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结构调整带来的“亏钱效应”
最近一周欧美股市涨势如虹,但A股市场却出现了破位急挫的走势。如果把中外市场环境进行比较,这种现象不能用经典的经济学来说明。我们姑且把它称作A股市场的节日魔咒。
A股市场在重大节日前出现大幅度的回落,不论在牛市还是在熊市,都会出现,只是熊市中节后继续跌,而在牛市中节后开始反转上攻。从2008年以来每年的“五一”节前市场都会出现幅度较大的调整,2008年以来各年的调整幅度依次为:-16.13%,-8.02%,-11.21%,而今年的幅度是-7.40%。
造成股市节日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有中国的制度因素,也有经济活动的季节性因素,当然每年还有特殊的触发因素。今年原指望这种调整幅度较小,看来也是一种奢望。造成这次快速调整直接的原因是股市结构调整带来的“亏钱效应”。
在这一轮调整中,调整幅度最深的依次是:创业板-23.08%,新能源-18.63%,航天军工-16.42%,中小板-16.21%,300医药-16.07%,B股指数-15.95%,内地资源-14.9%,中证电信-14.66%。从整体看,去年被爆炒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引领了这次下跌并最终导致大盘的下跌。
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下跌是大家早就预料到的,但是它们的下跌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却被我们忽视了。按理说,这个板块指数对大盘没有多大直接影响,但是累计跌幅达到一定程度后,这种影响还是显现出来了。
热钱流出的已经不多了
造成这种负财富效应的原因是,这两个板块的股票数目庞大,股票家数达到790家,超过了两市股票总数的三分之一。由于这两个板块在前两年遭到热炒,当时市场中活跃资金超过50%都集中在这个领域,一旦市场风格转换,问题就出来了。市场的风格转化需要活跃资金从小市值股票流出,再进入大市值股票,但在热点转化期间,资金的乘数效应是不同的。一般而言,1亿元的活跃资金入市,带动的有效流通市值增长不是1亿元,而是2亿~6亿元,在热钱进入初期是2倍左右,而在拉升时期大约是6倍,这是股市的乘数效应。热钱从小盘股流出初期,股价跌幅不大,资金流出不少,大家却不大在意,但是在流出的末期,小盘股的价格却会产生雪崩效应,其实这个时候流出的钱已经不多了。
对于大盘股而言,由于处在启动初段,还没有介入可操控时期,资金的乘数效应也不到3倍。这样问题就出来了:流出小盘股的资金造成6倍的市值损失,而流进大盘股的资金造成3倍的市值增长,两者相加,总的流通市值大幅减少,变现在统计上就是所谓的大盘资金的“净流出”,当机构投资者由于转换板块而出现市值损失时,就会出现“亏钱效应”,难看的业绩使得基金经理们被迫减仓,从而“狼”真的来了。
知道了这个道理也就清楚了,目前的股市不是资金的问题,而是板块转换导致的乘数变化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能笼统地说这个市场要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