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之乱:33次发强推鼓吹报告 1号吹鼓手张栋梁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国信之乱:33次发强推鼓吹报告 1号吹鼓手张栋梁

加入日期:2011-6-7 10:11:45

  你相信券商的研报吗?很可能,你看到的是一份券商王婆自卖自夸的研报。

  对自家承销保荐的公司,不遗余力地出研报力挺,已经成为券商圈子里司空见惯的现象。作为上市保荐人的券商推出相关研报的“静默期”应该是多久,这一直是证券行业模糊不清的灰色政策地带。

  值得注意的是,国信证券和华泰联合两家券商的“静默期”最短。最短者,嘉事堂(002462)2010年8月18日上市,保荐人华泰联合第二天立即推出研报。国信证券也屡屡急推自家保荐的公司研报。

  2011年2月22日,内蒙君正(601216)上市,发行价25元。9天后,保荐人国信证券迫不及待推出研报,给出39.9元估值。6天后,内蒙君正创历史新高30.98元,此后一路暴跌跌破发行价。

  2011年3月10日,张化机(002564)上市。8天后,保荐人国信证券火速推出研报给出45元目标价,张化机随后冲上历史高峰38.58元,此后一路暴跌。

  拿什么保证你们的公正和客观,那些满纸华章的券商们?

  国信33次王婆卖瓜,上市8天急推研报

  据理财周报统计,国信证券自2010年以来,对其保荐的15家公司发布了33次研报,评级无一例外均为“推荐/谨慎推荐”。这15家公司中,7家跌破发行价,2家业绩出现变脸,2家涉及国信证券直投和影子创投公司和泰成长。其中,滨化股份(601678)、尤夫股份(002427)、长盈精密(300115)、内蒙君正等公司被国信证券多次推荐。

  耐人寻味的是,国信证券多次把研报发布时点精准地选在股价拉至最高峰的前3-6天。随后,该公司股价诡异地急泻直下。

  以静默期最短的张化机为例。2011年3月10日,张化机上市,发行价29.5元,国信证券为保荐人。3月18日,即8天后,国信证券分析师郑武火速推出题为《非标压力容器行业领先,业务进入高速增长期》的研报,给出45元估值。这是业内对张化机第一份有据可查的研究报告,出自其保荐人国信证券之手。

  3月21日,张化机冲上历史高峰38.58元,但此后一路急转直下,5月24日最低探至27.99元。6月2日收盘价30.92元,濒临破发。让国信证券颇为尴尬的是,5月30日,申银万国分析师王华在研报中给出26元目标价,这一价格远远低于张化机的发行价。

  事实上,让保荐人国信证券更尴尬的是,尤夫股份、安居宝(300155)上市三个月即业绩变脸,只能频发报告“遮羞”。

  2010年6月8日,尤夫股份上市,两个月后的中报显示其业绩变脸。8月12日,尤夫股份公布,2010年上半年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下滑25.27%,净利润同比下滑27.1%,原因是利润率较高的差别化丝产品利润率下降。

  事实上,早在之前,渤海证券分析师张延明就在研报中指出,尤夫股份所谓的“差别化之盾根本无法抵挡原材料PET价格变动之矛”。

  尽管如此,保荐人国信证券仍频发研报“遮羞”。8月12日,在尤夫股份发布半年报的当天,国信证券张栋梁便发布动态报告力挺,认为公司未来投资项目将驱动业绩高速成长。6天后,张栋梁再发深度研究报告称,“公司快速扩张将抢占行业制高点。”一周之内连发两份报告力挺。2010年9月29日,张栋梁第三次发布题为《延伸产业链占据优势竞争地位》研报,维持推荐评级。

  2010年10月29日,尤夫股份发布三季报,净利润同比下滑15%。三天后,张栋梁第四次发布研报,称“三季报业绩符合预期,预计2010年业绩预计同比增长-10%-10%”,仍然维持推荐评级。这是业内唯一一份力撑尤夫股份三季报变脸业绩的研报。

  保荐7股破发,国信急抛止血报告

  保荐公司频频出现破发,也让国信证券不得已频频发布止血报告。据理财周报统计,自去年以来截至今年5月底,国信证券保荐了47家公司,其中32家出现不同程度破发,破发率达68%。其中,国信证券对其所保荐的安居宝、数码视讯(300079)、佳隆股份(002495)、誉衡药业(002437)、内蒙君正等7家股价破发公司共发了14份止血报告,但仍未能挽回破发颓势。

  国信证券今年保荐项目中破发最严重的是安居宝。安居宝1月7日上市,发行价49元,但上市首日即遭破发,此后股价一路下跌。期间,保荐人国信证券力挽狂澜,出止血报告。

  3月30日,国信证券分析师段迎晟对安居宝进行首次推荐评级,给予最高价47.7元估值。这是两个多月以来,业内唯一一份关于安居宝的报告。此后两天,安居宝股价回光返照,一度涨回发行价。但让国信证券失望的是,此后安居宝直线狂泻,最低跌至29.18元。6月2日安居宝收盘仅剩32.2元,较发行价跌去34%。

  内蒙君正也遭遇类似的命运。上市第9天,国信证券分析师张栋梁即推研报。6天后,内蒙君正创历史新高30.98元。此后,内蒙君正一路暴跌,6月2日跌至最低点21.26元。其间,国信证券不断推出“止血”研报。

  3月14日,张栋梁发布内蒙君正调研报告,维持推荐评价。4月20日,内蒙君正逼近破发,张栋梁第三次发布研报,最高目标价为30.53元。时隔9天,4月29日,张栋梁第四次发布季报点评,维持此前估值。但事与愿违,半个月后,内蒙君正跌破25元发行价。

  而最让国信证券神伤的是誉衡药业。国信证券曾5度发研报,目标价格定得一次比一次高,仍未能挽回破发的尴尬局面。2010年6月7日,誉衡药业以50元发行价上市,恰巧赶上去年下半年医药股一波上涨行情,2010年11月30日,誉衡药业股价站上92.6元最高峰。其间,国信证券分析师丁丹不失时机推出三份研报,目标价也节节攀升,从66.88元攀至81.53元。

  好景不长。今年以来,誉衡药业一路狂泻,5月20日一度跌至44.6元最低点。截至6月2日,誉衡药业仍在破发状态。2月22日,丁丹推出题为《平稳业绩,靓丽分红》研报力挺誉衡药业,再次将其估值调高至88.22元。

  4月22日,在誉衡药业继续暴跌至64.52元时,丁丹第五次发布研报,再挺誉衡药业,坚持88.22元目标价,仍无法挽回誉衡药业的破发。

  华泰联合火速研报拆自家台

  华泰联合对保荐公司的研报推荐之乱,也难免让人担忧。

  据理财周报统计,2010年以来,华泰联合为其保荐的11家公司推出了29份研报。其中,19份出自华泰联合分析师肖晖之手。

  公开资料显示,肖晖为华泰联合化工(002217)行业分析师,2008年11月获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此前一直在华泰联合担任分析师。

  华泰联合的“静默期”堪称业内最短。最典型的是其所保荐的嘉事堂一例。嘉事堂于2010年8月18日上市,发行价12元,首日收盘于21.11元。

  第二天,华泰联合经济研究所立即发布研报,速度之快,非常罕见。当日,华泰联合分析师吴红光发布题为《深耕京城,畅享医改》的深度报告,毫不客气地指出嘉事堂“目前估值水平较高,提示估值风险”,指出嘉事堂较为合理的估值是11.52-12元,低于华泰联合投行12元的定价。吴红光还在研报中拒绝给出评级。

  为什么华泰联合投行与研究所之间存在估值分歧,且这分歧出现在上市次日?

  而去年4月2日上市的双箭股份(002381)也遭遇到类似待遇。上市后第四天,保荐人华泰联合所在的经济研究所即发布研报。华泰联合分析师肖晖毫不客气地给出首次中性评级。上市后,双箭股份走势飞流直下,至2010年7月已跌穿32元的发行价。

  随后,肖晖再发三次报告,均给双箭股份中性评级的待遇,并屡次强调公司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带来的风险。理财周报记者注意到,华泰联合多次对自己保荐项目给出中性或者不评级评价,在业内实属罕见。

  肖晖的担心很快变成了现实。双箭股份上市一年不到即业绩变脸,其2010年净利润为3684万元,同比下降39.68%。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橡胶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目前,双箭股份仍在25元区间徘徊。

  国信们的暧昧灰色地带

  作为保荐人的券商们如何保证自己研报的公正客观?这在业内一直是一个灰色的话题。

  “我所有的研报都是国信合规部门审核通过的,肯定没有违规情况。我们公司肯定有静默期。”国信证券前述分析师对此回应理财周报记者。

  事实上,对静默期的定义,也是监管规定里语焉不详的地方。去年7月,证监会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第十六条规定,担任发行人股票首发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或者财务顾问,自确定并公告发行价格之日起40日内,不得发布与该发行人有关的证券研究报告。

  但今年起执行的正式规定里,该条文的表述变成:“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从事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同时从事证券承销与保荐、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按照独立、客观、公平的原则,建立健全发布证券研究报告静默期制度和实施机制,并通过公司网站等途径向客户披露静默期安排。”不再提40天静默期这一说法。

  “征求意见稿出来后,我们收到券商方面的不同看法,兼顾考虑了各方的利益。”证监会人士表示。

  “条文的改动综合了各方面的情况。其实,美国、中国香港都有规定硬性隔离天数。这个隔离制度问题也是会里这一两年工作的重点。”证监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对理财周报表示。

  而国信证券的内部规定是两者之间的静默期是“股票定价日起,至相关证券发行上市日起5个交易日”,静默期之短,对上市后的约束形同虚设。

  “5个交易日的静默期实在太短了。保荐人的定价报告上所有的基本面分析都在上面了,除非有重大变化,否则根本没有必要在几天内再发研报。最起码要在几十天、一个季度后发研报才能规避相应的风险。”深圳一家大型券商合规总监指出。

  作者:丁青云 (来源:理财周报)
(责任编辑:sohustock)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