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记者从5月25日在京召开的第四届碳交易峰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北京、重庆、上海、天津、湖北和广东等六省市将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但是,由于碳强度减排指标目前无法分解到各个省区,因此未来建立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工作尚未形成明确时间表。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在会上表示,尽管目前各省(区、市)都规划了各自的碳强度减排指标,但确定全国性的碳交易规模究竟能做到多大,还需视“十二五”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而定。
此前,国家能源局规划司相关人士曾透露,“十二五”能源规划确定的消费总量控制目标或定在41亿吨到42亿吨标煤。对此,姜克隽表示,要等到具体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数字确定后,才能最终测定出到2015年国内将有多大的碳减排空间,进而才能确定届时的碳交易市场规模,而这是开展碳交易的第一步。
姜克隽指出,按照哥本哈根会议达成的发展中国家到2050年前碳减排“两步走”思路,中国碳排放强度将在2025年达到峰值,国内电力行业将面临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他建议,电力企业可尝试积极参与国际碳贸易,通过CDM项目带来的收入积极调整电源结构,从而为未来在国内开展碳交易积累“碳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