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国际板挂羊头卖狗肉 叶檀:中国应扮演白马骑士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测评 >> 文章正文

水皮:国际板挂羊头卖狗肉 叶檀:中国应扮演白马骑士

加入日期:2011-6-4 9:46:59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水皮杂谈:国际板挂羊头卖狗肉
   如果今年的股市是一部电影,近期的调整就是插播的广告。由于广告时间太长,观众纷纷要求退票。电影院表示,正在考虑把上半场的悲剧片换成下半场的喜剧片,但是前提是大多数人先退票。于是观众们很纠结,不退票吧,广告不停,悲剧片还在演;退票吧,又怕错过喜剧片。
   这是个小段子,形容目前的股市很传神,很多人都有同感便越传越多。把股市比作电影院让水皮很亲切,因为最近《华夏时报》刚刚拿下了全国最大的院线万达国际影院的广告独家代理,对于电影广告还是有点发言权的,广告这种东西,不能没有,但是也不能太多,太多了不但喧宾夺主而且对客户也是极大的伤害,把客户伤害了,广告还有什么意义呢?可惜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明白的,管理层中明白这种道理的人肯定有,但是不明白的也不少。
   毫无疑问,国际板是近期暴跌行情的导火索,围绕国际板的讨论也越来越多,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交易时间为此推出专题讨论,将正方和反方的观点作了归纳。支持国际板的观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之一是已经得到管理层的明确,为了保障融资功能,有望推出积极的股市政策,从而对市场特别是蓝筹构成利好;之二是国际板挂牌公司多为海外优秀公司,能够成为A股公司的样板,有助推动A股上市公司在财务、管理和公司治理等方面改善;之三催化相关题材启动,形成新的市场热点,而且随着国际板的进展不断延续,有效激发市场热情。反对国际板的观点则集中在另外三个方面:之一国际板挂牌股票多为大盘股,巨额融资压垮市场;之二国际板带来全新估值,比价效应将给A股蓝筹带来巨大压力;之三国际板公司若以较低市盈率上市,可能会下拉A股估值水平,创业板和中小板受到的冲击尤其巨大。
   其实,不管是正方还是反方的观点,都有些似是而非。比如反方之三就站不住脚,创业板中小板的泡沫迟早是要破的,而且正是破灭过程中,和推不推国际板没有关系;比如反方之二同样值得商榷,国际板的估值未必比现在的大盘蓝筹有优势,至少在市盈率的角度讲是如此,跨国公司的优势在市净率低,因为没有什么成长性也是必然的。如果说A股有泡沫,那么国际板上或不上,泡沫都会破。如果没有泡沫,那么上或者不上,金子都会发光的。之二或之三不能成为我们反对现在就上国际板的理由。反过来,正方之三实际上逻辑和反方之三是一样的,把国际板的上或不上建立在炒作行情上,本身就是错误的;正方之二同样站不住脚,国际板财务采用国际规则,A股若也采用中国财务规则,不同的记账如何对接都是个问题。上海最贵的楼盘汤臣一品好几年卖不出一套房,按中国财务规则早该退市,但是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不但无此之忧而且股价节节攀升,因为公司的资产按公允价格计算,一个中国股市,两种财务规则,恐怕只有中国人才想得出来。财务是这样,监管更是这样,A股是审核制,国际板难道是备案制?谁跟谁接轨,若和国际板接轨,现在A股为何不改?A股的创业板和中小板伪市场祸国殃民,国际板融资再融资是否可以随时进行,圈钱是否完全放任,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监管如此,更不用讲资金。国际板如用人民币,自然又成封闭的系统,何来国际化?B股交易用的都是美金和港币,用人民币的国际板却号称和国际接轨也不怕脸红,为什么回避B股?至于正方之一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为什么要保障市场的融资功能?是因为目前的政策会导致这种结果,这叫作茧自缚;而推出积极的股市政策如果是为了保证国际板能上,那叫吃里扒外!
   我们之所以认为现在上国际板时机不成熟并不在于什么监管规则和行情,不上永远不能成熟,上了不成熟也变成熟,我们坚决反对的理由在于目前的中国经济形势和国内投资者的承受能力。众所周知,因为货币政策的被动,目前国内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到了极其危险的边缘,此时此刻推行积极的股市政策活动市场扩大融资的能量正是为中国中小企业雪中送炭。这既是股市的价值,也是股民的担当,目前的行情国际板只是根导火索,问题在创业板,而根子在大家对滞胀的担忧,当务之急在于提升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能给我们带来信心的政策才是好政策。(.华.夏.时.报)


  易宪容:CPI缺陷暴露无遗 严重低估通胀实际水平
  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泛滥,即目前有15-16万亿美元的热钱在全球市场迅速大规模地流动,而且也导致了上一轮金融危机的金融衍生工具不仅没有在去杠杆化的过程中减弱,反之又以新方式与市场中强化。易宪容今日发表博文称,当前CPI表现出来的缺陷暴露无遗,如果不从根本上完善CPI体系,及调整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关系,那么新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也就不远了。
  为何近百年来金融危机一直在发生?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全球金融危机发生更是频繁。易宪容指出,这可能与信用货币出现后的两次货币裂变有关。一是现钞清算和交割大量地改为通过银行进行记账清算。二是银行在大量吸收记账货币存款的基础上,推动了记账货币贷款的发展。
  文章指出,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参考指标的CPI,它所表现出的缺陷也暴露无遗。现行的通货膨胀计算体系很大程度上严重低估了货币购买力的变化。由于这种CPI体系存在严重的缺陷,它既无法准确地反映通货膨胀的实际水平,也使得CPI与实际通货膨胀值严重偏离或低估。对于中国来说,CPI体系的缺陷更是无可复加了。这个体系不仅是来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而且也是选择性引用国际惯例,从而使中国CPI体系成了一个六不象的以食品为主导的CPI体系。这个CPI体系不仅无法反映货币购买力的实际变化,更无法反映通货膨胀的实际水平。特别当央行的货币政策以这样一个严重低估的CPI作为其决策依据时,管制下的低利率或负利率不仅成了国内房地产泡沫吹大的根本所在,也是成了居民收入分配不均及绝大多数财富被掠夺的工具。可以说,近年来,国内不少政策失误及房地产泡沫吹大都是与这个存在严重缺陷的CPI体系有关。
  易宪容指出,为了防止新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不在中国爆发,我们该是全面反思与修改当前国内许多完全不合理不科学的统计指标了。(.中.国.经.济.网)


  谢百三:近期推出国际板弊端极大
  --再谈新股大面积破发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教授
  关于我国近期将推出国际板一事,本人已发过两文,近日又与微博网友对话。但遗憾的是,至今没有看到主流经济学家们对我文章观点的批评、反驳。
  这么大的一件涉及国家利益的大事,理应有争论、辩论,一些支持此事的学者,一些主持此事的官方机构,应该出来向大家解释清楚,以免全国股民投资者及人民为此担心与不安。毕竟,动辄几百亿元人民币被募走,毕竟它们将会占掉我国很多公司上市之资源,产生挤出效应。我坚持认为今年内推出国际板弊极大、利极小,风险与伤害很大。
  现再补充几点:
  一、有人问:为什么美国、欧洲、香港地区、新加坡可以容许我国公司去发新股、上市,我们则不能让它们来?这公平吗?
  答:公平的。美、欧、港、新在资本项目下的货币自由兑换早已实现,各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体系、资本市场都已十分成熟,因此平均股价都较低,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公司新股IPO去它们那里发行上市,对它们市场毫无冲击。这好比江苏阳澄湖大闸蟹卖30元/斤,在上海南京路饭店里可卖到200元/斤。南京路高价大闸蟹到阳澄湖边的市场去按30元/斤销售,对当地农村大闸蟹市场毫无冲击,他们依然卖30元/斤。但阳澄湖的30元/斤来上海南京路卖200元/斤,上海居民的资金就会被大量抽走,于蟹民有利,于上海居民不利。房地产市场也一样,如果有很大的大型挖掘迁移机,能把上海6-8万元/m2的高档商品房搬到商丘、黄石去出售,上海房价立即跌到当地2500-3000元/m2,对它们当地毫无冲击。但反之,将商丘、黄石等低价房搬到上海南京卖高价,对上海资金的抽取就会多得多。因此,我们从来不允许外企单独来上市。
  二、从来没有任何国际协议要求我国开放证券市场。2001年加入WTO时,我们只承诺允许外国证券公司可以直接从事B股交易,并来参与我国证券市场的中介业务与服务性营业活动,从未同意过让外企到我国A股市场来发行上市,并且从没有时间表。故,这次不是美、欧、日在压我国开放证券市场,而是我国自己有人在主动积极地推动此事。这种情况,在世界上是很罕见的,因为过早开放证券市场,肯定于我国利益是不利的。
  三、市场传闻说,急于推出国际板的原因有二:一是到上海主板上市的好公司、新公司资源日益少了,很少有当年的招行、宝钢、长江电力之类公司了。二是希望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笔者认为解决第一个问题可由中央协调在上海推出一个创业板二板和中小企业二板与深圳并驾齐驱,只要保住中国利益即可。第二个问题更不是问题,国际金融中心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逐渐形成的,哪能为此而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呢?究竟是中国早日出现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名义重要呢,还是避免外资企业到中国来按我国的高价圈走几百亿、上千亿真金白银重要呢?
  四、日本从1980年7月起资本项目完全开放,货币可以完全自由兑换,又过了5年,1985年开放证券市场,东京早已是金融中心城市,最多时142家外企上市,后发现在日本市场运行十分不顺,其股价高、圈钱多,对其不利,则对外企多加法规,使外企不知所措,现在仅剩下12家外企了。日本东京至今仍是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啊!上海理应借鉴日本东京的经验教训为妥。
  五、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在经济发展较为成熟、有能力应对外资冲击的情况下,才逐步放开证券市场。
  纵览世界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史,人们可以发现,各国证券市场的开放时间和进度是多种多样,复杂不一的,各国都是根据本国国情来决定证券市场的开放时间和程度。
  就我们能收集到的资料,有如下国家地区是先逐步开放证券市场,后开放资本项目,允许本币与外币自由兑换的,分别是: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法国、加拿大、丹麦、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印尼、韩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阿根廷、哥伦比亚、墨西哥。然而,应该指出的是,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在经济发展到较成熟,完全不怕外资冲击的情况下,谨慎地开放证券市场。有的国家还几次开放,几次关闭。而证券市场开放后,资本项目不久也随即开放,货币即在资本项目下可以完全自由兑换了。如美国、英国、加拿大、阿根廷、香港(地区)等是在证券市场开放不太长的时间内,资本项目即随即开放。而中国目前若开设国际板,允许外资企业上市,资本项目也无法开放,即我们预计人民币在5-8年内无法完全自由兑换。
  而另有大批国家则更加小心,完全是在货币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完全开放后,才谨慎地开放证券市场的。他们是日本、巴西、智利、秘鲁、委内瑞拉、挪威、芬兰、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我国目前的官方汇率(与美元)为1:6.49,PPP(购买力评价)则为1:3.84,是相距甚远的两条平行线,国内外的货币供应量、流动性,各种情况差异大,我国只能走日本、巴西、马来西亚等国的道路,决不能走前一条道路,否则将使我国的国家利益、经济发展受到伤害。
  总之,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定要按照中国的国情来决定国际板推出时机。我认为,必须是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可完全自由兑换、国家法人股全流通、货币政策等中性,国内外股价基本持平时方可推出,现在还无这些条件,现在急急推出,于我国极端不利。
  本周股市:在加息、准备金率再提高的心理压力及国际板的阴影下,股市来到2670-2700点一带徘徊,由于大盘蓝筹股市盈率、市净率较低,让人们感到已跌无可跌,国际板推出还有时日,故出现一次小反弹(成交量很小)。
  本周上市新股又大部分破发。双星新材发行价格55元,中签率65%,现为46.40元。文峰股份中签率为25%,发行价为20元,当天又破发,以18.05元开盘。投资新股者亏损累累,人们气愤不已,而上市公司超募2倍甚至更多的资金却不知如何使用(这些超募的资金就是投资者亏损的资金)。人们普遍不认为新股破发是好事,这是中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市场的一场人为灾难,肯定是荒唐的错误的政策。何以发达国家仅破发10%,我们会破发70%?管理层极少数人不爱护这个一级市场,一级市场的新股风险已超过二级市场,天下奇事!
  周五反弹量较小,投资者要小心。(金融投资报)


  李志林:2700点的多空因素评估
  今年4月以来,股市从3067点一路下行至2676点,跌幅达12.75%,主要是受到接连不断的利空冲击。市场普遍担忧,后续还有不少利空尚未释放,股市还有相当的下跌空间。但是,辩证法强调: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对2700点下方的多空因素,需要做出与高位时不同的动态的梳理和评估。
  1、担忧的利空在弱化。今年各地出现旱灾,部分媒体夸大为东西南北中都旱,许多人从干裂河底的死鱼,推断今年粮食要绝收了,恐慌不已。但实际的情况是,由于三峡向下游增大放水,各地的水利灌溉系统发挥了抗旱作用,农田从来没有中断过水,使今年的粮食丰收没有大的影响。至于市场担忧了一年多的欧债危机,由于拯救方案比较有力,欧美股市都出现大幅反弹,唯独中国股市被这条利空吓瘫了一年多,一再自忧、自扰、自残。
  2、预期中的利空并没有超预期。例如:5月份的CPI仍将在高位,6、7月份的CPI可能再创新高,但此后,由于去年基点高的因素,即使维持现有的物价,下半年的CPI便会回到4%左右。又如,6、7月份可能加息1-2次,提准1-2次。再如,三四季度之交,货币政策会略有放松。这些,都在人们原先的预期之中,不属于新的利空。关于CPI与股市的关系,市场似乎有些反应过头。GDP9%,CPI4.5%,这属于温和通胀,应该是助涨股市的。反观金砖四国中的印度,GDP6.5%,CPI9%,利率6.25%,是典型的低增长高通胀,按理股市应该跌得一塌糊涂,但印度股市却是加息一次,大涨一次,至今指数仍稳稳地站立在2007年金融危机前的高点之上,原因就是少扩容。
  3、传言中的利空将会延后。本周三,因境外媒体报道,从8月份起,中国将处理地方融资平台3万多亿的坏账,遂使银行股带动大盘暴跌。周四国家发改委出面澄清:连国家审计署审计都没搞完,怎么可能马上处理?在我看来,中国历来有处理坏账的经验,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接盘是可能性最大的做法。此外,发市政建设债权、让民营企业入股,便可消化大部分,而由银行来承担的份额将比较有限,不至于给银行股带来灾难。就算这是利空,最快也得到今年底明年初才会着手进行。
  4、最现实的利空主要是扩容过度。例如:每周上市8个破发的新股,让市场很郁闷。新股三高发行导致资源浪费,70%新股破发,股市暴跌不止;在国内板未搞好情况下盲目推国际板等等。从现在的实际情况看,在货币政策没有松动、市场对推出国际板反对声一片、国内板低迷不堪、成交量在千亿以下、指数在2700点位置时,近期推出国际板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但供求压力和心理压力,仍严重的阻碍了大盘的上行。
  5、股市内在的利多因素开始起作用。2700点时,沪深300动态市盈率仅11.28倍,已低于2005年998点时的13倍和2008年1664点时的12.5倍。占据50%指数权重的300个大盘股已具投资价值,大盘又何来大幅下跌空间?有人又认为,中小盘创业板还可以跌。但别忘了,创业板从1239--816点,跌幅高达34.14%;中小板从8017--6067点,跌幅24.32%,远大于上证综指12.75%的跌幅,股价普遍被腰斩。本周大盘两次创新低,而创业板、中小板却不再创新低,在反弹中,涨幅始终领先。根据一股四制原理,目前创业板中小板25-40倍的估值,是符合政府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要求和标准的,许多股已具备了中线投资价值。一旦市场出现转机,他们便是打翻身仗的首选。
  6、外在的利多因素也在不断积聚。在5月20日国际板越来越近的消息前一天,戴相龙理事长宣布100亿新增社保基金已入市,当时的收盘指数是2858点。近两周,保险资金大量买进被错杀的优质股。第一权重股中石油宣布将增持2%股份,中国神华宣布将回购A股和H股各10%。5月份123家上市公司增持股份,4月18日以来又有40家上市公司宣布大股东注资超900亿元,并现金认购定向增发50亿元以上。这显示,国家队、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已经认同平均率仅15倍的中国股市的投资价值比投资实业好得多。从资金面看,六月公开市场操作到期的资金达6000亿之多,隔夜利率跌破3%,5月中旬以来央行连续三周向银行注入2000亿,本周再度通过公开市场投放810亿资金,基金的仓位普遍降到了70%的地位,目前,又有28只基金在发行中,市场封杀下跌的资金是充裕的。再从汇率看,人民币已升值到6.48元,国际金融协会还预测,今年全球资本将有10410亿美元流向新兴经济体,约有四分之一流向中国。这将大大提升了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资产的价值。
  在2700点下方,可以说,多头逢低建仓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只是吹响进军号的时机还有待时日。未来一两个月,他们必然会利用每一个利空,逼迫被强行平仓的机构和心态恐惧的中小投资者缴械投降,割肉出局。所以,市场还会有一段筑底的艰难期。
  


  郎咸平:红筹回归国际板将冲击A股 或再演中石油事件
  国际板并不是与国际接轨,真正想与国际接轨就应该像香港一样,市盈率要跟国际接轨,整个制度要跟国际接轨。
  《理财周刊》:
  文/著名经济学家 郎咸平
  在推出创业板之后,我们将要推出国际板了。媒体的宣传让人知道国际板都是比较好的公司上市,所以可以更加国际化,可以更好地估值。很多人对于我们所谓的国际板市场都持正面的看法,但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国际板?又有多少人能看清国际板的本质?
  国际板谁能赚大钱
  有人说在国际板推出之后,可口可乐、微软这种国际大企业会来中国,因为它们的估值比较合理,它们又比较透明,而且比较规范,可以让中国股市更加规范。我倒要问,为什么这些公司不到香港、东京、欧洲,偏要跑到上海、深圳?一个不缺钱的公司来中国上市,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可以赚更大的钱。
  国际板一开,红筹股将大量进入中国,这是我担心的事。我们的红筹股有中移动、中海油、中国联通(5.58,-0.01,-0.18%)、中银香港、中海外等总共98家,市值4.4万亿元。如果这些红筹股回到我们内地市场,再加上国际大企业能够跟着回来,那就等于说我们突然主板市场翻番;而如果像资金不能大幅增加的话,股票价格肯定要猛跌。这就是短期内我们出现的问题。
  中石油事件记忆犹新
  看看2007年中石油回归A股事件,这是让人最担忧的。中石油在香港上市是1.6港元左右,到内地就是16.7元。第一天飙到48元,现在又到了11元。那么香港的价格是10元,香港股民赚了6倍,我们大陆老百姓从16.7元买入跌到11元,还有很多人是48元买的。我所担心的就是,我们中国A股市场的估值和海外不一样,但是我们目前没有看到,这才是最大的危机所在。为什么巴菲特买中石油赚了227亿港元?巴菲特之所以要买中石油,因为他看了研究报告发现,中石油的估值应该是1000亿美元,而在我国香港上市的市值只有350亿美元,也就是打了三五折。他以35%的价格买到价值1000亿美元的股票,当然能赚钱了。同样1000亿美元的股票,到我们内地要4000多亿美元,这就是原因。所以估值过高的问题是一个我们目前还不能解决的恶梦。市场估值的差距过大,必然使得红筹股大量进入,重新圈钱,那么最后由我们中小股民来付这个成本。
  国际化,我们的差距在哪
  必须指出,今天国际板本身不是国际化,真正的国际化是整个股票市场机制的国际化。
  中国股市缺的是筹码。去年12月,中小板、创业板共有26家企业上市,募集资金93.47亿元,实际募到的近3倍,就是237.78亿元,而冻结资金3.38万亿元,这才是我们市盈率过高的真正原因。之所以筹码过少就因为IPO的权力在证监会,其他国家的这种权力都在交易所。我们完全把这个调节机制给它打断掉了,所以无法调节我们筹码过少、资金过多的问题。我们中国缺乏监管,如果把权力下放给交易所的话,搞不好有新的问题出来,因此我不是建议证监会把权力一定要下放给交易所。我认为,我们交易所也好,证监会也好,应该重新思考一个新的机制。如果筹码过少的问题不能解决,类似中石油事件一定会重演。
  国际化的目的是什么
  国际板并不是与国际接轨,真正想与国际接轨就应该像香港一样,市盈率要跟国际接轨,整个制度要跟国际接轨。我个人很欢迎推出国际板,这是我们改革的一个好机会。我们整个配套做改变的目的不是国际化,而是让我们中小股民如何赚钱。我们的监管不是把它管死,国际化也不是引进国际巨头。监管和国际化的目的是为中小股民创造财富,因此国际化要有一个前提,要保证中小股民赚钱才能符合我们中央政府的十二五规划的藏富于民,这才是民生经济的本质。(理财周刊)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