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乐观表态“物价可控”寓意政策松动?专家热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温家宝乐观表态“物价可控”寓意政策松动?专家热评

加入日期:2011-6-25 12:49:07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温家宝:中国有信心牢牢控制通胀
  温家宝:内地物价水平可控 预计将稳步回落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金融时报》撰文(全文)
  温家宝总理出访匈英德三国
  温家宝称通胀可控 上证指数创4个月来最大单日涨幅
  温家宝乐观表态物价可控 寓意政策松动抑或公关需要?
  美银美林:温家宝文章传递出积极信号 增信心

  温家宝:中国有信心牢牢控制通胀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3日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指出,中国有信心在今年牢牢控制住物价的上涨。他表示,中国限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政策,已经使得总体价格水平进入了一个可控的区间,而且物价预计还会稳步下降。
  上述文章发表在温家宝离京出访匈牙利、英国、德国等欧洲三国之前。温家宝在这篇署名文章中写道,金融危机爆发近三年来,得益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世界经济已经开始复苏。但当前仍有很多不确定性,复苏仍较脆弱,世界经济仍面临诸多挑战。温家宝指出,各国必须密切合作来应对这些挑战。
  温家宝指出,中国经济和进口的快速增长,是驱动这轮世界经济复苏的一大引擎。但在当前,外界对于中国有一种担忧,即中国能否控制住通胀,并同时维持快速的增长。我的答案是非常肯定的。温家宝写道。他进一步指出,现阶段,物价的快速上涨对很多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共同的挑战,特别是中国和其他一些新兴经济体。
  中国已经将限制物价上涨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任务,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温家宝在文章中说,这些政策措施已经开始生效。总体的物价水平已经进入一个可控的区间,并且有望稳步下降。
  我们有信心,物价上涨今年会得到牢牢控制。温家宝说。他指出,中国的粮食供应已经连续七年增长,眼下供应很充足;同时,主要工业产品都供应过剩,进口则在快速增长。
  展望未来,温家宝指出,中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在已经启动的十二五计划中,中国将继续转变增长模式,继续推进经济的结构性调整。他表示,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正在提速,中国经济在不断加深市场化和国际化,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稳定、快速的可持续经济增长。
  应匈牙利共和国总理欧尔班·维克托、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邀请,温家宝总理于24日上午乘专机离开北京,赴上述三国进行正式访问。(.上.证)


  温家宝:内地物价水平可控 预计将稳步回落(/▲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称,目前中国的价格总水平处于可控状态,并将稳步回落。
  今年前五个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一直在5%上下波动,其中5月CPI同比涨幅达5.5%,创近34个月新高。
  温家宝在文章中说,中国已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这些措施已经开始奏效。
  他表示,我们有信心,价格上涨势头将在今年得到有效控制。
  为了抑制通胀,去年以来,中国官方采取了紧缩银根、发展生产、保障供应等加强价格调控监管的措施。今年以来,光存款准备金率就上调了六次。
  中国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昨天表示,受翘尾因素的影响,预计6月份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将高于5月份。
  他同时预估,下半年由于翘尾的快速回落,新涨价因素继续得到遏制,CPI同比涨幅将高位回落,全年价格将在可控区间运行。
  根据中国官方年初设定的目标,今年内要将物价涨幅控制在4%左右。(.中.国.新.闻.网)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金融时报》撰文(全文)
  金融危机已过去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全球经济正在逐步好转。但是,依旧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复苏仍然脆弱。全球经济增长不平均,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依旧很高,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加剧,通胀压力持续上涨。危机带来的震动尚未结束,新的风险又接踵而来。全世界各国必须紧密合作以应对挑战。
  中国迅速行动起来应对金融危机,调整宏观政策以扩大国内需求,同时推出刺激政策保持增长,深化改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已经战胜了极端困难,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显著结果是,中国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从2008年到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分别达到9.6%、9.2%和10.3%。同期消费价格指数增幅为5.9%、-0.7%和3.3%;还创造了3380万个城镇就业岗位。今年,中国依旧保持了良好的增长。
  中国应对经济危机的利器是扩大国内需求和刺激实体经济,加强长期发展基础和由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我们实施了为期两年的4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涉及基础设施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保护环境。目前中国已建成1.08万公里铁路和大约30万公里公路,增加了210万千瓦的发电机容量。我们为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包括鼓励企业技术升级换代。汶川地区灾后重建已投入1万亿人民币,在受灾地区建设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重建或加固农村住宅483万套和城市房屋175万套。受灾地区已经换上了新面貌。我们努力平衡国内和国外需求,贸易盈余占GDP的比例已由2007年的7.5%降至今年的3.1%。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口增长是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一个引擎。
  为对抗危机,中国在社会保险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几年之前,我们还不能实现。在建立全面覆盖到城市和农村的社保系统方面,我们有重大突破。我们推出了农村养老保险计划,在今年,这个计划将覆盖至全中国60%的农村。基本城镇医疗保险计划和农村合作医疗计划目前已经覆盖了超过90%的人口。所有中国人现在都能够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政府在教育上的花费已增加至占GDP的3.69%。
  我们采用了灵活但审慎的经济政策,确保这些政策的针对性和持续性。我们的预算赤字和债务余额分别低于GDP的3%和20%。政府预算赤字在2010年和2011年都被削减。从2009年中期开始,我们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吸收额外的流动性。在2009年的第四季度,保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进行结构调整和控制通胀之间的平衡成为今年宏观经济领域的主要目标。从2010年1月开始,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了12次和4次。因此,货币和信贷供应已经回归正常水平。2010年6月,我国开始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5.3%。
  外界依旧担忧中国是否能够控制通货膨胀,保持快速经济发展。我的回答是强有力的肯定。物价快速上涨是很多国家都面临的共同问题,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体和中国。中国已经把控物价作为宏观经济中的首要任务,并且制定了很多相关政策,这些政策都以发挥了作用。物价总水平依旧在可控范围内,并将有序下降。粮食已经连续7年增产丰收,供给充足。工业产品供过于求。进口增长迅速。我们有信心在今年牢牢控制物价。
  中国现在在一个发展的新的起点上。我们正在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我们希望转变发展方式。我们将继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研发和教育,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同时缩小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农业化进程在大踏步的推进。中国经济正逐步走向市场化与国际化。我们有能力保证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
  中国将继续与其他国家承担共同责任。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发展,打击保护主义,改良国际货币系统,处理气候变化和应对其他挑战。我们乐于见到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尊重发展中的不同模式,加大对不发达国家的援助以提升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全球经济体强大、持续和平衡的发展。(.经.济.观.察.网)


  温家宝总理出访匈英德三国
  6月2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匈牙利为第一站,展开了欧洲三国之行。从24日至28日,他将先后到访匈牙利、英国和德国。
  访问期间,一系列政府间协议和商业合同将得以签署。其中,投资贸易关系和欧元区稳定是温家宝此次欧洲之行的重要议题。欧债问题上,虽然中方可能再次强调对欧元区稳定的支持,但消息人士认为,此次访问难以产生具体行动和承诺。
  温家宝总理此访是24年来中国总理首次访问匈牙利。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高建认为,这标志着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和温家宝一起抵达匈牙利的还有200多名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这个代表团由商务部和贸促会组织,涉及行业广泛,包括银行、通讯、机电等行业,他们将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据商务部欧洲司相关负责人向本报介绍,这次论坛由匈牙利国家发展部主办,中方将有200多位企业家出席。
  贸促会方面向本报记者透露说,这个代表团中既有中国银行、中兴通讯、上海贝尔和特变电工这些大型企业,也包括不少小企业和私营企业。访问期间,部分企业将与当地企业签署商业合同。
  德国和英国是欧盟对华投资排名前两位的国家。据外交部消息,访德期间,中德经贸合作成果将涉及汽车及零部件、化工、机械制造、电子电器、新能源和投资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中德之间在高科技技术转让问题上展开了密切合作,中国获得了需要的技术,德国赚了钱,这样的双赢局面可谓中欧合作样本。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赵俊杰对本报记者表示。
  而英国驻华大使馆24日发布的信息称:英中峰会将于6月27日周一举行;温总理将与戴维·卡梅伦首相在伦敦进行正式会谈,并将由格林勋爵陪同参观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SAIC)在长桥的MG厂区;峰会将决定开展一个新的国民间的交流计划,来完成现有的中英两国之间的经济与金融对话和战略对话;两国将签署关于投资、区域城市、服务贸易和发展合作的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两国还将签署一份双重征税协议,并希望就气候变化以及教育方面的进一步合作发布公告。
  但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克里·布朗(Kerry Brown)认为,温家宝此次访问或许会更加注重中欧在投资方面的合作。此前在中国外交部就温家宝欧洲之行的通风会上,外交部副部长傅莹称欧元区稳定对中国利益攸关。据路透社估计,在中国近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1/4投资在欧元资产上。
  中国多元化外汇储备的努力,增加了中国对欧盟的投资,尤其是在欧洲国家国债的投资。希腊最新的局势让中国感到担忧,温家宝此行也希望了解欧元区危机进展程度,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克里·布朗对记者表示。
  虽然欧元区稳定是温家宝此次访问的重点议题,也料将再次强调中国对欧元区稳定的支持。但此次访问难以产生具体行动和承诺。(.21.世.纪.经.济.报.道)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