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易宪容:新五条透露的房地产调控走向
水 皮:谁在刻意误读伯南克?
张庭宾:软挂钩金本位回归或已不可逆转
郎咸平:物价有太多泡沫 中国人过着伪幸福生活
叶 檀:宽松的货币不是救命稻草 而是致命迷幻药
巴曙松:投资增速回落是大概率事件
谢国忠:奥巴马犯致命错误 夏日风暴将至
皮海洲:股市环境不乐观 中报行情恐难全面展开
樊 纲:没有硬着陆 只有软着陆
许小年:楼市调控没有赢家
邱 林:谁会为中国购买美债现巨亏痛心?
孙建冬:A股市场迎来成长投资的时代
杨百万:此波反弹是今年最后机会
易宪容:新五条透露的房地产调控走向
新五条的内容与年初出台的新国八条增加的内容不多,只在新国八条的基础上,在房价控制目标制、保障性住房建设、住房限购等政策、土地供应政策及住房租赁市场政策有进一步的强调。不过,新五条的出台也透露出政府房地产政策的新资讯。
显示调控方向和决心不变
首先,从2010年国十条开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希望通过这些政策遏制房地产投机炒作,挤出房地产泡沫,让住房的价格回归理性。可以说,这些房地产政策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特别是今年以来住房按揭信贷政策全面收紧,更是对住房投机炒作致命的打击。但是,由于政府的房地产政策目标与房地产政策意图存在严重的冲突,即政府希望通过政策的调整让住房市场回归居住功能,同时住房作为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工具不弱化,因此,房地产宏观调控后的效果与房地产政策目标相差很远,房地产市场主体(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住房投机炒作者等)为了保护其既得利益,往往会采取与房地产政策目标南辕北辙的行动。而且一旦经济形势有风吹草动,这些房地产利益主体往往就会通过舆论工具要求房地产政策放松。比如,在当前经济形势存在很多不确定及经济增长有放缓迹象的情况下,这些房地产主体又开始放言要求房地产政策松绑,又要求房地产政策如2003年及2008年那样的大逆转。因此,新五条的出台尽管增加的内容不多,但却向房地产市场明确表示,2010年以来的内地房地产政策不会放松,反之这些政策会进一步落实及细化,政府调控的方向及决心不会改变。
其次,新五条要求把住房限购政策扩展到最近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这条政策有人解读为新五条房地产政策的进一步收紧。但是,我的理解与此不同。因为,还是在年初新国八条出台时,政府把住房限制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房地产政策推行时,我就撰文指出,政府希望用更多的行政干预来遏制住房的不合理需求或住房投机炒作,不仅成本高,而且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而且,住房限制令也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购买住房一本万利,如果投机炒作者能够突破限购令购买更多的住房,那么就很容易暴富。试想,一二线的居民能够通过购买更多的住房一本万利,那么对那些还没有推行限购令的城市,购买住房不是很好的赚钱机会吗?
其实,今年以来,二三线城市住房价格还在上涨,并非是一线城市的住房投机炒作者把市场转移到二三线城市,而是二三线城市居民受限购令启示也开始炒作当地住房了。尽管新五条要求把住房限制政策推广到二三线城市,对这些城市住房不合理需求有所限制,但是当我们房地产一年的效用期都达不到时,只能说明这些政策是如何短视。同时,也说明了中国房地产泡沫已经真正地向全国蔓延了。
房地产市场预期未变
第三,当前内地房地产调控为何会如此艰难?最为重要的是,政府的房地产政策工具取向一直没有改变。可以说,从2010年以来,政府看到房地产泡沫的危害及风险,也认识到房地产投机炒作对房地产市场及中国经济的危害,但是房地产政策的工具性不变,即从2003年以来,房地产业一直成了政府增长的重要工具,或可说是中国经济房地产化。现时,房地产市场调整不是要挤出房地产泡沫、打击房地产投机炒作,而是要稳定房价;房地产市场调整不是要让飙升10年上涨近10倍的房价回归理性,而是要让房价增长放缓来保证GDP增长不下降;增加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不是为了城市弱势居民解决最为基本的住房问题,即保护他们的基本居住权,而是不少地方政府把保障性住房变为掌权者的福利。由于政府房地产政策的目的性与工具性严重,房价要回归理性,挤出房地产泡沫,当然是不容易的。
第四,由于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整政策工具性取向没有改变,从而新的住房政策对不合理的住房投机需求打击只是限制新进入者,而不对已经进入投机炒作者进行不同的限制与打击。可以说,对住房投机炒作者的差异化政策,尽管对新进入者的全面信贷限制,在一定程度减弱内地住房投机炒作的需求,但是它并没有改变房地产市场的赚钱效应及市场预期。如果说房地产市场的赚钱效应不变,人们持有住房就能够赚钱,那么住房投机炒作者总是会突破现在各种房地产行政政策限制进入市场的。同时,由于持有住房就能够赚钱及住房持有成本低,那么早进入的住房投机炒作者就会千方百计把已持有的住房捂得紧紧的,越来越不进入市场。这样不仅使得各地住房空置率(不是房地产开发商手上的空置率,而是购买住房者手上的空置率)会越来越高。我最近到了不少二三线城市,住房的空置率高得惊人。有些小区已经入住近六七年了,入住率不及一半。这种情况不仅是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也是住房市场预期难以改变的根本所在。
总之,新五条反映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的方向与决心,不希望内地房地产泡沫导致中国的经济危机,但是房地产政策的频繁出台,却说明政策的远见性不够。如果一项政策连一年内发生的事情都无法预见到并引导,那么中长期的政策更是会令人质疑。
新五条出台也说明了当前房地产市场问题的严峻性,房价不调整,房地产泡沫不挤出,中国的金融体系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及通货膨胀高企的压力就不可能化解。而就今年以来房地产政策的效果来看,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并没有多少改变,而在一个住房投机炒作盛行的市场,如果市场预期不改变,那么房地产市场要得到真正调整是不可能的。下半年房地产可能仍然会保持今年以来的态势,要想有重大的改变并非易事。不过,房地产泡沫破灭只是时间问题,拖延的时间越长,整个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就越大。
水 皮:谁在刻意误读伯南克?
美联储主席的讲话从来都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也因此常常引起市场的误读。似乎误读是正常的,不误读才是不正常的。格林斯潘的名言就是:如果你以为你明白了我的意思那你就错了。
格林斯潘讲话如此,他的后任伯南克也是如此,美国时间上周三,伯南克的讲话再一次被全世界误读,误读的焦点就是所谓的QE3。其实,伯南克的讲话和他的前任相比要清楚得多,他明确表示看好下半年美国经济的复苏,问题就出在一个转折词但是之后,但是如果美国经济的复苏不理想怎么办呢?伯南克认为,包括购买一揽子的资产计划的QE3在内的政策就可以作为备选的政策,除此之外,还包括维持现在的零利率和削减存款准备金率。市场的理解从来都是选择性的,以此的反应就是忽略前提突出备选,QE3符合市场上涨预期,那么就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这种刻意的误读让伯南克忍无可忍,出于愤怒在第二天的国会听证会上伯南克明确表示目前不会实施所谓的QE3.
伯南克讲话前一天的美元指数收出了一个上下都有长阴线的十字星,当天的美元指数上冲到76.719点,下探到75.703点,最后收在75.972点。讲话当天,美元指数下跌1.67%,收了个大阴线,破坏了刚形成的上升势头,道琼斯指数先跌后涨,原油期货价格也是如此,比较夸张的黄金价格只一天就暴涨了23美元,冲上了1585美元的历史新高,白银的涨幅居然超过7%,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显然和伯南克对于通胀的忧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会是伯南克的本意么?如果是这样,伯南克还要引导美元回流么?还要警示原油期货的投机么?还要维持美元强势的预期么?
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看来是一个力所能及的政策。QE2从2010年11月提出执行到2011年6月,美联储购买了6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通过这种方式释放的流动性在市场中的效应是明显的。2010年11月3日,道指还在11215点,纳斯达克2540点,到了2011年5月2日两者分别冲到了12876点和2887点;2010年10月3日黄金价格1337美元,2011年7月14日见到了1594美元;2010年10月3日原油期货价格在85美元一桶,2011年5月2日见到了115美元;美元指数当时还在76.43,5月4日最低见到了72.7的低点。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中国的股市当初虽然也在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拉动下形成过一波冲到3178点的行情,但是好景不长,很快就出现反复,年初就回到了2620点,而同期中国的CPI数字却一再走高,到2011年6月中国的CPI已经创出了6.4%的新高,原因就在于美元量化宽松的后果就是美元贬值,而美元贬值的后果就是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上涨,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上涨导致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像中国这样发展强劲对原材料需求旺盛的国家,受其影响要远大于面临通缩威胁的发达国家。输入型结构型通胀压力一路推升CPI,而CPI的上涨又让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加息应对。货币政策被动从紧,GDP被迫减速。中国经济的减速形成硬着陆的预期,回过头来又影响大家对世界经济复苏的预期。损人利己的出发点最后落到了未必利己的结果,这就是QE2的答案。既然QE2已经成为鸦片,QE3就是一个能避免当避免的选项。
左右世界经济的关键因素还在于美元,美元走强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才可能走低,通胀的预期才可能下降,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才有放松的可能,持久的经济发展才有保证,否则一切免谈,这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时代,任何国家的决策者不看到这一点目光就是短浅的,治得了一时之标治不了一世之本。
我们之所以如此关注QE3是因为QE3能带给A股短期的刺激么?不是的,这种刺激即便有也和QE2一样是短期的过眼云烟,我们关注它是因为其对中国货币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又可能吃哑巴亏,如果那样怎么办?
但愿大家对伯南克的误读只是误读。
张庭宾:软挂钩金本位回归或已不可逆转
中国金融机构有可能面临系统风险
笔者有两个预言最近得到证实或有望证实,第一个花了三个月,第二个花了五年。
2011年4月29日,笔者在专栏中判断:量化宽松3.0已经成为定局,所剩悬念的只是规模而已。当时大部分国际投行和经济学家均否认量化宽松3.0的可能性,美联储也一再否认3.0的需要。
7月13日,伯南克出席众议院半年货币政策听证会时首次承认,如果美国经济增速下滑,通缩风险重现,联储已准备好推出新的货币刺激政策,而QE3在考虑之列。而美国民主党总统奥巴马正与共和党控制的国会激烈博弈,以试图在8月2日前达成妥协,在旧的13.29万亿美国国债已完全用光之后,国会批准新的发行美国国债的额度,美联储再直接印钞票买国债--QE3。如果妥协打不成,即意味着美国国债违约,而外国债权人--比如中国将首当其冲。这是三个月的预言。
2006年5月11日,笔者首次提出,在未来5~10年,随着纸币竞争的加剧,金本位有可能回归,并不断呼吁中国央行大规模增加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储备,减少外储中美国国债的比例。五年来,笔者几十次提示金本位回归的最新进展,强调金本位回归的两个标志:一是金价上涨到每盎司5000美元;二是某一种纸币实施旧纸币与新发行的含金量纸币同时流通。
五年来,为坚持这个独立见解,本人备受质疑和压力。现在终于坚持到接近水落石出--瑞士金法郎呼之欲出。
7月8日传来消息,瑞士议会将于今年晚些时候讨论创立与现行货币瑞士法郎平行的金法郎的可能性,这种金法郎每个含金量为0.1克,将根据国际金价浮动,并由市场决定它与现行瑞士法郎的比价关系。
这有点类似当年国民党时期的法币和金圆券同时流通。不同的是,禁止民间拥有黄金,强制国民以黄金兑换金圆券,这是蒋介石政府崩溃败逃之前,无耻搜刮公众财富的最后手段,也是一个政权彻底丧失其经济合法性的终结标志。而金法郎是瑞士政府与公众恢复了双向自由选择的契约。
金本位的本质是纸币发行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自由、民主、人权的双向契约。即当政府滥发纸币,公众有权以纸币换回黄金的自由,以此遏制纸币滥发,是为民主,体现的是公民最核心的经济人权;而如果纸币流通短缺,政府也有多印纸币换回黄金的自由,以此避免通货紧缩。即交易的双方都是自由的,是平等的。当1971年,美元抛弃了黄金,即意味着美国背叛了其自由、民主、人权的立国之本,只剩下了美元纸币发行者--美联储的单边霸权--即只要印刷钞票就可以源源不断交换别人真实物质财富的特权,这必然导致持续不断的通货膨胀,直到纸币滥发膨胀到为自己掘墓的时刻。
瑞士之所以很可能成为首个恢复金本位的国家,那是因为瑞士是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政府权力受到公民权的最广泛制约。因此。瑞士是最后一个放弃金本位的国家--2000年;如果此次金法郎实现,也将是第一个恢复金本位的国家。
这正是笔者数年前指出的金本位回归的直接标志,当然,这仍需要瑞士议会的批准,也需要修改瑞士宪法。
不仅如此,欧洲议会正动议恢复黄金在交易所和银行的清算货币地位;美国犹他州通过法律恢复金本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摩根大通恢复了黄金的货币功能,享受美元待遇……在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从未放弃金本位之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等越来越多的高层人士加入呼吁金本位回归的行列。
这已经形成一个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绝不是最近美国逆流而动--禁止场外OTC市场黄金交易所能抗拒的。这显然冲击着纸币体系最大收益者--美国和美联储的最后防线,令伯南克正面临着巨大到无法承受的压力。
在7月13日的国会听证会上,伯南克除了不得不承认QE3的可能性外,他在面对议员保罗(Ron Paul)咄咄逼人的提问时,已十分被动尴尬。这段对话是这样的:
保罗:你认为黄金是货币吗?
伯南克:(停顿)不,它是贵金属。
保罗:它不是货币?即便它是货币已经有6000年历史了。有人要反转,消灭这个经济法则吗?
伯南克:黄金是一种资产。就像美国国债一样。国债是货币吗?不是,但国债是金融资产。
保罗:如果黄金不是货币那为什么联储会持有它?
伯南克:它是某种形式的储备。
保罗:你们为什么不持有钻石?
伯南克:(怔住)这是一个传统,长期传统。
保罗:有些人仍然认为黄金是货币。
伯南克:……
1997年9月,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格林斯潘已经担任美联储主席职务10年,他建议美国参议院委员会取消一切经济管制,取消美联储,这一年来我一直都是想恢复金本位的,这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当然整个联邦公开委员会有可能只有一个人投赞成票,那个人就是我。
从当年格林斯潘极其孤独坚持金本位,到如今伯南克相当孤独地坚持着美元本位最后防线,历史真的是太幽默了。
当然,历史是不是黑色幽默并不重要,需要进一步判断的是,金本位是否已经不可逆转的来临?答案是基本肯定的。
假如金本位回归已经是大概率事件。那么投资者需要做什么呢?对,就像本人5年来一直提醒的那样:放弃你的债券资产,消减你的股票,增加你的实物资产、大宗商品,当然最方便的就是黄金。
可能有人会怀疑,黄金已经很贵了,上周收盘1593美元/盎司,是1999年的低点252美元的6.32倍。但如果按照本人的标准--每盎司5000美元的黄金价格才是金本位基本回归的标志。当然,这一定是个反复动荡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
最需要提醒的是中国大量的金融机构,特别是保险、证券、基金公司,它们几乎没有黄金资产,大宗商品和实物资产也不多。如果金本位真的回归,将意味着它们陷入系统性风险,甚至是崩溃。
郎咸平:物价有太多泡沫 中国人过着伪幸福生活
这个章节我想谈一个比较有趣的题目,一个和每个人的生活都相关的题目,叫做泡沫经济。最近你们看到了吧,到处都是泡沫,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如今大蒜也泡沫了,中国的物价存在太多的泡沫。
我给读者举个例子吧,1982年,我们去看电影《少林寺》的时候,票价是1毛钱,2007年《变形金刚》在北京上映时的票价是80元,25年翻了800倍。而在美国,一线的电影院《变形金刚》的票价折合人民币后是54块钱。其实很多香港人到了大陆去看电影,看到票价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香港的票价最贵也才50港元而已。如果在非尖峰时间去看,还有20港元到40港元的票价,我们大陆这边的收入这么低,电影票的价格怎么可能这么高?简直无法想象。在中国,像男学生要陪女朋友看个电影,那都是很奢侈的。这就叫什么?物价泡沫。以麦当劳为例,美国麦当劳价格跟中国差不多。天然气呢?我们差不多一立方3.5元, 跟美国也差不多。你发现没有,这种低档餐馆的价格差不多,天然气价格也差不多,可是电影这种东西就差很多。也就是说,吃的跟用的,这种大众都要消费的东西,价钱都和美国差不多,但是只要不属于大众消费品的,中国的就一定比较贵。比如说长途电话费,如果从美国打过来的话,是一分钟1毛钱,我们打过去的话,一分钟就得8块钱了,你看差多少?还有松下54寸等离子电视,相同款式,在中国卖40 939元,而在美国的价格就只有我们的四分之一,折合人民币只有10 239元,你能想象得到吗?这个数据我们都已经上网再三查验过的,保证正确。
中国的房价收入比达到了发达国家的三至六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在人均收入不及日本东京十分之一的情况下,房价已和东京不相上下,有些地区的房价收入比已超过30倍。蔬菜、肉蛋、粮食及食用油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物价问题成为了百姓关注的焦点。那么,物价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所谓物价泡沫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有些人就喜欢穿大牌的衣服,比如阿玛尼,阿玛尼的西服在我们中国差不多要3万块人民币,但是在美国买的话,折算成人民币却只有15 000块。汽油在中国是6.83元每升,在美国4.56元每升,也差了很多。宝马Z4型的车子在中国要58.9万元人民币,在美国折换成人民币才20万元而已。另外诺基亚1661型的手机,读者可能会觉得这个东西应该全世界都一样吧,其实也不一样,在中国买大概需要300美金,在美国买就只要85美金,差了近4倍。笔记本电脑呢?中国买一个笔记本6 000块,在美国换算成人民币只有3 406元,还不止这些呢。我再举几个例子,有个叫Samsonite的旅行包,翻译成中文,我们叫它新秀丽,可能大家不一定知道新秀丽,这种包在美国买的话,一个大概是27美元,才是中国价格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我们买一个包都要比人家多花那么多钱。在美国,一件POLO的秋天穿的大衣29美元,Clark的凉鞋,美国牌子,23美元,看到这些数字,你是不是还以为美国经济破产了、崩溃了?还是大甩卖?我也有这种感觉,不知道怎么回事了。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到美国洛杉矶一家叫小台北的中餐馆去吃饭,4个人点了很多菜,都是鱼虾螃蟹这些海鲜,一结账,4个人才49美金,折合成人民币大概是300多块,每一道菜平均价格才7美金,像这种鱼虾蟹之类的海鲜,在我们中国吃的话,这点钱顶多算个零头。当然如果去那些特别小的店,就另当别论了,但在一般餐馆我们的就肯定比美国的贵多了。还有我们经常喝的咖啡,在美国是1美元,也就是不到7块钱人民币。我们这边,就是去一般的咖啡馆、咖啡厅,一杯也大概要二三十块人民币对不对?似乎只有麦当劳这种一般社会大众都吃的快餐,天然气这种一般社会大众都要用的产品,我们和美国的价格差不多之外,其他稍微上点档次的东西,我们都比人家贵。为什么?
一切皆因没有藏富于民。
叶 檀:宽松的货币不是救命稻草 而是致命迷幻药
希望以宽松的货币拯救世界的人要失望了。美联储主席伯南克7月14日在国会做证时,改变此前可能采取新货币刺激政策的提法,表示 近期不会推出新的刺激措施。这一表态让憧憬货币救市者大失所望。
美国没有实行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理由。美国经济数据不妙,这种情况没有因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发生根本改变,一些数据如昙花一现。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速为1.8%,失业率长期在9%徘徊,6月份甚至高达9.2%。房价二次 探底,QE2推行前全美成屋均价为17.73万美元,目前均价16.37万美元,跌幅为8%。消费、出口等数据略有回暖,代价是居高不下的通胀压力,6月CPI同比增长3.6%。
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关键是要解决退化的资产负债表,将利率维持在低位,同时以低成本发行美债。所有这些结果在美国展示肌肉打压欧元的过程中一一实现,又何必量化宽松?
美国将联邦基准利率保持在0至0.25的区间内,通过QE2,降低长期利率10~30个基点,就对经济的影响而言,相当于降息40~120个基点。美联储要继续把利率维持在低位,有两个办法:首先是保持美联储3万亿美元的庞大资产负债表不缩减;其次是把已经到期的债券调换成新的债券,规模大约为第二轮量化宽松数量的一半,这也就是市场所说的QE2.5版本。通过改良版的量化宽松政策,美国的利率将依然保持在零的位置。
保持美元信用、压低国债收益率以降低债券发行成本,美国只要展示肌肉即可,不必动量化宽松的真格。
美国身处债务危机之中,政府与国会就债务上限谈判旷日持久,十分困难。即使如此,美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长期维持在3%以下,出现美国量化宽松的预期后,美国国债收益率不过上涨了几个基点,而后回落。
吊诡的是,每次美国出现债务危机,美债尤其是短期美债却大受其益。如标普与穆迪发出调低主权债务评级的警告后,美国的中长期国债遭遇抛售,而长期国债受到追捧。当投资者对市场丧失信心时,他们增持美债,如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当投资者对市场充满信心时,他们依然增持美债,如中国加入WTO后出口大幅上升,不得不充当美国的穷债主;当欧元区出现债务危机时,美元与美债价格上升,全球投资者惊魂不安地把美国当作避风港;当欧元区风平浪静、美国风险预警时,投资者依然去追捧美债。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可以永远不违约,那就是拥有全球铸币权的美国--货币帝国的霸权尽显于此。可以与美元相提并论的只有黄金,而黄金的价格已经接近每盎司160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如果美国推出QE3,美国国内的企业竞争力不会因此上升,相反,大多数企业将因无法抵挡通胀的冲击,而进入业绩下降的尴尬境地。人们会刨除通胀因素,企业的名义业绩的注水成分水落石出。
过多的货币将使全球虚拟经济更加泛滥。目前,虚拟经济规模又回到高位,600万亿美元的堰塞湖是全球实体经济不能承受之重,将为泛滥的货币支付长期的沉重代价。
奥巴马从未能够对华尔街进行真正的清算,为了救经济而源源不断注入市场的货币,没有成就美国的实体经济,天生就是华尔街取之不竭的营养来源。全球对于货币救市的无理性膜拜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毒瘤,这股从格林斯潘时代遗传而来的毒素,到现在仍然大有市场,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都把宽松的货币当作救市圭臬,结果是让少部分投资者大获其利。
CNBC发表评论指出,债市投资者已经看准各国不敢不救市,债券市场的义勇军通过交易所上市基金卖出或卖空政府债券,因为他们认为发行政府的信用并不优良,他们的这些抛售行为将导致债券的价格承压下滑,从而推高债券收益率。最终的结果就是收益率上扬,使得融资成本进一步攀升。正如俄罗斯债务危机时,全球投资者打赌美国政府将帮助俄罗斯政府渡过难关,现在这一幕重演,投资者虽然看重债务信用评级,但更看重政府的行政作为,看政府与央行的眼色行事。
不到万不得已,美国不会推出QE3。所谓万不得已,指美国实体经济大幅下滑,资本与货币市场出现崩溃,或者美国展示肌肉却被全球投资者漠视。显然,这些情况暂时不会出现。
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宽松的货币不是经济的救命稻草,而是一剂足以致命的迷幻药。
巴曙松:投资增速回落是大概率事件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回落将成为大概率事件。随着政府主导的四万亿基础设施项目在今明两年陆续完工、商品房投资增速在调控中跌落、通胀常态化导致的货币信贷紧缩行为持续、融资平台风险管理导致地方政府杠杆率降低,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类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明显下滑。虽然今年第三季度保障房的集中开工可以对冲一部分投资回落的风险,但进入四季度之后房地产投资下滑的影响集中释放势必拉低投资增速。
上半年以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出现明显的变化。首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在高位,但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明显下滑;其次,中央项目占比持续减少,很多地方反映四万亿带来的投资项目高潮已渐趋尾声;第三,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中央因保障房和水利建设拨付的预算内资金增速最快,信贷资金占比达到历史低位,自筹资金比例居高,显示在货币紧缩条件下资金的后续来源堪忧。
商品房开发投资与保障房投资在四季度将出现不匹配情况。按照2011年四个季度保障房的开工进度安排,三、四季度的保障房投资规模约在3000亿和3700亿左右,其中三季度增量投资较大,四季度基本无增量。依据房地产投资的压力测试结果,保障房投资在三四季度的总量规模上基本可以对冲掉15%左右的同比下滑幅度,但其间的风险在于房地产投资下滑往往是非线性的,即如果15%的下滑幅度完全集中在三季度或者四季度,那么保障房对冲能力就存在时间上的不匹配。目前令人比较担心的是四季度房地产投资下滑的影响集中释放,而此时保障房投资不能完全对冲,则经济可能面临实质性的超调风险。
在缺乏新的资金来源渠道下,融资平台风险制约地方政府投资杠杆率。由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给土地市场带来影响,而保障性住房、水利建设等刚性支出的增加,地方政府财力普遍面临较大压力。就当前情况来看,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可能出现较大压力。因此,较大的风险点一是来自于贷款集中到期与地方财力下滑的叠加风险;二是监管部门较为严厉的监管政策(例如不准展期、不准借新还旧、每半年还本付息一次的还款方式调整)导致的个别投融资平台资金链断裂风险;三是个别地方政府换届带来的新官不理旧账风险。
从目前的监管措施分析,预计监管部门对平台的基本基调是希望问题早暴露、早度量、早干预,结合近期部分融资平台业已出现的风险状况,一旦风险产生将会导致地方政府在融资市场上信誉的降低,所以地方政府会比较顾忌,特别是房地产调控导致部分地区土地出让收入的下降之后,将会直接制约地方政府的建设投入规模。
土地正在形成硬约束。随着18亿亩红线的划定,尤其是2007年开始的工业用地最低标准实施,从各地土地规划看,多数省份未来10年土地供给总和均不如此前5年供给面积之和,未来10年建设用地规模增速为7%左右。例如2011年国土资源部给江西省的用地指标为16万亩,但考虑到江西省目前承接产业转移,大项目的用地需求旺盛,年需求在20万亩至30万亩之间。截至5月末已被用地10万亩,下半年用地紧张,可能会对项目引进的速度产生影响。
谢国忠:奥巴马犯致命错误 夏日风暴将至
在这个夏天,全球经济放缓已经变得十分明显了。美国失业率上升,房价下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不断蔓延;日本从地震和海啸灾难中恢复得很艰难;中国在通胀中不断挣扎--这些都是经济持续放缓的标志。
由此可见,2008年经济危机后的复苏基础是不稳固的,是在用经济刺激手段隐藏结构性问题带来的阻力。不解决结构性问题,任何刺激措施的效果都会是短暂的。
经济放缓应当被视为一个长期现象,而不仅仅是一次暂时性疲软。其主要影响就是拖延了各国货币紧缩政策的实施。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央行还没有遇到过通胀上升和增长率下降的情况。包括央行在内的政策制定者,仍然倾向增长。他们的紧缩步伐会进一步放缓。因此,通胀仍处于上升趋势。全球经济正在走向滞胀。
奥巴马的致命错误
在过去一个月里,奥巴马总统2012年竞选连任的前景已经在恶化。失业率上升是最大的问题。6月,失业率已经达到了9%。在现代历史中还没有哪位在任总统能在如此高的失业率下获得连任。
就业数据是具有迷惑性的。如果一个人一段时间不找工作,他就不再被视为劳动力。这个标准在不同国家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比较就业数据。2008年6月到2011年6月间,美国就业人数下降了600万,同时其劳动力年龄人口增加了600万。但是,美国劳工数据表明,自2008年美国劳动力减少了100万人。这就是人们不再找工作所造成的。调整了这一因素,美国失业率应该为13%。
为什么失业率会再次上升?共和党指责是过分的监管和政府税收政策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民主党把这归咎于布什政府的遗产。在经济学家中,一些人责备效率低下的经济刺激政策。他们全都指责中国,至少在某种程度上。
一个充分的市场是不应该存在失业的,因为价格机制最终会有效地匹配供应和需求。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在有了家庭,孩子在附近学校上学,或者是技能无法再满足需求时,就无法再自由流动了。这种矛盾在经济需要迅速改变时更加重要。
泡沫经济错误地配置了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资源。例如,在泡沫经济里会有很多股票经纪和地产代理。当泡沫破裂,这些人需要时间来找到其他的职业,没有快速的解决办法。
奥巴马总统犯了个很大的错误,他听从了经济学家的建议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来刺激经济和就业。如果他能让经济在该着陆的时候着陆,可能现在的结果会更好。经济可能会复苏的更慢一些,但是基础会更加牢固,并且恰好能赶上他的2012年选举。
里根总统有过一样的经历。在他上任后,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大幅度地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胀。经济由此崩溃了。到他1984年参加竞选连任时,在高利率环境下经济已经清除了很多积垢,并开始强劲增长。里根总统得益于经济复苏,轻松获得连任。
为了提高获胜的几率,奥巴马总统在先前刺激策略的基础上推出更多的经济刺激措施,这可能会犯更大的错误。经济明年可能会短暂复苏,帮助他获得连任,但随后还可能发生另一场崩溃。
奥巴马错误政策的另外一个副产品就是房价再次下跌。跟失业率上升一样,房价的下跌是因为市场在泡沫之后不允许自然调整。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房价应该已经下降了一半。政府刺激政策和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给房主们带来了复苏的希望。他们的犹豫不决让市场去年有所恢复。随着他们失去负资产变正的希望,他们就会开始违约,从而带来房价的第二轮下跌。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可以拖延全面的房价调整,但是无法避免其发生。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蔓延
现在看来,通过提供现金援助,要求并接受希腊债券持有人--主要是西欧银行--自愿用旧债券购买新债券,欧元区暂时成功地稳住了希腊的情况。但这只是暂缓之举。当下一期希腊证券到期,同样的闹剧又会上演。债滚债并不意味着债务情况良好。并不需要做多少分析就能得出希腊无力偿还债务的结论。
希腊是一个只有440万人口的小国。它的经济只占欧洲经济的2%。希腊全国总负债为3400亿欧元,不到欧洲信贷总额的2%。从理论上讲,它的破产应该跟大公司的破产一样,很痛苦,但还是可控的。除非能有人帮希腊偿还债务,否则希腊的破产就是不可避免的。希腊平均每人的国家债务约为8万欧元。对于一个三口之家来说,欠债就约为24万或34万欧元,其中三分之二是欠外国人的。希腊独立后,每两年就会拖欠一次债务。
为什么欧洲政府如此努力的来拖延结果呢?答案是与更广泛的银行体系的金融联系。希腊三分之二的债务是欠外国人的,尤其是西欧银行的。如此多的资本损失可能会引发像雷曼兄弟破产这样的危机。因此,像法国和德国这些西欧政府才会试图拖延。
但是拖延只是避免承认损失的一个会计手段。希腊证券已经在希腊不可避免的破产中进行了定价。其债券交易将有很大的折扣。如果持有债权的欧洲银行按市价计值,他们现在就必须进行资产重组。会计技巧无法改变投资人已经亏损的事实。看到欧洲政府做出这种自欺欺人的举动实在是太可悲了。
三大评级机构挑战欧洲的做法,指出发行新债券偿还旧债券事实上就是破产。他们的意见很重要,因为欧洲央行不能持有破产政府作为抵押品的债券。现在这种债券已经占到了总量的18%。2008年危机期间,美国银行用毫无价值的次级贷款文件向美联储贷款。欧洲银行也在向欧洲央行做同样的事情。
就在法国和德国制定了对希腊的临时救助计划之后,穆迪将葡萄牙的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级。这延续了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恐惧。欧洲政府就自己的问题谴责信用评级机构。很可能他们会改变规则,以下调与信用评级有关的债券持有规则。到那时就是完全的自欺欺人了。
欧洲解决债务危机的拖延策略对全球经济投下了阴影。公司和投资者都在担心如果不可避免的结果发生了,情况会怎么样。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抑制投资和消费,拖累全球经济。
经济放缓应对无方
当前的经济放缓找不到简单的出路。利率已经很低了。欧洲央行正在提高利率来维持其打击通胀的信誉。美联储很少再谈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性。很多政府在削减预算赤字,似乎是没有更多的刺激政策了。
目前的环境仍然有利于债券。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较低的投资需求意味着金融资产过度的流动性。随着股市失利,债券开始受益。但是,政府债券被高估了。当投资者意识到还有大量通胀还没到来时,债券就会暴跌。时间可能会在2012年的下半年。
地震和海啸发生后,世界期待日本经济快速复苏,相信日本政府调动资源和协调重建的能力。但是我却预计复苏会相对缓慢。看来情况被我言中了。灾后重建大臣松本龙刚刚辞职。尽管是说错话导致了他的辞职,但这反映了日本政治体系瘫痪的本质,这正是造成日本20多年来经济衰退的根源。
近来全球贸易的弱点部分原因是日本的灾难造成的。电力不足放缓了日本制造业的发展。日本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汽车零部件和电子元件是最突出的例子。日本企业需要时间来解决生产问题。在此期间,他们的客户需要减产。
重建的行政过程同样也很费时间。2012年日本经济很可能会继续疲软。当重建过程开始后,融资将会是个大问题。我相信,日本央行要为重建提供部分融资。地震后,我曾预计日元会走弱,因为日本央行需要提供资金。我的话为时过早了。重建过程现在还非常缓慢,央行现在还不需要提供融资。这意味着日本经济复苏时,日元将会下跌。
中国的通胀斗争还处于初期。加息的步伐如此缓慢,2012年可能无法稳定通胀。更大的风险是,那些特殊因素,如削减进口关税、高速公路过路费、油价下跌等,都会减缓通胀,再次给放宽货币政策提供借口。之后无疑会有另一场通胀高峰。
中国的通胀问题真的是与政府财政有关的。现在是在向储户征税来为政府项目融资。很多分析人士和政府官员把通胀描述成为一个技术问题,认为可以通过政府指导的供应扩张来解决。这只不过是让人们接受损失的另一个精神把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