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央行行长要懂无为而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许小年:央行行长要懂无为而治

加入日期:2011-5-19 18:14:25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 读:
  克鲁格曼:被劫持的美国
  皮海洲:中国股市存致命问题 国际板推出条件不成熟
  曹中铭:新股上市后裸泳 股民能否群起而诉之?
  时寒冰:股市与实体经济背离 更应重视股民回报
  李稻葵:调控政策将进入观察期
  周科竞:别让国际板成为新的提款机
  叶荣添:单刀直入,死也不信股市会跌得下去!
  查诺斯:大空头查诺斯爆谬论 中国可能陷入衰退
  三大股神的新篮子:一季度投资路线图解密

  克鲁格曼:被劫持的美国
  6个月前,奥巴马总统面临被劫持的局面。除非奥巴马先生屈服,同时延长对富人减税政策,共和党威胁要阻止中产阶级延长减税。从本质上讲,是总统屈服了,满足了共和党要求的所有东西。
  现在,果然不出所料,劫持者又故伎重演:既然去年12月要挟行动可行,为何不再试一次?这一次共和党人说他们将拒绝提高债务的最高限额--这种措施将对经济带来灾难般影响--除非奥巴马先生同意大规模削减开支,尽管他们已经排除了任何形式增税的可能。现在问题成了什么东西(如果存在的话)可以让总统说声不。
  债务上限问题本身就是美国法律的一个奇怪的特点:既然国会必须投票批准开支,投票决定税率,为什么还要对是否允许借贷行为这种这些开支和征税政策不言而喻的行动要进行第二次投票。不过,实际上历史上立法者一直愿意根据需要提高债务上限,因此我们体制中这种奇怪规定并不要紧,直到现在!
  到底发生了什么改变?回答是共和党的极端化。通常情况下,一个既不控制白宫又不控制参议院的政党并没权利将自己的计划强加于国家。然而,现代共和党却不遵从这些一般的规则。
  那么如果债务上限没有提高会发生什么的事情?右翼人士时下流行的断言这种做法并不是什么大的事情。周六《华尔街日报》发表社论,将担心债务达到限额后果的人嘲笑为世界末日游说。
  这种持我们担心什么?人士是相信他们所说的,抑或他们只是窥视讨价还价的立场,这些尚难得知。但是,无论是何种情况,他们都肯定是错误的:如果债务上限得不到提高,将导致十分严重的糟糕后果。
  因为如果我们达到了债务上限,政府将被迫停止支付大约三分之一的费用支出,因为这些支出部分目前是通过借款予以支付的。因此,政府会不会停止寄出社会保险的支票?会不会停止支付那些为老年医保项目服务的医生与医院?会不会停止向我们的军队提供燃料及弹药的承包商提供支付?会不会停止支付债务利息?
  不要说上述任何一项都不会有问题。正如我以前说过的那样,联邦政府基本上是一个拥有军队的保险公司,所以我只是列出联邦政府开支的所有主要部分。如果联邦政府借贷行为被切断,这些项目中至少有一项,也许多项将面临支付停止的局面。
  这些项目停止支付对经济有何影响?可以说是一无是处。消费者的支出可以会崩溃,因为紧张的老年人开始思考如何支付房租及食物。依赖于政府采购的公司会大幅度削减工资支出并取消投资。
  此外,市场会出现恐慌,特别是在利息支出得不到落实的情况下。破坏对美国债务的信心而引起的后果将会特别严重,因为债务在许多金融支付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达到债务上限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不幸的是,它将是不可避免的。
  为什么?因为现在一种被劫持的局面。如果总统及其盟友认为无法提高债务上限是一件不可想象的结局,坚持要在这种原则下行事,不计后果地避免这种事情发生,那么他们已经将所有的权力交给那些情愿出现那种结局的人士。实际上,他们将会把撕碎宪法,将对政府的控制拱手交个那个只控制国会一个院,但是却宣称除非要求得到满足宁愿将整个经济拖下水的政党。
  现在,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共和党几乎不情愿像其宣称的那样,烧掉整个屋子。商业利益已经清楚地表明他们也对达到债务上限得前景感到恐惧。即使恶毒反对奥巴马的美国商会也督促国会尽快地提高债务的上限。在开支问题上出现的对抗只会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全年共和党主要通过承诺保护老年医保计划而赢得去年的中期选举,获胜后却立即要投票肢解这项计划。
  然而,除非总统情愿对抗他们并接受相关的风险,他不可能对这些勒索者摊牌。
  据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哈里·里德,奥巴马总统已经要求民主党人在债务谈判上不要人为地划一道线。嗨,将我划到那些认为这种战略莫名其妙的那群人里面吧。早晚--早比晚好--总统不得不划出一道线出来。不然,他还不如从白宫搬出去,将大权交给茶会党。

 

  皮海洲:中国股市存致命问题 国际板推出条件不成熟
  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王建军17日在2011陆家嘴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际板推出条件快要成熟了,但没有具体的时间表。这是证监会方面就国际板推出问题作出的最新表态。
  在推出国际板的问题上,目前上交所方面热情高涨。特别是国际板各项规则以及技术准备工作均已基本完成,上交所方面显然对国际板的推出充满了期待。
  但国际板推出条件快要成熟并不等于已经成熟。
  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国际板各项规则以及技术准备工作均已基本完成。是否属实,恐怕还有待于时间来验证。从创业板推出的情况来看,虽然创业板的推出准备了十年之久,但最终创业板各项规则的准备是不充分的,基本上就是抄袭主板与中小板,并且时至如今,创业板的退市制度仍然没有出台。而国际板的筹备无非就是近两年的事情,各项规则是否真的基本完成,恐怕还只是个未知数。更加重要的是,这些规则目前还没有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如果国际板的规则只是抄袭主板规则,将很难闯过社会公众这一关。
  更加重要的是,中国股市本身就不成熟,还存在着致命的问题。比如,中国股市目前只是一个融资市,对投资者的利益保护不够,新股三高发行成为发行人赤裸裸的圈钱工具。在这种情况下推出国际板,很难保证国际板不会重蹈主板覆辙。如果圈钱市在国际板蔓延,那么国际板就将成为外企的圈钱板,它将直接损害国内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在目前国内股市最主要最突出的问题都得不到妥善解决的情况下,很难认为推出国际板的条件已经成熟。

 

  曹中铭:新股上市后裸泳 股民能否群起而诉之?
  沃森生物的一纸公告,导致其股价奔向跌停,成交也放出近期的天量,周三又跌4.2%,股价再创新低。三大疫苗项目的流产,与去年10月29日《招股说明书》所描绘的美好前景亦形成强烈的反差。一切的一切,都是顺理成章吗?
  95元的发行价格,133.8倍的发行市盈率,沃森生物创造了其时创业板新股的两个发行纪录。并且,挂牌之后沃森生物还受到了包括华夏大盘在内的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尽管如此,在创业板泡沫横飞的背景下,沃森生物的走势同样摆脱不了每况愈下的困境。而随着跌停的出现,沃森生物股价也不断创出新低。
  在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相关项目出现流产的状况本很平常,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相对于沃森生物而言,却并非如此。挂牌仅仅半年时间,沃森生物又匆匆地打补丁,难道其对相关项目的可行性心中一点底也没有?事实是最好的答案。如上市公司的公告显示,在流产的三个项目中,与葛兰素史克合作的麻腮风疫苗项目始于2009年10月,而其流产的原因则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颁布实施。既然明知山有虎,沃森生物为何又冠冕堂皇地将其载入《招股说明书》中?
  沃森生物能够以95元的价格发行新股,三大流产项目所揭示的雄厚研发实力,以及隐藏在背后的成长性显然功不可没。然而,当神马都是浮云时,上市公司当初所披露的《招股说明书》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就值得推敲了。
  在《招股说明书》中,沃森生物声称 与长春华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合作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并且表示上述项目有利于本公司以更快的速度获取最优外部技术,加快相关疫苗研发,从而增强疫苗开发能力,其公告则表明,这些都不过是上市公司施放的烟幕弹而已。
  其实,无论是沃森生物的项目流产也好,还是股价创出新低也好,已经都显得不重要了。需要关注的是,沃森生物是否涉嫌虚假陈述,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而从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到流产公告上分析,沃森生物的所作所为,至少是一种隐性的虚假陈述行为。
  今年不仅是新股的破发年,更是去年上市的次新股业绩变脸的曝光年,这一现象在中小板与创业板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单从业绩变脸的角度讲,为数众多变脸公司在此前所鼓吹的竞争实力与成长潜力等,丝毫经不起年报或季报的检验,而其狐狸的尾巴露出来也是迟早的事。
  上市前形势一片大好,挂牌后不得不进行裸泳,至少证明某些变脸公司存在通过包装、粉饰上市的嫌疑,从侧面也证明其在《招股说明书》中存在隐性虚假陈述的可能。由于隐性的虚假陈述常常不为市场所发觉,因而欺骗性强,危害性大,常常能骗过保荐机构与审核机构的法眼,需引起市场的高度重视。
  事实上,沃森生物仅仅只是诸多上市公司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罢了,次新股业绩变脸公司的大面积出现,足以说明其中的问题。对于这些涉嫌隐性虚假陈述的上市公司,利益受损的投资者是否亦能像宝安石墨矿事件一样群起而诉之呢?

 

  时寒冰:股市与实体经济背离 更应重视股民回报
  在学生时代,我的老师提到一个观点: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资本市场预先反映实体经济状况的功能,帮助资本国家提前调整经济政策,减少了发生经济危机的几率和危机的破坏力。
  在此之前,我还真没想过这一点。期市、股市的功能或作用,原来是可以拓展的--犹如一面镜子,帮助政府及时调整经济政策,帮助企业家准确决定投资和经营方向,也帮助民众个人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期市、股市的前瞻性优势,就充分体现出来了。不仅如此,期市、股市还往往放大一些前瞻性的预期,使得相关问题更清晰地显现出来,使得相关主体能够最快地发现问题,做出相应调整。
  但是,中国的股市与实体经济,却并不一致。伦敦商学院的埃罗伊路·迪姆森、保罗·马什和麦克·斯丹顿在研究后发现,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股市回报率远远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两者的相关性几乎不存在。
  的确。比如2001年到2005年,是中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的时候,通胀压力也远不及现在这么严重,但上证综指却从2001年6月的2245.43点,一路下跌到2005年6月的998.23点,跌幅高达55.5%,股市与实体经济如此背离的情况,在当今世界几乎找不出第二个。从2001年到现在,中国的 GDP基本保持着平均两位数的增速,但股市至今仍在3000点一线摇晃。在全球股市中,是毫无争议的垫底者。
  股市与实体经济为何经常背离?
  最根本的一个问题是,实体经济的发展成果,没有传导给股市,更没有传导给普通的投资者。资本市场过快地在总量上的拓展和相关制度的漏洞,稀释了投资者所应获取的财富和权益。最近几年,中国资本市场的融资规模在世界上基本上没有出过前三甲,大部分时候位居第一。
  资本市场应该是一个互利的市场:企业通过这个市场获得发展所急需的宝贵资金,而投资者通过这个市场获得相对应的投资收益。如果股市的投资收益,在完善的制度保护下得到保障,就等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就能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同向而行,两者将能实现良性互动。
  也正因为这一点,像美国等发达国家,一直追求的目标就是让上市公司给投资者带来相应的回报,唯有此,资本市场才能显现出勃勃生机,与实体经济一起,成为投资者、企业和政府共赢的平台。
  所以,中国应该把股市给投资者的稳定回报,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考量。如此,股市才能成为一面映射实体经济的镜子。

 

  李稻葵:调控政策将进入观察期
著名经济学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周三表示,尽管需要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来逐步消除负利率,但当前的贷款利率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通胀在下半年也有走缓的趋势。在此背景下,进入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需要进入观察和详细调研的阶段。除此之外,他还明确表示看好A股的中期走势。
  下半年政策需要观察
  李稻葵昨日在深圳出席清华EMBA名师管理论坛时就十二五规划中的宏观调控发表主题演讲,演讲内容涉及广泛领域,涵盖后经济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格局、财税货币政策以及A股市场等社会大众广泛关心的话题。
  李稻葵认为,今年的GDP增长会有所放缓,目前的预测大概在9.5%左右的水平。到今年下半年,我相信政策一定要进入一个观察期,GDP增长的放缓是止住了呢,还是继续在放缓,6月到7月是需要我们认真观察、认真调研的阶段。
  加存款利率不是打压股市
  在回答广东电台《投资快报》记者关于今后是否会非对称加息的提问时,李稻葵表示:是否非对称加息并不重要,今后的存款利率是要调整,但如果以非对称的方式仅仅调整贷款利率,则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不大,因为贷款可以浮动。
  他特别强调:关键是要解决存款的负利率问题,以一个比较合理的方式,在和广大民众、股市投资者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做这个事情。告诉股民们调整利率,提高存款利率的目的绝对不是打击股票投资者,存款利率调整对股市没有什么影响。
  当前股市价格很低
  在谈论股市问题时,李稻葵特别强调,他自己并不炒股:不是我不爱股票,而是我不想给人留下什么说法。
  据他分析,中国股市的价格现在很低,不管是跟历史上的自己比,还是横向比都是很低的时期。同时,由于房地产价格预期和房地产格局在改变,未来的大趋势一定是有资金进入到股市。
  从大格局上讲,未来较长时期,国际投资人觉得美元、欧元的信用在下降。就会不断把美元、日元、港币、英镑的金融资产逐步转一部分到上海的股票市场,进入中国的债券市场或者深圳的股票市场,这就有一个资产重新配置的过程。另一方面,国家要放宽管制,允许企业、允许你我、允许家庭把自己手中的人民币兑换成美元、欧元出国投资,这个一定要放开,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客观要求,这也是国家改善宏观管理的一个主要举措。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