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经济很被动 曹仁超:无知 李志林:底部越来越近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水皮:经济很被动 曹仁超:无知 李志林:底部越来越近

加入日期:2011-5-21 13:17:54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存准率屡次上调引争议 专家称紧缩政策应叫停
  剽悍银行理财为股市曲线备料 目前是牛市发端
  水皮:中国经济政策很被动 负面作用凸显
  曹仁超:快乐只因无知
  李晶:A股走势下半年向好 甚至可能跑赢香港市场
  陶冬:500万美金在欧洲买城堡 在海南只能买别墅
  叶檀:欧元再也不能与美元抗衡
  李志林:地量频频显现 底部越来越近
  谢百三:推出国际板要三思而行
  谢国忠:民间借贷资金利率高,资金不愿流入股市
  周增军:如果苹果来上国际板
  国际板渐行渐近 专家激辩三大疑问

  存准率屡次上调引争议 专家称紧缩政策应叫停
  刘晓午
  在4月经济数据公布后,从5月18日起,央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为什么这么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疯了吗?一时间业界质疑声不断。
  货币调控不会无限,目前,第二三季度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还可能调一调存款准备金率,但是加息已经结束,随着经济下滑,第四季度货币政策将转向放松。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准备金率为何屡屡提升?
  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超出预期,其并未像往常一般在周末公布,而是在数据公布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而且距离周末仅一天的时间,似乎显示出本次提高存准并非有备而来。平安证券债券研究部主管石磊说。
  5月央行公开市场回笼难度并不大,并且5月是财政存款季节性上升的月份,也会起到净回笼的作用。石磊预计5月财政存款上升能达到3000亿元左右,基本可以对冲掉新增外汇占款。因此,如果没有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央行也完全可以对冲掉本月新增的流动性。
  央行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回收货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紧缩。央行每月对冲外汇占款,发行央票背了巨额的利息成本,现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只是将成本转嫁给商业银行。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对本报记者说。
  央行5月18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为240143.14亿元,较3月末增加了3107亿元。
  由于人民币升预期,大量流动性涌入中国,央行必须买入外汇而投入大量的基础货币,外汇来源包括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和热钱等。为了对冲基础货币,央行又要通过多种工具回收货币,以管理通胀预期。
  对冲外汇占款有两种主要方式,即发行央票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过,发行央票成本越来越高,目前一年期央票参考收益率为3.3%左右,而央行对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息仅为1.62%。
  王建表示,由于中国外储投资对象主要是美国国债,收益率较低。如果发行央票对冲货币,或者提高国内利率,都将加大外储的成本,这样外储将发生亏损的风险,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是为了减少这种亏损成本。
  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外汇占款不断增多,央行的对冲压力也持续增加。相对于上调存款准备金,央票发行更加市场化,各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资产配置需要选择购进数量,而总量上央行的对冲目标也能满足。
  不过,野村国际中国经济学家孙驰分析,发行的央票达到一定规模后,银行继续增持的意愿逐步下降,央行的对冲目标很可能无法完成。相对而言,上调存款准备金是指令性的,各银行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央行的对冲目标更容易达成,同时也可以从总量上控制放贷规模,抑制银行的放贷冲动。
  而前4月新增外款占款总计14347亿元,孙驰估算人民银行通过两种工具共回收了80%~85%外汇结算形成的人民币流动性。虽然存款准备金率从去年10月至今已上调了十多次,但外汇占款仍不断地向国内市场注入流动性。从政策效果来看,上调存款准备金只是避免了货币过度宽松,但还不是一个真正的紧缩。
  高层缘何高度关注物价
  引发央行频频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不断上涨的物价,4月CPI上涨5.3%,环比上涨0.1%,连续数月高居在5%以上。进入5月,猪肉价格环比持续小幅攀升,同比达到50%左右。
  一位在财经部委工作的司长透露:我个人认为目前5%左右的CPI压力不大,无论从历史上来看,还是从国际上来看,都不算高,但是今年高层对于CPI非常敏感,并且高度关注,使得调控物价成为经济工作的第一大重点,这是和以前宏观调控不一样的。
  由于高层的重视,导致地方省市对CPI的调查和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超过以往。我们确实感觉到今年以来地方政府对于CPI的重视程度,最近以来,各地方的分管省长、市长纷纷到我们各地的统计部门调查和谈话,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国家统计局一位官员对本报记者说。
  据本报记者了解,调查和谈话的内容主题是了解当前的物价形势,同时有的地方官员甚至希望在统计数据中人为下调CPI数据。
  为什么高层如此这么重视物价上涨?从历史来看,经济高增长都和物价上涨相伴随,如1992年和2003年的那两轮经济高增长,但是这一次不同,经济增长比较正常,但是物价先涨起来了,特别是房价居高不下,民众有怨言。高层担心,一旦经济再次快速增长,物价就会进一步大涨,经济问题将引发社会稳定。前述司长表示。
  面对成本性通胀带来的滞胀风险,如果单纯的货币紧缩,可能造成通胀下不去,而同时带来增长的回落和失业增加的风险。事实上,目前的货币紧缩已经对中小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甚至部分央企也产生较大的影响,资金链紧绷。
  王建说,在通胀破5之后,宏观调控当局之所以下决心即使牺牲部分增长也要压住通胀,很大程度上是担心未来的通胀会失去控制,会演变成年率超过10%的恶性通胀,其实这样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由输入、食品与工资所推动的成本推进型通胀,与由于货币超发所形成的需求拉上型通胀是不同的通胀类型,所以不可能演变成恶性通胀。
  中国的通胀率,上世纪80年代是平均7%,90年代是平均7.2%,只是新世纪以来才降到年均2.1%。但是进入到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中国的国内外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实际情况看,2003年~2010年的年均通胀率为2.7%,而同期的食品价格年均上涨率为6.5%,按34%的食品价格权重计算,对这一时期消费物价的影响大约是年均2.2个百分点。考虑到未来的人地矛盾会趋于尖锐,食品价格的年均上涨率可能长期在10%的水平,因此对通胀的长期影响力,就是每年会将通胀推升3个多百分点。
  王建分析,人地矛盾和劳动力供给都开始发生阶段性变化,世界资本主义也是在新世纪初显著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这些大的历史阶段性变化集中出现在最近十年里,由此也深刻改变了通胀的性质,所以长期忍受5%~10%之间的通胀率,可能已经是继续保持中国经济长期较快发展的必然前提。
  货币紧缩政策应该尽快停止下来,不看到这些大的变化,仍然沿用以往的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就难免犯刻舟求剑的错误,从而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正常发展。王建说。(.中.国.经.营.报)


  剽悍银行理财为股市曲线备料 目前是牛市发端
  最近股市有些边缘化趋势,阳光私募基金就更不用说了,产品很不好销,资金大部队突然之间似乎都去了银行理财中心。从事阳光私募信托产品发售的彭先生无奈地说。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若非银行通过理财产品部分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恐怕股市会跌得更惨。随着市场传来百亿元社保基金进场,平安、人寿两大保险巨头申购基金等消息,股市重新走牛似乎就缺一把火。
  银行理财高潮迭起
  近期股市甚是平静,楼市高压未减,金银高峰已过,绿豆姜蒜云淡风轻,唯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异军突起。
  深圳的任先生原本是位股市大户,手头资金过亿元。不过,3月以后,他就从股市退出,投身到理财产品市场。清明节期间,他买了一款7天短期理财产品,收获近3万元。产品到期后,他又瞄上另外一只短期产品,几天时间,再度稳赚数万元。他发现,这样赚钱一点风险都没有,而且收益率还过得去。于是,每天将精力都花在寻找新的理财产品上。他说,选理财产品不像选股那么难,盯紧各个期限产品,做到不断顿就行。
  任先生这样的投资者并非个案。据相关机构统计,仅4月银行理财产品就增加1500余只。其总规模从2006年的4000亿元,上升至7万亿元。广州证券研究所所长袁季表示,按常理,房地产市场遭打压,股市没有赚钱效应,其它市场规模小,能够吸引资金的只有收益稳定的银行理财产品。
  然而某银行产品开发部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所谓7万亿元有很大水分。统计数据有很多是重复的,有的产品存续期只有1天,10天以内的产品占比相当大。如果真有7万亿元,银行还愁没钱往外贷吗?这比一年的贷款总量还要大,我们也不至于每天辛苦去拉存款。上述人士说。
  若真有7万亿元,理财产品市场的头部可能就在眼前。超常规火爆的市场往往会物极必反。某市场人士说。按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特点看,他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不少短期理财产品就是变相高息揽储,而这种方式是不被监管部门认可的。
  深圳某银行人士无意中透露:客户的理财需求旺盛,不会单纯为了吃点利息将钱存入银行。但目前国内能创造固定收益的投资渠道并不多,对冲机制也不完善,银行的理财能力更没外界想像那么高。很多短期产品的设计就是出于拉存款的考虑。不要小看这些短期限产品,由于申购和赎回都需要提前和延后数天,这样会拉长资金留在银行的时间,为银行放贷创造空间。
  产业资本受益良多
  记者问任先生,什么时候会重返股市。他说:现在私募圈普遍感觉没什么可投。此时,还不如赚点实实在在的零花钱。
  最近的股市的确走得有些懦弱,这或许是很多资金不愿进场的原因之一。但市场并未因为任先生们的退却出现崩盘现象,反而大盘有筑底的痕迹。
  某种程度上,股市应该感谢银行。深圳某私募人士说,存款准备金率提得这么高,银行如果不创新,就只能等死。如今把到处流窜的热钱收归门下,自己的资金瓶颈解决了,贷款有了,产业资本就不会乱抛股票,股市也不至于大跌。
  广东某银行项目负责人杨先生表示,今年4月的银行贷额数据很有意思。总额与去年差不多,企业中长期贷款却少了将近1000亿元,但企业短期贷款的增长非常明显。第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是,今年的贷款额度比去年紧不少,但4月银行的钱突然多了起来;第二就是企业的中长期贷款需求非常旺盛,但增长的却是短期贷款。
  他说:不少银行理财产品的投向是贷款和票据,这让银行可贷资金增多,而这些理财产品期限都较短,可能是短期贷款多的原因。
  那么,中长期贷款是否要通过直接融资来解决呢?杨先生表示,目前银行中长期贷款额度确实不够,企业只得用短期贷款先顶上去。解决贷款中长贷的方案有几种,可先借一笔短期贷款,待该笔贷款到期之前,或续借或再借一笔顶上。如果项目好,银行也愿意这么做。杨先生说。
  某银行研究人士马先生告诉记者,部分中长期贷款可以通过一个资金池来解决。银行通过发行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建一个资金池,再将这些资金投向中长期贷款。
  为了防止资金池断流,银行会不断发行理财产品。他表示,目前并非所有的理财产品都归在银行表内计算,也就是说银行放出的中长期贷款可能并未统计到这一块。
  此乃这招棋的妙处。上述私募人士说,按业内规则,短期贷款通过各种方法用于中长期,而理财产品的不断发行,则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子弹。产业资本缺血的情况会因此得以缓解。
  但一招好棋并不能带来一劳永逸。因为积极扩大直接融资是发展的主要方向,这就要求有一个健康的股市。现在的问题是,难道股票的吸引力还不如银行理财产品吗?
  股票收益率并不逊色
  无论是之前的绿豆姜蒜,还是之后的白玉翡翠,抑或后来的艺术股票以及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似乎都在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市场并不缺钱,只是缺乏吸引钱的产品。分析人士认为,股票的收益率其实并不会比理财产品差,很多人也许是被理财产品所谓的年化收益率忽悠了。
  有人算过一笔账,今年清明节假期,100万元的活期利息是32.88元,买入7天期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为232元,理财产品的收益无疑要比活期存款高出很多倍,但其年化收益率终究不足3%,而工商银行的股息收益率已达4%,半年内分红是肯定的。如果也算年化收益率,岂不是超过8%。
  这样算年化收益率当然不合理,但可以说明部分股票的吸引力要大大超过多数理财产品。该有心人说,可惜的是,人们并未注意到这点,都认为目前股市风险太大。简单的道理,既然银行有能量吸引那么多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我们为什么不买点银行股呢?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资金的存在就是股市的希望。纵观A股历史,筑底资金从来都不会来自银行,他们大多来自汇金公司、保险公司、产业资本和国有企业。从目前情况看,国家队似乎已有动手迹象,产业资本也开始进场。等市场赚钱效应起来,居民存款自然会进来抬轿。
  招商证券(研究员罗毅则表示,现在就是牛市的发端。他的逻辑很简单,资金不进场是因为通胀压力较大,宏观调控趋紧。但货币资金指标M1增速已经回落至10%附近。经验表明,M1是通胀的先行指标,物价水平随后会见顶回落,宏观调控将趋于缓和。届时场外资金就会大举进场,现在即是最好的买点。
  从4月数据看,居民储蓄存款开始搬家,消费增速却开始回落,投资增速也明显下降。在此背景下,资金的攻击方向不多,或许股市就是下一个,目前欠缺的只是一撮点火的资金。


  水皮:中国经济政策很被动 负面作用凸显
  和制度相比,政策显然有其灵活的特性,也正因为灵活,所以我们对政策的期望值就会被不切实际地放大而不觉。比如我们对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预见性就是如此,在一般的情势下,我们谈论政策比较多的着眼点都是主动的,往往忽略的是被动的方面。
  被动的中国经济政策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
  第一个是货币政策。被动的特点体现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目的是为了对冲不断增加的外汇占款人民币的投放,而这种流动性却不能为其全部对冲,充其量不过80%左右,问题在于外汇储备的增长并不会因此而减少,现在的规模是三万亿美元,可以想象的是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增长,何时是个头谁也不知道。
  第二个是价格政策。被动的特点体现在为了控制CPI的走势而限价,发改委目前似乎已经扮演了香港廉政公署的角色,忙着和各行各业的各类企业喝咖啡打招呼,问题在于大宗商品期货的上涨并不是中国的企业甚至是中国的政府能控制的,在原材料价格导致的成本大幅度上升面前,限价限掉的无非是企业的盈利空间,又有多少企业是不求回报的公益性组织呢?
  第三个是房地产政策。被动的特点体现在为了控制房价而实行所谓的限购,而这种限购又因地因时而不同,确切地讲并不限制购买这种行为本身,只是在时间地点上做文章。价格的变化是由供求决定的,限购表面上看限制了需求,但是供给却没有因此而增加,虽然中央政府一再要求地方政府加大土地的供应,但是在预期不明朗的情况下,开发商一般不会拿地,也没有资金拿地,土地供给只会减少不会增加,如此又怎么能让房价产生回落的压力和动力呢?
  政策往往是双刃剑,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被动的政策负面作用更明显。
  被动的货币政策导致的局面就是紧缩,一方面流动性过剩,一方面中小金融机构钱紧,中小企业面临无钱可贷的地步,这种现象已经引起工信部的高度重视并展开调查。
  被动的价格政策导致的局面就是中小企业的变相降价和垄断企业人为导演的电荒,表面上看企业没有涨价但是停产了,尤其是电力公司,电荒的出现倒逼发改委同意上调电价,而中小企业则无奈忍受再次的不公。
  被动的房地产政策导致的局面就是二手房交易的急剧下滑和投资资金转战非限购地区带来的房价补涨,前者实际上减少了供应,后者则形成了轮涨,顶推一线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
  中国经济政策的被动性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
  首先是国际化。今天的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已经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中国为什么那么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甚至比美国还积极。贸易如此,生产又何尝不是如此,国际和国内市场又如何分割,经济政策又如何能一厢情愿?
  其次是人民币。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导致外汇无法平衡,境外投资成为空谈。德国和日本都是贸易顺差达一千亿美元以上的国家,但是货币却没有人民币这样的升值压力。因为欧元和日元都可自由兑换,全球流通。
  再者是流动性。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财富效应导致外资热钱不断涌入中国,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如房产升值在所难免,房地产成为财富的集中体现。
  归根到底,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中国经济政策化被动为主动的关键。


  曹仁超:快乐只因无知
  Rotation 又再开始!消费股包括珠宝股、饮食股等已被炒得太高而面对获利回吐,工业股及小型地产股已跌得太低开始反弹。
  抛售O高出25 倍的消费股吸纳那些O低于10 倍的工业股,成为下一步投资策略,即沽出高O股改为吸纳低O股。
  香港虽然是中国最富有城市,但幸福指数却急跌。有人认为知足者贫亦乐,不知足者富亦忧。快乐的确与财富无关,更大的屋、更豪华的车、更漂亮的珠宝亦只能带来短暂快乐,而且这快乐感觉很快又过去。
  如果生活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快乐,人生很快便变成毫无意义。许多时我们见到别人踩到西瓜皮可以哈哈大笑而忘记了同情心,例如拉登被杀,美国人可以跑到纽约时代广场跳舞。有人为了自己的快乐而整蛊别人、幸灾乐祸……小孩子通常很快乐因为他们无知,北京人较香港人快乐,因为北京许多消息被封闭。
  历史告诉我们,天才才会常常忧郁,例如梵高1890 年在37 岁之龄自杀,因为他忍受不了自己无价值的感觉,虽然他已完成200 多幅作品,其中不少更是不朽之作。贝多芬在耳聋的日子,仍可完成第五交响乐及第九交响乐。孙中山亦郁郁而终,临死前说: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当你知得愈多便愈不快乐,如你只追求快乐必须保持无知。对现状不满是人类进步原动力,如没有黑夜又何来黎明时的灿烂?
  没有忧伤,快乐亦变得毫无意义。今天,香港人不快乐就是对生活有要求,只有傻瓜才会天天傻笑。
  不但金钱买不到快乐,甚至爱情亦只能带来短暂欢愉,做有意义的工作之时亦一样不快乐。人生目标不是追求快乐而是完成自己的意愿!如有余力不妨帮助别人,因为助人为快乐之本。喜、怒、哀、乐,是人生的一部分。看见别人惨况,我们会悲天悯人而非拍手叫好;看见不平便会愤怒,透过帮助别人得到快乐。
  换言之,快乐只是生活一部分,毋须刻意追求。不要为了追求快乐而甘于无知,过分满足现状便不会努力向上。更加不应该因为香港幸福指数大跌而不快乐;如果你常常不快乐只因为你与众不同,或较其他人更有思想。(.中.国.企.业.家.网.)


  李晶:A股走势下半年向好 甚至可能跑赢香港市场
  20日,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李晶在2011陆家嘴论坛上对记者表示,由于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美国经济有忧虑,中国A股市场在近期两三个月表现不佳,但随着通货膨胀指数在年内见顶之后,监管层对流动性的控制可能不会向上半年那么紧,A股在下半年会反弹走好。
  中国A股下半年向好
  今年年初1~2月中国A股走势非常好,当时跑赢全球市场,但由于投资者对于通货膨胀,以及银根收紧的担忧,市场避险情绪爆发,使得近期A股出现调整,当前很多投资者依然抱观望态度。但李晶认为,随着今年7~8月CPI增速可能见顶,政府的货币收紧政策趋缓,投资者会重拾信心,而且从估值上看,当前A股投资价值已经显现,PE可能只有十一二倍,比港股还便宜,下半年一旦行情启动后,A股市场甚至可能跑赢香港市场,但要密切关注通胀指数。
  回顾过去的9个月频繁加息和银行准备金率调整,其中银行准备金率调整9次,利息上调5次,李晶认为,政府调控抑制通胀已经出现预期效果。如果未来几个月CPI见顶,加息和准备金率的调整在未来肯定不会像上半年一样,整个银根收紧的幅度不会像过去几个月一样频繁。
  因此,她维持年初对2011年A股盈利预期,尽管2011年A股盈利增速可能不及2010年,但20%的增长还是可以实现。
  大宗商品方面,尽管近期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回调,但李晶表示长期依然看多商品和资源,黄金总体来说是货币,和美元走势相逆,美元走强,黄金一定是走弱的。市场调整很正常,因为去年大宗商品表现已经非常优秀,短期调整是在所难免。商品这块长期看好。
  同时,李晶认为,大宗商品资源方面走势也将长期走强,因为资源有限,但需求无限。她举例表示,中国占全世界人口约22%,印度也是,两大发展中大国目前正经历经济大幅增长时期,因此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商品资源需求保持旺盛。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全球商品的最大消费国,中国的人均资源消费却远低于发达国家,如果在未来中国人均对大宗商品的消费赶上发达国家,那么整体需求将大量释放。
  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快速迈步
  国际板何时出台,是此次陆家嘴论坛热议的话题之一。早些时候,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讲话中一句我们离国际板推出越来越近引起全场轰动。
  李晶表示,国际板的推出,对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非常很有好处。由于目前A股市场投资非常单一,基本上就是中国公司上市,国际板推出之后,首先是大型跨国企业也能上市,红筹股也能上市,有利于拓展国内投资者的投资渠道,也有利于消化国内市场宽松的流动性。
  当前市场上资金并不缺少,银行还有大量储蓄,加上受调控的房地产行业资金无去处,近期A股市场有吸引力的蓝筹股上市数量并不多,国际板的推出,会给国内持有人民币的投资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