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基础产业之一,我国历史上基本按照“适度提前于经济发展”这一原则进行电力项目规划、建设。电力行业的周期波动由体制原因、经济原因两方面共同决定;。。 90年代后半段的经济“软着陆”及亚洲金融危机间接导致1999-2002年发电行业投资增速的大幅下滑,并直接导致2003-2004年全国大范围电力紧缺局面的出现;。。在2003、2004年的较为严重电力紧缺时期,管理层意识到了发电投资的严重不足,加快了发电项目的审批进度,加之刚刚从国家电力公司分拆成立的五大发电集团竞争意识正浓、做大规模意愿正强,一轮发电投资、尤其是火电投资的高潮期就此到来。而这一投资高峰导致了2005-2009年火电行业的又一轮发点小时数的连续下降;。。近年来空调销量的迅猛增长使得电网负荷率水平逐年下降,电网经济性亦随之下降。此外,近几年我国关停了数千万千瓦小火电机组,使得电网内的调峰能力有所削弱,已经关停的小火电无法像往年那样承担临时调峰任务,从一个侧面加剧了电力供给缺口的扩大;。。近期我们观察到的电力紧缺情况,使我们相信,随着电力供应偏宽松局面的结束,发电行业(主要指火电行业)通过“定量权”在一定程度上曲线获得了“定价权”。相对于电力行业在2005-2009年屡受成本挤压、价格调整不畅的局面相比,目前行业处于“定价权”提升、机组利用率提升、煤价受控的相对有利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