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广州等地频频曝出的“血铅超标”事件,让不符合环保标准的铅酸电池再次成为众矢之的,由此引发了国家环保部门对于全国铅酸电池行业的停产整顿。
昨日(6月14日),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国内市场现存的铅酸电池生产企业超过3000家,此次整顿的目标则是要将此类企业规范在300家左右。也就是说,市场现存的90%的企业都将被关停。
“现在(铅酸)蓄电池的价格一直在不停地涨,而且能选择的供货商少之又少,很多都已经停产了。”昨日,山东济宁的一家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采购部的负责人李先生告诉记者,目前铅酸电池的价格已经上涨了近20%。
据李先生介绍,在大量铅酸生产厂关停之后,不但货源稀缺,企业在谈判中的优势也逐渐消失,“之前跟供货商谈判时,生产厂家还是比较强势的,因为我们可选择的企业很多,议价空间也很高,但是现在能找到一家供货商就很难得了。”
李先生所在的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在电动车生产大省山东算是数一数二的企业,但此次行业整顿也使其忧心忡忡,“要不就是减产,要不就是涨价,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涨价就等于自断后路。”
铅酸蓄电池大量生产源头被掐断,看似使得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都不太好过,但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堵住污染源的同时,将催生一种新的业态。
“这将会诞生一批以回收利用蓄电池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李胜茂解释道,在此之前,电动车企将产品出售给消费者之后,产业链也就终止,很多不正规的小作坊将铅酸电池私自回收之后,便直接将铅酸液体倒掉,导致了更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应该发展更多的正规企业从事蓄电池回收。
这条并未被延伸的产业端到底蕴藏了多大的利润?
2011年3月,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向有关部门提交的《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押金制度的建议》中称,“全国尚无一家企业建立了全国性回收网络。也没有任何一个地区建立了规范运行的区域性回收网络。”据其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可回收的铅酸蓄电池达187万吨,其中产业利润空间达到35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