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推荐阅读
吉林市正在成为我国最大的碳纤维产业基地
碳纤维材料建筑可对抗龙卷风
中复神鹰董事长:打破西方碳纤维材料垄断
碳纤维将供不应求缺口近半
机构视点
中信建投:碳纤维产业:复合材料产业一颗幼小的新星
东方证券:高性能纤维材料主题投资机会(荐股)
世纪证券:掘金高性能纤维
核心公司估值分析
中钢吉炭:碳纤维龙头股
金发科技:碳纤维项目今年6月前投产
大元股份:子公司碳纤维新产品通过专利初级审查
吉林化纤:大股东十二五力推碳纤维研发和建设
大橡塑:设备涵盖碳纤维等多领域
博云新材:募投项目今年逐渐贡献业绩
保定天鹅:大股东将打造新型纤维拓展平台
吉林市正在成为我国最大的碳纤维产业基地
伴随碳纤维原丝制备技术的实质性突破,近几年吉林省吉林市的碳纤维产业飞速发展,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从原丝到碳化、再到制品的完整产业链,一大批碳纤维产业项目纷纷上马,吉林市正在成为我国最大的碳纤维产业基地,并被认定为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碳纤维作为一种高科技材料,以其强度大、重量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工业、休闲体育用品等各个领域。吉林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缴润利介绍说:由于碳纤维最初主要用于军工,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外对其关键技术原丝生产一直高度封锁。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研究,但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据他介绍,吉林市是新中国碳纤维科研与生产的摇篮,中钢吉炭在上世纪50年代就建成了国内第一条碳化生产线,是国内第一个军工碳纤维定点生产企业。
2008年,吉林市碳纤维原丝可以实现规模、稳定生产,标志着碳纤维原丝制备技术,正式在吉林市取得实质性突破。缴润利说,中油吉化是我国最早涉足碳纤维原丝及碳纤维研发生产的企业,在国内第一个突破T300碳纤维原丝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生产;吉研高科还建有国内第一套单线生产能力最大的碳化生产线。
关键技术的突破释放了碳纤维产业发展活力,吉林市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碳纤维产业集群。2010年以来,中油吉化、中钢江城碳纤维、吉林碳谷、吉研高科等企业累计投资近30亿元。目前一大批重点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油吉化千吨级碳纤维项目通过了中石油审批,7月份将开工建设;中钢2000吨碳纤维项目一期500吨7月份将投产;吉林化纤5000吨原丝项目9月份将投入运行……
在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纺丝车间,记者看到车间内并列着4条生产线上,有2条生产线的设备已经全部到位,每条生产线上有各种设备40余台。公司董事长王进军介绍说,2条生产线可实现年产碳纤维原丝5000吨,4条线全部建成可实现年产原丝1万吨。2010年我们原丝产量只有400吨左右,未来5年我们计划做到3万吨的规模。据介绍,这样的碳纤维原丝生产规模居世界排名第二位。
还有一批相关下游制品企业,近两年也相继落户吉林市碳纤维基地。吉林省东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孙希才说,他们企业主要生产碳纤维发热制品,包括汽车坐垫、脚垫、电热马甲等。原来企业所需原料主要从韩国进口,原丝成本很高,始终受制于人。他说:如今我们用的都是本地企业自己生产的原丝,不仅成本大幅降低,而且货源也很稳定。
在吉林市吉研高科技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一个会议室内,摆放着几辆意大利进口的碳纤维自行车,记者用一个手指头就把整个车身抬起了。公司董事长赵春田介绍说:碳纤维自行车目前由于成本较高,一辆车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市场范围还仅限于专业车手,与普通百姓的距离较远。他说:我们8万辆碳纤维自行车项目将于8月份投产,力争将成本控制在万元以内,让碳纤维自行车逐渐走近寻常百姓。
为促进碳纤维产业发展,吉林市还加大了研发机构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缴润利介绍说,目前基地内已经建成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培育碳纤维技术创新团队3个,建立了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和碳纤维发热技术企业技术中心2个,组建了吉林碳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飞机轻型结构材料产学研用战略合作联盟,成立了吉林市碳纤维产业协会,建立了省级大学科技园……
十二五期间,吉林市碳纤维原丝生产能力将达到3万吨,碳纤维生产能力将达到1.2万吨,碳纤维制品生产能力将达到5万吨。缴润利说:碳纤维产业产值将达到300亿元,将成为吉林这个传统重化工业基地新的支柱产业。(新.华.网.褚.晓.亮.王.晓.明)
碳纤维材料建筑可对抗龙卷风
龙卷风本周袭击了美国密苏里州乔普林市,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导致大量房屋倒塌。这些倒塌房屋由木头、钢筋和混凝土制成,建造技术已经有100年左右的历史了。科学家们认为,使用碳纤维、混凝土布和凯夫拉等材料建造的房子会更加坚固,足以对抗包括龙卷风在内的极端天气。
凯夫拉、钢丝网和碳纤维都拥有木头和混凝土等传统建材无法匹敌的柔韧性。与现在很多非常坚固的房子相比,使用这些材料制成的房子发生倒塌的几率要低很多。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5月24日报道,主要介绍高级材料的新书《设计未来》的作者布拉德利·奎因表示,有一种新的建筑学派,正致力于设计更加柔韧的、顺应自然而不是和自然相对抗的建筑。
碳纤维长期被用来制造自行车或眼镜等小型物品,而实际上,碳纤维也可以化身为坚韧的建筑材料,制造出坚固又耐用的房子。奎因表示,碳纤维具有不可思议的坚硬度和柔韧性,能经受地震,比传统结构更能经受龙卷风的考验。
广泛应用于防弹背心中的材料凯夫拉由美国杜邦公司上世纪60年代研制而成,具有密度低、强度高、韧性好、耐高温、易于加工和成型等特点。凯夫拉材料可以让人和房子远离龙卷风袭击过程中卷来的残渣碎片,充当受灾民众的保护伞。奎因表示,现在,科学家们已经使用杜邦公司研制的凯夫拉材料,建造了一种杜邦暴风屋,它看起来像一个由钢丝网和凯夫拉材料制成的帐篷,可以将其从内部直立起来,让人远离所有四处飞散的残渣碎片。
然而,利用碳纤维和凯夫拉这些未来材料和全新的建筑理念,房屋的建造成本可能非常高。现在,对于美国乔普林市的很多受灾民众来说,由混凝土布建造的房子才能更好地缓解燃眉之急。
混凝土布是一种特殊的浸染纤维,当向其中添加水时,能变成脊柱状的隆起,因此,可以使用混凝土布来建造加固型的防护棚。混凝土布的设计初衷是建造军事基地,其工作原理和石膏绷带一样,当朝其喷水时,会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干燥一点后,会出现一个非常坚固的建筑结构,足以对抗任何极端气候。奎因表示,混凝土布很容易制造、便于处理而且造价便宜,足以成为没有防风地窖受灾民众的庇护所。
奎因表示,一个更加激进的建筑学派的想法甚至更加大胆,他们设计出了一种名为地下大楼(与摩天大楼相对)的建筑,该建筑就是被建造在地下,以免受龙卷风经过的池鱼之殃。(刘.霞.)
中复神鹰董事长:打破西方碳纤维材料垄断
全国人大代表、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良作客本网两会访谈,就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保护力度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
张国良介绍说,碳纤维里面主要就是碳,碳外围是四个电子,稳定的物质结构必须是八个电子和两个碳结合在一起,这样才是一个稳定的结构。所以碳的结构是非常奇妙的,比如说我们硬度非常高的钻石,实际上就是碳做的,高纯碳在高温高压下出来的就是钻石,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碳纤维的重量只是钢材的1/5,但是它的强度是钢材的两倍,我们最普通的碳纤维强度是3500兆帕,所以碳纤维的重量非常轻,在航空航天、火箭飞机里减重增强是目前仍然追求的目标。
碳纤维是特别好的材料,比如说羽毛球拍子很多也都是碳纤维做的。碳纤维自行车现在市场上也有出现,网球拍、高尔夫球杆、登山杖、撑杆等等都是碳纤维做的,所以碳纤维这个材料是非常好用的。生活中的钓鱼杆也是由碳纤维材料做的。由于碳纤维有这么好的性能,之所以不能普及就是因为价格太贵了,生产工艺太复杂。我国在近几年也认识到了碳纤维的重要性,研究到现在为止,我国的碳纤维的产量去年一年不到1000吨,我们公司生产了800吨,占到了80%。
西方国家的碳纤维技术比较先进,且对我国是严密封锁的。我到现在连国外先进的生产线都没有见过,我们必须要靠自己的技术。因为碳纤维的工艺复杂,技术难度比较高,所以我国研究了40多年。碳纤维之所以这么难生产,我给大家说一下碳纤维的制造过程。
一根碳纤维的直径只有我们头发丝的1/4,这么细小的一根丝要通过600米的生产线,要经过四次物质的完全转换,这种化学变化是脱胎换骨的,而且中间还要经过200多米长、温度高达1000多度的温度场,还必须要不坏、不烧损,最后才能生产出一根碳纤维。如果中间的数据稍微有一点变化,出来的就不是碳纤维了。虽然碳纤维的材料非常好,但是生产成本太高,所以也限制了很多应用。
我们相信,随着国产碳纤维大批量的投产,碳纤维的成本会很快下降。各行各业对碳纤维材料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所以我觉得十二五规划当中把碳纤维作为第一大新材料,我也感到很振奋、很必要。我们的电缆、风力叶片等等,特别是工业零部件的应用,碳纤维材料都能够得到很大的应用。
(新.华.网)
碳纤维将供不应求缺口近半
碳纤维:力学性能优良的复合增强基材,应用领域广泛。碳纤维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是目前已大量生产的高性能纤维中具有最高的比强度和最高的比模量的纤维。此外,碳纤维还兼有其它多种优良性能,如低密度、耐高温、耐腐蚀、耐摩擦、抗疲劳、震动衰减性高、电及热导性高、热膨胀系数低、X光穿透性高,非磁体但有电磁屏蔽性等。多作为增强材料加入到树脂、金属、陶瓷、混凝土等材料中,构成复合材料。从这个意义上已预示了碳纤维在工程的广阔应用前景。
世界碳纤维格局:发达国家成熟产业,行业集中度高。世界碳纤维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英国、美国、法国、韩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台湾省,主要生产商为日本的东丽、东邦人造丝、三菱人造丝三大集团和美国的卓尔泰克、阿克苏、阿尔迪拉和德国的SGL公司等。日本的三家企业就占据了世界78%左右的产量。发达国家的碳纤维行业已逐步走向成熟。
下游需求中工业应用领域消费比例持续扩大。世界碳纤维的消费结构集中在工业应用、航天航空和体育休闲三个方面,目前工业应用约占总消费量的58%;航空航天方面应用约占23%,体育运动器材应用约占19%。1991-2009年,碳纤维在工业应用领域的消耗是持续增长的,航空航天领域基本保持平衡,而体育用品在碳纤维应用的比例则持续下降,碳纤维应用逐渐从航空航天、体育用品向民用工业应用转移,特别是随着大丝束碳纤维的大规模生产,其价格将不断降低,民用工业用量将继续保持大幅度增加的趋势。
2010年国际碳纤维行业需求回暖。在即将过去的这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中,碳纤维产业并没有幸免,尤其是2009年经济衰退陷入最低谷时,很多碳纤维制造商也推迟或放慢了自己的发展计划。但是进入2010年以来,随着经济危机的好转,全球碳纤维市场出现快速回暖的迹象。综合各种预测,我们判断行业供过于求的格局将维持到2011年,到2012年基本供需平衡,2013年后快速增长的行业需求将有望消化行业的过剩产能,使得行业向供小于求的趋势发展。
我国碳纤维产业基本依赖进口。我国碳纤维的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碳纤维生产能力仅占世界高性能碳纤维总产量的0.4%左右,09年自给率提高到达到16%以上,仍主要依赖进口,无论是质量和规模与国外相比差距都很大。
国内专门生产碳纤维的厂家仅十多家
我国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上还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规模,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复合材料就是将两种材料混合在一起,其性能就比单一的材料更加明显,如碳纤维、芳纶纤维等。中信建投研究员韩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说,碳纤维、玻璃纤维本身重量和材质又都比较轻这样的材料就非常适合运用到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当中。
韩梅认为,如果碳纤维等复合材料产业能够顺利得到发展,对我国的节能减排也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比如汽车,如果外壳用复合材料制成的,车体重量就会减轻,那么油耗也就会降低。
据了解,目前世界碳纤维的消费结构集中在工业应用、航天航空和体育休闲三个方面,目前工业应用占总消费量的58%;航空航天应用占23%,体育运动器材应用占19%。
据中信建投的研究报告显示,碳纤维供过于求的格局将维持到2011年,到2012年基本供需平衡,2013年后快速增长的行业需求将有望使行业向供小于求的趋势发展。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我国碳纤维生产能力仅占世界高性能碳纤维总产量的0.4%左右,2009年自给率已经提高到16%以上,但仍依赖进口,质量和规模与国外相比差距都很大。
有专家统计,现在中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需求量很大,数字大约是10000吨,而产能只有4000~5000吨。随着国家的重视,产能正在进一步提高。十二五期间的产能是能够满足发展需求的,中国目前专门生产碳纤维的厂家有十多家,但高端应用技术还有待突破,如果不突破的话,总体水平还是上不去。
碳纤维引起民间热钱关注
有专家指出,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需求量大,但生产和工艺水平却相对落后。对此,农工民主党中央在此次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碳素新材料产业的建议》,以发展壮大我国碳素材料领域的应用。
针对前述话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分别专访了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咨询部主任唐见茂教授;农工民主党中央《关于大力发展碳素新材料产业的建议》提案执笔人戴君惕;全国政协委员、五矿集团总裁周中枢;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功能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李卫及稀土研究院信息情报室主任窦学宏。
21世纪是碳素材料世纪
NBD:农工民主党在这次两会中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碳素新材料产业的建议》,作为该提案的执笔人,您为什么把碳素新材料产业提到这样一个高度?
戴君惕:高性能新材料的出现历来是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里程碑。进入新世纪(002280)以来,碳素材料已成为全世界大规模开发应用的首选高性能材料。传统的碳素材料是人造金刚石和耐高温石墨材料;而新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碳素新材料是碳纤维材料、碳碳复合材料和石墨烯材料。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比重、耐高温、抗疲劳、导电质轻、易加工等多种优异性能,正逐步取代传统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和军事领域,并开始深入到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
现在一个值得关注的事情是,由于老百姓意识不到石墨资源的宝贵,使得这些资源被部分发达国家买走。21世纪是碳素材料的世纪,要代替20世纪的硅材料,我们要像重视稀土一样重视石墨资源。
NBD:在碳素材料中,哪种材料是重中之重?目前的应用情况怎样?
唐见茂:最重要的代表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如果用于飞机制造当中,将会比现在的铝合金减重20%~40%,在节能方面则会体现出很大效益。波音787目前有50%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空客一款飞机62%的材料也将被碳纤维复合材料取代。
碳纤维复合材料属于一种高端应用,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和工业化水平,最重要是用在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至少要有20~30年的发展空间。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中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产量和质量上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此外,成本约束也亟待解决,一旦成本有效降低,将会在高铁、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
NBD:在碳素材料的应用中,哪些能够一经投入就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规模产值能达到多大?
戴君惕:现在都在讲节能,但是不能割裂开来,最直接的一个例子就是现在中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因此要把新能源汽车考虑成新型节能汽车。我们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非常大,如果把其中一部分投入放到碳素材料的开发中,效果会非常明显,并产生联动效应,比单一投入新能源汽车的回报要快一些。现在宝马部分型号的汽车都是采用由中国生产的碳素复合材料的零部件。
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全国的规模产值目前还很难估计,不过我所在的湖南省如果能够顺利发展碳素材料的话,就可以形成一个1000亿元规模的大产业,全国的数字肯定会大很多。
NBD:目前我国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上处于什么水平?民间资本有何动向?
唐见茂:未来10~20年,在碳素领域最重要的还是高性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也正是因为碳纤维成为了热点,民间热钱有流入的迹象,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家表达过进入该领域的想法。
关注碳纤维下游复合材料企业
预计到2013年,中国将占据全球复合材料市场增长43%的份额。目前国内复合材料用于交通运输的比例相对比较小,只占5%,低于全球24%平均水平。目前高性能纤维在飞机上的比例为50%-80%,波音公司预计到2025年中国运输飞机数量将是原有的3倍;国内风电和汽车领域需求旺盛,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先进的轻质高强材料,符合风力发电机组大容量的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上三大高性能纤维供需情况如下:
1、碳纤维:目前全球碳纤维产能已供过于求。我们认为,碳纤维价格若维持低位,将促进碳纤维在高端产业和工业领域中的普及应用,由于碳纤维每一级的深加工都有高幅度的增值,碳纤维下游复合材料企业将从中直接受益。
2、芳纶纤维:目前全球芳纶纤维整体已出现供过于求局面,但其中芳纶1414的供求形势依旧偏紧。国内芳纶纤维消费旺盛,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0%。我们认为,芳纶1313在需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防护领域、芳纶纸高端产品应用领域市场潜力较大。
3、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目前全球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供不应求,供给缺口为9万吨以上;国内供给缺口为8000吨左右,国内部分企业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供给是关键。
建议投资者关注具有技术、规模优势的公司,如生产航空航天复合材料产品,技术垄断优势明显的公司博云新材(002297),具有生产芳纶纤维中间体技术优势的供应商浙江龙盛(600352)。
碳纤维:新材料之王
碳纤维是由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新型纤维材料,它是用一些含碳的有机纤维,如腈纶丝、沥青及粘胶纤维等做原料,跟塑料树脂结合在一起,放在惰性气体中,经碳化而成的新型纤维材料。由于碳纤维在物理性能上具有强度大、模量高、密度低、线膨胀系数小等特点(具体比较见表1),可以称之为新材料之王,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飞机制造等军工领域、风力发电叶片等工业领域、GOLF球棒等体育休闲领域。
碳纤维的分类与性能碳纤维按照用途可分为两类:1、24K以下的为宇航级小丝束碳纤维(1K的含义为一条碳纤维丝束含1000根单丝),2、48K以上为工艺工业级大丝束碳纤维。
尽管碳纤维均是有原料纤维经高温碳化而成,但根据基础原料不同可以分为三类:1、以聚丙烯腈(PAN)为原料高温碳化形成的碳纤维为PAN基碳纤维;2、以沥青为原料高温碳化形成的碳纤维为沥青基碳纤维3、以粘胶纤维原料高温碳化形成的碳纤维为粘胶基碳纤维。由于PAN基的碳纤维在强度上要优于沥青基、粘胶基碳纤维,在全世界的碳纤维生产中占有90%的比例,具有绝对性的压倒优势,因此我们下边所讨论的碳纤维行业均是指PAN基碳纤维。
碳纤维原丝--碳纤维生产的核心就生产碳纤维的生产工艺流程而言,对于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当生产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的时候,被称为母体的聚丙烯腈纤维首先要通过聚合和纺纱工艺加工聚丙烯腈而成。然后,将这些母体放入氧化炉中在200到300摄氏度进行氧化。另外,还要在碳化炉中,在温度为1000到2000摄氏度间进行碳化制成碳纤维。
尽管碳纤维生产流程相对较短,但生产壁垒很高,其中碳纤维原丝的生产壁垒是难中之难,具体表现在碳纤维原丝的喷丝工艺、聚丙烯腈聚合工艺、丙烯腈于溶剂及引发剂的配比等。目前世界碳纤维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的东丽公司、东邦Tenax集团和三菱人造丝集团,这三家企业技术严格保密,工艺难以外露,而其他碳纤维企业均是处于成长阶段,生产工艺在摸索中不断完善。
碳纤维作为新材料之王,主要应用于飞机制造等军工领域、风力发电叶片等工业领域、GOLF球棒等体育休闲领域。但在2003年之前,尤其是2001年911事件之后,由于飞机制造行业出现短期萧条,而其他应用领域也没有获得快速增长,因此2003年左右碳纤维的需求出现增幅下降,但2003年之后,随着航空行航天领域对于碳纤维需求出现快速增长,风力发电等其他工业应用领域也出现快速增长,从而使碳纤维的需求幅度增加,全球碳纤维市场正以平均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2006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将达到2.5万吨/年,2010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则达到3.2万吨/年,全球碳纤维的供给与需求将出现紧张局面。
航空、风力发电推动碳纤维需求增长。首先,2003年以后,由于大量碳纤维应用于飞机制造行业,比如一架空客A380需耗用30吨碳纤维、一架波音787飞机需耗用20多吨碳纤维,随着飞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碳纤维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明显增长。
其次,随着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在2003年之后的快速发展,碳纤维作为特大风力发电叶片的主要材料,需求也出现明显增长。
最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机械制品对于碳纤维等高端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可以说2003年之后,碳纤维迎来了飞速增长势头。
海上钻井平台、汽车等领域值得期待。碳纤维除了上述优于金属材料的性质外,还具有耐腐蚀性,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沿海钻井平台的构件,比如围栏等,而且可以减轻质量,便于现场安装,是碳纤维未来的巨大市场。
另外,碳纤维在汽车领域可以替代钢材,制造CNG瓶、保险杆、底盘等汽车配件,使汽车质量降低40%以上,从而节省燃油7%,符合有效节能的未来发展优势。
碳纤维是高端新材料财富
碳纤维属于国际高端新材料产业,目前,除了传统的航空航天领域外,汽车、风力涡轮叶片及压力容器等市场对碳纤维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常轶智指出,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传统市场,随着一些新型超大型客机和新一代喷气式客机的投入运营,碳纤维的用量将不断增加。
碳纤维属于国际高端新材料财富,今朝,除了传统的航空航天规模外,汽车、风力涡轮叶片及压力容器等市场对碳纤维的需求也在逐渐增添。据中投参谋财富研究中心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朝,世界碳纤维的需求量将以每年约13%的速度增添。估量2011年,世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全球需求量将达5万吨,2012年将达6万吨,到2018年需求量将可能达到10万吨。
中投参谋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指出,碳纤维是一种高机能纤维增强材料,因为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磨、耐侵蚀、导电和导热等机能,而且兼有纤维的柔嫩可加工性和碳材料的强抗拉力两大特征,以前首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军工等规模。近年来,跟着出产技术水平的前进和出产规模的扩大,碳纤维在新型纺织机械、碳纤维复合芯电缆、风力发电叶片、核电、油田钻探、医疗器械、汽车构件、建筑补强材料、体裁用品等规模也都有应用。今朝,碳纤维非论是在传统的航空航天规模,仍是在汽车构件、风力涡轮叶片等新市场,其应用规模都有逐渐扩大的趋向。
常轶智指出,在航空航天规模的传统市场,跟着一些新型超大型客机和新一代喷气式客机的投进运营,碳纤维的用量将不竭增添。例如,今朝,波音公司已经收到860架波音787型客机的订单,在波音787中,几乎50%的结构材料需要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欧洲空中客车公司打算于2013年投进运营的新一代喷气式客机A350XWB,该机型的主机翼和机身段料大量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三菱重工在新一代支线喷气客机MRJ主机翼和尾部组件的建造中也打算操纵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常轶智同时指出,在碳纤维应用的新市场,碳纤维首要用于风机叶片的载荷增强杆中。今朝,因为风能发电的成秘闻对低廉,全球风机装机容量的增速迅猛,大容量风机的应用将成为首要趋向。而大容量风机的长叶片将会采用密度高重量轻的高碳纤维制造,未来跟着风电应用规模的慢慢扩大,将会大大拉动大丝束碳纤维需求的增添。常轶智还指出,今朝,碳纤维复合材料传动轴、尾翼和引擎盖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也有从豪华车型扩大到公共车型的趋向;而碳纤维在隔热材料规模的应用也在逐渐增大;此外,在核电、油田钻探、医疗器械、汽车构件、建筑补强材料、体裁用品等规模,碳纤维也具有宽敞宽大旷达的应用空间。
常轶智觉得,碳纤维作为国际高端新材料财富,在世界各个国家都备受正视;而且,碳纤维具有优异的机能,其相关产物也备受人们青睐;再加上碳纤维的高技术壁垒及其军工材料布景,将会加倍吸引投资者的目光,从而加大对碳纤维的投资力度。此后,跟着经济的不竭成长和人们糊口水平的前进,碳纤维的应用规模从军工和航天规模向其他规模扩大的趋向将会越来越强。
高性能纤维铺就军事强国基石
高性能纤维是尖端武器装备的重要基础材料。高性能纤维是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结构、性能和用途,或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学纤维,一般指强度大于17.6cN/dtex,弹性模量在440cN/dtex以上的纤维。各国都异常重视高性能纤维科研领域的发展,核心在于其对军事工业的重要作用。当今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碳纤维、芳纶、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具有优异的耐高温、难燃和突出的稳定性,是火箭、导弹、战斗机、作战装甲、海军舰船等尖端武器装备的重要基础材料。此外,宇航服、太空返航降落伞也都离不开高性能纤维材料。
发展高性能纤维产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正是因为高性能纤维材料在军事等战略领域极其重要,发达国家对这一领域进行了严密的封锁和垄断。当前,我们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动用产业政策工具、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加速推进军民融合平战结合的国防产业体系,把高性能纤维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从而实现战略新跨越!
我国在高性能纤维领域取得不断突破。经过近20年的科研和试制,尽管产量依然较小,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碳纤维、芳纶和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领域均已取得突破,由试制阶段进入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前期。其中,中复神鹰已经实现了碳纤维原丝生产和碳化的全部设备的国产化;仪征化纤的300吨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生产线已经稳定生产;烟台氨纶(002254)等公司在芳纶(1313)领域也已成为全球第二的生产商并开始投产难度更高的芳纶1414。政策扶持、技术突破、需求快速扩张成为看好高新能纤维材料的三大驱动力。
高新能纤维材料上市公司梳理及重点推荐品种:1)碳纤维领域:原丝生产商奇峰化纤、碳化企业中钢吉炭(000928)和金发科技(600143)、碳纤维预浸料和复合材料生产的大元股份(600146)、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生产商博云新材,以及潜在碳纤维资产注入的保定天鹅(000687);2)芳纶纤维领域:上游中间体对苯二胺的生产商浙江龙盛、大规模生产芳纶1313及投产1414的烟台氨纶、通过芳纶II中试并开始小规模生产的S仪化和芳纶帘子布生产商神马股份(600810);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领域:产能居国内前列且快速扩张的中纺投资(600061)以及同一控制人旗下高强PE纤维资产有注入预期的ST春晖等。结合公司在高新能纤维材料领域的技术能力、产量规模以及其他主营业务的基本面,我们重点推荐:金发科技、烟台氨纶、神马股份、S仪化(600871)、中纺投资。
日本纺企看好尖端碳纤维
在经历2008年雷曼冲击之后,尖端纤维的需求一度下降,但是,由于飞机和汽车制造商期望使用织物制成的零件,因此,尖端纤维的需求再次大幅增长。目前,世界大约70%的碳纤维市场份额由三家日本厂商占有,他们是东丽株式会社(Toray Industries,Inc.),帝人(Teijin),三菱丽阳株式会社(Mitsubishi Rayon Co.)。但是,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全球竞争看起来正在升温,日本巨头不得不巩固他们在该行业的马首地位。
东丽总裁Akihiro Nikkaku说:2010年碳纤维供应量可能出现缺口。我们必须考虑在近期扩大产能。他在8月初宣布公司一季度业绩时透露,他可能增加资本投入。公司季度资产负债表显示,碳纤维销售额157亿日元,同比增长大约50%。本财年的受益预期显示,碳纤维销售增加,说明需求在扩大。
据私人调查公司富士经济新闻的调查,2013年全球碳纤维市场预计达到1480亿日圆,或者是2009年总量的两倍。同时,一家大型日本证券公司分析师认为,从目前看,日本公司的技术优势意味着他们将保持优势。但是,仅在中国就有20家公司进入碳纤维业务,市场份额的竞争几乎肯定要加剧。
在飞机业务方面,东丽在2006年与波音新一代787梦幻客机签订供应配件合约。东丽还与空中客车的母公司欧洲航空防务与航天公司(EADS)签订协议,从2011年到2025年为他们提供飞机零部件,东丽将从明年起启动爱媛县工厂的生产。
与此同时,帝人有限公司的附属东邦滕克斯公司今年6月取得一些业务进展,与欧洲航空防务及航天公司(EADS)和加拿大的庞巴迪签订供货合同,这些公司生产区域客机。
在汽车制造商方面,东丽开始与汽车品牌在碳纤维汽车零件方面的合作事宜上展开谈判,如德国戴姆勒股份公司(拥有奔驰)和日本三菱扶桑。三菱丽阳与一家德国制造商组成团队,为宝马电动汽车生产复合碳纤维零件。
但是,碳纤维的业务增长也有困难,即成本和原料加工难度。(每.日.经.济.新.闻)
中信建投:碳纤维产业:复合材料产业一颗幼小的新星
碳纤维:力学性能优良的复合增强基材,应用领域广泛。碳纤维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是目前已大量生产的高性能纤维中具有最高的比强度和最高的比模量的纤维。此外,碳纤维还兼有其它多种优良性能,如低密度、耐高温、耐腐蚀、耐摩擦、抗疲劳、震动衰减性高、电及热导性高、热膨胀系数低、X光穿透性高,非磁体但有电磁屏蔽性等。多作为增强材料加入到树脂、金属、陶瓷、混凝土等材料中,构成复合材料。从这个意义上已预示了碳纤维在工程的广阔应用前景。
世界碳纤维格局:发达国家成熟产业,行业集中度高。世界碳纤维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英国、美国、法国、韩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台湾省,主要生产商为日本的东丽、东邦人造丝、三菱人造丝三大集团和美国的卓尔泰克(ZOLTEK)、阿克苏(AKZO)、阿尔迪拉(ALDILI)和德国的SGL公司等。日本的三家企业就占据了世界78%左右的产量。发达国家的碳纤维行业已逐步走向成熟。截至2008年,主要的碳纤维生产厂商大、小丝束产能共计64200吨。
下游需求中工业应用领域消费比例持续扩大。世界碳纤维的消费结构集中在工业应用、航天航空和体育休闲三个方面,目前工业应用约占总消费量的58%;航空航天方面应用约占23%,体育运动器材应用约占19%。1991-2009年,碳纤维在工业应用领域的消耗是持续增长的,航空航天领域基本保持平衡,而体育用品在碳纤维应用的比例则持续下降,碳纤维应用逐渐从航空航天、体育用品向民用工业应用转移,特别是随着大丝束碳纤维的大规模生产,其价格将不断降低,民用工业用量将继续保持大幅度增加的趋势。
2010年国际碳纤维行业需求回暖。在即将过去的这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中,碳纤维产业并没有幸免,尤其是2009年经济衰退陷入最低谷时,很多碳纤维制造商也推迟或放慢了自己的发展计划。但是进入2010年以来,随着经济危机的好转,全球碳纤维市场出现快速回暖的迹象。综合各种预测,我们判断行业供过于求的格局将维持到2011年,到2012年基本供需平衡,2013年后快速增长的行业需求将有望消化行业的过剩产能,使得行业向供小于求的趋势发展。
我国碳纤维产业基本依赖进口。我国碳纤维的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碳纤维生产能力仅占世界高性能碳纤维总产量的0.4%左右,09年自给率提高到达到16%以上,仍主要依赖进口,无论是质量和规模与国外相比差距都很大。
东方证券:高性能纤维材料主题投资机会(荐股)
高性能纤维是尖端武器装备的重要基础材料。高性能纤维是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结构、性能和用途,或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学纤维,一般指强度大于17.6cN/dtex,弹性模量在440cN/dtex以上的纤维。各国都异常重视高性能纤维科研领域的发展,核心在于其对军事工业的重要作用。当今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碳纤维、芳纶、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具有优异的耐高温、难燃和突出的稳定性,是火箭、导弹、战斗机、作战装甲、海军舰船等尖端武器装备的重要基础材料。此外,宇航服、太空返航降落伞也都离不开高性能纤维材料。
发展高性能纤维产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正是因为高性能纤维材料在军事等战略领域极其重要,发达国家对这一领域进行了严密的封锁和垄断。当前,我们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动用产业政策工具、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加速推进军民融合平战结合的国防产业体系,把高性能纤维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从而实现战略新跨越!
我国在高性能纤维领域取得不断突破。经过近20年的科研和试制,尽管产量依然较小,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碳纤维、芳纶和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领域均已取得突破,由试制阶段进入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前期。其中,中复神鹰已经实现了碳纤维原丝生产和碳化的全部设备的国产化;仪征化纤的300吨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生产线已经稳定生产;烟台氨纶等公司在芳纶(1313)领域也已成为全球第二的生产商并开始投产难度更高的芳纶1414。政策扶持、技术突破、需求快速扩张成为看好高新能纤维材料的三大驱动力。
高新能纤维材料上市公司梳理及重点推荐品种:1)碳纤维领域:原丝生产商奇峰化纤、碳化企业中钢吉炭和金发科技、碳纤维预浸料和复合材料生产的大元股份、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生产商博云新材,以及潜在碳纤维资产注入的保定天鹅;2)芳纶纤维领域:上游中间体对苯二胺的生产商浙江龙盛、大规模生产芳纶1313及投产1414的烟台氨纶、通过芳纶II中试并开始小规模生产的S仪化和芳纶帘子布生产商神马股份;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领域:产能居国内前列且快速扩张的中纺投资以及同一控制人旗下高强PE纤维资产有注入预期的ST春晖等。结合公司在高新能纤维材料领域的技术能力、产量规模以及其他主营业务的基本面,我们重点推荐:金发科技、烟台氨纶、神马股份、S仪化、中纺投资。(东方证券研究所)
世纪证券:掘金高性能纤维
中国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需求将日渐强劲,尤其是航天航空、汽车、风电等领域。根据JEC集团研报显示,最近几年全球复合材料需求增长一半都在亚洲,亚洲尤其中国市场增长较快,预计到2013年中国将占据全球复合材料市场增长43%的份额;目前国内复合材料用于交通运输的比例相对比较小,只占5%,低于全球24%平均水平;在工业设备领域比例为10%,也低于全球26%的平均水平。目前高性能纤维在飞机上的比例为50%-80%,波音公司预计到2025年中国运输飞机数量将是原有的3倍;国内风电和汽车领域需求旺盛,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先进的轻质高强材料,符合风力发电机组大容量发展趋势,迎合汽车安全、轻型化发展方向。
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1)碳纤维:目前全球碳纤维产能已供过于求,虽然国内碳纤维进口依赖率高达83.9%,进口替代空间大,但国内碳纤维技术仍待突破,目前进口碳纤维产品价格已逼近国内生产成本。我们认为碳纤维价格若维持低位,将促进碳纤维在高端产业和工业领域中的普及应用,由于碳纤维每一级的深加工都有高幅度的增值,碳纤维下游复合材料企业将从中直接受益。
2)芳纶纤维:目前全球芳纶纤维整体已出现供过于求局面,但其中芳纶1414的供求形势依旧偏紧。国内芳纶纤维消费旺盛,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0%。我们认为,随着供给增加,国内高温滤料用芳纶1313或将出现产能过剩,芳纶1313在需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防护领域、芳纶纸高端产品应用领域市场潜力大;国内芳纶1414主要依靠进口,供给是关键。3)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目前全球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供不应求,供给缺口为9万吨以上;国内供给缺口为8000吨左右,国内部分企业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供给是关键。
投资策略及重点公司。由于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性能要求高、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壁垒高,是未来产业升级的关键要素,建议投资者关注其中具有技术、规模优势的公司,如生产航空航天复合材料产品,技术垄断优势明显的公司:博云新材(002297);具有生产芳纶纤维中间体技术优势的的供应商:浙江龙盛(600352);具备高端芳纶纤维产品生产技术和规模领先优势的龙头企业:烟台氨纶(002254);关注具有生产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技术与规模实力的上市公司:S仪化(600871)。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低于预期;公司业绩受原材料、产品价格波动影响。
中钢吉炭(000928):碳纤维龙头股
公司是一家专业化的碳纤维生产企业,技术实力雄厚,新项目进展顺利,盈利有望不断改善。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炭素制品生产企业,目前总产能15万吨/年,产品达到十一大类五十六个品种,主要有石墨电极、石墨阳极、炭块、特种炭制品、炭纤维制品等,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机械、电子、航天、军工、医疗及新材料等领域。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非洲等40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目前重点发展碳纤维项目。碳纤维市场现在处于高速发展当中,世界碳纤维需求每年将以大约13%的速度增长。2010年我国碳纤维需求达到1万吨左右,但目前国内碳纤维生产企业有23家,总产能为4000吨/年,规模都在千吨以下,成本较高,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公司在江城投资的碳纤维项目于2008年开建,一期500吨/年的生产线建设将于今年8月投产,二期1500吨/年的生产线建设将于2012年年底投产,届时江城碳纤维公司年产能将达到2000吨,成为国内重要碳纤维生产基地。公司目前拥有江城碳纤维公司30%股权。
公司传统的石墨电极业务盈利水平不高,未来将对其进行调整,以生产超高功率、大规格电极为主。公司大规格超高功率电极技术实力国内领先,φ700超高功率电极已经供货宝钢。2010年公司超高功率电极产量为25000吨;2011年将达到38000吨,占比达到40%。
公司作为碳素行业的龙头企业,技术实力雄厚,多年来在新型碳素材料研究方面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对于石墨烯产业,公司有能力进入并从中取得不错的收益,未来高速发展可期。
金发科技(600143):碳纤维项目今年6月前投产
近日,金发科技碳纤维项目在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奠基。预计项目将在2011年6月前开始投产,首期产值预计可达10亿元。全面投产后将实现年产2000吨高性能PAN碳纤维的生产规模,年产值将达100亿元。
金发科技碳纤维项目是广东省和广州市重点项目。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作为碳纤维科研生产基地,该项目引进国外氧化炉、碳化炉等先进设备,配置相应的生产辅助设备。
公司2010-2012年综合每股盈利预测值分别为0.43元、0.61元和0.82元,对应动态市盈率为43、30和22倍。
下游需求稳步增长,其中汽车用改性塑料销量增长最快。公司改性塑料主要应用于家电、汽车、电动工具等。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1865万辆,同比增长31.9%;彩电产量11938万台,同比增长12.9%;空调产量11220万台,同比增长41.6%。下游需求稳步增长,公司改性塑料销量也将稳步增长。其中,汽车行业增长快,公司在继续扩大欧美车系销量的同时,还大力开发日系车客户、并重视民族车客户,汽车用改性塑料销量将迅速增长。虽然家电增速放缓,但我们看好未来小家电迅速发展对公司家电用改性塑料销量的拉动(平均每户小家电数量,美国有140多个,而我国才11个,发展空间大)。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将推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公司于2010年9月28日公布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并于2010年12月18日公布修订稿,将分五年授予激励对象10,000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12.59元,行权的业绩条件包括:相比2009年,2010-2015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50%、110%、200%、300%、500%、600%,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不低于12.5%、13%、13.5%、14%、14.5%、15.0%,产品销售量增长分别不低于20%、35%、50%、75%、100%、125%。
预计2011天津、昆山生产基地将开始释放产能。公司原有广州、上海、绵阳等生产基地,正在建设的天津生产基地首期16万吨产能,我们预计在2011年5、6月投产。江苏昆山生产基地主要生产改性塑料及化工新材料,预计2011年产量5万吨,2012年产量10万吨。
预计化工新材料中生物降解塑料将最先贡献业绩。公司研发或试生产中的化工新材料包括完全生物降解塑料、溯源材料、耐高温尼龙、碳纤维等。生物降解塑料将是其中最先贡献业绩的化工新材料,目前有千吨级中试生产线,预计2011年内将建成2万吨产能,产品定位为出口市场。看好生物降解塑料的盈利能力,预计其毛利率可达50%。另外,溯源材料也可能将是未来1-2年的业绩贡献点。
平安证券表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公司业绩将快速增长,但2011、2012年期权成本摊销分别为2.64、1.67亿元,这将部分影响业绩的快速增长。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