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日前撰文指出,中国经济当前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是通胀压力。货币政策已回归稳健,财政政策在当下应继续保持积极特征。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存在明显的瓶颈制约,这需要财政介入并拉动社会资金加快建设来缓解。
刺激经济方案中的4万亿元的投资项目安排,必然需要配上一些后续的资金供给,而这些后续资金需要有一定的财政扩张力度才好安排。如4万亿中涵盖4800亿的保障房建设,包括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公租房以及某些地区的经济适用房,其集中供热供暖系统的改造和升级换代,就是后续重要的建设项目。
同时,为达到新医改基本目标,现在估计资金总体投入调高为需要1万多亿元,这需要财政政策保持一定的宽松特征。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存在明显的瓶颈制约,这也需要财政介入并拉动社会资金加快建设来缓解。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交通基础设施投入虽然大,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相比,仍然不够。北京就已被称为“首堵”,八达岭高速拥堵得很厉害。要治本需要打通复线,至于复线是建一条国道还是建一条铁路来分流八达岭高速上占很高比重的运煤压力,要赶快做论证,这是在跟时间赛跑。而北京市中心区如果真正想化解拥堵,更需要有大手笔投入加快建设如纽约、东京那样的轨道交通网。
贾康表示,他不赞成有的专家所讲,中国的高速路、地铁已经超前。实际上,在很多地方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瓶颈制约。这需要财政介入并拉动社会资金加快建设来缓解。
另外,现阶段我国物价上涨问题带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除了运用货币政策收缩流动性总量外,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增加有效供给。这就需要财政政策发力,看准增加有效供给的环节,把资金用出去来达到供给管理的效果。最近货币政策方面频频出手,而财政政策更重要的是要优化结构。其重点显然是配合中央特别强调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改进民生。
至于积极财政政策要保持多久?从数据上看,2011年财政赤字仍是9000亿的安排,虽然同样是积极,但与2010年相比没有在积极程度上面加码。显然,目前的财政政策也要和以后扩张性政策的淡出相衔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在经济相对高涨运行的过程中,会看到财政政策包含着淡出的安排。
最近一段时间,货币政策方面频频出手,而财政政策更重要的是要优化结构。结构优化的重点显然是配合中央特别强调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改进民生。其中,许多事情需要再加大投入,同时要配合机制创新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