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美国也会破产只有中国股票是非卖品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罗杰斯:美国也会破产只有中国股票是非卖品

加入日期:2011-5-18 13:57:45

  一人、一包,孤身来到温州,参与“对话罗杰斯·湘财高峰论坛”。同样是顶级富豪,吉姆·罗杰斯这种简朴到极致的风格,与连零食、小吃都专机运送的巴菲特、比尔·盖茨形成鲜明对比。而对于中国未来的极度看好,这位量子基金的创始人,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罗杰斯的两个女儿都能说流利的中文,“要让女儿继承我的中国股票。”

  【关于未来】

  让欧美人来中国讨生活

  罗杰斯对美国的未来极为悲观,“我已经没有美国房产,资产都已转移到亚洲。”罗杰斯认为,身负重债的美国和欧洲未来还会出现危机,“希腊会破产,英国会破产,美国也会破产,中国才是未来所在。美国人和欧洲人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教儿子、孙子中文,让他们来中国讨生活。”

  这种对于中国未来的美好预期,驱使罗杰斯只要一有机会就买入人民币,“我的两个女儿都是美国公民,但她们只在中国开设了账户。”罗杰斯笑道,“因为她们肩负为我养老的重任,知道这一辈子美元都会艰难重重,所以她们选择在正确的地方开户。”

  在两个女儿未来上哪里的大学这个问题上,罗杰斯与妻子发生了分歧,“妻子想要她们去牛津大学,我本人也是牛津大学的毕业生,但我想她们应该来中国读大学。”

  【关于股票】

  只有中国的是“非卖品”

  “我在全球都有投资,买的东西基本上也会卖掉。但是,我唯一没有卖掉的,或者说我不准备卖掉的是我在中国投资的股票。”罗杰斯希望女儿能继承自己买进的中国股票,“说不定50年、60年后,我两个女儿或者孙子、孙女能说,爷爷真的很聪明,买了中国的股票,现在让我们赚了很多钱。”

  罗杰斯透露了一只他买进就没抛出的股票,“1999年5月我买进了张裕B,2008年的时候又增仓了一些,如果它跌我会再买一些。”

  【关于投资】

  什么跌得深就买什么

  近期,过去的合作伙伴、同为量子基金创始人的索罗斯大肆抛空白银,导致白银暴跌近30%。在如此巨大的跌幅面前,罗杰斯却依然看好白银的未来,“我还想买进更多白银。在大宗商品方面,我相信还有多年的牛市。我至今没有卖出任何商品,2017年可能会出现商品方面的大泡沫,我会在那个时候才卖空。目前如果哪些商品跌的比较多我会多进一些。”

  罗杰斯对于股票的观点,也类似于他对商品的看法,“我不知道什么股票好,但是哪种股票跌得深,我就买什么。”罗杰斯举例道,“比如航空股跌50%,而能源股跌80%,那我就买能源股。”

  【关于成功】

  只做喜欢的事

  “世界上最幸福、最成功的人都是那些做自己喜爱事情的人。我在投资的时候,不关心其他任何事情,每天早上都想很快到办公室去看市场怎么样。”出身于美国最穷的阿拉巴马州、家中也没有任何人从事金融行业的罗杰斯对于爱好产生的动力有着最强烈的感受。

  罗杰斯认为做自己喜爱事情的人,能把自己的公司打造得非常成功,“比如说我女儿做园丁的话,她说不定就可以帮英国白金汉宫等皇宫做园艺,或者她可以在中国开园艺连锁店,然后她可以在上海或者纽约上市。”他认为自己一定要做好功课,才能够找到成功的投资方向。

  #JRJ分页符# 

  与罗杰斯共进午餐

  

  在本次“对话罗杰斯·湘财高峰论坛”上,有一位来自湖南的特殊客人幸运地获得了与罗杰斯共进午餐的机会。来自岳阳巴陵石化的吴维夫之前从湘财证券举办的“我来考考罗杰斯”、“假如我是罗杰斯”活动中胜出,从而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位与罗杰斯近距离接触的投资者。

  与罗杰斯的距离:零美元

  “与罗杰斯共进午餐确实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有多年期货、证券投资经验的吴维夫对罗杰斯极为推崇,“特别是他写的《风险投资家环球游记》最令我着迷。”

  出身理工科的吴维夫对于证券投资有着极为精到的见解,但最看重的却是罗杰斯能把工作、生活融为一体,“他的生活方式与工作结合得很好,即使是工作,对他而言也是一个自我休闲的过程,就像他的书中通篇谈的都是旅行见闻,但是在旅行过程中他发现了大量的投资机会,如1999年投资中国B股。”

  在与罗杰斯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午餐后,吴维夫更强的体会是罗杰斯的平易近人,“他非常随和,完全不像一个超级富豪。作为普通投资者要想接近巴菲特这样的富翁,恐怕距离至少200万美元,而我与罗杰斯的距离是零美元。”

  吴维夫的这一观感,与记者感受一样。在论坛前一日的欢迎晚宴上,罗杰斯入乡随俗,手举酒杯,一桌一桌敬酒,犹如一位中国新郎。

  “罗杰斯没回答我的问题”

  与这位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大师共进午餐,吴维夫当然更想向他讨教一下投资方法,“不过我的问题他都笑而不答。”

  吴维夫发现各种投资书籍中很少谈及具体的投资方法,“我认为进行证券投资一定要做定量分析,因而我问罗杰斯是否有这类进行定量分析的模型。”此外吴维夫还想一探究竟的就是罗杰斯提出的越跌越买的观点,“他说要跌去50%甚至80%才买进,那么跌到什么幅度才适宜买进肯定有一个计算标准,所以问了罗杰斯怎么确定跌多少才足够。”

  不过对于吴维夫的这两个问题,罗杰斯都笑而不答,他没回答这两个问题,说明他是认同的,因为在投资领域,一旦某种成功的投资方法被公之于众就会很快失效,所以这也说明我之前的思考是正确的。

  人物

  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是在1997年令东南亚国家闻风丧胆的“量子基金”的前合伙人,是国际著名的投资家和金融学教授。曾被Jon Trains《现代投资大师》、Jack Schwagers《市场奇才》等著名年鉴收录。

  1970年罗杰斯与索罗斯共同创立了量子基金;

  从1983年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开设了最热门的高级证券分析课程;

  在1989-1990年完成的第一次环球旅行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记载;

  1998年罗杰斯创立罗杰斯国际商品指数(RICI);

  1999年罗杰斯第二次环球旅行时,投资上海B股。

  记者手记

  一个人旅行的罗杰斯

  没带翻译、没带随从,罗杰斯一人来到了这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论坛。同样在离开温州、通过机场安检的时候,罗杰斯也是单独一人。

  记者有幸与罗杰斯同时通过机场安检。由于行李中有些疑似易燃物品,安检员打开了罗杰斯的旅行箱,箱包中有着大量的瓶瓶罐罐。

  这种简约的出行方式与旅行箱中的瓶瓶罐罐,让罗杰斯看上去不像一个世界顶级富豪,不过可能也正是这种特立独行,才让罗杰斯从一个普通小镇的普通孩子成长为一个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大亨。

  在论坛上,罗杰斯举了一个奥运游泳冠军的例子,“美国的一位游泳奥运冠军过去总是看其他的人怎么游,想跟他们学习,后来觉得应该按自己的方式来游泳。当她开始以自己的方式来游泳后,她再也不左顾右盼,成绩立刻得到很大提高,并在十七八岁就获得了奥运会金牌。”罗杰斯认为对于投资,甚至做任何事都是一样的,“要保持独立的思维,才能做一个好的投资者。”

  正是具备了特立独行的思维,才让罗杰斯在与索罗斯创立量子基金获得巨大成功后,突然抛下一切,进行了一场环游世界的旅行,并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也让他在美元如日中天的时候,抛空美国资产,移居亚洲,也让他看到美国债务缠身的危机,从而用储蓄罐开始训练、培养两个女儿的储蓄习惯。这就是一个人旅行的吉姆·罗杰斯。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