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因素致午后变脸 下周行情解析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两因素致午后变脸 下周行情解析

加入日期:2011-6-17 18:59:43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两因素致午后风云突变 下周行情解析

  今日上证综指开盘2661.41点,最高2675.03点,最低2641.39点,收报2642.82点,下跌21.46点,跌幅0.81%,成交752.4亿;沪市167家上涨,762家下跌;今日深证成指开盘11451.76点,最高11567.00点,最低11409.16点,收报11409.16点,下跌26.83点,跌幅0.23% ,成交465亿;深市218家上涨,1120家下跌。

  今日消息面:

  1、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任志武表示,各相关部门将制订详细的支持发展细则并陆续发布;

  2、国家级内贸流通规划 “十二五”流通规划最快将于本月底正式出台;

  3、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中国是欧洲债券市场的长期投资者,中国相信欧元区国家将实现经济稳定发展;

  4、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尚未发现国际“金融大鳄”大规模流入的情况。国际性“大炒家”以违法违规形式进入我国存在法律风险,同时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尚不足,对擅长杠杆交易、套利交易的对冲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吸引力有限;

  5、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中国外汇占款达243907亿元,5月份当月新增外汇占款3764亿元,较4月份3107亿元的增量有所上升;

  6、台湾最大金融企业集团国泰金控在公告中称,子公司QFII资格6月9日获得批准,希望藉此投资大陆上市的股票。

  简评:央行16日公布数据显示,5月中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达3764.14亿元人民币,环比上升21%。经济学家认为,5月新增外汇占款环比上升逾两成,显示央行对冲流动性的压力未消,也是导致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之一。外管局所称“逐步增强人民币汇改弹性”,或许是人民币兑主要货币波幅将要扩大的信号之一。因本月19日将是重启汇改满一周年,市场预期有较大政策出台的可能。

  周五早盘两市小幅低开,开盘后震荡走高,沪指呈现窄幅震荡态势,围绕缺口附近波动。10点过后,大盘一度下探2656点,创今年以来新低。深圳市场交投活跃,表现强于沪市。临近11点,权重股涨势明显,沪深股市盘中快速回升,沪指翻红。水泥、地产、煤炭、石油板块的联合上涨,是大盘反弹的主要推动力。但是午后沪指再度调头向下,14点30分过后沪指跌破2656点缺口。2656是重要底部,因为前面下方的交易密集区,就是主力成本区间的核心地带,同时,此处又接近下跌通道下轨道的位置,成本区域和技术支撑双重力量无懈可击,因此多空双方可能会在缺口附近展开胶着状态。

  今日市场呈现冲高受阻回落的走势。一方面是因为早盘沪深两市涨停的个股纷纷打开涨停板,比如说鼎立股份(600614)、芭田股份(002170)等,这就意味着市场的进取心态明显不足,不利于市场的企稳。另一方面则由于成交量持续低迷,当前沪市的量能只有400余亿元,如此的态势说明了主流资金依然袖手旁观。而以往经验显示出,缺乏主流资金呵护的市场,充其量是一个随波逐流的走势,难有大的作为。因此,午市后市场的跟风买盘再度稀稀落落下来,大盘无奈再度走低。不过,由于中国石油等指标股的存在,大盘的下跌空间也并不是很大。所以,市场在近期极有可能呈现出钝刀割肉的特征,大盘难有大的作为,也难有大的调整空间。因此,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尽量保持仓位,不宜加大仓位投资比例。

  分析人士指出,一个跳空缺口,伴随着一根向下的中阴线,并且跌破1664点与2319点连线的上升趋势,破位形态初现端倪,后市又该何去何从?目前看来,技术面无疑难已形成看涨,而基本面同样面临着较强的火药味。市场的即将展开一场是否确认破位与不破位下行的争夺之战。

  空方势力很是雷人,创出了近期调整的新低,破位2700点整理平台,留下了一个向下跳空的缺口。并且在股指所有均线都呈现空头排列,KDJ技术指标刚刚形成死叉之际,市场继续做空的动能依旧很强势,技术面上即将剑指年内2661的低点,不排除于今日立马再创年内新低的可能。同时,再往下2656点的缺口为也是投资者一直关注是否能够在后市回补。而这一切,笔者认为,在如今这种弱势下行的状态之下,如果仅仅从技术面来看的话,一切皆有可能实现。

  我们认为:三月央票利率上扬,后市加息的可能性加大。近期,A股市场连续走低,频创新低,若央行加息最后的靴子落地,市场反弹又将来临;资金面、扩容压力是近期股市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人士指出,若未来外汇占款增量居高不下,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上调可能;多晶硅环保准入门槛提高,将加速行业整合。对行业长远发展有利,利好多晶硅概念股。

  后市展望:从技术上看,今日大盘回补前期缺口,并未出现预期的大幅反弹,虽然板块轮番上攻,但是股指表现平平,呈现窄幅震荡整理格局,尾盘跳水。大盘日K线收倒锤头线线,显示空方占优,KDJ、MACD指标均死叉,有延续调整要求。大盘60分钟K线重心逐步下移,但量能逐步萎缩,说明空方杀跌动能逐步减弱迹象,但是趋势下行短期调整仍将延续。今日资金呈现净流出状况,表面部分主力仍对目前点位不认可。鉴于大盘已经临近2600筹码聚集区,此时成交量的逐步萎靡说明筹码并未出现松动,投资者此时不宜再盲目割肉,耐心等待补仓机会,操作上主要关注超跌反弹个股,被错杀绩优股。(华讯投资)

  行情或处在最后一跌 严格控制仓位

  今日上证指数报收2642.82点,跌21.46点,跌幅0.81%,成交753亿元;深成指报收11409.16点,跌26.83点,跌幅0.23%,成交466亿元;中小板指报收5439.38点,跌47.17点,跌幅0.86%。创业板指报收802.64点,跌8.07点,跌幅1%.

  两市共有340只个股上涨,1720只个股下跌,涨跌比为1:5。非ST类涨停个股1家,5家个股跌停。今日大盘早盘略微低开,回补2656缺口后,在水泥、地产、金融板块的带动下大盘弱势反弹,午后稀土板块加速下行,大盘震荡下跌,再次回打缺口位置,水泥板块再度发力仍未能阻止大盘尾盘跳水。截至收盘,两市成交创地量水平,市场观望气氛依旧浓厚。从盘面上看,水泥板块涨幅居前,金隅股份大涨5%,板块做多热情被充分调动,塔牌集团、巢东股份盘中纷纷大涨。煤炭板块受消息刺激高开整体表现不俗,盘江股份、昊华能源领涨。农林牧渔板块一改往日颓势,新五丰盘中冲击涨停再度激发板块热情,大康牧业、民和股份等纷纷大涨。相比之下,有色板块集体承压,成为盘中做空主要力量,化工板块、酿酒板块也纷纷遭受抛压;稀土板块重挫,包钢稀土跌停,挫伤整个板块。

  从浪型上看,深证综指的浪型走势较为清晰。以其为例,可以发现深综指从3月28日开启一轮中级级别的下跌浪。至5月30日为止已经完成了最为惨烈的3浪主跌过程,目前正处于5浪的调整末端。如果按照1、5浪等长的规律简单推算,那么市场可能还会有1%-2%的调整幅度。对应到上证指数,目标区间在2600-2620之间。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下跌目标位,而且这里还需要成交量的配合。只有量能大幅萎缩才会有大级别底部的出现。目前交投意愿非常清淡,机构散户都在弃城而逃。在此期间建议投资者严格控制仓位,破位个股及时止损,以免亏损面扩大。同时关注超跌反弹个股,和中报超预增尚未大幅上涨的个股。(大摩投资)

  1996至2001年行情转换带来的启示意义

  1996年至2001年的行情可以划分为三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是1996年至1997年的蓝筹股行情,第二个时间段是1997年至1998年的回调行情,第三个时间段是1999年至2001年的5.19科技股行情。

  1996年至1997年的蓝筹股行情:宏观方面的高增长低通胀、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股市处于大幅度下降后的底部区域,三大周期的共振共同造就了1996至1997年的牛市。这一波牛市以深发展和四川长虹作为领头羊,是一波蓝筹股行情。

  1997年至1998年的回调行情:1997年至1998年,宏观经济低增长和通货紧缩、货币政策不断收紧、股市政策从松转紧以及股市周期进入循环高位,三大周期共振共同导致了1997年5月至1999年5月的回落。

  1999年至2001年的5.19科技股行情:在5.19科技股行情启动时,股市面临的整个宏观环境是低通胀和较高经济增长,面临的货币政策环境是货币供应量的先松后紧,面临的股市政策环境是管理层积极支持股市上涨,面临的股市周期是股市经过1997年5月至1999年5月连续20%的回落后已经处于循环低位。三个周期的共振共同造就了这一轮长达27个月,涨幅高达90%的牛市。

  通过分析经济周期、政策周期以及股市周期的相互关系,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每一轮股市的上涨的前提条件是股市必须处于循环低位,即市盈率一定要很低。1995年2月左右行情启动时对应的市盈率为17.7倍,1999年519行情启动时对应的市盈率为29倍,2005年11月左右行情启动时对应的市盈率为15.4倍,2008年10月左右行情启动时对应的市盈率为14倍。

  (2)当股市循环处于底部区域,如果有政策周期或者经济周期其中之一与之配合,则容易产生小牛市,如果股市处于估值底部区域,有经济周期和政策周期的共同配合,则容易产生大牛市。

  当宏观经济面临的环境是通胀处于高位,经济在紧缩政策下开始下滑;未来抑制通胀,宏观政策中的货币政策开始趋紧,监管当局并没有降低股市的扩容速度;股市经过4月以来的持续下降之后,市盈率仅为15倍,约高于08年底部的14倍,股市处于循环周期的底部区域。虽然股市处于循环底部,但由于高通胀的缘故,但当前并没有得到经济周期和政策周期的支持。但如果通胀得到了有效控制,货币政策将随之放松,经济增长将重拾升势,股市周期、政策周期和经济周期将实现共振,一轮大行情将随之到来。(越声理财)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