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股东出逃增加创业板指数杀跌动力
本周创业板表现惨烈,创业板指数连续探底。截至5月27日收盘,创业板指数收于822.94点,盘中还创下最低的819.87点,一周跌幅高达6%,超过上证综指周跌幅。有48只创业板股票跌幅超过10%,占比超过两成。
创业板继续暴跌
本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皆连续下跌,创业板虽然周二出现反弹,但反弹力量弱小,随后又连续杀跌。WIND统计显示,本周共有211只创业板股票以下跌报收,占比95.48%;另有两只个股平盘,上涨的创业板股票只有8只。
赛为智能本周跌幅最大,跌幅为19.6%;宝利沥青本周跌去了17.89%;长海股份一周累计跌幅高达15.19%。创业板合计有6只个股周跌幅超过15%。此外,还有42只个股周跌幅介于10%至15%之间。
今年以来,创业板指数已经累计下跌了27.66%,已有多只个股股价腰斩,创业板市值蒸发超过2000亿元。其中,康芝药业、燃控科技、荃银高科等个股股价都已腰斩,神州泰岳、国民技术、碧水源、沃森生物以及乐普医疗等个股蒸发市值均超了50亿元。
经过一路暴跌,创业板估值已大幅下降,目前整体估值为42.16倍,较全年最高的80倍,几近腰斩。仅有万邦达一只个股动态市盈率在100倍以上,海默科技、宝德股份和大禹节水的动态市盈率在90倍以上,金龙机电和永清环保的动态市盈率在90倍以上。
目前50倍市盈率以上的创业板股票共计有72只,占比近三分之一。动态市盈率低于30倍的个股扩充至13只。
原始股东疯狂出逃
自解禁以来,创业板原始股东就开始大规模出逃。5月以来,除去大宗交易,就有6家创业板公司的重要股东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合计套现超过4亿元。其中,回天胶业遭到第二大股东大鹏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减持400万股,套现约1.27亿元。豫金刚石遭到第四大股东王驾宇减持484万股,王驾宇也是该公司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共套现8563万元。南都电源的第六大股东杭州华星企业公司减持了450万股,套现金额高达7460万元。此外,东方财富遭到股东减持176万股,套现6524万元;中瑞思创被减持了3895万元;宝通带业被股东减持了88万股,市值约1393万元。
4月,也有6家创业板公司的重要股东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套现金额高达4.56亿元,东方财富、天龙光电和海兰信的重要股东减持均超过亿元。创业板连续暴跌之下,原始股东仍在疯狂出逃,杀跌动力不减。
大宗交易更是成为创业板原始股东大量减持的交易场所。5月23日国民技术成交了4笔大宗交易,卖方均为国信证券上海北京东路营业部,买方均为国泰君安广州黄埔大道营业部,成交量为63.5万股,成交价格为27.03元,市值约1716万元。5月24日国民技术再成交了5笔大宗交易,两个席位分别卖出250万股和23.25万股,其中单笔减持最高者达到170万股,而能够一次减持170万股的股东仅有中兴通讯、深圳市深港产学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股东孙迎彤。
除了重要股东减持,高管减持也成了杀跌的动力。5月世纪鼎利、莱美药业、上海凯宝、阳普医疗、华谊兄弟、国民技术、等多家创业板公司的高管也频频出现减持动作。华谊兄弟、中瑞思创、南风股份的高管5月累计的减持市值分别达到3.064亿元、6405.8万元和893.2万元。
根据深交所数据,从年初至今,共有65家创业板上市公司遭105名高管减持,共减持162次,减持规模近13亿元。朗科科技在短短4个月内被9名高管减持24次。
乐普医疗的总经理蒲忠杰成了创业板高管中减持数量最大者。3月23日,蒲忠杰通过大宗交易一举减持1500万股,当天套现金额达到3.73亿元,成为一次性套现规模最大的高管。
新股发行快速降温
创业板公司之前的高价发行造就了众多富豪。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上市时,共有超百名亿万富豪诞生,其中4位身家超过10亿。上海荣正投资咨询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创业板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平均身家为11.8亿元,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的平均身家分别为4.48亿元和1.4亿元。
一边是账面财富暴增,一边是成长性不足,引爆了创业板原始股东减持的冲动,仅华谊兄弟就被股东及高管减持近10亿元。今年一季度,就有178家发布高管人员辞职公告的上市公司,包括上海主板公司44家、深圳主板51家、中小板70家、创业板12家,而去年同期,涉及高管辞职的上市公司仅为101家。许多创业板高管在上市后迅速辞职,被市场解读为企图迅速减持股份。
创业板造就了众多富豪,却让二级市场散户大量“失血”,引起了投资者高度质疑与不满。近期新发的创业板新股,发行情况骤然遇冷,市盈率大降,超募资金大降。5月以来发行的9只创业板新股平均首发市盈率骤降至35.29倍,最高的电科院的首发市盈率为56.43倍,千山药机、银禧科技和科大智能首发市盈率在40倍以上,其余5只首发市盈率皆在40倍以下。而4月创业板新股发行的平均市盈率还有57倍,下降幅度高达38%。
与此同时,首发超募比也大幅下降。5月发行的9家创业板公司合计超募22.89亿元,这些公司首发预计募资21.69亿元,超募仅略高于一倍。而4月发行的12家创业板公司合计超募45.37亿元,这些公司原计划募资26.14亿元,超募比为1.74倍。
西部证券报告认为,创业板市场仍处于估值回归的进程中,中期来看创业板市场挤泡沫的进程仍会延续,在创业板整体业绩没有明显改善之际,其弱势格局难以有效扭转。
广东一家私募基金经理表示,中小板、创业板股票今年以来调整幅度已经达到一个中级熊市的水平,有许多创业板个股已经进入合理估值区间。创业板部分新股发行市盈率进入30倍区间了,这些都是市场转向合理水平的体现。
但也有私募人士认为,今后的创业板个股将会两极分化,少部分公司将会创出辉煌,多数公司将会归于沉寂,长期匍匐在低位上。
旱情推高通胀预期 5月CPI或创新高至5.5%以上
【财新网】(实习记者 王莉)食品价格止跌回升,可能带动5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超过今年已有高峰,达到5.5%。
大和资本每周监测的中国通胀情况显示,食品价格在5月16日-5月22日这一周轻微回升,比前周上涨0.14%。5月前三周,食品价格累计下降约0.2%。
大和资本认为,如果食品价格继续回升,5月CPI可能超过3月份5.4%的水平。这样,预计中国央行将在7月份加息25个基点。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专栏)今天(5月27日)更表示,由于5月中国食品价格重回升势,非食品价格没有松动迹象,翘尾因素回升,预计5月通胀将再创新高,同比增幅将达到5.7%,6月通胀继续上行,超过6.3%的可能性较大。
5月27日,农业部公布的全国农产品(16.89,0.01,0.06%)批发价格指数,已由5月初的179.1,一路升至185.4,上涨了约3.5%。
大和资本的研究报告称,5月中旬以前,中国的蔬菜价格已经连续7周下跌,累计降幅达32%。而自中旬起,肉类、蛋类及蔬菜等价格均止跌回升。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11日-5月20日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变动情况显示,猪肉、鸡蛋、鱼及部分蔬菜(大白菜、芹菜、油菜等)价格,均较上期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最高的蔬菜涨幅达16.4%。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成为影响物价的新的担忧。目前,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等省降雨量创下50年来最低水平。大和资本认为,据此判断干旱将导致今年中国粮食减产还为时过早,但旱情可能影响人们的通胀预期。
据武汉白沙洲大市场的监测,干旱对当地叶片菜、瓜果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许多品种开始陆续减产,成本加大,造成蔬菜价格较大幅上涨。5月23日-5月27日,监测的20个蔬菜品种的均价比上周均价上涨18.84%。
本周以来,多数农产品期货价格也开始止跌反弹。5月27日,白糖1201、1109品种分别上涨2.24%和1.14%。早灿稻、菜油等农产品期价均上涨。
沈建光认为,从中期来看,尽管下半年基数效应不及上半年,但由于早前采取的行政干预手段很可能导致通胀峰值延迟,输入性通胀压力并未减轻,长江流域雨季干旱影响农产品价格,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工资稳步提升,电价面临上调压力等原因,下半年的通胀压力仍然不减。他预计今年中国CPI将明显超过政府预想的4%左右的调控目标,甚至接近或高于5%。 (财新网)
广发证券:A股6月市场策略 弱势延续 等待拐点(附股)
5月:通胀与电荒齐飞,经济与指数同降
这个初夏有点“冷”。5月本是大自然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季节,A股市场却仍绿意盎然,似乎还停留在春天里,不肯离去。经济的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均显示经济放缓迹象,而通胀却仍在高位徘徊不下,电荒提前袭来,紧缩政策难以松懈,企业生产成本高企,通胀对企业盈利的侵蚀开始从下游逐步传导至上游……经济似乎进入人们最不愿意面对的小滞涨阶段。外围市场方面,欧债危机也再度牵动市场神经。上证指数继续挑战我们二季度市场策略报告中所指的区间下限——2700点。本月,上证指数下跌-7.84%,中小板指数下跌-8.49%,创业板指数下跌-16.30%。
6月:基本面困局依旧,资金面存隐忧,估值继续国际化
各大研究机构已经开始纷纷下调GDP增速,紧缩政策所带来的资金供给约束、电荒所带来的能源供给约束、刘易斯拐点所带来的人力成本约束等使得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困难,而应对这种困境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间能完成的。而通胀压力又使得紧缩难以放松。资金面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连续下跌后机构止损盘的涌出以及国际板开通所带来对于资金分流的心理层面的影响。国际板开通的另一影响在于对当前A股市场估值中枢的重新定位。
6月行情预测:弱势延续,拐点仍需等待,指数运行区间2600点至2900点
市场在经历了5月份连续缩量下行后,目前仍难以看到止跌企稳并寻求向上的动力。在近日急跌之后,市场仍需谨慎。市场拐点的出现或需等到通胀回落、从紧的政策得以适度放松之时,但这在短期难以看到。但另一方面,估值支撑也将封锁指数大幅下挫的空间。上证指数的运行区间在2600点至2900点之间。
6月投资策略:防御为主,适当关注主题性机会
弱势之下,拐点未明之前,我们仍然采取防御为主的策略,总体仓位控制在60%以下。配置上,以估值稳定的消费类板块为主,同时适当关注主题性投资机会,如发行定价较为合理的新股、电荒受益品种等。6月重点推荐组合王府井(600859)、新华都(002264)、友阿股份(002277)、中国医药(600056)、科伦药业(002422)、天晟新材(300169)、尚荣医疗(002551)、纳川股份(300198)。(广发证券策略小组提供)
国联证券:6月上旬迎来较强的反弹
截至周五收盘,上证指数收于2709.95点,本周累计下跌148.5点,跌幅5.20%,这是自探底2319.17点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本周沪深两市累计成交7804.38亿元,资金面上恐慌性抛售迹象初显,两市累计资金净流出374.33亿元。无论是新股扩容还是新三板、国际板推出步伐加快,亦或遭遇“资金荒”,种种理由都成股市再次下探寻底的机会。那么底到底在哪里?何时能完成筑底?
【底在何方?】
本周,上证综指跌幅高达5.2%,是自探底2319.17点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且这一跌幅是在股市已经连续下跌5周之后创下的。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多重利空尚待消化,此次下跌虽然未必是最后一跌,但距离底部也越来越近。
【市场环境】
6月份两市将有112家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上市,市值共计1585.7亿元,为年内偏低水平。国际板对市场有一定的资金分流效应,但分析人士表示并不会造成国际板上市公司门庭若市、现有公司坐冷板凳的情况。
【走势前瞻】
国联证券认为本周股指的下挫连续击穿多个重要技术支撑位,下周上半周不排除有继续小幅下挫的可能,但我们认为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股指将有望在6月上旬迎来较强的反弹,下周提示的时间窗口将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时间节点。
【投资策略】
整体而言,下周指数反弹空间不大,因此投资者在参与时一定要注意控制仓位、设好止损,并严格执行纪律。而对那些短线操作技巧较差的投资者而言,放弃这样的反弹,耐心等待系统性机会的真正来临也是现实的选择。
七券商研究所所长:纠结的A股走在经济转型路上
见习记者 唐立
昨日,证券时报在深圳举行券商研究所所长市场热点座谈会。来自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华泰联合证券副总裁兼研究所所长马俊生、宏源证券研究所所长董晨、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谭晓雨、浙商证券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邓宏光、中原证券研究所所长袁绪亚、华泰联合证券股票研究部总监姚宏光等专业人士齐聚一堂,就当前股市的一些热点问题作了充分的探讨。
拐点何时出现
从上证指数来看,自从2009年摸高3478点以来,调整时间持续近2年。截至昨日收盘,报于2709.95点,目前依旧低迷,投资者信心严重受损。尽管市场大部分观点认为,股指将持续盘弱探底,但究竟还调整多久,拐点何时出现,成为了困扰投资者的一个难题。
此次座谈会上,较鲜明的观点认为,虽然股市被喻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但综合观察分析,现在的股市反应是滞后的,说到底股市还不能适应国内经济的转型。经过10年发展,中国的资产财富明显增长,比如2001年银行资产总计在20万亿元左右,但2011年已达到了100万亿元。但高耗能、高污染以及靠资本侵蚀劳动者的发展模式无以为继,经济出现被迫转型。而股市恰恰未能谙熟经济的转型之道,故而始终很难获得突破。
针对股指走势,与会代表认为,基于政策底尚未出现,政策调控仍未有松缓迹象。因此,尽管股市整体估值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但依然让悲观的投资者感觉是踩在棉花上。另外,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有可能在6月份达到高点后回落,但受电荒、旱情影响,5月CPI是否创新高又是一个未知数。央行有可能在年内加息1次,并伴有2至3次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不过,明年1、2月份后,通胀或将迎来拐点。因此持有乐观观点的与会代表认为,市场的纠结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但2700点附近具有较强支撑。同时,有与会代表看好消费、重装设备和大金融等行业。
投资需抓住主线
尽管今年以来,低估值的银行股普遍受到市场关注,但投资者翘首企盼的修复行情始终未能持续,只能算成昙花一现。对投资者来说,在通胀和货币紧缩的宏观环境之下,把握整体性机会似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对此,有与会代表指出,在对中国经济的分析中,抓住主线尤为关键,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股市投资。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转折性调整,但一些研究的策略明显还未调整过来。因此,一些投资者被一般的研究报告迷惑,导致对国家的发展战略了解不够。比如,中国要达到军事强国的目标,必然要加强重装设备的研发和制造,因为重装设备属中国军事装备必需的基础性工业。另外,近几十年的发展证明,中国政府有能力解决通胀问题。金融危机之后,治理的总体思路是对的,但政策出现偏差导致了流动性的泛滥,当前市场正在逐步修正这个问题。其实,中国过去的经济出现通胀的年份较多,从某种角度分析,可以说是搭了通胀的便车。
消退的权证、将面世的国际板与彼岸的QE2
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权证作为一种新生的金融衍生品,由于发行量小,制度不健全,自从诞生之后,曾被前赴后继的投机者炒得热火朝天。2005年,股改序幕拉开,沪市方面宝钢、武钢、招行、南航等17家上市公司,先后在股改中利用权证作为股改对价,相关大股东累计发行了21只权证产品,并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如今,一度活跃非常的权证板块,却只剩下一只长虹权证在坚守,且不久也将退役。而在香港市场,权证是非常活跃的交易品种。随着资本市场制度逐步完善,权证或将重现江湖。与会代表认为,股指期货自去年4月推出以来,管控表现良好,因此监管层酝酿再推权证,应该不会成为问题。
对于近来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国际板,善挖题材的市场生生演绎了一场颇为壮观的国际板概念行情。但在当前融资浪潮前赴后继,毫无衰竭之态的背景下,国际板概念加剧了投资者对市场失血的担忧。与会代表认为,国际板概念的炒作纯粹是散户行为,一部分投资者迁怒国际板的心态并不理智。理论上讲,国际板推出,大量优质公司上市,对投资者是一种福音。但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情况下,我国的股票供给出现过剩,国际板的推出将加剧这种现象。也有与会代表指出,上一次国际板热潮的出现是在去年12月。结合今年出现的时段,相同点均是出现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之后,值得思考。
另外,对于6月底即将到期的QE2(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问题,有声音认为,QE2的终结将受到美国国债上限调整与否的纠缠。但与会代表否认了这种关系的存在,认为QE2届时会走到尽头,因为美国本身也面临着通胀的问题。比如有报道称,星巴克两年来首次提价。美联储之所以将加息束之高阁,是因为其在金融货币战中处于有利地位,但这种状况并非意味着永不改变,一些对冲基金等投资机构已在对赌美元加息中下了重注。
纠结的A股走在经济转型路上
作者:谭 述
“目前中国A股正处在历史上最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其景况开始挑战专业人士的传统思维和观点。现在中国股市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适应经济转型,当下纠结的A股走势恰恰是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
“中国上市公司的估值首先应剥离通胀因素。当流动性估值虚增部分被剥离后,股票的自身资产和估值才靠近其真实的价值,当前的市场调整是还原真实价值的过程。“
“事实上,大小盘股的风格转换已经实现了。最近一段时间来,大盘股比小盘股跌得少,这就是风格转换。不是迟迟没有到来,而是已经实现。”
“近几十年的发展证明,中国政府有能力解决通胀问题。金融危机之后,治理的总体思路是对的,但政策出现偏差导致流动性泛滥,当前市场正在逐步修正这个问题。”
“在国际板推出时间无具体预期、且多项相关政策制度未得以解决之下,近期A股指数持续下跌,导致投资者对国际板产生悲观心态,更多是弱市下投资者信心不足所致。”
慧眼识小盘股 左侧买大盘股
证券时报记者 钟恬
一方面,当前创业板综合指数反复创出新低,平均市盈率低到45倍;中小板指(6156.191,-160.08,-2.53%)数也处于相对低位,目前平均市盈率低到了37倍左右。另一方面,包括银行、地产在内的大盘股持续低迷,市场期盼已久的风格转换迟迟不到。那么,经历过持续下降的小盘股还会是良好的投资标的吗?大盘股未来具有整体性机会吗?
对于上述问题,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创业板、中小板估值较高,但具备成长性的优质个股还是值得介入。不过,对于大盘股的投资机会,与会代表则有意见分歧,观点各异。
创业板≠成长板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小盘股进入惨烈调整,并延续至今年一季度。与会代表认为,创业板、中小板的弱势表现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与大盘趋弱密切相关,属于系统性调整风险;其次,小盘股的回调是正常的,主要是以前的泡沫太大,现在需要逐渐回归合理的市盈率。部分创业板个股业绩平庸,远远低于市场预期,比如机械类公司,业绩增长比相应的主板公司差很多。为什么创业板上市定价会如此高呢?与会代表认为,这一方面跟制度有关,一方面则是由于创业板供给较少,投资者有新鲜感。一些资金撬不动主板市场的股票,就转移到创业板去。这些原因,都使得创业板不能与成长板划上等号。还有代表指出,目前创业板股票上市多是好事,可以寻找好的公司去申购。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小盘股仍可成为好的投资标的,但不在板块,而在个股。有代表认为,小盘股的调整还远远未到位,一旦有资金大量出逃,还有下跌空间。但这种下跌不是泥沙俱下、鱼目混珠式地全盘下跌。创业板和中小板中有些个股,跌到目前这个价位还不够,但也有具备成长性的优质个股,可以跟踪观察,比如消费、流通、现代服务等行业,未来发展空间还很大。
另外,有代表指出,投资者还需有一双慧眼,判断高增长的公司盈利是什么原因造成。比如有些公司是一些偶然因素造成盈利高,有些公司是一定时期某种特定增长模式的受益者,有些公司则是加大风险情况下形成的高增长,这种高增长最终不会持久。
投资银行股需放长线
一位与会代表认为,投资大盘股时候还未到,主要是资金跟不上。在市场上,机构资金是导火线。由于目前信贷紧缩,市场资金不够,使大盘股处于不上不下的尴尬状态。
但也有代表对大盘股持乐观态度,其以银行股为例,国有银行的各项财务指标都没有什么好挑剔。虽然近期有市场利率化试点的传言,但这对试点银行来说并一定是坏事。他认为,如果不怕寂寞的话,长期投资“左侧买入”银行股绝对是没问题的。
国际板推出不会导致A股失血
证券时报记者 陈霞
继中小板、创业板之后,国际板是中国资本市场扩容的又一重大里程碑。政府希望将上海建成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将中国资本市场面向国际市场开放,建立国际资本交易平台成为建立中国多层次交易平台的必然要求。
对国际板的建立,政府筹划已久,最新的动向是2011年5月的陆家嘴(15.08,-0.30,-1.95%)论坛中,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专栏)表示积极推进国际板建设。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王建军表示国际板在规则的制定、技术准备、监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展。
国际板推出后,将会增加股票的供应量。但在市场资金有限之下,使得股票数量大于资金需求,将会造成市场资金紧张。从这点来说,国际板对市场的确有一定的资金分流效应。
目前来看,国际板推出需要解决哪种货币成为计价货币、外汇如何进入国内市场,还有交易所与券商基金联网测试,以及证监会也要成立针对性的国际板发行委员会等等多项政策制度的制定以及变革,不是短时间可以推出的。与会代表称,在国际板推出时间无具体预期、且多项相关政策制度未得以解决之下,近期A股指数持续下跌,导致投资者对国际板推出产生悲观心态,更多是弱市下投资者对市场信心不足所致。
与会代表同时认为,就中长期来看,国际板的推出有利于完善我国多元资本市场结构,加快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引进国外上市公司优质的管理制度,规范我国资本市场的估值水平,减少市场的大幅波动,扩大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加快人民币国际步伐和分流充裕的流动性。
也有投资者担忧,国际板推出后,诸如世界500强企业以及红筹股来国内上市,会造成资金更倾向于投资这类企业,导致国内上市公司被冷落。针对这个担忧,与会代表表示,由于资金有风险和收益偏好的倾向性,因而关注标的亦不同。以汇丰来说,因为其业务发展已到极致,盈利模式开发极度成熟,这就造成了其成长空间有限。相比之下,国内银行均处在起步发展阶段,未来空间巨大。相应的,其成长潜力和盈利能力亦很大,投资者可获得的资本收益也会更大。所以,并不会造成国际板上市公司门庭若市、现有公司坐冷板凳的情况。
政策底看不到 估值底“踩棉花”
证券时报记者 谭述
针对近期股指持续低迷的表现,与会专家整体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主流观点集中在对政策拐点和估值修复的判断上。多数专家认为,由于通胀预期尚在持续,因此货币政策仍将维持上半年的紧缩基调,且出现政策拐点的条件并不具备。另一方面,来自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估值调整远未结束,新的估值体系没有确立。目前,所谓政策底和估值底尚难以判定,因此来自股指的调整或将继续。
有专家认为,从金融学的角度看,当真实的市场利率到达最高点时,股市才能不延续调整。反观全球经济和市场,美国加息的时间在去年三四季度已经提前到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早已被迫加息。有专家预计,中国通胀或在今年6、7月见到第一个高点,10、11月或现第二个高点,本年度再出现一次加息和三次提准的概率偏大,因此,本年度政策拐点出现的可能性不大。虽然也有专家认为,若经济下行,下半年我国宏观政策的放松不是不可能,但对经济的远期忧虑无法放在眼前消化。经过连续调整,创业板平均市盈率已降低到45倍,中小板的平均市盈率在37倍左右,A股主板的平均市盈率已在20倍左右,这样的估值水平是否已经见底?针对这一现象,专家着重对估值体系作出评价。有声音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估值首先应剥离通胀因素,当前的市场调整是还原真实价值的过程。也有专家认为,不同的市场因其定位和一级市场定价的制度性原因,其估值本身应该区别看待,比如创业板和中小板同主板区别等。由于当前我国股市正在适应转型中的经济,其估值体系也在新的调整和发展中。因此,当前的平均市盈率尚难言见底。专家提醒投资者,应仔细辨别公司的盈利和成长是由哪些因素构成,去杠杆化后的成长或许更加真实可靠。无论是主板、中小板还是创业板,同样可以诞生“伟大的公司”。(证券时报网)
历史回顾:6月喜欢顺势而为
回顾A股历史可知,6月往往是顺承5月走势,难以成为转折之月。5月上涨,6月也多上涨;5月下跌,6月也多数顺势下跌,股市上的五穷六绝就此写成,2010年、2008年、2004年等都出现这样的状况。
2010年6月 市场萎靡 延续下跌
在2010年5月股指下跌9.7%的情况下,6月继续萎靡,下跌7.48%,最低下探到2383点,到7月才真正实现翻身,大涨9.97%,随后一度上涨接近到3200点。
2009年6月 资金充沛 持续大涨
在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下,2009年大盘涨势良好。5月份大盘上涨6.27%,6月份涨势加速,大涨12.4%。之后在7月上探到3454点。
2008年6月 大熊起舞 延续暴跌
当时正处于大熊市中,5月大盘跌到3433点,当月跌幅7.03%;6月加速暴跌,当月竟跌去了20.31%,一举杀穿3000点整数关口,并一度跌破2100点关口。
2007年6月 遭遇棒喝 意外下跌
正处于牛市之中,当年5月大盘上涨6.99%,登上4000点大关,但5月末因为管理层突然上调印花税,酿成5·30大跌,之后指数在6月中震荡回落,下跌7.03%。
2006年6月 牛市起步 延续上涨
正处于牛市初期,在5月指数大涨13.96%后,指数站上了1600点,6月继续上行,但是面对自998点以来的巨大涨幅,市场资金犹豫情绪升温,上行速度有所减缓,当月仅上涨1.88%。
2005年6月 熊市末期 大盘见底
当年六月正处于4年大熊市的末期,在5月指数下跌5.43%之后,市场开始考验千点大关的支撑力。到6月一举击破千点,并最低下滑到998点后开始逐步企稳,当月上涨1.9%,是为数不多的与5月走势相反的月份。但其涨幅不大,尚未形成真正的转折。(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