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大举增仓 “国家队”联手“抄底”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险资大举增仓 “国家队”联手“抄底”

加入日期:2011-5-20 7:55:54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A股估值优势显现 社保险资联手增仓
  又有险资开始捡货 买入基金数十亿
  社保基金银行存款资产下降七成 市场浮想联翩
  险资运用余额已突破5万亿元
  揭秘险资一季投资路径 保险圈王亚伟浮出水面
  175只险资重仓股预告中期业绩 近七成报喜(附股)
  一季险资携137亿建仓151股(名单)

  A股估值优势显现 社保险资联手增仓
  在近期市场持续下跌之后,国家队资金悄然出手。记者昨天从有关人士处获悉,在市场整体估值再次下移至历史低位后,社保基金和一家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日前对A股进行了增仓。
  据悉,社保基金向10家左右的基金发出了申购要求,其中60%左右用于权益类股票投资,在获得资金后,基金管理公司很快开始买进股票。此外,一家位于北京的大型保险资金管理公司也在近期对A股进行了大举增仓,规模大约在100亿左右。
  近年来,社保和险资素以精准的抄底、逃顶而闻名,因此其一举一动颇受市场关注。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这次增仓并未出乎市场意料,因为在连续下跌后,市场估值下移至历史低位,并低于去年最低点2319点时的市场整体估值,因此大盘下跌空间已经有限,并显得富有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紧缩货币政策效果的逐渐显现以及翘尾因素的降低,通胀压力将逐渐衰减,政策也将因此步入观察期,甚至不排除政策反转的可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的下跌空间。从这个角度出发,此时抄底应有相当大的成功率。不过,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板块间估值分化仍较为严重,资金面压力重重,加之市场担忧未来经济增长减速以及通胀导致的上市公司业绩衰退等因素,尽管目前A股估值便宜,也很难断定市场会就此形成反转。(.证.券.时.报 .周.宇)


  又有险资开始捡货 买入基金数十亿
  被市场视为先知先觉的保险资金,近日又有逢低捡货的消息传来。
  来自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券商的综合消息显示,就在本周,以中国人寿为主的保险资金出现申购基金举动,品种涉及偏股、指数型基金,规模或达数十亿。
  不过,大多保险巨头目前尚无加仓大动作。有的此前已经加过仓,目前选择持股待涨;有的则是持币观望,等待形势明朗。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平安曾于3月底、4月初集中加仓了100多亿,权益类仓位上升了两至三个百分点,买入点位在3000点附近,目前的思路可能是持股待涨;而中国太保、中国人保等机构则选择持币观望,等待6月通胀形势好转。
  虽无明显的跟进动作,但由于保费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考虑到资产配置的压力,不少保险公司仍有不少调仓的小动作。
  一家保险机构投资部人士告诉记者,他们近日轻仓介入了超跌的中小盘股,同时关注重组概念股的买入机会。还有保险机构买入了商业零售股,买入理由是商业零售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不断走高,个股业绩超市场预期。
  短期按兵不动并不意味着保险资金长久看空。平安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陈德贤表示,保险资金考虑资产本身是不是具有吸引力。
  他认为,在今年剩余的时间里,对于现金流增长比较快的保险公司来说,投资环境是有利的,保险公司会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找到比较好的机会。
  指数持续徘徊,保险资金的操盘导向是否能给投资者一些启发?
  一位业内人士说,对于有巨额可投资资产的保险资金来说,几十亿的动作不算是大动作。因此,是否能从中国人寿的基金申购行为来判断后市走势,目前还不好说。
  一位知情的投行人士分析认为,虽然大盘大涨条件还不具备,但指数下跌空间有限,对于像中国人寿这样的机构投资者来说,逢低拣货亦在情理之中。
  不过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保险资金踏准市场节奏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一方面,保险机构对市场趋势的把握相对精准;另一方面,保险机构是基金的上游客户,保险资金申购或赎回基金,将会撬动更多市场资金流入或流出;更关键的是,保险资金本身拥有的弹药就有足够威力,其资金流向往往还具有一呼天下应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或引发机构和散户跟风操作。(上证)


  社保基金银行存款资产下降七成 市场浮想联翩
  去年投资于银行存款的资产下降七成,降幅为近十年最大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2010年年报昨日披露。由于去年A股大盘整体下挫超过14%,导致社保基金交易类资产浮亏,全国社保基金去年实现4.23%的投资收益率,低于其成立十年以来9.17%的年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社保基金投资于银行存款的资产在2010年出现显著下降,超过七成的降幅为近十年最大,这也是2007年以来该类资产的规模首次在报告期内下降。最近关于提高社保基金入市比例的呼声较高,在此背景下,2010年社保基金银行存款资产的搬家不免让市场产生联想。
  目前社保基金境内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债券、信托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股票、证券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等;境外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银行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货币市场产品,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以及用于风险管理的掉期、远期等衍生金融工具。
  根据年报数据,2010年初社保基金银行存款资产共760.89亿元,到年末降至172.82亿元,降幅高达77.29%,为其成立十年来的最大降幅。而2007年以来,全国社保基金投资于银行存款的资产,在每年的报告期中均呈现不同幅度的增长。
  其他资产项目中,从2010年报告期增加规模来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交易类金融资产等三项增加最多,2010年中的增长额分别为673.67亿元、404.96亿元、237.81亿元。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此前曾表示,到2015年,社保基金总规模有望达到1.5万亿元,未来投资于证券市场的机构资金将越来越多,而机构资金的入市也会使股市更加稳定。近一个时期以来,提高社保基金入市比例的呼声和建议不绝于耳,2010年社保基金银行存款资产的搬家不免让市场产生联想。
  年报显示,去年社保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321.22亿元,其中已实现收益额426.41亿元(已实现收益率6.56%)。由于占社保基金权益类投资主要部分的大盘蓝筹股去年表现低迷,社保基金交易类资产公允价值浮亏105.19亿元。
  去年,社保基金还实现了良好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收益,年报首次增加的股权投资基金收益项显示,去年社保基金在PE投资上的收益额共计3494.19万元。
  截至2010年末,基金权益总额为8375.58亿元,社保基金会管理的基金资产总额为8566.90亿元,其中社保基金会直接投资资产占比58.10%;委托投资资产占比41.90%。
  另外,年报还显示,2009年6月《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发布实施以来,累计转持境内国有股917.64亿元,包括股票695.22亿元,现金222.42亿元。其中,2010年转持319.80亿元,包括股票196.63亿元和现金123.17亿元。(上证)


  险资运用余额已突破5万亿元
  投资范围涉及债券、股票及基础设施和不动产等
  ⊙记者 卢晓平 ○编辑 刘玉凤
  昨日,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中国保险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上表示,截至目前,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突破5万亿元,运用范围涉及债券和股票等虚拟经济领域,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不动产等实体经济领域。
  据了解,目前,保险资金在拉动投资方面,通过直接或间接等方式,先后投资了京沪高铁、南水北调、南方电网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项目。
  吴定富指出,在促进养老体系建设方面,保险业在加快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企业年金发展。目前保险公司共受托管理3万多家企业的年金,受托管理金额1200多亿元。
  此次保险行业学术年会以价值、创新、社会责任--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为主题。对此,吴定富指出,与其他行业相比,保险经营除了具有金融业的负债性特征外,还具有保障性和广泛的社会性,涉及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保险业能否承担好社会责任,对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及改善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吴定富表示,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到4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保险需求日趋多样,中国正从一个有潜力的新兴保险市场,成长为全球重要的保险市场。新形势对保险业的社会责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强调,应创新发展理念,拓宽服务领域,进一步提升保险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的风险管理与保障,支持新能源、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继续鼓励支持出口信用保险发展,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出口企业,促进对外贸易方式转变。
  数据显示,2010年保费收入达到1.45万亿元,是2002年的4.8倍,目前国际排名第六位;全行业总资产规模突破5万亿元,是2002年底的7.8倍;资本金超过4000亿元,是2002年的12倍。(上证)


  揭秘险资一季投资路径 保险圈王亚伟浮出水面
  大跌前,它们顺利逃顶;上涨前,它们悄然埋伏。保险资金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已成为市场判断资金取向和大盘阶段行情的重要因子。
  然而,出于资金特点和投资诉求的迥异,保险公司的投资部门向来比基金、券商低调:涉及投资观点避而不谈,没有投资报告,拒绝一切外宣。
  低调并不代表不作为。在今年以来的行情中,大部分保险机构明显踏准了以蓝筹股为核心的行情热点,同样也捕捉到了重组股、题材股的机会。可以说,在基金、私募、券商、险资为代表的一季度机构交锋中,险资又一次跑赢。
  在注重风险防范、追求稳定的同时,又能给予投保人、投资人一定的投资回报,这样的投资诉求决定了保险资金的投资大方向势必是一手抓蓝筹,一手押热点。市场更关心的是,在这十字投资方针的背后,险资又有着何等异于基金、券商等机构的投资战术?
  本报通过对机构一线的市场调查,辅之一季度险资重仓股数据,来为读者解析保险公司在股市投资上调兵遣将之全攻略。
  1 平安效应:空头突然看多
  4月以来,A股盘中再现大幅波动,投资者不免心生疑虑:难道保险机构又在行动?投资者之所以如此敏感,正是因为对近两年来保险机构的神奇操作感到心有余悸。
  令投资者印象深刻的是,保险机构已不止一次打响了做空第一枪。尤其是中国平安(601318),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整个2010年宣导的投资主基调就是看空。中国平安投资掌门人甚至还叹苦经,称2010年的资本市场,比2008年还难做。
  正是被部分投资者喻为2010年空军第一号的中国平安,却在2011年第一季度来了个180度大反转。中国平安副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德贤,这位曾在巴克莱、新鸿基、百富勤、渣打投资先后担任基金经理、投资总监等要职的投资高手,在3月底接受本报采访时宣称,建仓良机已现。
  后被中国平安高层证实的消息显示,就在春节过后的3月份,中国平安开始酝酿抄底计划,出现申购基金举动。多家基金公司在3月收到来自中国平安的买单指令,种类涉及股票型、指数型和货币型。粗略估算下来,申购基金数量达到了数十亿元。
  中国平安的动作似乎有很强的示范性,不少机构选择了与其同进同退。数据显示,今年春节过后,沪市ETF特别是50ETF仍以净赎回为主,然而步入3月的第二个礼拜,被视为机构风向标的上证50ETF出现较大规模的净申购,达到了1.94亿份,对应的净申购资金规模达到了4亿元左右。上证180ETF同期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净申购,对应的净申购资金达到了2亿元左右。
  山雨欲来风满楼。在3月部分保险公司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参加的一次行业会议上,半数以上与会保险机构相关负责人交流称,都在那段时间加了仓,并认为2011年的资本市场要比2010年好做。一位与记者相熟的中资保险公司投资负责人私下说,该部门研究员兵分多路奔赴上市公司,实地调研忙得不亦乐乎。
  险资突然看多的逻辑在于:今年市场特点是风险与机会并存,但机会仍然大于风险,在波动中把握机会。大盘股估值偏低,沪深300的PE水平偏低。虽然大盘大涨条件还不具备,但指数下探空间已有限,对于像保险资金这样的机构投资者来说,已经到了可以出手买入的区间。
  并且,他们把这一情绪延续到了二季度。据记者调查了解,虽然近一个月以来A股下探回落,但保险机构并没有像基金那样出现大规模集体减仓动作,依然保持着中性偏上一点的仓位水平。
  5月初,陈德贤在接受媒体访问时称,从目前情况看,他基本维持去年年末和今年年初时的看法,认为2011年会存在比较多的机会,这包括了股市和债市这两部分机会。在目前的情况下,市场上的确存在诸多不同的看法。比如说,政策面是继续收紧,还是会有所放松;是保增长,还是控通胀等等,而我们要考虑的是,资产本身是不是具有吸引力。
  而当记者询问一家在京保险公司近期仓位有无变化时,这家公司的投资部负责人发来的短信回复简单、直接--没动!甚至就在本周,记者获悉,一家中资保险公司连日来集中申购了指数型、偏股型基金,逢低抄底意图明显。


  2 蓝筹股战役:人弃我取
  保监会每季公布的保险资金数据,常常会被媒体或投行拿来放大。来自保监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保险资金投资平均收益率为1.07%;而投行的数据显示,同样是一季度,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集合理财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0.47%、-1.04%。有媒体将此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险资明显跑赢。
  这样的结论在专业人士看来,并非专业和合理。因为,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里不仅包含基金、股票等权益类投资,还包括协议存款、债券等固定收益类投资。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将险资投资收益率与基金、券商投资收益率作对比,本身就不具可比性。
  但事实上,从持仓结构和重仓股表现来看,险资一季度表现的确可圈可点。保险公司的个股配置情况因上市公司一季度报告的披露收官而浮出水面。在今年一季度,保险机构明显踏准了以蓝筹股为核心的行情热点。据统计,保险机构今年一季度共进驻553家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序列,而按照持股市值排列,险资集中持有的前六大重仓股分别为工商银行(601398)、中信证券(600030)、农业银行(601288)、民生银行(600016)、建设银行(601939)和大秦铁路(601006)。
  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是被险资一季度增持(包括新进)股数最多的个股,三者在今年一季度分别被险资增持了15.1亿股、9.9亿股、9.5亿股。我们看好银行股,主要是银行的分红比例高,估值很低,投资价值远高于银行存款收益。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人士向记者解释了配置银行股的原因,银行板块估值低、增长稳健且进出方便。青睐估值低、业绩增长稳定的银行股,折射出保险公司一贯稳健进取的投资风格。
  反观基金群体,在这场蓝筹股战役之中,却与险资背道而驰。同样以上述三只银行股为例,据有关媒体统计,这三只银行股在今年一季度合计被基金减持近24亿股,而且,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成为今年一季度被基金群体减持最多的个股。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目前已发布的2011年度半年报业绩预告来看,被险资重仓的个股中有近七成报喜。
  同样具有独立的调研团队、丰富的市场经验、敏锐的投资嗅觉,在与基金的一季度对决中,险资以人弃我取的策略低调胜出。
  但在胜出的背后,折射出的是险资与基金等其他机构之间不同的投资诉求。
  保险资金的特征和其他资金并不相同,因而操作手法存在非常大的不同。与基金不同,由于保险资金追求绝对收益,要求收益超过资金成本。比如,险资的负债久期比较长,只要能在未来2到3年,或更长的时间里,收益能达到某个水平,那么险资就有理由去投资这些品种。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高管直言。保险资金的做法对基金来说不一定合适,反过来也一样。


  3 精于波段操作
  虽然保险资金作为长线投资,买入并持有是其最主要的操作方式,但从目前市场环境来看,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进行波段操作成为保险机构的不二之选。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市值的股票上,险资的这一操作思路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那么,保险资金又是如何进行波段操作的呢?
  据业内人士透露,保险公司的投资流程大致是:保险公司下设投资决策及资产负债匹配两大核心委员会,每逢年初定下一整年的投资战略,对每个投资组合(债券、基金、股票、银行存款等)设定大致的比例上下限。
  而大多数保险公司对投资有内部考核标准,对权益类投资主要是依据基金指数和沪深300指数。这也是为何中国人寿(601628)、中国平安等保险巨头喜好偏股基金,尤其是相对风险较高的ETF指数型基金。
  对于保险资金,如果一年能做对两次大的决定就够了,关键要看得比较准。一家大型保险公司投资部负责人说,中长期看好经济复苏,但短期内会根据宏观经济指标、技术指标等,对投资组合进行动态调整。这也被业内称为小动作。
  据了解,在具体波段操作上,保险机构先行买入上证50指数成份股,建仓完成后,再申购指数基金。而指数基金必须被动大量买入权重股。此时,市场上形成做多氛围,指数开始上行,各路投资者开始买入股票参与做多。
  随着大盘的上涨,当涨幅达到机构所预期的幅度,保险机构就开始逐渐减持手中股票。随后,他们又开始大规模赎回基金。在大额赎回压力下,指数基金被迫抛售股票。再加上大机构赎回股票本身就是看空信号,其他投资者纷纷跟随卖出,市场开始出现下跌。而等大盘调整到一定幅度,以保险机构为主的大资金再次进场抄底,又开始了下一轮的操作。
  有媒体将这种操作方式形象地比喻为割韭菜,利用波段多次操作,其要点是绑上基金,通过申购和赎回基金,使得基金在股市上被迫跟随操作。保险机构是基金的上游客户,若保险资金方向确定后选择申购或赎回基金,将撬动更多市场资金流入或流出。
  当然,并非所有的保险资金都能精于此道,也有看走眼的。某大型保险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表现着实一般,投行人士认为,究其原因在于股票板块配置没有踏准市场节奏,因而没有取得理想的投资回报。


  4 高手?推手?杀手?
  保险资金已然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上最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保险资金的一举一动,以期能踩住保险资金的调仓步伐,从而获得逢低拣货和逢高撤退的先知。
  那么,保险资金到底是先知先觉的波段高手,还是诱发大盘上涨或下跌的推手或杀手?
  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我国保险资产总额为5.4万亿元,而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仓位上限为25%。由此推算,包括基金和股票在内,保险机构可投入股市的资金已经超过了1万亿。
  今年一季度,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基金类仓位占比为13.8%,13.8%为五六成的仓位水平,这也意味着险资还有千亿元的可入市资金。除数千亿随时可入市的资金外,保险资金正以每年1万亿元的速度增加。
  其中,大半壁江山都掌握在中国人寿、中国平安这几家保险巨头手中。在业内人士看来,几家保险巨头就像股市里的巨无霸,这些大资金的操作,本身就可以左右股市,且具有市场风向标的意义。
  或许,从长期来看,保险巨头的仓位操作并不能改变市场大趋势,尤其是在市场上涨态势确立时,保险机构如发生波段操作,对市场不会产生根本影响;但在大盘处于相对高位或低位,多空又处于僵持状态时,巨无霸的影响力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当市场处于关键阶段、敏感点位时,保险巨头本身拥有的弹药就具有足够威力,而其选择往往还具有一呼天下应的效果,能引发机构和散户跟风操作,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
  因此,在多空胶着时,投资者一定要多加留意,因为保险巨头的减仓操作,往往就成了行情向下的信号;相反,如在大家都悲观时,一旦保险资金有进场动作,往往就是逢低捡便宜货的积极信号。


  5 寻找保险圈的王亚伟
  不同于基金经理的爱出风头,保险公司的投资经理大多闭门操作,更别提要他们在媒体抛头露面了。但仍有好事的媒体发现,保险圈里也有一个王亚伟,甚至更年轻、更神秘,他掌管的保险产品收益率丝毫不输于王亚伟的华夏大盘。
  这个神秘的他,就是执掌泰康人寿投连险进取型账户的王建军。据说王建军是个80后,年轻的他因超高的投资水平,被市场人士称为最牛险资操盘手,由他掌管的投连险进取型账户的业绩,不仅是投连险中的常胜将军,即使与公募基金较量起来也丝毫不差,素有保险产品中的华夏大盘之称。
  口说无凭,数据才是硬道理。有媒体援引一份数据称,王亚伟自2005年底担任华夏大盘基金经理后,五年来年收益率分别为:141.86%、209.42%、-33.69%、108.48%和23.21%,总收益率为1196.80%。而泰康投连险进取型账户五年来年收益率分别为109.55%、128.56%、-23.67%、136.63%和23.84%,总收益率为972.62%。虽然泰康投连险进取型账户近五年总收益率比华夏大盘稍逊,但五年中却有三年收益率超过华夏大盘。
  一家保险公司投资部人士分析了泰康投连险进取型账户长期取胜的几大秘笈。
  首先,该账户投资股票的比例为60%至100%,和偏股型基金相仿。选股上基本回避蓝筹股,青睐中小盘股,追捧题材股和重组股。风格激进、择时精准,易获得超额收益。如今年一季度,泰康投连险进取型账户逢低买入重组概念股上海梅林(600073),新进该股176万股。
  其次,快进快出、高位不贪、低位不慌,亦是该账户的一大特色。据有关数据统计,该账户持有股票的时间很少超过一年,且近两年来呈现换股频率加快的迹象。以复杂难做的2010年股市为例,该账户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在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的情况极少。操作频率之快可见一斑。
  更关键的一点是,盘子小、封闭运作也是其制胜的一大原因。该账户销售时间较短,且通常规模有限(基本都在一两个亿左右)。此后便会停售,长年封闭,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高位资金涌入增加的配置压力。另外,封闭操作相对来说规模固定,便于投资经理操作,可制定长期投资策略,比较利于在长跑中取得较好的业绩。
  业内人士认为,与华夏大盘自下而上的个股精选策略、长年潜伏题材个股等待行情爆发的操作手法所不同,泰康投连险进取型账户擅长的是激进进取、波段操作,且盘子小、进出较灵活,这更便于投资者跟踪参考。(上证)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