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期完成《证券公司相关专业能力评价指标(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征集。在“业务支持战略投入”评价项目中,信息技术投入、证券研究投入和人员培训投入被列为拟建议监管层年底分类评价时的加分项。
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层在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基础上,将注重提升券商相关专业能力导向,同时使得分类评价更加透明。这将推动证券行业相关专业能力水平提升,同时也会促使券商盈利能力的加速分化。
大型券商全面“强身”
“由强调防范风险,到防范风险与良性发展并重,证券行业面临发展新起点。”宏源证券(000562)总裁胡强认为,大型券商目前所经历的全面“强身”过程,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的提高、证券研究水平的提升和全行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三者均离不开业务支持的持续战略投入。
业务支持战略投入挂钩分类评价后,券商自然会对相关业务的投入更加重视。“券商分类评级靠前全靠加分,而且大中型券商的分数非常集中,1分之内就有十几家券商。”北京某大型券商合规部总经理表示。
实际上,整个证券行业资本实力已显著增强,足以支撑在业务支持战略上的投入。部分大型券商,尤其是上市券商,已具备全面“强身”的资本实力。2010年年报显示,15家上市券商实现营业收入871亿元,净利润345.8亿元,这两项指标均占去年券商全行业的45%左右。此外,上市券商净资本合计达1913亿元,用“不差钱”来形容上市券商并不为过。
中小券商特色“健体”
相对于大型券商的“不差钱”,部分中小券商仍受限于净资本实力,且多数业务乏善可陈。不过,本次协会给出的指标均为相对指标,胡强表示,“用投入占收入的比重取代投入的绝对额,凸显监管部门充分考虑到公平的因素。”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上市券商总裁透露,该公司包括电脑主机、机房、网络交易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软硬件建立与维护费每年都达数亿元。此外,大型证券公司研究所的支出也在亿元以上。
动辄上亿元的投入,中小券商显然不可能在信息技术、证券研究和人员培训等全面“强身”。胡强表示,“很多中小券商都有自己的特色”,寻找特色“健体”之路或是中小券商未来发展路径。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净资本排前10名、前50名和后56名的券商净资本占全行业净资本的比例分别为47%、86%和14%。排名靠后的50余家券商净资本均低于20亿元。
实际上,部分中小券商并没有放弃通过自身努力,将仅有的净资本用在三大业务支持战略投入的一项或者两项上,把相关占比提升到行业中位数以上仍有希望。
券商盈利能力分化加速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中小券商负责人表示,监管层把业务支持战略投入挂钩分类评级,使得中小券商不得不重视信息技术、员工培训和证券研究等方面的投入,加入大型券商所主导的经纪业务转型潮流中。但限于净资本,若全面投入资金则难达到加分条件,集中投入某一项业务或许能争取到加分。
即便中小券商在某项投入上获得加分,但由于投入的绝对额有限,取得的效果无法与大型券商相比。因此,在客户服务质量、投资者教育、信息系统安全、市场竞争力方面很难获得加分,而得分靠前的大型券商将得以取得新业务试点资格。
“若不能在某一新业务上获得加分优势,今后中小券商生存环境将会恶化。”西部证券某负责人表示,随着经纪业务收入逐渐下降和大型券商新业务收入逐渐提高,各券商的差距进一步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