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期表现看,A股有望进入筑底阶段。虽然市场缺乏做多热情,量能不济,但从中也可以看出,A股短期下跌空间也已经有限。从宏观面看,经济仍会回落,而货币政策仍会紧缩,但随着美元反弹、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以及经济增速放缓,通胀的顶部似乎依稀可见。当然,如果政策超调或者美元、大宗商品走势出现反复,可能导致A股寻底过程异常复杂。
外围市场担忧情绪缓解
外围市场担忧情绪有所下降,表征美国各大股指交易稳定性的VIX指数近期在正常波动范围内继续下降;与此同时,美国国债收益率小幅下降;紧张情绪缓解以及供需短期利好也推升了原油价格,WTI原油6月合约重回每桶100美元关口。
货币政策进入弱平衡阶段,欧美央行均维持利率不变。在2011年4月7日会议上,欧洲央行在主导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后,认为整体通胀上行压力主要来自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经济金融发展态势并未增加总体通胀压力,欧洲央行理事会在2011年5月5日会议上决定维持现行欧洲央行主导利率不变。
控制中长期通胀预期不超过2%,是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我们认为,如果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且经济增长带动物价上涨幅度较大,并沿着生产链条向下游传导的话,欧洲央行可能会进行自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二次加息。但短期而言,国际货币政策将进入稳定期。综合而言,在欧洲债务危机负面情绪得到抑制的同时,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挫引发的恐慌情绪也得到有效抑制,这对A股市场企稳将起到积极作用。
筑底阶段首选消费
从宏观经济层面看,国内经济基本面状况较为复杂。目前国内经济降温预期增强,同时货币政策持续紧缩或微调仍将扰动市场走势。而一旦货币政策超预期紧缩,可能会造成经济超调,这是市场潜在的风险。另一方面,如果美元和大宗商品表现有所反复,中国国内通胀形势也将更加复杂。
从国内来看,影响通胀的因素主要包括四点。一是能源、资源、劳动力等成本提升增大通胀压力。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使得国内能源、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另一方面,国内劳动力成本趋升,农产品、服务业等包含人工成本较高的商品价格内在上涨压力较大。二是投资需求拉动影响加大。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去两年我国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各地的发展热情普遍较高,投资动力较强。投资快速扩张造成对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需求增加,导致能源、原材料和交通等部门产品和消费品价格上涨。三是短期季节性因素和长期结构性因素交织。当前的物价上涨有短期因素,消费物价指数中粮食价格连续27个月环比上涨。但长期结构性因素如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改革等,也提升了价格上涨的预期。四是通胀预期仍然较强。
鉴于国内经济基本面较为复杂,市场震荡时间或将延长,但整体而言,底部区域也渐寻渐近。首先,从估值角度看,假定去年7月上证综指2319点是估值底部,我们按照比市场更为保守的15%-20%盈利增长预测,那么今年市场的估值底部区域应该在2700点附近。
其次,从逻辑上讲,随着经济减速,通胀问题也将得以解决,货币政策紧缩过程也渐近尾声,此时股市将逐渐寻底。
再次,从国际博弈角度看,当通胀日益成为美国经济复苏障碍时,让美元升值以平抑大宗商品价格符合美国利益,而此举有助于缓解国内通胀压力,增加货币政策回旋余地,减少经济硬着陆风险。
在行业配置方面,在寻底过程中,经济将表现出需求先下降、成本后下滑的特征。我们维持布局消费板块的观点,同时认为中游制造业有望在中期内逐渐出现底部。考虑到基础消费品对需求下滑的对冲以及下半年消费景气新一轮的回升,我们看好商业、品牌服饰、食品饮料、医药等消费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