速,新股发行价过高,导致新股全面破发,中小盘股普遍被腰斩。下半年必须放缓扩容节奏,坚持新股低价发行,减轻市场抽血压力。尤其是,必须虚心认真听取市场意见,重新审视国际板的必要性、各种条件的适当性,以及时机的把握性,应明确(而不能用回避方式)宣布年内不推出。实际上,按戴相龙的说法,人民币国际化至少还需要15-20年,那么,在此以前,上海绝无可能成为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板只是画蛇添足,此创新完全可由香港股市承担,待人民币国际化后,上海股市的主板自然就成为国际板。这才是实事求是、名副其实的国际板,而不是好大喜功、名不副实、劳民伤财、怨声载道的国际板。尤其在目前美国从政治、外交、军事、经济、金融、股市(中国概念股)全面围堵中国、资金极度匮乏、中小板创业板都跌得一地鸡毛的情况下,中国更没有理由别出心裁推出国际板,拱手让外国企业来大规模抽血。
  4、修复性行情的机会在超跌。盘点上半年股市,上证指数仅跌1.6%,深成指仅跌2.79%,但是,中小板却跌14.83%,创业板更大跌25.6%。根据跌得越多弹得越高的弹性原理,下半年股市的主要机会在整个上半年都一路下跌的创业板、中小板以及主板中的中小盘股之中。近期上证指数从2610-2778点,涨幅6.4%;中小板综5951-6593点,涨幅10.8%;创业板从783--862点,涨幅10.1%,何者弹性最足,便一目了然。再看个股表现,涨幅超过20%者,无一不是中小盘股。从抑制扩容和推迟国际板的需要看,下半年只有放弃炒作大盘股,坚决地扼制指数上涨,才能使企业以低价上市的积极性大大减退,扩容节奏不得不放慢,使国际板推出的计划落空。从运作的策略看,只有将市场有限的资金投放到被腰斩的中小盘股中,才能既维系指数的慢牛走势,又在中小盘股中大有斩获。而下半年七大新兴产业的规划将陆续出台,也使中小盘股的上涨如虎添翼。下半年能涨30-50%的股,非创业板中小板莫属。
  5.衡量修复性行情强弱的标志是能否收复2850点平台。这既是3067-2610点的二分位,又是半年线和60天线的位置,更是国际板消息引发的破位平台。七月份,只有在震荡中缓慢地、温和放量地去攻克这个平台,才有资格去预测下半年行情的高度。在此以前,切莫轻易相信那些出尔反尔的国外投行所谓的3478点、3670点目标。能恢复2800-3200点的震荡箱体运行,就已是上上大吉了。

 


  基金经理董晗:底叠加酝酿红七月
  沪指触及年内低点2610点后展开反弹,七月市场能否打响翻身仗?汇丰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未来几年政府会采取行动重组地方政府债务,以降低不良贷款上升可能带来的风险;国投瑞银中证上游资源指基拟任基金经理董晗认为,红七月行情值得期待,看好保障房主线和上游资源板块;东兴证券研究所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郑闵钢判断,近期地产股将继续震荡,建议关注房地产+相关产业模式公司。
  主持人 王晶
  屈宏斌:
  对地方政府债务无需恐慌
  审计署近日发布报告,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约10.7万亿元,我认为,有以下三方面值得关注:
  首先,10.7万亿元债务的总规模是比较符合大多数人预期的,这相当于GDP的27%,大于现在尚未还清的6万亿元人民币国债,将中国的公共债务总额/GDP的比例提升至超过50%。虽然这个数字并不低,但相对其他国家的70%、80%甚至100%以上的情况来说,中国的公共债务规模还是可控的。
  其次,部分细节令人担忧。首先就是债务的来源,审计报告明确表示80%地方债来自于银行,这意味着地方债的风险跟银行的资金风险是紧密相关的;其次,详细看一下债务偿还期限,我们会发现有50%以上(大约5.7万亿元)的地方债将在未来的两年半内到期,这说明大部分债务是短期债务。而如果短期债务的银行贷款被拿去支持那些回报期比较长的市政建设项目的话,就会产生严重的错配问题,错配的结果可能是即便这些项目在长期是有收益的,但短期内现金流可能不足以付息或还本,这个压力是非常巨大的。
  第三,当务之急是地方债务亟须一个持续性的重组计划,如果地方债务现在不立即进行重组的话,那么在未来两年半内,这么多债务到期,哪怕有一小部分出现收不回来的情况,毫无疑问都会对银行造成严重影响,从而使地方债务风险转化成银行的风险。
  至于如何重组,从长期来讲,进行财税改革,使地方政府采取事权和财权相匹配,这是最终的解决方案,也是大家达成共识的;从中期来讲,地方债务的形成是因为投建了大量的市政和基础建设项目,这会形成一些资产,那么出售一些资产、盘活一些资产用于还债,可以解决未来30个月将要到期的5.7万亿元的存量问题;短期来讲,启动市政债和其他地方债是化解风险的最有效方案。
  因此,我们认为,对于10.7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无需恐慌,国家能够并且将在未来几年采取行动重组地方政府债务,以降低不良贷款上升可能带来的风险。如果未来没有明显的债务重组方案或举措出台,那么大家将会担忧到期债务无法按时偿还,这将对银行资本金和银行资产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对资本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董晗:
  三底叠加酝酿红七月
  我们预计CPI会在6、7月见到高点,三季度仍会维持高位,四季度应该有所回落,近期管理层明显释放出对通胀担忧减弱、政策局部放松的信号,在中小企业和保障房融资支持方面也出台了一些措施,因此目前确实是政策最紧的阶段,货币调控政策很可能已经见底。
  如果政策按目前的预期展开,当前A股有可能构成年内低点,下半年可能获得较为可观的正收益,毕竟目前沪深300指数滚动市盈率在12倍左右,今年的盈利增长一致预期是24%,即使盈利增速再下调一些,10多倍的市盈率仍然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而且目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4%,股票资产相对债券有明显的超额收益。7月最大的不确定性是央行是否加息,总体上我们认为目前管理层的表态已经告诉大家紧缩的力度不会太大了,红七月是值得期待的。
  我们判断市场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虽然今年以来工业企业披露的利润增速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但大多数是创业板公司下调的幅度比较大,大盘蓝筹的下调幅度并不大,我们预期今年沪深300指数业绩增速可能会从目前接近25%的水平下调到20%左右,这个幅度只是一个温和的回落,不足为惧。
  我们对下半年整体市场是偏乐观的,在政策局部松动、保障房等财政放松的支持下,经济景气度不至于太差,有些主线是较为明确的,一个是保障房主线,主要是地产、建材、家电,另一个就是上游资源板块,今年国内能源供给处于紧平衡状况,而且上游资源的战略和经济重要性已成共识,在煤炭、有色、石油这些板块拥有资源的上市公司是可以给予较高估值溢价的,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调整空间也较为有限,这些资源板块在市场转好的时候往往能够跑得比较好。跟踪中证上游指数的历史表现我们会发现,它在熊市中的表现与同期大盘差不多,但在牛市中涨幅却远远高于大盘。
  中国的资源类上市公司优于国外同类公司的地方在于,中国很多公司都是小上市公司、大集团,集团的体量相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很大的,所以它为了解决关联交易会存在持续的资产注入,而这些上市公司自身也具备对周边资源的整合能力,所以它具有高成长性,这种高成长性能够使它相对地超越资源价格的剧烈波动。投资者长期持有一些上游资源类的优秀上市公司,不仅能够享受到资源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还可以享受公司高成长带来的收益。
  郑闵钢:
  看好房地产+相关产业
  全国保障房建设正在大力推开,个人认为这次中央推进保障房的决心空前,保障房建设的滞后也已严重影响房地产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深入推进保障房建设是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虽然下半年660万套保障房的开工任务相当艰巨,虽然百强房企中多数尚未参与保障房建设,但我想随着保障房规模的不断扩大,更多企业也会做一些战略上的调整,参与到保障房建设中来。今年保障房建设将在困难中不断推进,全年1000万套保障房的开工计划应该是能够完成的。
  未来保障房的逐步放量将会影响住宅市场并逐步改写市场格局,总的来说随着保障房的逐步放量,调控的力度将会逐步减弱。目前已出台的政策对市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际控制效果,我们认为调控已从拿出武器转向用好武器,新增调控政策的预期弱化。
  由于保障房是让利于民的事业,参与保障房建设的利润会大大低于商品房开发。如果期间遇到回款延迟等情况,项目资金所占用的成本有可能让利润消失。目前房地产上市公司中参与保障房建设的公司还是较多的,招商地产(000024)、万科、保利地产(600048)均参与一些地方的保障房建设。地方性企业的参与度更好,栖霞建设(600533)、天房发展(600322)、北京城建(600266)、首开股份(600376)、中天城投(000540)等公司的开发业务中拥有大量的保障房项目,保障房开发业务将给这些公司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在涉及保障房开发的公司中,我们最看好同时拥有一、二级开发的公司,如北京城建和中天城投。
  地产股在春节后开始震荡向上,上半年地产股先上升后下跌基本走出了一个完整的大震荡周期,预计近期地产股仍延续震荡格局。下半年调控对房地产企业产生的压力仍将存在,行业全年的销售增长回落在预料中。行业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住宅市场受调控,而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产业的发展将给房地产市场带来更多新的机会。下半年我们建议关注房地产+相关产业模式的房地产上市公司。
  房地产+相关产业能给公司带来超常的发展和收益,但目前市场低估了这类公司。这种模式不仅是城市化深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而且相关产业也是房地产企业借力发展的良好资源,尤其是在当前调控环境下公司借助自身的一些优势产业会大大提高和增强企业房地产业务经营活力,创造出更好的盈利水平。(执业证书编号:S1480510120012)(.中.国.证.券.报)

  


  侯宁:行情依然不容乐观 或将面临连续加息
  著名财经评论人侯宁周五在山东卫视《投资有理》节目中表示,行情依然不容乐观,或将面临连续加息。
  侯宁表示,目前基本上还在打2700点保卫战,今年的行情不乐观,因为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减弱,通货膨胀没有看到明确控制的迹象,同时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这些都是都是制约多头主力向上的因素。
  此外对于加息的预期,侯宁称,市场认为加息的时间点可能会在6、7月,但从银行股的表现来看,下一步将面临的是连续加息的问题,不是一次加息的问题。
  但他同时表示,尽管市场前景并不乐观,但还是看好农业、水利、军工,甚至新能源。侯宁表示,未来五年农业水利都是不错的,包括造纸,长期慢慢会做强,当然大势不乐观将短期制约它们的走势,比如水利板块,总体趋势是往上走,但中间也会有大的调整,与大势不好以及资金不足等有关,这个因素需要考虑。(全景)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