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专家热评明日证券市场走势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众专家热评明日证券市场走势

加入日期:2011-7-11 18:10:19

  导 读:
  中金:货币政策陷僵局 关注新兴产业
  叶 檀:通胀无牛市 CPI高企利好通胀受益股
  曹中铭:除了停牌还应限制交易
  苏 渝:爆炒新股 旨在围魏救赵
  皮海洲:新股暴炒何以卷土重来?
  牛 刀:未来中国的造富机器是股市 而并非房地产
  水 皮:最后的加息是马后炮?
  曹建海:CPI将震荡上行 下半年至少会有2-3次加息
  李长安:加息虽好但要警惕诱发风险
  吉姆-奥尼尔: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为通胀减压
  陈 鹏:股市吸引力在逐步提升
  王 军:基金业苦盼吃饭行情
  许小年:不信通胀只有6.4%


  中金:货币政策陷僵局 关注新兴产业
  中金公司最近发布研报认为,6月CPI同比增长6.4%与前期预期基本一致,而7月CPI仍可能与6月水平接近且年底平均水平回落到5%存在难度,因此货币政策难以显著放松。目前国内货币政策已逐渐陷入进退两难僵局,政策执行将转为观望。在此情况下,市场近期的波动幅度可能减小,市场将更为关注那些政府最有可能发挥调控作用的领域,包括保障房项目、新兴产业规划以及区域振兴规划。
  报告认为,对于新兴产业,预计政策的主要态度是有保有压,相对而言,节能环保、信息服务中的物联网和云计算、高端机械装备、新材料这几个产业的机会相对较大。(证券时报网)

 

  叶 檀:通胀无牛市 CPI高企利好通胀受益股
  面对CPI高企等复杂因素,2011年下半年我国的宏观经济走势会怎样?股票、房地产、黄金等投资方式能否让手里的资金保值增值?对此,7月10日,知名财经评论家、人称经济女侠的叶檀博士来到山城,在海逸大酒店为投资者带来了一场题为《2011年下半年投资热点分析》的讲座。
  CPI:下半年将逐渐回落
  最近两天,最受投资者关注的无疑是CPI数据。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息,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4%。对此,一袭红装来渝的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表示,6月CPI数据高企的主要原因是食品特别是猪肉价格上涨造成的,而这一数据未必就是年内最高值,未来几个月CPI很有可能会再创新高。不过,叶檀同时认为,下半年CPI将呈现回落走势,全年或在5%附近。如果紧缩政策力度适度加码,CPI甚至会回落至4%~5%。而在目前的经济情况下,央行加息空间不大,下半年可能还会再加息1~2次。
  就未来宏观经济的走向,叶檀认为,目前经济处于转型期,这个过程将是复杂而漫长的。中国未来面临的产业升级转型中,传统的制造业将从沿海逐步转向西部,未来的中国制造将转变为中国品牌,这将会带来投资的机会。从货币政策层面来看,全球宽松的流动性让央行的货币政策必须保持着对通胀的适度容忍。也就是说,在经济调整期间,通胀和负利率可能一路相伴。
  股市:看好大消费等板块
  尽管投资理财十分有必要,但如何选择投资品种需要谨慎选择。叶檀认为,股市和楼市应有结构性机会。
  就股市而言,叶檀认为通胀无牛市。6000点在未来几年内都难以突破,而上市公司在经济转型中也难有整体向好的表现。特别是在持续通胀环境下,上市公司业绩面临考验,股市的机会仅会出现在部分个股中。今年下半年,她建议投资者适当投资公司现金流较好,且整合了上游资源的受通胀影响小甚至受益于通胀的上市公司。板块方面,如大消费、高铁、大飞机概念均有行业性机会。
  楼市:关注部分商业地产
  对于楼市投资,叶檀表示,黄金时代已过,但依然有白银时代。
  目前在政策持续调控下,住宅并不是合适的投资品种。不过,部分商业地产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她认为,投资者在进行商业地产投资时可以关注高铁规划,地产价格将往高铁沿线的一线城市靠拢。而重庆的商业地产则将受益于制造产业的西迁带来的经济活力,不乏上升空间。
  黄金:现货可适度配置
  在谈及近几年热炒的玉石、宝石、字画、艺术品等小众投资品时,叶檀表现得十分谨慎。她认为,这类投资热潮的到来主要是因为资金充斥市场,加上传统投资缺乏机会,而目前来看,这类小众投资品正在进入大众视野。从历史情况来看,当小众投资品成为大众投资品时,即是泡沫过多、风险大于受益的时候。
  相比之下,对于仅仅为保值的投资者,除了可以在再次加息后选择5年以上长期国债或定存外,适度配置部分现货黄金也是一种不错的风险对冲方式。但她强调,一定是现货贵金属,如金银条,而不能是其他金银期货或者账户金银等金融衍生品。
  


  曹中铭:除了停牌还应限制交易
  今年堪称新股、次新股的破发年,新股破发甚至是挂牌首日即破发的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况下,7月6日创业板3只新股所出现的暴涨无疑非常吸引眼球。而更吸引投资者眼球的是,3只新股盘中遭到深交所5次临时停牌,这在今年来说也是空前的。
  毫无疑问,这3只新股都遭到了市场投机资金的疯狂炒作。即使其后的两个交易日股价跌停,但对于低位买入者来说,同样存在从容套现的机会且获利不菲。吸筹、拉升、出货是大资金操纵股价的三部曲,3只新股被强制停牌后仍然大幅上涨,说明大资金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提升出货空间,并期望获得最大的利益。
  创业板3只新股遭遇爆炒的负面作用不容忽视,一方面,这助长了市场的投机行为,扰乱了正常的交易秩序,更导致高位追进的投资者惨遭套牢或割肉之痛;另一方面,3只新股的暴涨也会引发市场对新股的追捧,新股发行市盈率在经过短暂的下滑之后,可能重新步入上升的格局,新股三高发行可能重演。
  从盘中走势看,3只新股第一次临时停牌后,复牌仍然大幅上涨,并且都呈现出脉冲式上升,收盘时的价格也都高于第一次临时停牌时的股价。这样的事实说明,尽管临时停牌制度对抑制投机炒作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效果相当有限。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飞力达东宝生物会梅开二度。
  应该说,监管部门引入临时强制停牌的机制,是打击市场投机行为的一大重要举措。但从实际情况看,并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效果。打击市场的投机现象需要多措施并举,如此才能形成合力,仅仅依靠临时强制停牌并不能形成真正的威慑力。
  笔者建议,针对新股频频遭爆炒的现象,监管部门不妨推出临时停牌+限制交易的组合拳。具体方法为:当挂牌新股因大幅上涨触发停牌条件时,除了及时停牌之外,对那些重大异常交易的账户还要采取限制交易措施。如此一来,鉴于新股本身隐藏着的巨大风险以及后市的不确定性,新股遭爆炒的现象必然会有所收敛,投机之风也必定会受到抑制。
  


  苏 渝:爆炒新股 旨在围魏救赵
  成语围魏救赵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新股从频频破发,到发不出来,从平均市盈率80倍到30倍。
  不到一个月,新股发行经历了从地狱到天堂的戏剧性变化。
  八菱科技在路演过程中,因参与询价的机构不足20家,成为了中国证券史上首家猝死的公司。随着创业板美晨科技发行市盈率18倍,创了创业板的最低纪录,市场出现正面积极评价,认为是新股发行归于理性的信号。
  然而,7月6日上市的三只创业板新股,又使理性变成疯狂:爆炒新股使东宝生物大涨了198.89%,创下今年新股上市首日涨幅的新高纪录。同日上市的另外两只新股也均因盘中涨幅过大,而被深交所多次临时停牌,也没阻止其疯涨步伐。
  冠昊生物收涨146.76%,为今年新股上市首日涨幅第二高。涨幅最小的飞力达,最终收盘也有62.8%的涨幅。7月7日,上市的山东章鼓、海南瑞泽、金禾实业也分别上涨105.90%、80.08%、50.84%,三只新股盘中均被深交所临时停牌。
  新股死灰复燃,有机构撰文称:在长达半年破发潮的洗礼之后,忽如一夜春风来,新股重现生机,是久违的新股财富效应的正常表现。
  笔者却认为:爆炒新股旨在围魏救赵:
  首先,发端于比亚迪爆炒。比亚迪是一只港股回归A股的汽车股。上市前,多家机构预测:可能破发。岂料,比亚迪6月30日登陆A股表现极为抢眼,该股上市首日即涨41.39%,随后的两个交易日连拉两涨停,短短7个交易日,比亚迪股价较发行价涨幅超过90%。比亚迪大涨背后藏着什么故事?
  有分析称,游资爆炒比亚迪A股意在港股H股套利,比亚迪大涨可能与其H股近期大跌有关,有资金通过连续的拉升小盘A股股价,从而拉升大盘的H股股价,以此来达到抬高比亚迪的H股价格目的。受A股暴涨影响,比亚迪H股6月30日和7月4日连续两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过15%,从港股股价看,比亚迪港股报收26.9港元,约合22元人民币,还低于A股股价整整10元。这也是H股比A股差得最远的一只股票。不管比亚迪出于什么炒作目的,但正是由于比亚迪赚钱效应驱动下,才拉开了爆炒新股的序幕。
  其次, 用杠杆效应为创业板套牢盘解套。
  由于上半年创业板、中小板跌幅巨大,大批游资和私募基金深套其中,如何解套出局就成了头等大事。利用爆炒新股的杠杆,就能围魏救赵达到出货目的。创业板、中小板接连下挫苦的不只是游资和广大散户,还套住了部分打新股的社保基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社保基金共参与了73只新股网下申购,其中有43家上市公司仍处于破发状态。在43家破发的上市公司中有16家公司目前的折价率仍在20%以上。从社保基金投入的资金来看,打新股投入最多的是华锐风电,投资总额为2.98亿元,浮亏近5000多万元。
  社保基金也希望创业板、中小板来一波行情,以使打新网下申购资金尽量减少亏损。正是由于这些合力,才使爆炒新股顺理成章。
  综上所述:爆炒新股旨在围魏救赵,这既不利于抑遏新股三高发行,使刚刚形成的低市盈率发行胎死腹中;又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风险,从东宝生物、冠昊生物爆炒后连续跌停来看,这是典型的击鼓传花游戏,接最后一棒者将付出极大代价。
  


  皮海洲:新股暴炒何以卷土重来?
  新年以来,破发成了新股上市的最大特色。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沪深两市上市新股达到167家,其首日破发的公司超过38%,而包括上市后破发的公司则接近8成。
  这一局面进入7月份后明显发生了改变。上市新股一改前期低迷,再次出现暴炒。先是6月30日上市的比亚迪,上市当天高开高走,涨幅达到41.39%。而进入7月之后又连涨5天,并创出最高价35.55元,按此计算,该股上市后的最大涨幅高达97.5%,接近于翻番。相对于上半年上市新股的表现,比亚迪是一个奇迹。
  而且比亚迪的奇迹还在随后上市的新股中进一步扩散。7月6日,东宝生物等三只创业板新股上市;7日,山东章鼓等三只中小板新股上市,均遭到市场暴炒。其中,东宝生物的首日涨幅达到了198.89%,冠昊生物的涨幅高达146.76%,山东章鼓的涨幅达到105.9%,新股暴炒一幕再次在股市里上演。
  这是一个需要予以重视的现象。毕竟上半年的新股破发,投资者为此付出了代价,终于破出一个三低发行的大好局面,使近两年的三高发行局面得以改观。如东宝生物发行价只有9元,为创业板公司发行价之最低;与此相适应的是,东宝生物也成为创业板首家未完成募资计划的公司,与之前创业板公司严重超募形成鲜明对比。此外,万安科技以17.93倍的市盈率创出近期新股发行市盈率的新低,同时,美晨科技以18.12倍的发行市盈率创出创业板公司的新低。正因如此,一些市场人士甚至管理层对新股破发现象予以高度的肯定,认为新股破发是好事,是市场走向成熟的表现,是市场化发行制度成功的标志。但如今,新股暴炒卷土重来,新股破发的好事就不再存在了。这种暴炒不仅再次表明市场的不成熟,投资者的不成熟,而且也表明市场化发行制度并没有取得成功。
  新股暴炒何以卷土重来?市场人士当然可以找出各种理由。比如,新股发行价偏低,发行市盈率合理,行情出现反弹等。这些当然可以作为解释新股暴炒的原因。但实际上,新股暴炒卷土重来,是中国股市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在行情不好的时候,高价发行的新股就会破发,发行市盈率也因此而走低;但一旦行情转暖,新股又会受到市场的追捧,新股发行价格也会随之走高。这其实已经是中国股市里的一种常见现象了。只是管理层要将其上升到市场成熟的高度,上升到市场化发行取得成功的高度,未免弄巧成拙。
  新股暴炒卷土重来告诉我们,中国股市仍然还是一个投机市,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只要给点阳光,投机炒作就会卷土重来。而要抑制三高发行,一味地依赖于破发是行不通的,它只会徒增投资者的损失,一旦行情转暖,市场投机之风盛行,三高发行又会卷土重来。因此,要抑制三高发行关键还是要从制度上来加以解决。
  新股暴炒卷土重来也提醒投资者,新股上市带给二级市场的投资风险又在进一步放大。比如,比亚迪今年一季度的每股收益只有0.11元,如何支撑起30几元的股价?其70倍的市盈率远超上海汽车9倍的市盈率。再如7月6日上市的东宝生物等三只创业板新股,上市次日三只新股全部跌停,上市第三天仍然大幅下跌,上市首日追高买入者短线损失惨重。7日上市的中小板三只新股则是高开低走,开盘买进的投资者短线悉数被套。因此,伴随着新股暴炒的卷土重来,新股的投资风险也在进一步加大。
  


  牛 刀:未来中国的造富机器是股市 而并非房地产
  我们来看看中国富豪数量53.5万人。
  美林集团和凯捷咨询在2011年6月公布了2011年《全球财富报告》,这是全球最权威的财富报告。这份报告中,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富豪数量增加了8.3%,达到1090万人;其中,中国的富豪数量为53.5万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继2009年后再次稳坐第四名的位置。从中国人口基数来看,中国拥有这么多富豪当之无愧。
  问题是,这篇报告很快牵动中国社会敏感的神经,激起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响。
  不久前,我专门对此发表:全球公布的个人资产净值100万美元,中国只有53.5万人,位列全球第四位。这个统计当中,也就是按国际惯例没有统计房产。如果统计房产,中国资产超过100万美元至少2000万人,是全球的一倍。在网上广为转发,不同的价值观引起网友热烈的讨论。
  国际社会在统计这个净资产时,不考虑房产,因为不动产一向不作个人的净资产。本报告中的净资产,不包括房产。那么,超过100万美元以上的人士称为高净值人群。这份报告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净资产的的数据统计上,比较真实的反映个人真实财富的状态,所以、虚拟资产、不动产都不计入期内,鼓励的是拥有真实财富。从这个价值观出发,房产不属于真实的财富。
  从金融市场来说,中国的金融市场处在发育阶段,还很不成熟,虚拟资产很少,就连全球最大的虚拟市场外汇市场,在中国也没彻底放开。那么,中国的富人玩得最多的自然只有房产,而房产恰恰不计入真实财富之列,造成了中国富人资产配置不当,真实财富减少,群体自然不大,在全球排名也上不去。
  从这份报告看出:2010年全球这一群体的财产总和达到42.7万亿美元,接近美国一年GDP90%,超过于中国GDP总量。然而,从财富集中度来看,尖子塔顶尖的最少的是中国。在次贷危机前,亚洲的百万美元增长速度就在加快,本次统计结果出来后,亚洲富豪人数达到330万人,首次超过欧洲地区的310万人,仅次于北美洲的340万人。
  2010年,全球造富机器是股市,并非是房地产。全球房地产造富神话早就结束了。全球各国房地产泡沫纷纷破灭,蔚为壮观。而股市表现出的强劲动力,在宏观经济中产生的润滑作用无可替代,自然将是未来财富增长的主要源泉。2010年,全球股市平均涨幅达到18%。弹丸小国蒙古,后发制人,一举夺嫡,成为全球股市表现第一,年增长达到136%,股民平均收益率达到183%。蒙古,全民致富机器非股市莫属,百万美元净资产的人首次超过10万(蒙古总人口不到300万人).
  


  水 皮:最后的加息是马后炮?
  央行宣布本年度第三次加息,很多专家的第一反应是又被我猜中了,第二个反应是这应该是最后一次加息,其实猜中央行要加息并没有技术含量,而要判断央行是否最后一次加息也用不着我猜我猜我使劲猜。
  为什么?
  因为第一,早在温家宝总理访欧期间,已经明确表示,货币投放和信贷规模已经回落到正常水平,按现在的15%左右的增幅不但远低于刺激时期的30%,甚至已经低于2008年从紧时期的增幅,继续从紧的空间不大,这也是水皮在杂谈中呼吁宁可加息也不要再提高准备金率的重要原因。
  因为第二,从紧的货币政策挡不住CPI的上升势头,CPI的上涨尤其是近期的屡创新高正是货币供应趋紧,甚至是中小企业面临比2008年更严厉的货币环境下实现的,也就是说目前的通胀和货币现象没有关系,加息也不会导致通胀下降,CPI该涨还会涨,决不会因为加息而回落。
  因为第三,CPI已经出现了下降的可能。中国的CPI主要是一头猪的CPI,猪肉价格以及与猪肉关系密切的粮食价格和食用油的价格占了CPI权重的绝大部分,粮价的上涨带动食用油价格的上涨,同时也带动肉价的上涨。最后一个月的数据表明,无论是小麦还是玉米,芝加哥的期货价格均出现20%以上的暴跌,因此,温总理在辽宁视察时表示,肉价过段时间就会回落并不是一种忽悠而是基于市场前景作出的判断。
  那么,为什么CPI可能见顶之后还要加息呢?坦率地讲,这就叫滞后,马后炮。央行在尽自己的本分,本身并无所谓对错,加息了CPI没有下行和央行没关系,不加息CPI往上走央行脱不了干系,而加息没有发生在最该加息的时段已经是一种遗憾,现在加息发生在王岐山副总理表态金融机构要向中小企业定向宽松之后更是一种遗憾。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和针对性、灵活性再一次落空最让人遗憾。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重庆就是个例外。
  由于打黑和唱红,重庆在外人看来多少有些成见,但是很多人也因此忽略了重庆经济突飞猛进的成就,尤其是在民营经济发展上的努力和刺激,没有一个地方会像重庆那样连续六年举办最高规格的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也没有一个地方会像重庆那样一年前就提出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政府补助的资金注册金就多达5万元,协调融资的银行贷款可达15万元,企业退税也可达15万元,因此,一年中间,重庆的小微企业就诞生了2.7万家,带动的就业人口就近30万,5年内小微企业可达15万个,带动的就业人口就有150万,更有意义的是重庆为自己的企业融资创造了一个小环境和小气候,不但让来自银行的信贷在重庆的投放增长了24%,而且多管齐下,由包括小额信贷、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风投公司和私募公司在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外资与央企共同为重庆提供了高达4000亿的信贷规模,保持了整体20%以上的增长,为全省经济增长16%提供了充分的弹药。
  货币政策宽松的时候,资金都往央企流,民营企业占不到便宜;货币政策从紧的时候,资金首先紧在中小企业,倒霉的就是民营企业,不管是所有制歧视还是风险偏好使然,现实就是这么一个现实。现在定向宽松的细则还没有看到,银行的资金还没有开闸,但是贷款的成本却又增加了0.25个百分点,企业的财务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这和所谓的扶助岂不自相矛盾。
  成功的宏观调控是一种逆向调控,目的是尽可能熨平宏观经济的波动周期,但是需要判断力和承担风险的魄力,否则只会加剧波动的程度,马后炮就属于后者。
  


  曹建海:CPI将震荡上行 下半年至少会有2-3次加息
  今天国家统计局发布了6月份主要经济数据。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4%,创三年来新高;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与上月持平,比去年同月上涨7.1%。著名经济学家曹建海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CPI指数并未到达顶部区域,未来会在震荡中上行。他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会进一步缩紧,至少还会有2-3次加息。
  曹建海表示,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的CPI数据基本在市场预料之中,显示出我国未来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他认为,CPI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前两年我国货币投放过大,而且货币主要流入到了房地产领域,这些资本是以投机和热钱形式存在的,现在房地产价格增幅减缓,不排除这些资金又开始流入商品领域,从而推高了商品物价。此外,翘尾因素以及猪肉价格高居不下等因素也带动了其他食品价格大幅上涨。
  他预测,6月的CPI指数并未到达顶部区域,考虑到翘尾因素,下月的CPI可能会低一点,但下半年CPI将会在震荡中上行。
  对于下半年货币政策的走向,曹建海表示,货币政策会进一步缩紧,至少还会有2-3次加息空间。在当前负利率的情况下,大量的存款搬家,老百姓为减少损失,将资金转向银行理财产品、信托等投资领域,导致社会流动性资金过大,极大地冲击了商品市场,为了缓解这一局面,加息会是一个自然选择,下半年至少还应有2-3次加息空间。
  由于当前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21.5%,资金紧缺已经对一些行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曹建海认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不太大,若有可能的话也只有1-2次机会。
  对于股市的影响,曹建海表示,长期影响很难判断,但短期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可能会有一波反弹行情。
  


  李长安:加息虽好但要警惕诱发风险
  就在市场上对加息的预期越来越强烈之际,央行的加息靴子终于落地。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本月7日起将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三次举起了加息的大棒,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遏制日益严峻的通胀势头。
  毫无疑问,加息是应对通胀的最有力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从去年年初开始,我国开始进入了新一轮通胀周期。与此同时,央行的货币政策也迅速实现了转向,开始频繁地运用提高银行准备金率的数量工具,试图将不断抬头的通胀控制住。一直到去年年底,央行才首次动用利率工具,两率齐下,共同组成防止通胀的大堤。
  虽然经过四次加息,但大多数人对央行的加息举动感到很不过瘾。其中的原因在于,一是相对于提高银行准备金率来说,加息次数太少,丧失了遏制通胀的最好时机。截止到目前,加息和提准的次数比例为1:4,货币价格工具的运用大大低于货币数量工具的运用。这是导致一边紧缩、一边通胀的重要原因。二是加息幅度太小。每次25个基点,即使经过四次加息,利率水平才上升了1个百分点,加息幅度明显偏小。比如目前的年利率水平虽然提高到3.5%,但6月份的CPI指数增幅达6.4%再创新高。结果负利率状况仍未得到改变,而货币政策引导资金回流、遏制通胀的作用也很难充分发挥出来。
  于是有人呼吁,应该更频繁地动用货币价格工具,主要依靠利率提高来对付通胀。这种论点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特别是在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达20%以上的历史高度并且通胀形势依然严峻的时候。而提高利率又有利于改善资本廉价的现状,对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也有相当的益处。
  但问题恐怕没有这么简单。管理层之所以对使用利率工具显得十分谨慎,背后有其诸多的难言之处。换句话说,加息虽好,但可能有不少潜在的风险将随之爆发出来。这些风险主要包括:
  首先是地方债务负担将更为沉重,不利于目前正在进行的地方融资平台清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国家审计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已达10.7万亿元。这就意味着,如果利率水平上升一个百分点,那么地方政府就需要为此多付1000亿以上的利息,这对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无疑是雪上加霜。
  其次,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加息将会使中小企业融资更难、成本更高。经过十二轮的提准后,银行的资金更显短缺,在和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资金争夺战中,中小企业的处境十分艰难。如果加息幅度过大,中小企业的融资将陷入更为艰难的境地。
  最后,在成本推动型的通胀模式下,加息的作用将受到限制,极有可能陷入一边加息、一边通胀的尴尬境地。虽然当前我国通胀的诱发因素有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劳动力、能源、农产品等成本推动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很显然,治理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光靠加息是远远不够的。
  此外,热钱的流入、银行经营困难的增加等,也是加息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因此,在当前负利率的情况下,加息固然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发展方式转变、政府体制改革、市场竞争环境改善等根本性的问题必须同步进行。否则,加息等货币工具就很难发挥其调控和引导的作用,遏制通胀的任务也很难顺利完成。
  


  吉姆-奥尼尔: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为通胀减压
  在经济学界和投资界,很多人都声称拥有可以窥见未来的水晶球。我从未拥有过水晶球,而且总是对众人一致性的看法持怀疑态度。
  回顾2011年上半年,我们经历了西亚北非地区局势动荡、愈演愈烈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日本的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事故、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等重大事件。这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凭借我在金融市场三十年的工作经验,我知道存在不确定性的时候,人们总是往最坏的方面想。
  对我来说,市场走向的不确定性就意味着,在我们认定的宏观主题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关注仍然存在投资价值的领域。我对近期和长期的思考依然围绕着增长型市场这一主题。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马约》(Maastricht Treaty)的标准,看哪些欧元区国家目前符合这些标准,并将其与全球的增长型市场做个比较。在欧元区目前只有芬兰一个国家符合条件。与此同时,金砖四国及另外四个增长型市场墨西哥、印尼、韩国和土耳其均符合《马约》的初始条件。投资者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接受增长型市场实际上在财政政策和财务实力上比西方国家更审慎、更稳健这一事实?我们再来看一下宏观形势:
  金砖四国已经是世界前十大经济体了,而且到2050年将在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中占据四个席位。再加上另外四个增长型市场,这些国家将贡献全球GDP的60%。从这个角度看,西方世界很多人还纠结于希腊,实在是疯狂之举。仅2011年一年,中国GDP的增长会超过希腊GDP的三倍,光是进口的增长可能就相当于整个希腊经济的总规模。
  在我看来,目前世界经济增长势头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和日本地震后供应链的断裂。有迹象显示,这些事件的负面影响正在消除。更根本的问题是,一旦这些因素不复存在,经济是否可以保持强劲复苏,尤其是考虑到增长型市场和新兴市场的财政紧缩政策。
  展望今年下半年,我认为中国的通胀是最重要的问题。中国今年的增长势头已经放缓,而且中国政府目前的政策目标非常明确,即更看重增长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值得关注的是,温总理近期出访欧洲时对通胀形势表示了乐观。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不仅有利于控制周期性通胀,也为大宗商品市场提供了近期和长期支持,并改善了股票市场前景。
  在所谓的发达国家,美国持续受到就业市场、楼市和预算状况不确定性的困扰。美国的货币政策仍会保持非常宽松的水平,因此我们可以预见通胀压力会继续上升。美国关键的结构性挑战是国内消费。很显然,美国消费者已经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支撑国内或全球增长了。但是,虽然国内消费对美国的重要性有所下降,美国向增长型市场的出口份额却在快速上升。如果这一增长能够保持,则美国经常账户的改善完全有可能部分抵消国内消费下降的影响。
  鉴于美国中期面临的挑战,增长型市场对全球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要。再回到宏观形势: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不偏爱本土市场,而是试图还世界以真实面目,即增长型市场支撑着世界上每一个主要投资主题和机会。了解这个新世界并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是一个重大挑战,这绝不是2011年下半年就能实现的。
  


  陈 鹏:股市吸引力在逐步提升
  陈鹏,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8年证券从业经验。2006年5月加入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事行业研究工作,2007年3月起担任鹏华价值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助理,2007年8月至2011年1月担任鹏华行业成长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08年8月至2011年5月担任鹏华普丰基金基金经理,2011年1月起至今担任鹏华中国50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作为一只屡获金牛奖的基金,鹏华50在2010年再次夺得五年期混合型金牛基金称号。从成立的2004年5月至今,尽管经历过基金经理的更迭,但灵活的投资风格、良好的选股效率仍然表现得十分鲜明。据天相投顾统计,该基金2006年至2010年五年间取得了441.17%的投资收益,超越同期基金基准218.27个百分点,在同期可比的76只开放式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7.
  选股择时能力俱佳
  翻阅历年公布的季报,对市场脉络的准确把握以及良好的选股能力是鹏华中国50基金取得突出长期业绩的重要原因。从仓位把握看,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市场大幅下跌,鹏华中国50基金全年平均仓位仅为66.88%,较好地规避了市场风险;2009年,随着市场回暖反弹,鹏华中国50大比例加仓,年平均仓位提升16.67个百分点至83.54%,充分分享了市场上涨带来的收益;而在2010年,市场震荡调整,鹏华中国50及时调整仓位,仓位变化的趋势基本与上证指数涨幅一致,说明基金管理人较好的择时能力。
  鹏华中国50基金具备良好的个股选择能力。天相基金绩效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末,鹏华中国50基金近三年选股能力指标得分67.26,在可比的113只开放式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38。较好的选股能力对业绩的增长提供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在契约设定上较为灵活。基金经理曾告诉记者,投资时倾向于寻找一些竞争力比较强的行业中的领先公司,在投资股票时注重对这类公司行业前景以及竞争能力进行分析判断,如果估值都合理,那么就在鹏华中国50的投资范围内。从其重仓股看,往往被长期持有的都是中盘股,基金经理似乎更注重持续的成长性。因而,一些大盘股估值偏高一点,往往就将成为被减持的对象。事实上,管理中国50的基金经理均属于投资风格较为鲜明者,特别是近两年的管理者黄鑫和陈鹏,知识结构较新,在一些新兴产业个股投资上敢于布局,发掘了一些独门股。
  资金面压力有望缓解
  在鹏华中国50成立以来的六年间,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经济发展模式也处于转型的时间窗口。2011年以来,CPI逐步走高,市场调控措施不断加码,经济转型的难度初步显现。对此,基金经理陈鹏告诉记者,今年市场比较低迷,我们判断主要还是流动性紧张的原因。但我们对下半年市场总体偏乐观。从宏观形势看,虽然经济谈不上强劲增长,但是投资、消费、出口数据并不弱。
  对于市场普遍担忧的通胀及经济增速放缓的问题,陈鹏认为,控通胀及保增长实际上都是近阶段政府的目标。只不过目前大家对通胀压力关注得更多,所以把紧缩政策想得更为严重。他认为,最近可以观察到在政策面出现了一些好的苗头,例如给保障房打开融资口子、加息没有一步到位等。这些或表明,紧缩的货币政策已到后期。下半年市场面临的机会或好于上半年。从以上提及的一些好苗头看,可能表明政府并不希望紧缩政策影响到经济增长。
  我们认同短期通胀压力仍然存在的观点,但是也要看到政策是在通胀与增长之间做平衡,无需一味悲观。从鹏华中国50一季度的持仓看,家电、白酒等消费类股持有比例较高,显示了基金经理对经济的信心。
  陈鹏认为,市场虽是一个挤泡沫的过程,但仍然难以一概而论。当前资金面确实是制约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但国内市场上,流动性与股票市场向来存在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很难一概而论。
  他举了一个例子,虽然市场流动性紧张,但理财产品发行火爆;近期伴随着房地产价格略有下降,尽管银行个贷受限,成交量上行的势头仍然十分明显,这些现象似乎又证明市场上存量资金相当宽裕。陈鹏说,资金对各大类资产的风险收益比的评判决定了资金的流向。这与总体资金面松紧的关系并不大。随着股市下跌,其风险收益比的吸引力是在不断上升的,我们相信这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
  对于基金素来钟爱的成长股,陈鹏表示,中小板未来一定是分化的市场。前一阶段中小盘股票整体高估,经历了几个月的挤泡沫过程,到现在估值风险已下降。未来主要关注的将是各家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小盘股再次鸡犬升天的可能性不大。
  


  王 军:基金业苦盼吃饭行情
  吃饭行情应该会有。被问及下半年的市场走势,一南一北两家基金公司的高管日前不约而同地表达了相同的看法。
  目前,上证指数已从前期2610点的低点回升了近200点,根据业内普遍的观点来看,反弹有望延续。
  的确,对基金行业来说,下半年能不能来一波吃饭行情很重要。人们常说,基金是个靠天吃饭的行业,这个天无非是指市场的风云变幻。市场的涨跌,决定了基金业绩的起落,更决定了基金规模的增减。
  就拿上半年来说,一季度大盘表现不错,上证指数从2661点涨到3000点附近,基金发行情况尚可,单只基金募集份额规模平均近20亿。到了二季度,大盘快速走低,基金发行也随之滑坡,6月份单只基金募集份额规模大幅下降。如此局面,让不少基金业内人士哀叹发一只赔一只。
  如果下半年能来一波行情,基金行业目前的窘境多少会有所缓解。当然,既然只是吃饭行情,那么有饭吃就行,能涨多高,就未必能给予太多期望了。不过,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的行情可能只是铺垫和预演,如果条件具备,明年出现一波级别较大的行情是很有可能的。
  果真如此的话,无论是对持有人还是对基金行业,都是件好事。
  但是,话说回来,吃饭行情乃至更大的行情,能解决得了吃饭问题,却不可能解决困扰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所以,面对日益激烈的内外竞争,面对基金在资本市场上话语权的渐趋削弱,虽然吃饭行情基本上年年会有,吃的却从以前的大鱼大肉变成了米饭馒头,再变成了坚硬的稀粥。
  前期,我们走访了不少金牛基金公司,多位行业领军人物共同的看法是,行业瓶颈问题难解。事实上,问题并非无解,但在目前环境下仍缺少充分的外部条件以推动问题的解决。内生动力不足、核心人员流失、经营行为短期化等问题可能在较长的时期困扰基金行业。
  或许,要等到连粥也没的吃的时候,变革的契机才会真正来临。

 

  许小年:不信通胀只有6.4%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在其《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新书发布会上指出,中国人民银行正在逐步放松控制通胀的政策,今年全年甚至明年的CPI数据仍不会太低。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演讲时表示,中国能够容忍经济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定程度的通胀。许小年认为,周小川的讲话传达了一个信号,说明中央银行正在逐步放松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
  所以今年全年以至于明年,我相信通货膨胀的数据都不会太低。许小年表示。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6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6.4%,食品价格上涨14.4%;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1%。
  许小年认为,这个数据可信度并不高,现有数据乘以2大概才能反映真实的通胀情况。2008年广义货币增长速度为27%,GDP增长速度约为9%,货币超发这么多,通货膨胀难道只有6.4%?
  过去碰到货币增长高峰的时候,通货膨胀数字都比货币增长数字高,但这次却不一样了。这是为什么?答案大概只有统计局知道,而这就是为什么我不相信当前通胀数字的历史依据。许小年说。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央政府已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紧缩银根,并把存款准备金率拉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小年戏称,存款准备金率还可以往上拉,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7月7日,央行宣布加息0.25个百分点。许小年认为这种加息强度根本不足以解决问题。博友问,教授你想加多少?我想加250个基点!只有真实利率变成正的,老百姓才能够安安稳稳地把钱存在银行里。他解释称。
  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央政府已经就紧缩银根采取各种措施,许小年对此持悲观态度,认为货币紧缩可能会半途而废。
  他打趣称:政府既想控制通胀,又想保住增长,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结果就瘦得跟我一样,是吧?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