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债务危机发酵二次探底 通胀是泡沫墓碑
全球经济正朝着另一次危机迈进,这一次的核心是政府债务危机。世界是不稳定的,因为决策者不愿处理结构性问题
今年的二次探底恐慌来得比2010年要早一些。油价高企、美国房地产市场低迷、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日本衰退,再加上新兴经济体由于通胀而采取紧缩政策,上述因素都给全球经济造成了下行压力。经济下滑幅度之大,通胀上升之快,都让人惊诧。股票与大宗商品一类的风险资产今年夏天会受到较大压力。
连续泡沫
整整一代决策者都是在一个充斥着各种泡沫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种环境影响了他们对于泡沫与经济的权衡。每当一个泡沫破裂,他们可以通过吹起另一个泡沫来挽救经济,所以他们并不害怕泡沫。因此,尽管在某些地方,低利率正在刺激泡沫生长,他们并不担心。
一旦一个巨大泡沫破裂,通常会冲走整整一代投机客。下一个泡沫则需要等到对于上次泡沫破裂没有印象的新一代人出现。过去20年之所以不断出现泡沫,是因为决策者不断用低利率去营救投机客。决策者似乎信奉通过增长来摆脱经济问题这一教条。因此,尽管泡沫有可能再次破裂而导致经济下行,制造另外一个泡沫却给他们带来了解决经济问题的希望。另外,政客的任期很短,所以非常愿意采用权宜之计将问题踢给下一任。
如果我们总能够通过吹起新的泡沫来解决前一个泡沫破裂所带来的后果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天堂了。每个人都会很富有,也不用工作。但这样的世界根本不存在。连续制造泡沫的模式终将结束。通胀就是其墓碑。
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泡沫也是一种货币现象。尽管我们可以对泡沫的具体成因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是如果没有宽松的货币政策,泡沫是不可能产生的。通胀与泡沫彼此之间互相争夺资金。当某些因素使通胀较低的时候,比如过去20年间的外包,超额货币会支撑泡沫发展。当压制通胀的短期手段被用尽以后,泡沫也就难以支撑下去了,因为资金被吸走了。
这一轮的最大泡沫出现在政府债券领域。政府债券被认为是最安全的资产。因为全球经济仍陷于困境,资金大量流入这一资产类别。这一泡沫从本质上是不稳定的。各地通胀都在上涨。对于债券实际价值下降的恐惧早晚会浮出水面。我认为债券泡沫将会在2012年最后一个季度破裂。
二次探底
全球经济正在再次下降。去年夏天就出现过类似场景。美联储的第二轮量化宽松通过抬高全球股市而扭转了这一下降趋势。但是这种财富效应非常短命,因为油价飙升对消费者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这场顺风终结后,结构性问题再次暴露出来,而此时第二轮量化宽松才刚刚实施不久。
美国房地产市场再次跳水。约有四分之一的美国业主的房产价值为负值。在快速复苏无望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将房产交给抵押贷款银行,卸下一身的债务。银行收回的房产越来越多,由于害怕银行抛售所持有的房源,房地产市场不断下滑。
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再次抬头。这一问题从未完全解决。欧盟给希腊和其他成员国的援助仅够它们解决眼前的流动性危机,而不足以提升其偿债能力。惟一的解决办法是让希腊破产。欧盟害怕这会传染给其他国家,正在等待着奇迹出现。所以欧洲债务危机感觉像一场慢性病。目前这次危机爆发并不是最后一次。
日本正处于严重衰退之中。9.0级大地震摧毁了日本很大一部分产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快速转换的希望很快就会破碎。正是这个希望保持了日元不贬值,但现实是,随着日本为了重建而增加进口,其贸易不平衡将会继续恶化。下半年日元极有可能大幅贬值。
为了应对危机,新兴经济体正在采取紧缩政策,但通胀似乎没有被驯服。这场抗击通胀的战斗有两个不利因素。其一,美联储推行的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刺激大宗商品通胀。新兴经济体无法有效应对这一情况;其二,新兴经济体利率提升速度缓慢,慢于通胀上升速度。所以,它们的实际利率仍然为负值,从而进一步刺激通胀上涨。需要采用更大力度的紧缩政策才能产生效果,但这让市场担心经济增长会受到影响。
似乎全球经济正在同时下滑。今年夏天的经济数据极有可能非常差,令人惊诧。恐惧将会占据金融市场。
谁能拯救市场?
一个月以前我曾在这个专栏提到过第三轮量化宽松的可能性。但是反馈并不积极。几乎所有人都告诉我不可能。但是当市场开始下滑以后,他们又有了新的看法。突然第三轮量化宽松变得可能了。我认为油价要再下降25%,第三轮量化宽松才有可能;只有经济数据差到让人们大吃一惊的时候,第三轮量化宽松才有可能。当油价下降幅度足够大时,美联储就可以借机再次推出刺激计划。
跟其他国家一样,通胀正在蚕食美国收入增长。美联储仍然不愿意相信其政策不论从哪个角度讲都对生产不利。美联储的政策刺激泡沫产生、减缓结构改革并且抑制消费。但是美联储仍不悔改,它对用货币刺激促使经济复苏这一魔法深信不疑。因此,随着美国经济进一步下滑,美联储不可能作壁上观,肯定会有所作为。这次会是一个大规模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抑或是其他什么政策?很难说。
如果美联储确实采取行动,那么股市就会上涨,人们的感觉就会好起来。但是这种感觉将是短暂的。美联储的刺激政策将导致油价蹿升,从而抹去股价上涨所带来的所有利益。美联储现在骑虎难下,横竖都是灾难。
如果欧洲能够决定性地解决其债务危机,其信心将会复苏。希腊将会违约,这一点几乎无庸置疑,拖延下去只会影响金融市场。一旦推出解决方案,明确希腊债券持有人的损失额以及受到影响的欧洲银行的再融资额,金融市场将给这些负面消息定价,然后继续前进。
金融市场对于中国期望很大,希望中国能够放宽政策。几乎每个月市场都在谈论中国的通胀即将达到顶点、有可能再次放宽政策。虽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一可能性,但是这种机会非常渺茫。中国的通胀目前处于不稳定期。比较起来,统计数字不如人们的所见所感重要。在正常的通胀环境下,人们经常消费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可能会上涨几个百分点。而在今天的中国,产品和服务价格的涨幅通常高达10%至30%。这说明通胀问题有多么严重。
正如两周之前我在这一专栏所指出的,中国经济正在放缓,这是好消息。中国的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地产泡沫。这种增长持续时间越长,最后的调整就越痛苦。
另外,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也越来越难以克服了。比如,能源短缺今年可能会非常严重。如果中国放弃抑制通胀,再次刺激经济增长,那么能源短缺将有可能成为一场严重危机。美联储或欧洲有可能会再次支持金融市场,但中国不会。如果市场恢复,那也是是暂时的。
全球经济正朝着另一次危机迈进,这一次的核心是政府债务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大国政府无一进行充分结构调整以解决泡沫及其破裂背后的结构性因素。主要经济体反而采用刺激措施促进经济增长,希望能够通过增长解决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危机过后仅仅两年,世界又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原因。
发达国家的本质问题是高额的社会福利成本。除非它们能大幅降低该成本,否则其财政赤字将会继续保持在高位。二战之后,发达国家推行福利国家政策以换取社会安宁。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一政策的成本变得无法承受。同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他们也丢掉了原有的竞争优势,所以也无法通过经济增长来解决问题了。他们的短期解决办法是通过财政赤字维持这个体系运转。其他国家也无法逃脱希腊的命运。美国尤为危险,虽然可以印刷钞票还债,但由此产生的通胀预期总有一天会导致美国国债投资者出逃。由此引发的高额债券收益将迫使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以避免超级通胀。
资产泡沫让统治阶级变富,让普通工人和企业家一贫如洗,发展中国家应该阻止这种现象。中国、越南等发展中国家有很强的成本竞争力,低工资是他们创富之源。但是它们通过资产泡沫进行财富再分配,工人和企业家的价值被低估了,结果导致企业与工人都热衷于投机。随着越来越少的企业与工人愿意从事生产,通胀愈加猖獗。除非基本的治理理念发生改变,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危机将愈发严重。
世界是不稳定的,因为决策者不愿处理结构性问题。权宜之计只能获得暂时的信心。当权宜之计用完,世界将面临另一场巨大的危机。
罗杰斯:水荒将成为困扰中国经济的最大忧患
经历油荒、电荒等一轮轮能源短缺预警后,水荒开始步入国人眼帘。日前,前量子基金合伙人、商品大王罗杰斯表示,水资源短缺将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隐忧,若中国无法解决水资源短缺,则中国繁荣将由此终结。
中国缺水,这是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我唯一担心的事情!中国缺水对中国造成长期困扰,中国政府为此投资巨大,也付出很大努力试图解决这个难题。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们将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一努力是否奏效。多年来,当人们每每问及罗杰斯有关中国的投资机会时,他总是毫不避讳地提及中国的水资源投资机会。但大多数人似乎对此并未在意。
不过,随着更多中国干旱灾情的报道,人们开始不得不正视水荒这一正肆虐中国的重要资源难题。
记者了解到,自2008年11月以来,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山东、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湖北东北部、陕西北部、宁夏、甘肃东部等北方冬麦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至八成。其中,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中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八成以上。
罗杰斯在与本报记者的交流中曾不止一次表示,水资源短缺不仅困扰中国北部地区,美国西南和印度北部地区同样面临这一难解的困境。
谈及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罗杰斯表示自己唯一担心的就是中国的水短缺难题。内战、瘟疫、骚乱、经济疲软或其他所有类似的问题我都不担心,中国经济最终都能从这些问题中得以恢复。但唯一无法恢复的是水,中国北部地区正面临可怕的水危机,如果中国无法解决水(短缺)的问题,将不再有中国(繁荣)故事。罗杰斯表示。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此前表示,近50年中国大部分地区呈增温趋势,导致干旱加剧。统计显示,伴随着天气变暖,近50年来,我国西部地区降水约增加15%至50%,东部地区频繁出现南涝北旱,华南地区降水约增加5%至10%,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约减少一到三成。
早在2008年,中国水处理网的一份报告就指出,超过3亿中国居民缺乏可饮用的清洁水资源。 对于未来如何解决水荒难题,该份报告称已有公司极具先见地开始瞄准海水淡化项目。记者了解到,新加坡凯发集团早在2005年已在天津大港新泉投资了目前国内最大的海水淡化项目。
缘于水资源短缺的传导结果,罗杰斯表示,由于鲜少投入,加上受天气影响,天灾不断侵袭的农业除非在短期内巨大转变,否则未来若干年地球人将饱受无粮之苦。
韩志国:股市正陷入深度熊市
2008年以来,中国股市一直在大熊市中运行。尽管四万亿救市曾引发股市一轮强劲反弹,但正是这四万亿救市成为中国经济的滑铁卢,葬送了中国经济一次千载难逢的结构调整机会,从而断送了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前景和中国股市的长期希望。去年年底以来,几乎所有的机构都判断中国股市的新一轮牛市已经来临,甚至有相当多的机构认为中国股市的万点大牛市已经拉开帷幕,但市场运行的结果却是这些机构乃至整个市场的累累亏损,看得越高亏损越大。从去年底以来,我一直对市场进行警告,认为中国股市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牛市,市场仍然在长期大熊市中运行,今年的市场将是震荡下跌重心下移,甚至反复警示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板将面临灭顶之灾,但仍然有相当多的投资者幻想着牛市的来临和股市的上涨行情,其结果就必然是遍体鳞伤与亏损累累。
中国股市的大熊市已经运行了三年半时间,大盘蓝筹股的估值水平已经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会不会迎来转折,迎来市场翘首以盼的大牛市呢?我认为不会。与去年的情况相比,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与中国股市的政策面都出现了全面恶化,反弹会有,反转不会有;没有更深层次的调整和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全面好转,中国股市就不可能走出熊市而步入牛市。
1、中国社会正在酝酿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危机。中国的经济改革基本是半途而废,政治改革甚至成了重大禁区。目前的中国经济,正处于改革30多年来最危险的时期。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其发展速度居世界之首;2%的家庭占有了整个社会41.4%的财富;流动性泛滥呈现难以遏制之势,20年来M2增长了49.6倍;土地财政与房地产泡沫正疯狂吞噬着整个社会的财富,改革30多年来居民所得到的成果正在丧失殆尽;权贵劫持了权力,资本市场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彻底改变,正沦为权贵资本掠夺社会财富的合法工具。可以说,当今的中国社会乱象丛生,社会矛盾日益加重,社会危机不断累积。改革的严重滞后和扭曲变形正在使中国社会酝酿着一场重大危机,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危机变革,中国的社会经济就很难走出困境,股市也就很难走出危机并迎来黎明。
2、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滞胀趋势。高通胀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大威胁。这一轮的通货膨胀是流动性长期泛滥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历史上发生的第一次成本推进型通胀。这种成本推进型通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机制传导:一是,流动性泛滥所导致的高房价导致城市生活成本大幅上升,城市与农村的比价效应使得城乡工农业产品出现了全面成本推进式的价格上涨,所有的商品都不缺,但所有的商品都涨价,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供过于求式的通货膨胀。二是,国家的管理成本大幅上升导致整个社会的成本不断推进。日本每百万美元GDP供养的财政支出人员为1.38人,而中国则为39人;近年来国家的财政收入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但国家的债务总额却连年增加,如果把地方融资平台的14万亿计算在内,那么我国的债务比例已经接近60%。重大的决策失误、盲目的重复建设和无度的挥霍浪费吞噬着整个社会的财富,导致全社会的经济成本不断攀升。面对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政府只能采取紧缩银根的方式来疲于应付,但紧缩银根的结果就必然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被严重伤害,并导致经济增长出现明显滑坡。一方面物价高企,一方面增长乏力,中国经济正出现明显的滞胀趋势。对付成本推进型通胀,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很难见效;而对待越来越明显的滞胀局面,宏观政策将更加手足无措。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如此恶劣,还指望股市出现牛市甚至万点以上的大牛市,除了自欺欺人以外,就是社会财富与自身财富的肆意挥霍。
3、宏观政策已出现全面的紧缩趋势。去年12月8日,我曾在微博上作出预测,到2011年底,存款准备金率会上调10次,利率会上调4次以上,通胀率不会低于5%,两位数以上的高经济增长时代正式结束。时至今日,存款准备金率已上调6次,利率已上调3次,通胀率已越过5%,经济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虽然我们在口头上仍然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但货币政策已经在事实上变成过度从紧,财政政策的宽松局面也已经很难维持。有人预测今年的通胀会出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并预言货币政策会出现不断的放松趋势,因而中国股市的熊市局面将很快结束,新一轮的牛市已为期不远。我的看法与此完全不同。在我看来,导致这一轮通胀不断加剧的客观因素没有任何消减,预测通胀已经到顶实在是为时过早。今年的通胀形势已远远超过2007年,如果不是数字造假,实际的通胀率早就超过了10%。即使统计局继续造假,通胀也没有回落的迹象。这一轮的实际通胀,必定会超过2007年的水平,而且在2-3内都很难过去。里昂证券认为,加息过程已经结束,今年下半年上海股市会达到3800点。不知道这样的判断根据何在,去年底绝大部分机构都判断今年的股市会出现达到4000点左右的上涨行情,但结果却是大多数投资者都有30%以上的亏损;保险资金在4月份大举抄底,但却出现了500多亿元的浮亏。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国际投行对中国股市的把握从来都不可信。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中国股市的唯一上涨理由可能是维稳,是管理者为制造虚假繁荣而进行的政策托市,经济的基本面与政策的基本面都完全不支持股市上涨,更不要说什么牛市行情。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宏观政策发生了五次重大的方向性调整,这在国际经济发展史上都是天大笑话。牛市形成的前提是预期的明确和稳定,在方寸大乱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下,指望市场走出牛市甚至大牛市实在是痴心妄想。
4、大小非套现冲动正空前剧烈。大小非套现征收20%的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法的调整,都向大小非发出了强烈的套现信号,目前的大小非套现压力甚至超出大熊市的2008年。由于社会的两极分化日益加重,而股市正成为扩大贫富差距的重要场所并且日益引起整个社会的强烈不满,因而改变现有政策已成为客观必然。无论政策怎样调整,政策取向都会对大小非越来越不利,这就促使大小非产生强烈的套现冲动,从而给市场造成越来越大的资金压力。再加上市场的扩容多重合奏,供求失衡的局面在短期内很难出现改观。
5、国际板与新三板会对现有市场格局产生强烈冲击。国际板市场的建立会对主板市场形成强烈冲击,既有的投资理念、投资方式和投资格局都会随之发生重大改变,并且会促使主板市场再下一个台阶。新三板对创业板与中小板市场的冲击更是显而易见,虽然创业板与中小板市场的股票大多已经腰斩,但随着新三板市场的推出,很多高估值的股票还会继续遭受重创,股价还会有巨大的下跌空间。今年以来我一直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警示,但并没有引起市场与投资者的严重关注。创业板市场与中小板市场已经被权贵资本劫持,这两个市场服务对象的改变标志着中国股市的彻底失败。除了周而复始的圈钱与再圈钱,股市的积极功能可以说已经丧失殆尽。在这样极度扭曲的制度环境下,牛市的根基又会来自哪里?
6、欧元区解体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世界经济。今年以来,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除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外,意大利也出现了主权债务危机,而且根据我的实地考察,法国也极有可能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可以说,目前的欧元区主要由德国独家支撑,一旦德国支撑不住,欧元区就可能出现解体趋势。如果欧元区解体,不仅会导致一场重大的经济危机,而且会对中国的巨额欧元外汇储备造成重大威胁,甚至造成巨额外汇损失。
总起来说,现阶段的中国股市内忧外患,压力大于动力,下行可能大于上涨可能。从更深层的角度来说,中国经济面临着的五个致命的深层危险:1、内在矛盾已经爆发,不去想办法解决,而是想办法掩盖。2、引发经济困境的导火索已经找到,不去掐断这个导火索,而是延长导火线。3、用面子工程代替民心工程,既麻痹社会也麻醉自己。4、用激化矛盾的方式去解决矛盾,如流动性释放。5、用GDP的增长代替一切,一俊遮百丑。改革滞后的中国正在等一场危机,一场重大的经济与社会全面危机。如果不能尽快地全面推动经济与政治改革,矛盾就会日益积累,危机就会不请自来。中国经济的系统性风险正在加速酝酿,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但必须正视的客观现实!
周科竞:暂缓新股发行难在哪里
股市熊到这个程度,新股发行早该暂停,但至今仍然坚持不懈,显示了管理层的执著。虽然投资者已经开始用脚投票,一级市场申购资金越来越少,中签率也越来越高,但是圈钱是不能耽误的,只要新股上市还能有人买,管理层就不会暂停新股发行。
现在的新股发行逻辑,已经从一级市场的研究转向二级市场的奋斗。以前新股要是破发了,一般怎么也得让市场休息休息,现在却全没有休息这一环节,稍微降低点价格接着发。没人买也不要紧,承销商给出最低保底,以保证发行成功,上市之后再慢慢想办法。
举个简单点的例子,假如有一个准备IPO的公司叫张三股份,计划发行4000万股,每股发行价20元,现在投资者认购不踊跃,那没关系,只要让保荐机构找关系不错的券商一起申购,大家合计掏16亿元,这样中签率就不会超过50%。如果散户申购较多,中签率低,那么内部资金中签的股数也不会太多,上市后择机卖出也就是了。
假如散户投资者基本不买,那么几乎全部筹码都会落入内部资金手里,这时候它们自然能兴风作浪保住新股张三股份不破发,甚至走出一波上涨行情,同时大肆忽悠其良好的业绩和成长预期,一旦有散户投资者大量追入,便可以全身而退。
也就是说,只要有人肯当托,新股发行就能够顺利进行,至于二级市场能否承受,IPO的参与者们也管不了那么多。先说拟上市公司,自然对巨额的募集资金垂涎欲滴,而保荐机构也在等着诱人的保荐费用。更要命的是,自己爸爸管理的券商直投资金或者跟爸爸关系不错的叔叔管理的券商直投资金都已经深入其中,持有了大量的原始股,不赶紧上市,怎么收回投资,怎么转战下一战场。
至于管理层,或多或少也会受益于新股IPO的成功,这里面不仅仅有公开的核准费用,其他处于灰色地带的收入更加可观,只要一级市场没有出现100%的中签率,管理层自然乐于多发一些新股。
真正愿意暂停新股发行的,也只有中小散户。归根结底,新股发行圈的都是散户们的钱,要是上市公司质量真的不错也就算了,但造假上市、业绩滑坡屡有发生,投资者对于新股的成长性也就那么回事,当做听听笑话也就算了。中国经济如果进入滞胀,除了大型央企,估计也没几个公司能够业绩成长,扑克牌什么的股票,也将更加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