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一季报透露了三个重要信息:基金在减仓,尤其是大基金公司降低仓位幅度大;低估值蓝筹受青睐,未来仍被多数基金看好,超跌的消费股也再次受到机构关注;基金多空分歧加大,多数基金经理们对未来市场预期低,偏谨慎。
对于一季报透露出的仓位、估值、预期“三降低”的信息,国金证券(600109)基金分析师焦媛媛也表示认同,她说:基金现在比较谨慎。
股基仓位相差37.94%
嘉实、华夏带头减仓
根据天相统计,432只积极投资偏股型基金股票仓位为81.66%,其中408只可比基金仓位为82.24%,同上季度末相比下降了2.22个百分点。
减仓的带头者是华夏、博时、华安和嘉实等一线基金公司,一季度分别减仓6.2%、6.78%、7.96%和8.03%。仓位都减到了80%以下。
华夏基金中,王亚伟比较特立独行,华夏大盘一季度以91.04%的高仓位运行,华夏策略一季度仓位却仅为76.72%。王亚伟对地产和银行仍比较乐观,他在一季报中表示,股市在上市公司良好业绩的带动下,有望出现小幅上涨。看好以银行为代表的低估值绩优蓝筹股;如果不出台更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甚至政策有所放松的话,调整充分的房地产股将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61家基金公司中,5家仓位在90%以上,11家仓位在85%-90%之间,45家仓位在80%以下。其中,中邮创业基金的仓位最高,高达92.62%,民生加银基金仓位最低,为54.68%,两者相差37.94%。
一季度减仓为基金的主流操作,共38家公司减仓。单只基金中,408只可比基金有156只加仓252只减仓。其中,国联安安心和国投稳健基金加仓20%以上;嘉实主题减仓最多,为近30%。
嘉实主题基金经理邹唯认为,目前国内经济的阶段性繁荣具有脆弱性,市场二季度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具有演绎为阶段性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因此将降低基金组合仓位,采取防御策略。
低估值周期股受追捧
超跌消费再起波澜
根据一季报,基金增持最多的六大行业是金属非金属、机械设备仪表、金融保险业、采掘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减持最多的六大行业是医药生物、信息技术、食品饮料、批发零售、农林牧副渔和电子。
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经理坦言:“我们去年底持有的医药、消费比较多,虽然后来看到了下调趋势,但是调仓成本大,不是一下就能调过来的。我们也增配了一些金融、钢铁,基金仓位整体上升。我认为,地产的板块性机会还没有促发因素,超跌的消费股该是再度关注的时候了,我们不会再减持。”
其实从数据也能看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医药行业一季度遭遇大幅减持,成为连续两个季度基金减持的第一大行业,食品饮料和批发零售行业同样维持减持态势。但是,基金持有市值、占净值比例等仍然居前。根据数据,食品饮料是基金重仓的第五大行业,医药生物和批发零售分别在第7和第9位,而一季度涨幅居前的房地产、建筑行业、造纸印刷等行业,基金持有市值和占净值比例都低于消费类行业。
新华钻石企业基金是一季度最激进的一只基金,仓位高达94.97%。其基金经理曹名长也表示:“2011年一开年更像是对2010年的”纠偏“行情。低估值大盘蓝筹股的上涨是带动指数上涨的主要力量,而且,我们对上半年周期蓝筹和下半年消费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轮廓。”
在一季报中,多位基金经理表示继续看好低估值周期股,并看好超跌消费股。
结构性机会仍存
谨慎乐观看后市
一季度基金增持市值前5名的个股分别为:招商银行(600036)、中国建筑(601668)、宝钢股份(600019)、攀钢钒台和华夏银行(600015)。重仓持股占流通股比例提升最多的前5名个股分别为国中水务(600187)、海默科技(300084)、中国化学(601117)、天山股份(000877)和洪涛股份(002325)。
对于后市的看法,基金态度相对谨慎,多数认为还将继续呈现震荡走势,有结构性机会,或者震荡上行。连王亚伟也称,未来有望出现小幅上涨,大家都把预期降得相对较低。
比如,摩根士丹利基金公司认为,在影响资本市场的主要核心因素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像经济增长动力、紧缩政策、流动性都没有明显变化的前提下,我们认为市场仍然不会发生方向性的转变,即震荡走势还将持续,过程可能较为复杂,因此后市依然存在结构性机会。
博时基金相对乐观,博时基金特定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曾升认为:“国家出台紧缩政策,主要为了控制通胀形势,每次都出手比较早,下半年通胀形势将得到一定控制,而且整体企业盈利情况还是比较好的,我们对未来市场较为乐观。下一阶段,市场热点可能会出现在低估值行业,例如金融地产、交通运输,而投资主题方面,由于五六月份高铁进行新一轮招标,市场资金可能会出现回流。”
上述不愿具名的基金经理表示,未来我们会稳步调仓,但整体仓位应该变化不大。十二五规划中特别提出的两大块,保障房和水利建设,我们会继续关注。部分白酒、医药等消费股现在已经回归合理估值,我们会长期持有。蓝筹行情下半年逐渐接近尾声,虽然也是我们关注的方向之一,但不会再过度倾向蓝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