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银行存款大举增加,对股市意味着什么?
当央行公布的5月份统计数据显示,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11万亿元,同比多增195亿元时,这个问题便现实地摆在投资者面前。资金回流银行,为什么没有进入股市?A股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
有个答案可能接近于事实,这就是:A股正在日益被边缘化。换言之,A股市场正在逐渐远离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视野。
怎么会这样?人们或许会惊诧。尽管用边缘化描述A股,有点残酷,但情况确实如此。边缘化来自A股市场赚钱效应的消失,赚钱效应的消失则来自诸多因素的共振:
一是市场被各类融资需求过度开垦。这样的统计数据,投资者或许早已见惯不怪:2010年上市公司的融资数量、金额,不但创出了历史新高,也创出了全世界的最高纪录---全年共有531家公司在A股市场融资超过1.02万亿元。巨额融资带给A股的是,全年大跌14.3%,列全球股市跌幅第一。今年来,股市融资势头有增无减,A股市场继续振荡下跌。截至6月9日,A股总市值已较年初缩水1.53万亿元。而过去五年来,A股融资额年均增长30%,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也大大超过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增长速度。如此高的融资需求,显然超出了资本市场的承受力,也严重压制了股市上升空间。
二是A股市场作为圈钱市的定位不仅没改,反而变本加厉。如今,主板也好,中小板也好,创业板也罢,放眼望去,这板那板虽然眼花缭乱,但圈钱本质没变。特别是创业板,以高成长名义,发行市盈率最高可达匪夷所思的150.82倍,超募现象更是触目惊心。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融资额的三高顽疾,不仅制造了A股的泡沫,封杀了新股上市后的上涨空间,使新股破发常态化,也让一级市场的投资者成了套牢大军、二级市场投资者成了新股泡沫破灭的牺牲品和受害者。当打新的赚钱效应一去不复返时,伴随着新股中签率的急剧升高,从前的申购大军正在加速远离股市。
三是其他市场的赚钱效应与股市的亏钱效应形成反差和对比,加速了社会资金的分流。近年来,炒房子赚钱;买黄金赚钱;投资红木赚钱;买卖纪念币赚钱……唯一不赚钱的就是股市。特别是房市持续走牛带来的赚钱效应,更是吸纳了大量热钱。一般认为,股市和房市是吸纳社会热钱的两个重要场所,社会上的热钱会在这两个市场之间流动。但股市的亏钱效应,让热钱望而却步;而房市易涨难跌,以及房产较之股票资产更具安全性的特点,让规模巨大的热钱,即便在房市里赚了钱,依然不肯离开房市。他们宁愿炒完一线城市,再炒二线城市;炒完二线城市再炒三四线城市,直至县城,也不愿到已成鸡肋的股市中碰碰运气、试试手气。由于缺乏主流资金的深度介入,股市被边缘化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
四是全流通基本完成,股市价值重心总体呈现下移态势。股权割裂,曾经让30%的流通股享受了70%非流通股资产净值数倍甚至数十倍以上的高溢价。如今,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A股基本进入全流通时代,流通股与非流通股间的价差被根除。全流通不仅给A股带来了超出原先流通股两倍以上的解禁股,而且,随着流动性收紧,企业缺钱,抛售解禁股套现的动力越来越强,股市价值重心在供给猛增中不断下沉。从目前股市结构看,最先与成熟市场接轨的是10多倍市盈率的蓝筹股。蓝筹股的接轨,间接挤破了中小盘股的价格泡沫。现在,选股难了,赚钱难了,难以把握、飘忽不定的股市,最终成了投资者抛弃的对象。
股市被边缘化是股市内在矛盾经年累积下的自然结果。这个现象的出现,表明中国资本市场一直将融资功能奉为圭臬的思路正在遭遇挑战;也表明,忽视投资回报而一味以融资为己任的股市,终将无法可持续发展。如果我们继续坚持行政管理下的伪市场化发行方式,依然陶醉于股票数量的单纯增长,依旧追求每年的融资总量,无视股市承受力,不愿变革市场运行机制,那么,亏钱效应蔓延的结果只能是,股市里的资金,加速出逃;股市外的资金,作壁上观;股市将日益被边缘化。只是,人们需要追问的是,股市究竟是被谁推向了边缘化境地?仅仅是那些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热钱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