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王牌机构齐看多:沪指还能涨500点 推荐十大金股
海通:下半年沪指将挑战3400点
谢国忠:房地产调控板子打在股市屁股
叶檀:美联储搞庞氏骗局 等牛市还不如等外星人
贾康:目前经济风险与政策选择
鲁比尼:各国决策者弹尽粮绝
皮海洲:投资者需要告别救市情结
朗咸平:中国经济可能会长期萧条
证券界教父阚治东:A股大跌世界罕见 希望政府重视
经济学家邓肯:中国经济大放缓不可避免 工资大幅回落
私募邓学文:底部确认 跨年度牛市将展开
王牌机构齐看多:沪指还能涨500点 推荐十大金股
相比外资机构对中国经济的一片看空声,申银万国证券和海通证券昨日齐齐唱多A股。申银万国认为,下半年上证综指有500点的上涨空间,海通证券也认为二、三季度将是上市公司全年业绩增速低点,上证综指下半年运行区间在2600-3400点间。
申银万国与海通证券昨日分别在贵阳和上海召开2011年中期投资策略会。申银万国市场策略首席分析师凌鹏认为三季度是纠错的季节、宏观环境处于小复苏。在他看来,当前工业增加值下降而投资屡创新高,反映库存调整特征。下半年只要国家项目正常投放、随着去库存的结束,经济不断向上的概率大。而通胀下降则是大概率事件,并判断二季度上市公司毛利率可能是全年低点。申万在与利润占所有上市公司74%比重的行业深入交流后,判断只有电力、钢铁2个行业会有所下调。
申万预计,以动态市盈率13倍估计,上证综指下半年或至3200点;若一旦通胀下滑超预期,A股动态市盈率可升至15倍左右,对应点位是3651点。在宏观调控方面,申万预期年内还有一次加息,最晚在7月份实现;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频率则将明显降低,预计年内还有2次上调,至22.5%。申万建议投资者下半年要降低预期收益率、进行左侧配置。虽然其预期市场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但申万认为,估值一旦维持高位,市场又会陷入纠结。
凌鹏建议关注几个市场关键信号--7月份的PMI(采购经理人指数)、6和7月份汽车数据、7月份工程机械销量、6月份房地产投资和政府专项投资项目的进展。
下半年的行业配置,申万首选房地产、汽车、电子元器件的先导性行业,以及供应有瓶颈的投资品,如煤炭、水泥。同时随着消费旺季到来,像白酒、纺织服装等PEG较低、确定增长和有一定提价能力品种也会受到青睐。金融和保险,建议标配;新兴成长股,盈利预测和估值都在高位,不具备系统性的机会。
与申万的观点非常相似,海通证券也判断会有估值修复行情,首先配置地产、汽车、银行业。在估值修复后,寻找成长股机会,看好通讯设备、电网设备、水泥、空调;细分行业选择需求快速增长行业,看好冷链物流、触摸屏、光通讯配套设备、节能环保。
◎ 相关新闻
申银万国下半年十大金股
保利地产(600048)、福星股份(000926)、上海汽车(600104)、宇通客车(600066)、报喜鸟(002154)、洋河股份(002304)、歌尔声学(002241)、康美药业(600518)、冀中能源(000937)和海螺水泥(600585).(东方早报)
海通:下半年沪指将挑战3400点
昨日,海通证券研究所召开中期策略会,该研究所认为,着眼2011年下半年,应抓住三个核心要素:政策变化、经济状况、公司业绩。下半年上证综指运行区间在2600点~3400点,是估值修复和成长股启动的行情,而非系统性上涨行情。
对于政策问题,海通证券判断下半年政策不松不紧。海通证券提出,2011年不是普通的周期年,而应是调结构政策年。海通证券预测2011年GDP增速为9.6%,因此判断政策整体放松的概率很小。同时,房地产、信贷政策仍在可控执行期,进一步加紧的概率也不大。由于政策不松不紧,对市场而言,即没有向上拐点动力,也没有继续下杀压力。
对于经济问题,海通证券判断当前经济增长动力此消彼涨,下半年总需求平稳。所谓此消之一是指,此前担忧的房地产、汽车的需求不会进一步恶化;之二是指,此前担心的去库存问题在二季度基本结束。所谓彼涨之一是指,下半年出口会好于预期;之二是指,下半年政府投资会好于上半年。亮点集中在电信、电网、水利、保障房。
对于业绩问题,基于经济下半年总体平稳的结论,海通证券判断上市公司全年业绩低点出现在二或三季度,下半年业绩不会比二季度更差。海通证券同时认为,根据经济运行轨迹,不同行业业绩低点会有不同,早周期行业的业绩低点可能出现在二季度,如地产。中后周期行业的业绩低点可能出现在三季度,如钢铁、化工、煤炭。
基于政策不松不紧、经济此消彼涨,总需求平稳、业绩全年低点在二或三季度的判断。海通证券认为,下半年市场首先可望迎来估值修复行情,时间点在七八月之交,即二季度宏观数据发布、二季度业绩风险释放之后的时点。选择行业的逻辑是:此前受紧缩政策压制、需求不再恶化、估值偏低的行业。看好地产、汽车、银行,由于主要集中在周期类板块,因此命名为修复周期。海通证券同时认为,估值修复之后,由于下半年政策面、经济面总体平稳,缺乏拐点预期,市场对其敏感度会下降,进而关注点转向业绩成长性,因此命名为重启成长。具体看好的成长性行业包括传统行业的通讯设备、电网设备、水泥、空调;细分行业的冷链物流、触摸屏、光通讯配套设备、节能环保。(海通证券)
谢国忠:房地产调控板子打在股市屁股
跌跌不休的股市哪里才是底部?最近可能是在2500~3000点之间波动。
这是近日来渝演讲的知名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抛出的观点。
对于股市为何下跌,谢国忠表示,这是由于房地产调控的板子打在了股市的屁股上。
民间借贷吸走股市资金
之前曾有文章报道谢国忠的观点,说房地产调控,会让股市上涨。
对此谢国忠表示否认。
我的观点是,要等到房价掉了才会。股市是区间波动,2500~3000点之间。
谢国忠说,中国的调控属于总量控制,因此银行的资金尽管利息比较固定,但不贷出来,从而造成了民间利息如此之高,结果资金都到民间放贷去了,导致股市缺血。
他说,民间利息已高达30%,正把股市的钱吸走,这是目前股市出现下跌的核心问题。
股市挨了房产调控板子
为什么每次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按照惯例,炒房的资金会流向股市,股市应该上涨,为何情况却恰恰相反?
谢国忠表示,中国调控的原因是通胀,通胀是由于房地产泡沫,结果负担全加在了股市上。
他说股市要翻身,需要两件事。
一、调控需要平衡,不能乱,完全只是量的控制,应该是银行贷款公平对待,把利息加上去。现在的贷款利息,银行才6.8%,而民间是30%,如果把银行的利息加到10%,民间利息也变成10%,那么股市里受到的压力就小了。
二、房价掉下来后,交易量必须上来。
叶 檀:美联储搞庞氏骗局 等牛市还不如等外星人
全球最大债券基金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比尔·格罗斯认为,美联储向金融市场注入数以万亿计的美元,由此产生的通胀效应及膨胀的公共债务不亚于庞氏骗局。
北京时间6月23日凌晨,美联储将公布最新一轮利率决议。预计联储议息会议将保持零利率不变,同时不会推出QE3,但会以变相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抑制利率实际上涨。美国庞氏骗局继续,但对市场影响中性。
任何政策都是妥协的结果,美国糟糕的消费与就业数据给了美联储维持低利率的充分理由,弗里德曼的忠实信徒伯南克绝不犯政治错误在此时加息。
但伯南克同样无法忽视反对量化宽松派的意见,多个美国地方联储官员近来公开反对美联储出台QE3,其中在本年度美联储理事会拥有投票权的芝加哥联储总裁查尔斯·埃文斯、达拉斯联储总裁理查德·费舍尔、费城联储主席查尔斯·普罗索,本月6日倡议尽快制定有序的退出策略。内部有鹰派,外部反对力量不容乐观,美国继续量化宽松是把受通胀折磨的新兴经济体和受债务危机折磨的欧元区架到火上烤。
美国通胀形势不容乐观。5月份美国CPI同比上涨3.6%,创3年来新高。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与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上涨了0.3%,是自2006年以来的最大环比涨幅;同比涨幅则达到1.5%。而就在2009年4月,美国消费者价格同比下降0.7%,为1955年6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美联储变相的量化宽松,包括提高对通胀的容忍度。据报道,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正在内部就制定准确的通胀目标展开探讨,而这一目标很可能会提高到5%;二是将利用总额2.6万亿美元的证券投资组合所得收益进行再投资。这意味着其创造出的天量流动性仍将继续留在系统内,未有丝毫撤出,这相当于本金没有增加,收益继续投资,总体的负债规模会进一步扩大。最后一招与美联储无关,但考虑到危机时期美联储与美国政府已经成为连体婴,因此,美国政府扩大负债上限改变政府的资产负债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也不得不随之扩张。
伯南克是个悲剧人物,他的宽松货币政策不会成功,因为他的前任格林斯潘已经把货币手段使用到极致,使货币政策失去了弹性。美国上万亿的量化宽松政策,使美国经济摆脱了通缩,但陷入了滞胀,我们很难说滞胀就比通缩美妙。事实上,到目前为止,美
国释放的货币大部分进入虚拟经济领域,而对于实体经济没有什么好处,房地产、GDP和就业没有在第二轮量化宽松的后期得到提升,倒是股票和大宗商品受惠不少。谁都清楚,虚拟经济在通胀初期受惠价格上升,最终会在残酷的滞胀面前败下阵来。果然,在去年7月2日道琼斯指数进入持续上升周期以后,今年5月2日开始调头向下。
更糟糕的是,美国的就业下行与通胀上升,抑制了普通公众的消费,拉开了贫富差距,华尔街通过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恢复了元气,而工薪阶层大受其害。摩根士丹利的罗奇曾经表示,自2008年初以来的13个季度里,经通胀因素调整后的平均年化消费增长率仅为0.5%。2011年初期美国家庭债务已降至个人可支配收入的115%,尽管这一数字比2007年的峰值下降了15%,但仍远高于1970年至2000年间75%的平均水平。
美联储最终会为容忍通胀,认可通胀推动经济理论害臊。通胀不能推动经济,但确实能够赖账。《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BrettArends指出,美国经济所需的也许是持续的通胀。如果算上企业和美国政府债务,美国总体债务总量将至少是GDP的3倍。提高的薪酬水平让人们更有能力偿还债务,上涨的资产价格使人们可以通过出售资产来偿还负债。持续5年7%的通胀率将会将我们国家债务的真实价值降低近1/3.
美国二战后之所以能够发展,靠的就是有效地通过通胀切断了与债务的联系,也就是隐性违约,抢夺他人的美元财富。如此赤裸裸的抢劫理论横行于世,是美国经济没有起色的标志之一。
美联储维持宽松的流动性,市场将如何反映?短期内将波澜不惊,大宗商品、贵金属价格按兵不动,但从长期来看,反映实体经济的资产品价格必然下降,希望美国出现大牛市,我们还不如希望外星人登陆地球。
贾 康:目前经济风险与政策选择
目前宏观经济的主要风险是过热还是减速?
刺激性政策退出的情况如何?
短期来看,货币政策恢复稳健肯定有必要,财政政策不能一下子收紧也有必要。
从现实情况来看,那些小的、相对容易取得绩效、相对容易推进的事情,目前不应再错过。
另外,有一些要点值得重视,比如财政政策在总量上配合货币政策,看起来是积极,实际上已经在淡出,但对外不这样说。
在此宏观政策框架下,财政政策思路上,不能简单地像发改委调控房价那样要求开发商标出每间房价。
我认为,财政政策还是要看重机制性风险和经济参数手段,财政调控方面政策可以发力做的事情,是把短期政策性色彩很浓的调控和长期的制度建设结合起来。
比如按照此前的预测,今年下半年物价能够回归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在通胀压力相对减弱之后,可以积极延续去年下半年已经在新疆西部开始的资源税改革,通过这种经济手段,再加上市场竞争压力,促使企业节能降耗,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此外,再谈谈,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我们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前景,应该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
我觉得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到底怎么判断是一个次要问题,是这条曲线走到底部它就消失了?还是到底之后越来越没有劲了才是消失?但这都是必然出现的,而且不一定是坏事。
因为中国必须要解决升级换代问题,有这个压力可能才会使中国的升级换代走得更快、更顺。
在经济减速必然到来的时候,我们更应关注如何能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这对我们实现现代化就要有利得多。
在这方面,是要把全要素生产率保持在一定水平上,这和经济增长质量有关。
原来人口学家说计划生育30年为一期,现在我们已经过了这个一期限。
现在如果放开第二胎限制,并不会出现人口爆炸,因为其中一些人不会选择要第二胎。
另外那些选择要第二胎的结果,一是会增加高素质人口培养,二是会扩大内需,因为这样的家庭多一个孩子对于促进内需是有很大影响的,三是对于人口红利消失是一个辅助性的对冲政策。
中国有明显的民粹主义压力,就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自然而然屈从于短期利益诉求,决策层也不得不回应这种诉求,在某些方面照顾眼前利益,处理不当便有可能牺牲长远利益。
我们应当寻找一种力量使得决策能够更多地体现远见卓识。
要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结合在一起,需要破解很多难题,比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当然从生产力角度包括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实质性提升。
现在,过度垄断因素和扭曲生长起来的行政管制因素综合在一起,这很难靠单项配套改革破除,只有全面配套改革才能解决问题。
当然,真正实质性配套改革也得讲策略。
因此,我们不能放弃希望,未来可能我们会面临一个历史性机遇,那时决策层至少要做一个十年期的决策考虑,这其中就需要体现远见卓识,联结到2050年乃至更前远。
同时我们可以做出一些咨询建议,再加上各阶层的声音,综合在一起,可能会促成中国至关重要的转轨。
鲁比尼:各国决策者弹尽粮绝
尽管一系列发生概率低、却又能对市场产生极大影响的事件的爆发,在2011年严重冲击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可直到一个多月前,金融市场却还一直无忧无虑地上涨着。从年初开始,食品、原油和大宗商品的价格出现上涨,让通胀之幽灵翩翩起舞。随之而来的,是日本发生的骇人听闻的大地震,令日本经济以及全球的供应链严重受损。接着,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在信贷市场失去了信誉,他们需要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欧盟的救助。
但一切却远没有结束。尽管希腊一年以前就被救助过了,可显然,当初的解决方案已经失败了。希腊将寻求第二轮的组织救助--或者,他们需要私有债权人的帮助,但这一做法,又加剧了欧洲决策者间的分歧。
不久前,对于美国不可持续的财政赤字的担忧愈演愈烈,引发了美国政治内讧,差点导致美国政府的关门。而现在,一场关乎美国债务上限的类似内斗又在酝酿之中,如果美国债务上限问题最终未能得到解决,那么就会带来美国公共债务技术性违约的风险。
直到最近,市场似乎还是对这些冲击视而不见;就在日本和中东局势所造成恐慌导致市场修正的几天前,他们还在继续着上涨的进行曲。然而,自从4月末以来,因投资者担心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增长可能会显著放缓,全球股市新一轮时间持久的调整拉开了序幕。
来自于美国、英国、欧元区边缘国家、日本甚至是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数据都在表明,全球一部分经济体(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即便没有陷入二次萧条,那他们的经济增长也是在减速。全球的避险情绪同样也升温了。对贷款还款期限延长或假装不知道,或是拖延和祈祷,这一解决希腊问题的方案,现在看来已是越来越不得人心;而最终出现混乱的局面这一结局,则变得越发可能。
乐观的人士争辩说,全球经济只不过是遇到了阶段性的疲软。企业和消费者对于今年发生的各种冲击,所作的反应仅是暂时减缓消费、减少资本支出和削减就业。只要这些冲击不恶化(而且一些冲击变得不那么严重),那信心和增长就会在下半年得到恢复,而且股市会再次反弹。
但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我们当前正在经历着历时更长的衰退。
首先,关于欧元区边缘国家的问题,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资不抵债的问题,而不是缺乏流动性:公共和私人的赤字与债务规模庞大,与日俱增;遭到破坏的金融体系需要进行一番清理和调整资本结构;竞争力显著下滑;经济增长不足;失业率攀升。想要否认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公共债务和私人债务需要进行重组这一事实,已经不可能了。
其次,拖累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因素是长期性的。这些因素包括私人和公共缓慢却旷日持久的去杠杆化过程;油价的攀升;就业创造乏力;房地产市场面临新一波的衰退;州和地方政府出现严峻的财政问题;联邦政府赤字和债务负担不可持续。
再者,过去几个季度,英国的平均经济增长情况较为平淡,而一旦通胀率飙升,那么财政紧缩政策就会率先出台,这就阻止了英格兰银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上,通胀甚至还可能迫使英格兰银行在今秋就开始加息。而日本现在因为地震已经陷入到萧条之中了。
所有这些经济体的增长,其实早已微乎其微,并出现放缓迹象,去杠杆化的进程需要公共和私人减少支出,来增加储蓄并削减债务。现在,除了发达经济体今年所经历的一系列黑天鹅事件之外,各国早前实施的货币和财政刺激要么已经结束了,要么即将结束。
如果现在发生的一切,最终演变成的结局比暂时的阶段性疲软更糟糕的话,市场就将经历进一步的修正。这样,疲弱的经济增长,以及股市下滑所带来的负财富效应,会削减私人支出。而当前与2007~2010年间的表现形式不同,那时,任何一个冲击事件以及市场的下滑,都会被政府所颁布的政策所抵消,但如今,各国决策者可以说是弹尽粮绝了,因此他们也许无法再做出什么举措,来进一步刺激资产价格的膨胀和推动实体经济的增长。
很多发达经济体为了避免财政问题彻底失控,已经开始实施一定程度的紧缩政策,政府没有政策弹药的现实足见一斑。公共债务已经很高了,而且很多主权国家深陷困境之中,所以政府通过更多的救助、担保和剥离问题资产的方式,来保护其银行的能力也严重受限。货币机构实施的新一轮所谓量化宽松政策也许并不会发生,因为通胀在很多发达经济体中都在攀升,虽然攀升的速度较为缓慢。
如果最新的全球经济数据反映出经济增长并不仅是暂时的停滞那么简单,且市场和经济会继续放缓,那么决策者应该深切感到,他们现在已束手无策。若一切如此演变,那么,很多发达经济体出现经济增长放缓,或者不久就会出现二次衰退的风险,将急剧上升。
皮海洲:投资者需要告别救市情结
对于成熟的投资者来说,必须告别救市情结,使自己在投资过程中始终把风险意识放在第一位。与其寄希望于管理层救市,还不如投资者自己救自己,不要让自己陷入到投资的困境之中。
最近一个时期股市的持续下跌,让投资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受到严峻考验,一些私募基金甚至发出了再无行情就没饭吃的感叹。救市情结也因此在投资者的心中滋生。尤其是本周二,上证指数出现25.23点的反弹,管理层救市的传闻也因此在网上流传。传闻称:管理层已经向券商打招呼将要救市,请相关方面做好配合。
这则救市传闻当然是不可信的。一方面是目前的市场似乎找不到救市的必要性。上证指数从4月18日的最高点3067点下跌到6月20日的最低点2610点,跌幅不过15%而已。回顾一下中国股市的历次救市政策出台,还没有哪一次救市政策的出台是在大盘只下跌了15%的情况下出现的。
而且,管理层救市,通常都是伴随着新股发行出现困难,但目前的新股发行仍然畅通,每周发行新股都在5只以上。虽然本周一发行的美晨科技市盈率只有18倍,创出创业板新股发行市盈率的新低,但新低并不是最低,新股发行市盈率还可以继续低下去,这对投资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而只要新股发行畅通无阻,管理层又何必救市呢?
另一方面,政策救市是政策市的产物,而目前的股市已进入市场化年代。虽然仍不排除管理层救市的可能性,但救市政策的出台应该是非常慎重的。而向券商打招呼救市,这已经是十几年前的老套路了。如果真要打招呼,应该是先向社保基金打招呼,让社保基金赚取政策红利。再就是向基金打招呼,毕竟基金才是目前市场的第一主力。
况且,管理层真要救市,只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就够了,何须相关方面做好配合呢?而这种事先打招呼的做法难免有信息泄露的嫌疑,有违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
所以,打招呼救市的传闻是不靠谱的。而这种传闻得以在市场流传,它是部分投资者救市情结的反应。
救市情结对于投资者的危害是非常明显的。它首先表明,有关投资者还停留在政策市年代,还缺少必要的风险意识。于是每到股市低迷时,这些投资者总是寄希望于政策救市,而不是考虑自己如何在股市里防范风险。
因此,对于成熟的投资者来说,必须告别救市情结,使自己在投资过程中始终把风险意识放在第一位。与其寄希望于管理层救市,还不如投资者自己救自己,不要让自己陷入到投资的困境之中。
朗咸平:中国经济可能会长期萧条
昨天,朗咸平在陕西宝鸡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情势分析论坛上表示,由于中国目前的制造业危机,民营经济将受到史无前例的打击,中国经济可能会长期萧条。朗咸平还认为税费是通货膨胀的最大元凶,高税费使制造业难以生存,每一次提高利率都将使制造业再一次受到打击,导致制造业资金流出,而流入楼市股市,产生资产泡沫。(证券时报网)
热钱囤积通胀压力大 渐进升值倒逼制造业转型
内部通胀压力巨大出口企业面临人民币升值冲击热钱囤积周边伺机入侵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昨日发表博客称,汇改一周年的主要成就:1。人民币汇率更富弹性;2。汇率避险市场初步发育;3。外汇市场深度和广度继续发展;4。国际收支不平衡最终有所缓解;5。外贸和经济整体保持了相对平稳。但汇改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民币汇率篮子中的货币相对单一等。
企业已懂得加大进口对冲成本
汇率的变动,首当其冲地对微利的中国制造企业造成了冲击。据商务部调研数据显示,当前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平均利润率约为3%-5%。
汇改之初,呼声最大的就是出口企业的难解困境。不过,记者发现,部分聪明的外贸企业已经懂得通过加大进口来对冲人民币升值所增加的出口成本。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更倒逼部分低端制造业加快转型。
记者采访了众多出口企业,据其反映,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二是削弱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出口受到一定的抑制。三是升值预期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部分订单的流失。
海亮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铜管出口企业,企业生产用铜必须大量依赖进口。该公司董事长冯亚丽介绍,他们在加大主要原材料进口的同时,根据出口产品需要,对配套辅料锌、镍都采取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同时加大对国外废杂铜资源的回收利用,以此来弥补国内废铜需求缺口,以降低原料采购成本。而国家鼓励铜等稀缺资源进口,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收支的平衡,减少贸易顺差,缓解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等矛盾,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而近年受包括汇率成本在内的生产成本大幅上涨,沿海制造企业不得不通过产业转型及升级,以谋求利润空间。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分析认为,中国制造转型必须着力解决三大问题:一是转变中国经济发展对出口市场的过度依赖问题,挖掘国内市场潜力;二是必须把重心转移到推进制造业升级上和技术升级上,避免中国经济锁定在低附加值、简单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上;三是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上,除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选择外,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冲销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产生的国际收支效应而人民币升值恰好为解决上述三个问题提供了契机。张茉楠说。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姚文萍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国家适当加速人民币升值,是出于对大局的考虑目前全球性通胀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是持续的,这也倒逼了企业自身要转型升级来平衡。
人民币走出国门但仍无竞争力
在刚刚公布的5月份CPI达到了5.5%,追平34个月高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汇改效果之所以明显,通胀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花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指出,人民币升值加快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个于国内通胀压力比较大,导致升值快了一些,第二个跟美元有关系,美元持续贬值造成人民币被动升值。他还预计美元趋势总体走贬,未来人民币对美元还会持续升值。
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也表示,通胀对人民币升值和汇改有推动作用。因为国内出现通胀,意味着实际汇率还有升值空间。她认为今后人民币升值会进一步提速。
在讨论通胀对汇改影响时,香港注册金融工程师赵志敏则认为作用是相互的人民币升值加快和通胀是有很强的关联性的,人民币升值以及持续升值预期都诱使了海外资金的流入,尤其是我国的人民币基准利率还高于欧元和美元,更加促使海外资金流入以获得利率和汇率上的双重收益。因此,海外资金的流入倒逼央行发行了大量本币,从而助推了境内的通胀。赵志敏说。
据渣打集团全球研究经济师李炜分析,汇改进行一年除了推高了物价,对老百姓没有其他直接影响,即使对于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地区,人民币升值也没有起到多少影响,由于国际货币大都以美元计价,商品价格涨幅远超过人民币升值幅度,所以即使在亚洲市场人民币仍无竞争力。
不可忽视的是,汇改促使人民币升值,吸引热钱进入增加外汇占款,推高了基础货币量,进而推高了广义货币发行量。今年一季度热钱大规模回流,倒逼部分物价上涨。
另一方面赵志敏也指出,央行现在逐步试点并放开人民币的境外贸易结算,国际板的推出也会涉及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这些都是央行为了抑制外汇占款导致通胀所采取的对冲措施,因此,通胀将促使中国现有外汇管理制度发生深刻的变革。
不过,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对此作出过表述。他说,应对通货膨胀的各项政策工具中,最主要的一些手段里,并不是特别侧重于汇率这项工具,因为还有其他若干项工具。他强调,汇率政策和汇率改革必须要坚持渐进性,也就是我们还会坚持用渐进的办法来推进汇率改革,增强汇率的灵活性。
拒绝休克人民币选定稳步汇改
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发表署名文章《推进利率、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文章阐述了下一阶段汇改的走势。
文章称,在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改善宏观调控能力。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市场人士认为,这是人民币继续升值的信号,至少未来3-5年,人民币随着汇改继续处于上升空间,这个基本无疑。
但如果说为何迟迟不愿放开让人民币自由浮动,很大程度上是担心热钱的涌入。受人民币升值预期影响,热钱涌入之势凶猛。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中国外汇占款达243907亿元。
赵志敏表示,汇改进程中最需要警惕的是热钱的冲击,流动性的消失有可能是在一夜之间,这对于中国金融体系的健壮性是极大的考验。另外,由于中国的出口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对这些产业而言是致命的打击,因此,加强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已经迫在眉睫。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建臣则认为,人民币升值究竟是一步到位,还是渐进式升值,核心问题取决于中国经济的软实力,取决于中国如何真正参与国际竞争。但尤其要注意三个方面,首先,国内居民收入必须快速真实有效的增加,否则人民币升值,和老百姓关系不大。其次,政府必须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有所突破,必须实行利率市场化,使汇率与利率相协调。最后,政府不能通过牺牲一批企业换取汇改的成功。
而事实上,官方对此态度一直极为鲜明。周小川在央行重启汇改后多次强调,人民币不会在短期内快速升值。中国会抵制美国和欧洲就人民币汇率问题施加的压力。在人民币汇改问题上,中国拒绝休克疗法。
证券界教父阚治东:A股大跌世界罕见 希望政府重视
昨日,在中国证券界有教父之称的阚治东,在汉参加了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和危机公关研讨会。会上他提出,A股持续下跌,新股不断破发,上市公司造假严重,大量投资者亏损,导致对股市信心不足。希望政府部门引起重视,警惕A股沦为香港创业板,想发新股都难。
A股大跌现象世界罕见
受国际板将要推出的影响,昨日A股继续大跌。阚治东表示,从6000点跌到现在,恢复3000点都难,这是世界股市都罕见的。很多国家都出现过股市大跌,但都通过一两年就创了新高。但A股至今没有起色。
他说,2010年,A股上市公司融资量世界第一,满足了一级市场融资需求,对企业帮助很大。而反观二级市场中小股民,绝大部分投资亏损,这说明我们过度看重了一级市场,而忽略了二级市场。这会极大挫伤二级市场投资者积极性。
事实上,从去年至今,八成新股破发,还有大批量新股等待上市。我们要警惕A股沦为香港创业板。阚治东说,香港创业板刚推出时,很多企业上市,包括很多质量不佳的企业。但事实证明,这些企业上市后,股票大跌,而且造假严重,导致大批中小股民亏损。最后,股民、券商集体对创业板失去信心。即使再想发新股也没有人买了。
政府管理部门如果不加以重视、改变,股民对A股一旦失去信心,很容易出问题。他建议,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正面宣传。同时,要提高上市质量,减少造假行为。
教鄂企做真诚的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谁都不敢保证不会出现问题,出现了危机,在于企业如何去应对。他说,三聚氰胺事件 、绿大地造假、双汇瘦肉精等系列事件,说明了公关的重要性。
上市公司如何处理公关危机是一门学问。阚治东作为证券界发展的见证人,总结出了5大原则,即承担责任、真诚沟通、速度第一、系统运行、权威证实等原则。
他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例来说明。从2008年3月各地出现泌尿结石婴幼儿到9月11日东窗事发,三鹿一直没有站出来承认错误,承担责任,违背了承担责任原则。
从3月事件浮出水面到9月曝光,长达半年的时间,三鹿没有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策略,最终导致问题升级,公关没有采取速度第一原则。自检结果出来后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而是持续销售。同时,封存自检结果,除公司高层以外都 不知道,没有组织好全公司员工积极应对,违背系统运行原则。
此次事件本由奶源引起,但是三鹿却没有通过权威机构来证明其原料问题,最终导致了破产结局。也违背权威证实原则。
近年来,湖北企业上市前,像金运激光等,都被爆出了诸多问题,而大部分都采取了回避。
对此,阚治东表示,包括湖北企业在内,国内很多企业上市前都会被曝光问题,但大部分都会低调处理,担心说多了影响上市进程。
他建议,湖北企业要敢于担当,该澄清的要澄清,该否认的要否认。问题也要敢于承认,做一个真诚的上市公司。
如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阚治东:学习美国硅谷银行
身为证券教父,后又投身创投,阚治东洞悉中国投资市场。昨日,针对当前热点话题,本报记者对阚治东进行了专访。
问:银根紧缩后,中小企业融资越来越难,即便能融到资,成本也很高,您觉得有什么办法缓解这一难题?
答:确实如此,商业银行不愿意贷款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只能去找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借高利贷,成本极高。
这一问题在美国硅谷就做得比较好。美国硅谷银行是一家专门为中小企业放贷的企业,只为中小企业放贷,不接大公司业务,而利率则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
他们也做了部分风投的业务,对中小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企业一旦做好后就退出。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硅谷银行做法,成立类似银行。当然,这需要在体制上突破。
问:您从事创投多年,觉得武汉投资环境如何?
答:当年资本市场刚起步的时候,武汉就占了很重要的地位。现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成立,也体现出了武汉的重要性。湖北有很多机会,武汉也有很多好项目。我此次来希望借机多与湖北的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等多交流,寻找更多好的项目。
经济学家邓肯:中国经济大放缓不可避免 工资大幅回落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身为经济学家和作家的理查德-邓肯(Richard Duncan)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正在接近尾声,一场大的放缓现在已经不可避免。
邓肯在曼谷接受Market Watch电话采访时说,我认为中国在接下来的五年内将无法实现当前的增长速度。
他说,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包括,北京将无法在不伤及自身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快信贷增长,而随着全世界的低息资金越来越少,其出口拉动型增长模式也将无法维持。
邓肯相信,多亏政府以赤字支出的形式提供了一个生命维持系统,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才没有陷入萧条。而如果增长放缓像他的预期一样蔓延开来,中国要防范其经济免受消费需求锐减的冲击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邓肯说,概括全球经济形势就是,各种东西都供给过剩,而全球需求不足。
中国得以避免衰退,主要得益于信贷的高速增长。在24个月内,中国受国家控制的银行就将它们的贷款额增加了60%。
与此同时,随着国际贸易缓慢恢复,中国在危机期间失业的大量工厂工人最终又找到了工作。
邓肯不敢肯定,如果经济增长再度严重放缓,中国是否仍能寄希望于信贷的高速增长。他也不敢肯定,在美国和欧洲等经济体承受高失业之痛的时候,国际贸易能否在不遇到保护主义反弹的情况下实现复苏。
邓肯说,美国将单独挑出中国,迫使它停止扩大贸易顺差,这将成为给予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致命一击。
邓肯说,中国对美国的巨大贸易顺差,是过去10年中国实现泡沫般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
银行
邓肯说,中国的银行系统才刚刚开始应对前一轮信贷扩张的后果。
他谈到信贷狂潮之后留给整个经济体的余波时说,中国就像一个人喝了一加仑(约3.8升)红牛饮料,它可以选择让这些信贷逐渐减少然后自己感到极不舒服,也可以选择再喝两加仑。
注入经济体的这些信贷资金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用于建设空空如也的摩天大楼,或者是进入了其他非生产性资产当中,这些资产目前正给银行系统带来越来越沉重的坏账负担。
事实上,有毒贷款问题可能只是刚刚开始浮现。路透社上个月报道说,中央政府计划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而欠下的4,630亿美元债务。
法国兴业银行说,如果情况属实,按中国经济规模折算,中国这一救助计划的规模相当于2008年美国政府为拯救银行业而推出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的1.5倍。
法国兴业银行的分析师格莱士(Dylan Grice)说,未来中国很有可能碰上规模为2008年那次1.5倍的经济危机。
邓肯说,最近中国的工资上涨不会像一些经济学家所希望的那样推高国内需求。邓肯认为,工资上涨是银行放贷激增引发的整体通胀趋势的组成部分,经济刺激计划的效力逐渐减弱之后,工资水平一定会回落。
邓肯说,我没有看到任何令我乐观的现象。
邓肯说,工厂工资可能会大幅回落,就像金融危机期间生产线关闭导致近2,000万农民工失业时工资大幅下挫那样。
私募邓学文:底部确认 跨年度牛市将展开
知名私募、深圳华麟融通投资董事长邓学文在证券微博发表了对当前市场的看法。他认为,大盘已于6月20日见底,目前将进入中期上涨阶段。有望上涨到9月初,突破3067点后再进入调整。随后将继续上涨,展开跨年度牛市行情。
今年2月,邓学文曾准确分析炒完水利后会炒电。4月,邓学文再度在证券微博提示A股将进入时长两个月的调整期。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