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绑架”CPI高于市场预期 宏观调控新思路渐成形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猪肉“绑架”CPI高于市场预期 宏观调控新思路渐成形

加入日期:2011-7-11 8:01:42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CPI高于市场预期 未来数月或将高位运行
  专家:6月份以后CPI或下行 四季度有望降至4%
  周小川:环比CPI应是货币政策制定的依据
  CPI破六透视:猪肉绑架 拐点难辨
  调控新思路渐成形 货币政策稳定性内涵求解
  CPI创三年新高 大盘又到十字路口
  CPI创新高基金减仓避险
  6月CPI破六 4大维度围猎抗通胀板块

  CPI高于市场预期 未来数月或将高位运行
  国家统计局7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主要受低基数和食品特别是猪肉价格推动,6月份CPI和PPI同比增幅双双略高于市场预期。对于市场普遍关注的通胀将在6月份见顶的观点,10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与连线的外资银行经济学家意见出现分歧。由于近期猪肉价格飙升成为CPI走高的重要推手,野村证券经济学家孙驰和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预计未来几个月通胀仍将在高位运行。
  CPI高于预期猪肉价格成主要推手
  据悉,6月份CPI增幅从5月的5.5%升至6.4%,为3年来最高水平;PPI从6.8%升至7.1%。环比来看,6月份CPI和食品分别同比上升0.3%和0.9%,而去年同期则为下降0.6%和1.6%,意味着较低的基数是当月CPI同比增速加快的主要推手,另一个主要推手则是猪肉价格。
  孙驰告诉记者,正如从每周数据中预期的那样,6月份食品价格同比涨幅从5月的11.7%加速至14.4%。其中,猪肉价格暴涨了57.1%,直接拉高CPI1.37个百分点。部分受居住类价格的推动,非食品价格同比稳步上涨3.0%,创10年新高,略高于5月的2.9%。
  曾就职于美联储的行动经济公司驻新加坡经济学家大卫·科恩表示,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微妙境地,政府既希望保持对通胀的警惕,又不希望踩急刹车,以免经济出现硬着陆。
  事实上,在政府通过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RRR)至历史新高并采取了去年9月以来5次加息举措之后,中国经济已经在逐步降温。经济正在放缓的迹象包括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济指数降至18个月以来新低,以及工业生产增加值增速自2009年1月反弹至20.7%后便逐渐跌落到13%的水平(5月为13.3%)。有关机构预计,继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7%之后,下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速可能放缓至9.3%。而出于对制造业相关的周期性因素的考虑,荷兰国际集团(ING)日前也将中国2011年GDP增长预测值从9.8%下调至9.3%。
  那么,中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通胀是否在6月份见顶了呢?对此,几位外资银行专家看法出现分歧。
  美国银行-美林证券经济学家陆挺预计,CPI增速在6月份之后将稳步回落,到年底时达到4.0%-4.5%的水平,然后将在未来几年保持这一水平。其理由是,2010年7月,CPI和食品价格分别上涨了0.4%和0.9%,通过粗略计算可以看到,如果今年7月份CPI以低于环比0.4%的速度上升(6月份环比增幅为0.3%),当月CPI同比增速就会低于6月份的6.4%。他还补充道,目前来看,我们2011年全年
  CPI4.7%的增长预测值有轻微的上行风险。一个原因是我们预计会在未来几个月见顶的猪肉价格。摩根大通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晶也持有类似看法,称未来数月CPI将逐步放缓,尽管最初的放缓步伐将会较慢。自10月份开始CPI将会降至5%以下,并于年底前逼近4%。
  孙驰和刘利刚则认为,未来几个月通胀很可能仍将高位运行。刘利刚表示,中国的通胀压力仍然强劲,很高的PPI增幅暗示中国的通胀不大可能在本月见顶。由于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没有见顶的迹象,通胀的惯性上升仍将维持较长时间。与此同时,通胀预期也仍然保持在较高的位置,这反映在民间借贷利率的不断升高、强烈的投资冲动以及厂商保有库存的动力十分旺盛上。刘利刚如是说。
  从与通胀相关的各种因素来看,刘利刚认为,通胀问题将在较长时间内困扰中国经济以及决策者。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于近期表示,中国可能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来解决价格形成机制扭曲的问题,这种扭曲尤其表现在土地以及工资水平。这样的一种结构调整,也将伴随着价格的结构走高。
  短期内不会出台进一步紧缩政策
  高于预期的CPI增速是促使央行7月6日采取年内第三次加息以抑制通胀预期的主要因素。展望未来的政策走向,陆挺认为今年央行第四次加息的几率很小,尽管其预计2012年央行将加息两次,以使一年期存款利率升至4%。随着CPI同比增速的回落以及各方对增长的担忧上升,央行进一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也很有限,下半年再动用存款准备金率的几率非常小。但是,陆挺表示,央行不大可能改变今年16%的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另一方面,下半年财政政策将会略微偏向支持增长。
  而刘利刚和孙驰则表示,短期内央行将不会出台进一步紧缩措施,但鉴于未来几个月通胀仍将高位运行,央行第三季度还将再次加息以抑制通胀。瑞银集团中国经济研究主管汪涛此前也认为,如果7月份CPI与6月持平甚至更高,仍不能完全排除央行在8月份可能会再次加息。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认为今年银行新增贷款仍将保持在7万亿-7.5万亿元,社会融资总额将会达到14万亿元,这足以支撑GDP实现9%以上的增长。
  有专家认为,CPI增速在6月份之后将稳步回落,到年底时达到4.0%-4.5%的水平,然后将在未来几年保持这一水平。其理由是,2010年7月,CPI和食品价格分别上涨了0.4%和0.9%,通过粗略计算可以看到,如果今年7月份CPI以低于环比0.4%的速度上升,当月CPI同比增速就会低于6月份的6.4%。
  还有专家认为,由于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没有见顶的迹象,通胀的惯性上升仍将维持较长时间。(.金.融.时.报 .袁.蓉.君)

 

  专家:6月份以后CPI或下行 四季度有望降至4%
  宏观调控措施频频亮相
  政策有没有超调?(年中经济观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下半年应稳定政策,审慎灵活,把握好政策的节奏和力度
  上半年宏观政策及时正确有效
  -6月份以后CPI或将步入下行趋势,四季度有望降至4%左右
  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是从危机时期的非常态政策回到正常时期的常态化政策,主要任务有三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说,其一是保证经济刺激政策平稳退出而不影响经济增长;其二是合理消化刺激政策带来的通胀压力加大等副作用;其三是重拾为应对危机而暂时放下的结构调整等任务。
  应当说,上半年宏观政策较好地完成了这三项任务,是及时、正确、有效的,巴曙松说。
  先看物价。一般来说,中国的通胀常常是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农产品涨价是导火索,经济过快增长是推动力,宽松的货币信贷是传导器,巴曙松说,针对这样的通胀形成机制,上半年宏观政策三管齐下。首先,加大农产品供给;其次,通过宏观调控适度抑制总需求;此外,降低货币信贷增速。通过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广义货币M2和贷款增速分别从2009年11月的29.74%和34.19%下降到2011年5月的15.06%和17.1%。
  虽然目前通胀压力仍处于高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政策没有效力,巴曙松说,6月份CPI涨幅再创新高,此后随着农产品价格、经济增速、货币信贷的回调,物价上涨会缺乏动力,加上翘尾影响的减弱,CPI将步入下行趋势,但三季度仍将保持在5%以上,四季度有望降至4%左右。
  再看增长。巴曙松认为,在宏观政策的作用下,GDP增速从2010年一季度到2011年一季度依次为11.9%、10.3%、9.6%、9.8%、9.7%,目前看呈温和回调的软着陆态势。
  最后看结构调整。上半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支持保障房建设、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个税助力消费等方面颇可圈点,有力地促进了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政策总体适当,也应防范超调风险
  -在GDP下行、CPI仍在上行的阶段,调控容易矫枉过正
  从过去10年的调控经验看,GDP通常先于CPI三个季度左右回落。以2006-2008年这一轮通胀周期为例,GDP在2007年二季度触顶回落,CPI在2008年一季度才触顶回落,巴曙松说,时下,GDP已下行、CPI仍在上行,宏观调控应格外注意力度和节奏,否则有可能矫枉过正,特别是在不确定因素干扰下,容易产生经济下行幅度过大的超调风险。
  他认为,有四个不确定因素值得高度关注。
  --中小企业承担着更大的调控压力。2009年和2010年的社会融资规模均为14万亿元左右,预计2011年将达15万亿-16万亿元,较上两年仍有小幅增长。然而,资金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分布旱涝不均。争取金融资源能力强的大企业可以在有限的信贷规模中获取更多份额,进一步挤压了中小企业的资金空间。
  巴曙松说:我们调研发现,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从金融体系获得资金的利率水平与2007年加息周期末端时大致相等,说明现在的紧缩力度已接近2006-2008年的通胀周期,然而目前实体经济的景气程度不及当时,本轮通胀压力也不及当时。可见中小企业正面临较为严重的调控压力。
  最新调查显示,约75%的深圳企业面临资金困境;浙江多数地区民间借贷利率也已高达25%-30%。
  --4万亿元项目尚未完工。4万亿元项目还有三到五年的建设周期,如果货币政策持续紧缩,可能导致在建项目资金断裂,造成地方政府的财政包袱和银行的巨额坏账。特别是县级地方平台债务总额达2.8万亿元,且多属吃饭财政,其风险局部爆发的可能性难以消除。
  --房地产投资可能明显下滑。今年前5月,房地产投资持续保持35%左右的高增长,但其变化具有滞后效应。2008年7月后,房地产销售陷入全面冷清,而直至2009年初房地产投资才出现下降,滞后约两个季度。我们比较担心四季度房地产投资下滑的影响集中释放,届时保障房增量投资较少,不能完全对冲,经济可能面临实质性的下行压力。
  --外部经济波动频繁。美国经济复苏减速,日本经济前景暗淡,希腊债务危机后,欧元区强国不愿救助弱国,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我国的宏观政策应留有余地。
  巴曙松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宏观政策总体上是适当的,但未来也应防止紧缩政策持续时间过长,节奏过频,力度过大,从而引发政策超调风险。
  稳定政策,审慎灵活
  -CPI见顶回落后,宏观政策应进入政策效果观察期
  我个人认为,下半年应稳定政策,审慎灵活,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影响,注意把握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巴曙松坦言,CPI见顶回落后,宏观政策不妨进入政策效果观察期,以防止超调。
  巴曙松认为,下半年应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在物价下降、增长平稳后,将政策重点放在结构调整上。
  首先,通过改善信贷环境、减轻税收负担、降低准入门槛等举措,积极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其次,保障房建设的主要困难在资金,应出台更多保障房资金支持政策。此外,还应采取务实态度,确保4万亿元在建项目平稳着陆。这些项目有利于缓解煤电油运等瓶颈,减缓未来经济增长的波动性。
  这些方面也恰恰是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巴曙松说。
  下半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如何运作?巴曙松认为,在财政政策方面,应适当减税,鼓励企业调整结构和技术升级,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刺激内需。
  在货币政策方面,由于下半年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不足上半年的30%,加上中小企业资金偏紧,部分中小银行流动性偏紧,预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空间大幅减少,巴曙松说,但下半年外汇占款可能仍在高位,存款准备金率依然有1-2次的上调可能。
  巴曙松认为,下半年将酌情使用利率工具,适时校正负利率状态,预计三季度还可能加息一次;下半年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小于上半年。(.人.民.日.报 .田.俊.荣)

 

  周小川:环比CPI应是货币政策制定的依据
  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低通胀、经济增长、较高就业及国际收支平衡是中国宏观货币政策的四个目标,目前货币政策效果显现尚需时日。
  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最终会放开特定价格,从而造成额外的通胀效应,中国人民银行已容纳这部分通胀的准备。周小川说,央行数量型工具与价格型工具结合起来运用。
  周小川指出,货币政策的制定应以环比CPI数据为依据,但现在更受关注的是同比CPI数据。
  周小川说,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是中国的长期目标。长期以来中国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但央行仍能够通过外汇市场和汇率政策来寻求国际收支平衡。一些国家市场的流动性过剩,造成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市场流入出现严重失衡,这些国家必须对资本进一步进行监管,但如何区别短期性投机资本和长期资本是一个普遍面临的难题。
  谈及各国低利率政策时,很多时候当我们用货币政策调控货币增长问题时,现实结果并不如我们预计的那样。这可能是由于名义利率已经调整到零,仍需下调却无法下调的情况存在。周小川说:现在有很多央行接近零利率,这涉及流动性陷阱的问题,利率降到零时,通常发生囤积现金和惜贷的情况。
  谈及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时,周小川认为,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只能依靠结构性政策解决,不是央行一家能够解决。(.第.一.财.经.日.报 .康.子.冉)

 

  CPI破六透视:猪肉绑架 拐点难辨
  买一桶油45元,买菜18元,买红豆和黑豆各一包22元,买馒头3元……这是武汉市一个低收入家庭7月初一天的支出记账单。
  孩子正长身体,要吃肉,可猪肉涨得太厉害了。我家基本不买衣物和水果。他们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一声叹息。
  如果把当前的中国物价比喻成一位不知疲倦的马拉松运动员,那猪肉价格就是领跑者。
  6.4%,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6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不但一举跃上6%平台,而且创下三年来新高。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7.1%,影响CPI上涨约1.37个百分点。
  破六后的CPI走向如何?市场在看到去年以来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5次加息的抑物价效果的同时,也为一些变数所困惑,猪肉价格即位列其中。
  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表示,预计今年七八月份后猪价同比涨幅将逐步回落,但受养殖成本高等因素影响,猪价将总体保持高位。
  拐点何时到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各类消费品中,食品价格仍然是推动6月CPI上涨的最主要因素。食品价格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26个百分点,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贡献率为66.6%左右。
  在食品中,又以猪肉价格为主要推手。6月份猪肉价格对价格总水平的贡献率为21.4%左右。
  然而,整体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不仅是因为今年以来猪肉等产品价格大涨,去年价格水平相对较低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而且当前价格涨幅中累积了货币、劳动力、原料、物流成本等多重上涨因素。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6月份6.4%的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3.7个百分点,今年新涨价因素约为2.7个百分点。
  如果仅从CPI涨幅来说,4%、5%甚至6%,改革开放以来都出现过。之所以现在这么高度重视,一个是通胀预期比较高,一个是物价走势还有不确定因素。此外,还要警惕工资上涨与物价上涨的螺旋式攀升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说。
  业界普遍认为,通胀预期往往具有自我实现性,一旦形成了强烈的通胀预期,政府需要花很多工夫去改变这种预期。
  上周,央行宣布今年以来的第三次加息。分析人士指出,这一货币政策不言放松的信号显示,在抑通胀和稳增长之间,侧重点已经出现微妙的变化。
  事实上,在今年以来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密集使用的背景下,国内流动性过剩的情况正在得到有效缓解。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增速已经从30%左右的高位回落到5月末的15.1%,低于全年16%的目标值。
  此外,国际大宗产品价格总体高位回落,减缓了输入性通胀压力。我国制造业企业购进价格指数已从3月份的70%左右回落到6月份的56.7%。上游PPI(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6月份同比上涨7.1%,环比与上月持平,减缓了对下游CPI的压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CPI在6月份破六,更多的是去年下半年以来连续涨价的翘尾因素在今年上半年积累的滞后反应,翘尾因素已经达到顶峰,不少新涨价因素在国家调控作用下正在收敛。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此前曾经明确表示,下半年由于翘尾的快速回落,新涨价因素继续得到遏制,CPI同比涨幅将高位回落,全年价格将在可控区间运行。
  然而,外界所期待的拐点依然难辨。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预计,CPI同比涨幅将于今年三季度开始回稳,到四季度会明显回落。
  兴业银行(601166)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表示,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及近期食品细项走势,预计7月食品环比较6月大幅回落的可能性并不大。只要7月食品环比高于0.7%,则7月CPI同比就可能再创阶段性新高,从目前态势来看,无法排除这种可能。因此,6月CPI难言见顶。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年中宏观经济研究报告,全年CPI涨幅为4.7%。
  生猪大省调研
  当前,一些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没有根本消除,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辽宁考察时明确表示。
  猪肉价格较快上涨,大宗产品价格不排除反弹的可能,再加上成本推动,使得当前物价压力仍然比较大,价格走势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宏观经济处处长王军指出。
  以猪肉价格为例。安徽最大的种猪及无公害商品猪养殖企业负责人李新盛说,养猪业3个月育种,4个月怀孕,5个月出栏,生产周期为一年,年内生猪供应量仍然偏紧。
  对于本轮生猪价格持续上涨,王智才分析称,这是养殖成本大幅上涨、前期能繁母猪存栏下降、去冬仔猪死亡增加、散户退出加快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事实上,就单个品种而言,猪肉价格的涨幅甚至已经超过70%。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显示,6月下旬五花肉的价格已经达到了29.72元/公斤,而去年同期的价格为17.18元/公斤,一年间的涨幅高达73%。
  猪肉价格的再次攀升让市场仿佛感受到2007~2008年肉价长腿疯跑的气息。目前,部分品种的价格水平已经超过2008年的最高点。
  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猪肉价格基本以3年为一个周期,其中2006~2009年是第三个周期。
  申银万国证券去年曾专程对猪肉供销和价格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2010年6月份开始的猪肉价格上涨应该是第四轮周期的开始。
  按照猪肉价格的周期,猪肉价格只有在生猪供应转为过剩之后才会逐步下滑。传统上,中国猪肉消费一直是以每年的夏季为最淡,然后价格逐步抬升,一直到次年春节达到最高点。目前还处于夏季猪肉消费淡季,如果8~9月份生猪补栏增加后,预计到今年四季度甚至明年一季度猪肉价格才可能达到最高点,但涨幅会逐步趋缓。
  近期,农业部派出督导组赴四川、湖南等生猪大省开展调研,总体来看,由于养殖效益较好,养殖户补栏积极,生猪存栏连续4个月增长。王智才说。
  判断CPI涨幅是否已成强弩之末,猪肉价格走势将成为一大考量。
  据王智才预计,随着价格对生产的刺激和消费的调节,生猪价格继续上涨的空间有限,但受养殖成本高等因素影响,猪价将总体保持高位。(.第.一.财.经.日.报 .汪.时.锋)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