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否认清理地方债 央行投放2070亿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发改委否认清理地方债 央行投放2070亿

加入日期:2011-6-3 7:56:35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发改委否认清理地方债 央行警示违约迭加风险
  地方债风险应可测可管可控
  地方债清理问题烫手 中央地方银行恐三网齐破
  财政部闭门讨论平台贷风险 摸底地方债谈何容易
  央行连续三周共向市场净投放2070亿元
  央行温和放水810亿元 市场预期6月加息窗口开启
  加息预期趋于一致 等待靴子落地

  发改委否认清理地方债 央行警示违约迭加风险
  近日,一则「中国将在6-9月期间处理2万亿-3万亿元有风险的地方政府债务」的消息引发证券市场高度关注,昨日银行股集体大幅下挫,拖累大盘收低。但发改委人士就否认中央清理3万亿地方债报道。而据了解,国家审计署于今年3月初开始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尚未完全结束,在地方政府性债务具体情况尚未充分掌握的情况下,有关部门不会轻易敲定清理方案。
  审计工作尚未完成
  5月31日晚,外电引述多位消息人士指出,中国准备清理2-3万亿元可能违约的地方政府债务,做法是将部分债务转入数家新创设的公司,并解除省级及市级政府机构出售债券的限制。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中央政府将会介入偿还部分不良贷款、银行将承担一些损失,同时也将把那些原先限制民间投资的开发案向民间投资人开放。消息刊发后,国内媒体纷纷致电银监会、发改委求证,但上述监管部门人士均表示不知情。财政部人士则向媒体透露外电所称方案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有最终定论。有关部委人士表示对外电所称方案并不知情,但他认为在国家审计署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结果出来之前,谈具体清理方案有些不切实际。
  地方融资平台万余家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报告披露了目前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现状。报告警示称,由于平台贷款普遍额度大、期限长,用途监督存在一定困难,信用风险仍需予以关注。而联系到日前市场也有传言称相关部门将对融资平台进行整顿,一时间地方债务话题波澜骤起,备受关注。
  根据央行报告披露的数据,截至2010年末,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万余家,这一数据与银监会2009年底披露的8000多家相比,增长并不算快。然而如果以贷款规模计算,平台贷款的增长却相当迅猛。 报告披露,截至去年底,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30%。以去年底人民币各项贷款超过45万亿元为计,保守估算平台贷款规模也已逾10万亿元,远远超过两年前披露的7万亿元水平。更需关注的是,报告披露,在1万多家融资平台中,70%的平台散落在各级政府中财力最为紧张的县级政府中。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隐含的风险,本质上讲是信用违约风险。是否具有债务按期偿还能力,成为中国一些融资平台和在目前欧债危机中一些政府所需面临着的相同的财务问题。由此可见,央行的警示并非虚言,而联系到种种相关因素,目前应格外关注融资平台债务违约风险有可能在今后两年被迭加和放大的可能。(.香.港.商.报)


  地方债风险应可测可管可控
  宏观大势
  现有地方债都是以地方政府所属投资公司名义承担,所以债务负担本就处于地下、隐藏状态。不可控和全体国民买单是地方债让人深感担忧的地方,疏堵结合才够真正有效控制风险、消除隐患。
  备受关注的地方债问题又有了新说法。针对有媒体报道,银监会计划在未来3个月内清理多达近3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有消息称银监会、发改委有关人士都予以否定,表示未听说此事。
  尽管有关新闻报告已经被澄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债问题不需要解决。事实上,地方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巨大隐患,如何以疏堵结合的方法,尽快把隐患摘除,是监管部门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社会公众,对于地方债的真实情况了解并不多。就连地方债规模是多少,官方、学者和媒体各自的说法都不尽相同。有媒体根据央行公布的《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推算,截至2010年年末,地方政府平台贷款规模的上限为14.4万亿元。而之前一个业界流传甚广的说法则认为,次贷危机之后由于政府的救市政策,使得地方债规模由4万亿飙升到7万亿。而最新的报道则认为,地方债务中的风险债务规模为2万到3万亿。凡此种种的数据,不仅测算方式各有差异,对地方债务的定义也都不尽相同。
  导致数据不明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法理上根本就不允许地方政府直接负债。因此现有地方债都是以地方政府所属投资公司名义承担,所以债务负担本就处于地下、隐藏状态。既然连地方债务的最基本的情况都模糊不清,当下就谈及三个月清理本就属于不切实际的说法。
  地方债的存在确实加剧了地方财政风险。由于地方债务融资是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为保障,而地方财政高度依赖土地出让金与房产税费收入,因此随着房地产调控持续深化后,地方债务融资还本付息压力越来越大,一旦出现财政无法承担的状况,地方政府就将陷入到破产境地。而国内各级政府并非类似美国的联邦制度,因而地方政府破产的实质就是中央政府全额买单。不可控和全体国民买单正是地方债让学界倍感担忧的地方。
  有鉴于地方债处于地下隐藏之中,所以疏堵结合才能够真正有效控制风险、消除隐患。
  所谓堵就是要尽快对既有地方债务做透明化处理,对各种类型的地方债务全面清理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应暂时限定不允许地方融资平台再行融资放贷。
  依照基本的财政学理论,在财政分税体制下,地方政府本就拥有通过债务融资平衡财务结构的要求,监管部门所需要做的就是规范化而已。
  所谓的疏就是要建立起合法合规的地方债务融资方式。首先要修改《预算法》的规定,允许地方政府发行以投资项目为目的的市政债券。其次,在市场化的投资评估与信用评级的基础上,确定市政债券的规模与利率,并开放资本市场化交易投资。借此以规范化的资本市场化运作替代隐形债务的巨大风险,使得地方债务风险可测、可管、可控。(.新.京.报 .马.红.漫)


  地方债清理问题烫手 中央地方银行恐三网齐破
  近日以来,备受关注的巨量地方债问题的影响正在持续发酵。
  今日银行板块大幅下跌,市场人士指出,目前逾万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坏账、呆账正在逐步的浮上水面,这必然导致二级市场银行股大跌不可避免。
  所谓地方债券,是相对国债而言,以地方政府为发债主体。我国债券业也往往把地方企业 地方债发行的债券列为地方债券范畴。而所谓地方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发起设立,通过划拨土地、股权、规费、国债等资产,成立资产和现金流均可达融资标准的公司,这类公司从银行取得的贷款,称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形成了地方债的一部分。
  央行:考虑发行市政债券清理 央行1日晚间公布的《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介绍了其2008年以来对全国各地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情况的专项调查结果。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30%。而根据央行此前公布的统计数据,2010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47.92万亿元,由此估算平台贷款规模的上限大约为14.4万亿元。
  这份报告在披露这组数据的同时也警示了巨量地方融资在运作中的风险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并表示,央行正认真研究论证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的筹资方式,改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
  银监会:摸底是真 重组债务不现实
  5月31日晚,有外媒称,中国监管当局准备清理2万亿至3万亿元可能违约的地方政府债务,做法是将部分债务转入数家新创设的公司,并解除省级及市级政府机构出售债券的限制。
  报道称,此举是监管部门改革地方政府负债严重的一部分计划,中央政府将会介入偿还部分不良贷款、银行将承担一些损失、同时也将把那些原先限制民间投资的开发项目向民间投资人开放。
  不过这种说法未被证实,今日银监会、发改委有关人士都对媒体表示未听说过此事。
  就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其微博中发表看法称,目前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情况异常复杂,除了从银行贷款外,还通过理财、信托等业务融资,资产结构差异比较大,用单一的方式如资产重组或剥离等清理债务并不现实。所以,单一由银监会接手重组债务的传言显然听起来不大现实。郭田勇认为,目前有关于地方债务清理的猜测恐怕只是停留在讨论阶段,短时间内是不大可能会提到操作层面上来的。
  引入民资可解地方融资困局?
  其实,并不是整肃清理了地方债,就意味着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2011年到2013年期间,大量地方债将进入还款期,地方每年须还款1万亿。债务风险面临集中爆发。地方债的淡出或将为地方政府融资带来新的问题。
  郭田勇认为,目前开始承认部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确实存在问题,并进行一些讨论,寻找最优解决方案是一件好事情,但是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无论采取何种方案,必然会形成一定的损失,所以,目前最重要的不是将来应该采取什么方式,首先应该探讨的是:如果形成损失,是否让银行承担,或者也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承担一部分损失。
  有专家表示,不得已的情况下,中央和地方政府宜将部分纳入预算内开支,来和金融体系的相关责任机构分担化解风险,但前提是债务雪球不能继续滚下去。为了应对地方债所留下的财务缺口,许多业内人士纷纷提及了倡导已久的市政债。有权威人士此前已经吹风,由地方政府作为借款人的市政债,将在2012年开闸。央行昨日也在《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证实了这一说法。
  另外,在地方债务逐步偿还清理之后,地方政府要融资渠道应从何来?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后续问题。在这轮有关于地方债务清理的讨论中,有一个观点就是清理地方债之后,地方政府或许将更多的依赖于民间投资,那么之前限制民间投资的开发案就有望在这样的一种需求下放松。
  不过,上述方法的可行性似乎并不被人看好。许多专家表示,引入民资的前提是各地政府财政制度必须首先实现应有的透明化。(.C.N.T.V)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