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回应报告质疑:希望政府银行数据透明统一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穆迪回应报告质疑:希望政府银行数据透明统一

加入日期:2011-7-12 16:44:56

   经济观察网 见习记者 高翔

  穆迪投资者服务有限公司(下称“穆迪”)副总裁、报告作者之一章怡女士接受了本网记者的采访,首次针对之前报告所引发的风波做出了回应。

  章怡表示,“尊重审计署的独立性、专业性、严谨性”,但是希望“政府及银行披露相关数据,并统一口径”。而对于报告中的“逻辑断裂”问题,则未作出正面回应。

  7月5日,穆迪发布报告《逐步加剧的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挑战中资银行》,指出审计署低估了3.5万亿地方政府贷款,并称中国银行业的总贷款的8%—12%最终可能会成为经济性不良贷款。报告一出,引发争议声一片。中金发布报告《穆迪错在哪里》,招商证券分析师罗毅发表博文直指报告“雷人”。

  章怡表示,中国政府不同机构披露的信息缺乏一致性。在地方政府债务的统计口径上,央行比银监会大。银监会的数据侧重于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而央行的统计也涵盖了非企业政府实体,例如某些政府机构。根据媒体报道,银监会内部数据显示,地方政府贷款约占银行贷款总额的20%,约9万亿。央行的表述是“2010年末,各地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占当地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基本不超过30%”。取中间数字,穆迪预测地方政府贷款约占贷款总额的25%,约12万亿。相较审计署认定的地方政府贷款8.5万亿元,穆迪得出了审计署可能低估3.5万亿地方政府贷款的结论。

  章怡还称,穆迪在报告中从未使用“漏出”、“隐瞒”等字样。穆迪尊重审计署的“独立性、专业性、严谨性”。根据记者得到的报告中文原文,穆迪的措辞是“我们发现审计署可能低估了银行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敞口,低估金额可能高达人民币3.5万亿元”。

  在12万亿地方政府贷款中,穆迪预计20%—33%可能出现偿还问题,将会导致中资银行8%—12%的经济性不良贷款。

  所谓的“经济性不良贷款”,指的是逾期贷款或者按照原条款偿付的可能性极低的贷款,与现有会计处理方式无关。

  近期披露的个别案例显示,地方融资平台违约已非“狼来了”般的危言耸听。云南省政府介入云南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滇高速),帮助其避免约1000亿元的银行贷款违约。上海申虹也在各方的斡旋下,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转化为长期银团贷款。

  “假如没有政府的救助或者银团调整贷款,上述两家公司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不良。我们预计约20%到33%的贷款会出现经济性不良,即事实上的不良,与出现问题后经过调整的、在会计上显示出来的不良不同。”章怡表示,“穆迪是以政府不出手相助、银行不调整贷款协议为前提,作出的判断。”

  章怡也对某些基础设施项目的偿债能力持怀疑态度。“以高铁为例,施工期间就已投入巨资,日常运营投入也不是小数目,仅靠卖票短期内是收不回成本的。”

  章怡强调,最初是政府鼓励银行贷款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而今政府应该出面,说明哪些债务由政府承担,哪些是由于银行自身的技术性问题,由银行自身承担,比例各为多少。银行也未披露相应数据,只是一味地强调“融资平台贷款不足畏惧,已按监管层要求进行处理,风险可控”。

  章怡还表示穆迪仅对债务作出评级,不便评论中国银行股,不能对后市作出判断。但是据其透露,外国的研究员对中国的银行股十分悲观,因为无论是政府还是银行的数据都很不透明,无法作出判断,让人疑窦丛生。“中国的银行股估值比印度的银行还要低。”

  针对市场人士质疑的报告存在“逻辑断裂”,穆迪并未作出正面回应。

  穆迪将“(平台贷款)在各项人民币贷款中基本不超过30%”等价于“相当于30%”,得出了央行测算的14万亿地方政府贷款这一最大异常值。“14万亿”这个数字在穆迪的推算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人士指出以30%的比例作为测算依据为明显高估、夸大风险。对此,章怡未作出正面回应,只是称央行应该披露准确数据。

  报告中还指出,针对审计署未覆盖的3.5万亿元贷款,“我们谨慎地假设这些贷款中多数(50%—75%)可能会逾期,或需要重组”。有市场人士指出此比例(50%—75%)夸大了风险,过于悲观。穆迪亦未作出正面回应。其报告中关于违约比例的字眼是“穆迪估测”。
(责任编辑:崔子常)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