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股市猛料 主力动向曝光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今日股市猛料 主力动向曝光

加入日期:2011-5-23 8:12:23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二、主力动向曝光

逾7亿资金布局4行业 主力心仪18只个股
  
  银行
  未来业绩或超预期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及大智慧统计,上周五银行板块指数收报4942.38点,周涨幅为0.30%,跑赢上证指数0.74个百分点,尽管上周三是央行年内第五次提准缴款日,但主力资金依然对银行股不离不弃,上周合计主力资金净流入42329.44万元,占上周银行板块总成交额的1.57%,处31类行业主力资金排行榜首。
  从主力资金流向来看,上周有12只银行股被主力资金吸筹,合计净流入53147.80万元,平均每股主力资金净流入4428.98万元,上周主力资金吸筹超过3000万元的银行股分别是:兴业银行(601166)(13712.61万元)、浦发银行(600000)(12117.44万元)、深发展(000001)A(7209.33万元)、华夏银行(600015)(6164.11万元)、南京银行(601009)(4163.54万元)、民生银行(600016)(3896.39万元)、中国银行(3158.61万元),这些个股对应的上周涨幅分别为:1.35%、2.96%、3.79%、2.06%、0.39%、2.19%、0.00%。
  从信贷数据来看,4月金融机构贷款增速保持稳定。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396亿,较3月份多了602亿,其中一般性贷款新增约6845亿(短期3083亿,中长期3762亿),票据增加395亿。新增贷款中,整体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17.5%,较年初增长6.15%。
  从存款数据看,4月份存款增幅放缓。4月新增人民币存款3377亿,单月新增环比大幅下降。分部门情况看,新增存款中居民户存款减少4678亿,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3519亿,财政存款增加4101亿。
  4月CPI仍在5.3%的高位,而在M1、M2增速下降至12.9%、15.3%的情况下,5月12日,央行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4次加息、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分析人士认为,政策与通胀的角力已进入焦灼阶段。本轮紧缩调控严厉程度已逐渐接近2008年。目前正是政策与通胀角力的焦灼阶段,未来几个月,这种状态或将被打破。同时,4月份工业增加值回落至13.4%,民间借贷利率高企(温州民间借贷利率已经超过23%),经济增速呈现放缓迹象,以经济降温为手段的通胀治理效果如何或将在未来几个月得到验证,而政策紧缩预期转向的拐点或许将在7月份出现。
  招商证券(600999)在货币收紧持续背景下认为,银行业绩未来或将持续超预期。无论通胀走势如何,银行股都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投资品种。
  尤其,大型银行投资价值凸显。5、6月份货币政策紧缩仍将持续,而这一背景下大型银行吸引力凸显:
  1.经济资源一般不会逆政治体系配置,四大行的地位决定了在经济资源相对紧张时,会获得更强谈判地位。
  2.遍布全国的几万家营业网点是其难以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其结算与日常服务的便利性保证了其无法撼动的存款和结算业务优势。政策收紧资金紧张的行业背景下,其存款优势对息差提升作用更加凸显。
  3.安全的估值、稳定的增长和分红政策使得大型银行股利收益率非常可观,工行、建行、中行分红率都近40%,股息收益率超过4%。在提示大银行投资机会的同时继续强推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
  酿酒食品 消费升级持续给力白酒股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及大智慧统计,上周五酿酒食品板块指数收报7001.69点,周涨幅为2.14%,跑赢上证指数2.58个百分点,是上周31类行业涨幅冠军。消费是未来拉动经济的一个重要方式,酿酒食品消费品中最常见和基础的,上周主力围绕该品种逆市建仓,上周合计主力资金净流入16026.014万元,占上周酿酒食品板块总成交额的0.46%,处31类行业主力资金排行第二位。
  从主力资金流向来看,上周有37只酿酒食品股被主力资金吸筹,合计净流入65072.57万元,平均每股主力资金净流入1758.72万元,上周主力资金吸筹超过3000万元的酿酒食品股分别是:五粮液(000858)(13398.80万元)、贵州茅台(600519)(10740.28万元)、燕京啤酒(000729)(6072.21万元)、泸州老窖(000568)(3925.82万元)、伊利股份(600887)(3496.64万元)、双汇发展(000895)(3224.00万元)。
  数据显示,白酒行业高景气,消费升级持续给力。1-4月份,白酒产量同比增长27.85%,产量增速处于高位,同时位居食品饮料行业最前列;葡萄酒产量同比增长20.94%,增速仅次于白酒。
  1-4月份,啤酒产量同比增长,增速同比环比均有提升,得益于上年行业较为普遍的产能扩张。伴随着集中度的提升,加之产能扩张由优势企业主导,可定性为良性。
  1-4月份,乳制品产量同比增速为12.24%,2月份以来单月产量增速呈逐月提升态势。4月份开始,受乳制品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影响,数量上全行业30%以上未通过审核企业一律停产,将能有效提升龙头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我们判断龙头企业的产量增长数据显著高于行业总体水平。
  中银国际表示,首选买入关注增长确定性高,估值便宜的防御性品种,一线白酒以及葡萄酒龙头企业防御性和进取性都很突出。一季度张裕高档酒销售增速超过35%,产品结构继续调整升级,相对于未来合计万吨的酒庄酒产能,公司仍处在一个较长的酒庄酒收获期的初期阶段。
  中银国际继续看好泸州老窖、贵州茅台(600519)和五粮液,给予他们买入的投资评级。同时,也给予伊利股份买入的投资评级。预计公司管理层行权延后,在原奶成本企稳背景下,盈利能力有望回升,建议中长期关注。
  东方证券也认为需配置低估值的一线白酒股,买入高成长明确的二线白酒股。一线白酒公司推荐:泸州老窖、贵州茅台、五粮液、水井坊(600779);二线白酒公司推荐:金种子酒(600199)、山西汾酒(600809)、古井贡酒(000596)、洋河股份(002304)。白酒公司的启动将起于一线白酒公司估值的向上修复。
  纺织服装 高增长确定性较大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及大智慧统计,上周五纺织服装板块指数收报3442.92点,周涨幅为-0.57%,跑输上证指数0.13个百分点。上周合计主力资金净流入1844.233万元,占上周纺织服装板块总成交额的0.08%,处31类行业主力资金排行第三位。
  从主力资金流向来看,上周有36只纺织服装股被主力资金吸筹,合计净流入30076.40万元,平均每股主力资金净流入835.46万元,上周主力资金吸筹超过3000万元的纺织服装股分别是:福建南纺(600483)(5704.05万元)、华芳纺织(600273)(5691.96万元),对应周涨幅为:7.58%和-7.68%。
  据我国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1-3月,我国累计出口纺织品服装498.66亿美元,同比增长23.68%,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8.24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214.05亿美元,同比增长31.47%,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5.07个百分点;服装出口284.61亿美元,同比增长18.40%,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9.36个百分点。
  市场人士分析指出,总体来看,今年一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超预期,除了国际市场需求回暖、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外,出口产品价格提升是今年一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较快的重要贡献因素。
  据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纺织服装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88%,纺织增速为23.27%,服装为30.68%,全部上市公司均实现盈利。主要原因在于国内需求启动,下半年产品售价上涨带来销售额的迅速增长。毛利率与净利率均同比上升。行业整体资本运营能力和偿债能力上升。
  纺织服装板块一季度继续延续2010年的高景气,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7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3.16%,净利润同比增长100.39%。纺织行业表现优于服装。纺织行业的收入与利润水平在原料价格的最高时期达到了顶点。同时,截止至4月份,全国服装及纺织品零售总额共达到2562亿元,累计同比增长35.10%。
  业内人士指出,2011年内销增长能够达到30%以上的增速,扣除CPI因素,实际增长率也能够达到23%-27%的水平。通胀率将逐步回落,服装后续销售量不致受到挤压。出口将受到退税、产品价格上涨以及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等多方影响,预计全年增速15%左右。服装企业今年高增长确定性较大。
  主要基于秋冬季订货会增速较高,锁定下半年经营业绩,原材料价格持续回落降低生产成本,年初以来股价下跌较多,估值处于相对低位,买入具备安全边际。国泰君安持续推荐估值较低且经营优秀的品牌服装类股票。同时推荐公司:1.品牌类有富安娜(002327)、梦洁家纺(002397)、罗莱家纺(002293)与美邦服饰(002269);2.制造类有鲁泰A与华孚色纺(002042)。同时关注品种有探路者(300005)与搜于特(002503)。
  供水供气 政策支持将持续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及大智慧统计,上周五供水供气板块指数收报2746.84点,周涨幅为0.20%,跑赢上证指数0.64个百分点。近日,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11年资源品价改要从水价开始,积极开展水价成本公开试点工作,这对供水供气类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带来希望,主力资金也开始逐步关注这一板块。上周供水供气板块合计主力资金净流入1581.88万元,占上周供水供气板块总成交额的0.3%,处31类行业主力资金排行第四位。
  从主力资金流向来看,上周有17只供水供气股被主力资金吸筹,合计净流入7777.737万元,平均每股主力资金净流入457.51万元,上周主力资金吸筹超过1000万元的供水供气股分别是:联美控股(600167)(1536.129万元)、桑德环境(000826)(1458.489万元)、武汉控股(600168)(1457.839万元),对应周涨幅为:26.42%、2.64%、0.69%。值得关注的是联美控股上周出现两次涨停,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上周三交易所公布的买入前5名营业部中,著名的涨停敢死队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红岭中路证券营业身列其中,公司特对网络上发现类似28家A股公司受益国际板推出相关的消息进行澄清,称不存在外资参股及控股情况,但周五该股依然以涨停板报收。公司最大经营亮点就是其公共事业的垄断优势,主营供热给公司带来稳定而又持续的现金流入。
  供水行业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海通证券(600837)认为,十二五起执行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提倡水资源的节约使用、再循环利用,而且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对水处理要求也将进一步提升。未来国内水务市场中无论是工程建设领域、还是项目运营领域,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其中,农业节水建设市场、污水BOT项目的股权并购值得关注。
  海通证券建议重点关注大禹节水(300021)(300021)。作为国内农业节水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十二五恰逢农田水利加大投入的契机,业务快速扩张,未来两年将有望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长。按照最新送配后股本计算,预计2011-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19元、0.36元,目前公司股价11.13元,考虑到公司未来成长性,PEG仍低于1,维持买入评级。
  从供气来看,城市燃气天然气气源年需求增速25%以上。城市燃气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其普及率正逐年提升。而我国天然气城市燃气目前的占比仅为42%,参考发达国家60-70%的比例、及我国的十二五能源规划,未来5年我国天然气城市燃气增速将保持在25%以上。随着我国国内天然气管网的铺设加速,主干管线(如西气东输一线、二线)附近的省份其天然气使用比率有望率先明显提升,未来天然气城市燃气的使用地区将从目前的新疆、青海、陕西、四川等天然气气田沿线,逐步辐射全国。
  海通证券首次给予城市燃气行业增持评级。行业总体呈现收入增速较快,盈利能力稳定的特征。考虑到未来行业巨大的成长空间、及相关政策扶持。同时,建议重点关注领先科技(000669)。

  
社保增仓PK去库存 盘局或将打破
  
  目前房地产及制造业的存货高达3万亿元之巨,去库存的压力很大。
  日前社保基金向10家左右的基金发出了申购要求,其中60%左右用于权益类股票投资。此外,一家位于北京的大型保险资金管理公司也在近期对A股进行了大举增仓,规模大约在100亿左右。
  上周的缩量整理,使大盘指数再下一城。投资者对于本周或近期走势大都看空,其中的理由之一是上市公司存货水平处于高位,而去库存过程将会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但值得欣慰的是,作为国家队的社保基金开始增仓A股。在社保基金增仓PK去库存的背景下,如果量能继续下降,目前的盘整格局就会被打破。
  去库存或拖累公司业绩国信证券研究员赫凤杰说,目前的产成品库存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原材料库存水平也达到历史高位,本轮库存剧增源于购进价格的上涨。赫凤杰说,经过测算的结果显示,一旦通胀预期得到控制或通胀水平下降,原材料去库存化的压力将会迅速显现。
  那么,将直接影响股市的上市公司存货水平又是怎样的?赫凤杰提供给记者的数据表明,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存货同比增幅仍高达36.7%,存货总量创历史新高。就可比上市公司而言,较2009年同期增长了36.51%;相对于金融危机的2008年,上市公司存货则大增了69.74%。
  2010年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7.3%,规模较2010年前三季度还有所回落;2011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0.3%,规模创新高,这是上市公司新一轮去库存化开始的另一佐证。
  赫凤杰说,事实上,上市公司累积库存从2009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了,一直到2010年下半年才显得尤为突出。工业品热销局面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卖不动。从家电、纺织服装等行业传出的消息称,随着需求下滑,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企业库存飙升,制造企业两头受难。
  面对去库存问题,上市公司已经先行一步,这从存货同比增速的下降和应收账款的提升可以看出。2011年一季度,存货同比增速回落至33.9%。存货在经济扩张的时期,上市公司大量储备物资扩大生产,在经济下行的周期中,由于需求减少,上市公司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去库存化周期中。去库存过程将会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将构成上市公司2011年利润增长的隐忧。赫凤杰认为。
  光大证券策略分析师曾宪钊说,目前房地产及制造业的存货高达3万亿元之巨,去库存的压力很大。最近工信部已经派出调查组开始对中小企业的的库存现状进行调查,因为目前中小企业已经出现了库存居高不下,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
  社保基金增仓或助A股企稳在市场整体估值再次下移至历史低位后,日前有消息称,社保基金向10家左右的基金发出了申购要求,其中60%左右用于权益类股票投资,在获得资金后,基金管理公司很快开始买进股票。此外,一家位于北京的大型保险资金管理公司也在近期对A股进行了大举增仓,规模大约在100亿左右。即使对面临诸多利空影响的地产股,也成为了目前社保基金加仓的对象。这可能与保障房建设有关。北京股商认为,规模空前的保障房建设将会形成新的周期驱动力量,从而使201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仍有望达到或超过20%。
  近年来,社保和险资素以精准抄底、逃顶而闻名,因此其一举一动颇受市场关注。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次增仓并未出乎市场意料,因为在连续下跌后,市场估值下移至历史低位,并低于去年最低点2319点时的市场整体估值,因此大盘下跌空间已经有限,并显得富有吸引力。市场中长线投资价值越发明显,这是社保基金开始增仓A股的基本原因。有分析人士称,目前积极因素已开始显现,一是经过持续的货币政策紧缩,新增信贷回归正常化和新增外汇占款开始回落,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对农产品流通环节进行梳理,农产品价格稳中有降,这些都有助于减弱国内通胀上升动力;二是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落,将有助于减弱输入性通胀。
  从主流板块来看,银行、煤炭、地产、保险、券商等蓝筹估值依然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将继续对大盘构成支撑,抑制市场调整的空间;同时二三线个股经过持续调整,基本上消化了业绩不及预期的负面影响,估值压力得到大幅释放,将有助于大盘逐渐企稳。
  那么,社保基金开始增仓A股能否成为市场的一根救命稻草?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社保追加入市资金表明长线资金对目前市场点位和价值的认同度正在提升,这将有助于市场信心回升和扭转市场持续失血的不利局面。通过历史反复验证,每次社保基金增持和减持,市场都会形成底部和顶部。
  量能变化或打破盘整格局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紧缩货币政策效果的逐渐显现以及翘尾因素的降低,通胀压力将逐渐衰减,政策也将因此步入观察期,甚至不排除政策反转的可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的下跌空间。如果量能继续下降,目前的盘整格局就会被打破。曾宪钊认为,在曾宪钊看来,一季报和年报披露完毕后,中小市值股票的分化在加剧,结构性特征十分明显,一部分成长性较高的创业板公司仍然保持强势特征,而创业板还将下跌。由于板块间估值分化仍较为严重,资金面压力重重,加之市场担忧未来经济增长减速以及通胀导致的上市公司业绩衰退等因素,尽管目前A股估值便宜,也很难断定市场会就此形成反转。在目前情况下,应该轻大盘,重个股,采取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曾宪钊说,只不过这对众多中小投资者来说,由于信息不对称,因此使用这一策略的难度较大。对于激进型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盘面的资金流向作为选股的参考,目前可以关注这样几条主线的投资机会:一是具有高成长性的个股,二是被错杀的个股;三是有重组预期的个股。
  另外,新股的发行市盈率有所下降,在上市首日大都低开高走,因此打新有望重新成为投资者的选择之一。
  不过,北京股商认为,就基本面来讲,通胀压力仍在,温和紧缩至少要在三季度才可以看到明显的变化。现在经济也开始出现疲软迹象,从统计局公布的环比数据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速开始放缓,紧缩趋势下可能进一步缓慢回落,另外解禁股抛压较大,当前股指尚不能实质性向上。因此建议仓位较重的投资者宜逢高主动减仓;仓位一般的投资者暂可观望,但需设定好止损位置,持币投资者最好耐心等待。 

  
国际板概念会反复炒作
   
  上周,在讲故事的A股市场中,继创投股、参股期货股之后,国际板概念股成为新的故事主角。
  国际板推出是确定的,不确定的只是时间。在没有具体时间之前,对于国际板扩容压力没必要过分担心,还不如多关注国际板概念股。这个概念和创业板、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一样,会持续地被挖掘、预热、炒作、演绎,直到国际板真正推出。宏源证券一位分析师说,在股指期货和创业板推出前,其龙头股中国中期和鲁信
  高新的炒作就经历了如此几个阶段。
  上周三,东睦股份、多伦股份、大江股份、万业企业、联美控股、陕西金叶、成霖股份7只国际板概念股集体涨停,从这些个股可以看出,资金炒作的股票都是外资参股或控投的公司。甚至有媒体还列出了28只受益国际板概念的股票,这些股票随着国际板的东风翩翩起舞。至于外资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被炒作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比价效益、并购题材、借壳、外资控股股权转让等方面的题材。
  申银万国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表示,有外资参股的境内企业,外资是否能成为国际板上市公司尚还不清楚。但中国的股市里每推出一个新概念,注定都会有一段可大可小的炒作传奇,直到故事讲完。国际板概念也一样,也会反复炒作直至国际板的真正推出。上周后两个交易日,这些有着国际板概念的股票开始冲高回落,甚至有的股票是放量下跌。在此也提醒投资者炒作国际板概念股也要把握好节奏。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