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时隔五个月重启3年期央票 释放重要调控信号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央行时隔五个月重启3年期央票 释放重要调控信号

加入日期:2011-5-12 8:05:46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400亿元3年期央票今发行 月度提准压力减轻
  三年期央票时隔五个月重启 存准率仍可能上调
  3年期央票今重启 流动性调控再添新工具
  3年期央票重新出山 释放重要信号
  央行上海总部:加强异常跨境资金监管 严打热钱

  400亿元3年期央票今发行 月度提准压力减轻
  今天,央行将在银行间市场发行400亿元3年期央票,这是该品种在时隔5个月后再度出山。分析人士指出,3年期央票的回归,将令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发挥更大的资金回笼作用,未来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率则有望放缓。不过,由于通胀压力较大,货币政策紧缩趋势不会改变。
  本周一央行要求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上报3年期央票需求,实际上已向市场暗示了本周3年期央票的重启。去年在5月20日到11月25日之间,央行一直保持隔周发行3年期央票的频率,但最终由于需求低迷而暂停。
  除3年期央票外,今天央行还将发行500亿元3月期央票,较上周大幅增加了440亿元。即使今天不再进行正回购操作,本周公开市场操作已重新实现对资金的净回笼。
  此前央行已连续三周向市场净投放资金,累计达4020亿元。
  央票的发行量较大,这表明当前资金面还是很宽松。一城商行债券人士表示,充裕的资金令机构加大对央票的配置。
  上述城商行人士表示,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之一,3年期央票对于资金的锁定期限较长,能发挥较好的回笼效果。该品种的重启显示了央行加大公开市场回笼流动性力度的意图。
  昨天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又有所回落,其中隔夜和7天回购加权利率分别下跌了0.82和0.56个基点至2.1163%和2.7832%,显示资金面继续保持宽裕。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鄂永健指出,由于新增外汇占款较多,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规模较大,仍需要通过上调准备金率来回收流动性。但目前的高准备金率水平使部分银行流动性压力较大,3年期央票的重启会对准备金率提高形成制约,因此,维持未来准备金率调整频率将放缓的总体判断。
  目前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20.5%的历史高位,这种一刀切的做法给中小银行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未来央行在继续动用这一工具上将更加谨慎。
  3年期央票重启可能令未来准备金率上调空间缩小,但由于今年来央行保持了每月上调一次准备金率的频率,目前市场对于5月再度上调的预期仍较为强烈。中金公司指出,如果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持续净投放资金,5月央行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仍较大。
  鄂永健也预计,上半年准备金率可能再小幅上调1次、0.5个百分点。时间窗口可能在5、6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较大的时候。
  数据显示,今年5、6月份包括到期央票和正回购在内的到期资金达到1.14万亿元,此外,4月再现114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显示外汇占款的增长仍较为迅速,央行仍面临较大的回笼压力。
  昨天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7396亿元,略高于市场预期,显示了信贷投放受到较好抑制。与此同时,4月末广义货币余额M2同比增长15.3%,比上月末下降了1.3个百分点,已落入16%的调控目标之下。
  对此,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M2的下降主要受到当月财政存款增加,以及银行理财产品大量发行影响,后者导致表内存款转化为表外理财,因此虽然M2增幅下降,但并不表示市场流动性减少。他也认为,5月仍会有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
  此外,数据还显示,4月我国CPI同比上涨5.3%,虽较3月份5.4%的增幅有所回落,但却高于市场预期。分析人士认为,由于通胀压力未减,未来货币政策紧缩的趋势不会改变。
  澳新银行认为,未来两个月中国通胀率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可能将逼近6%的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来央行货币紧缩政策仍将持续,5、6月将会至少加息一次,此外,人民币也可能加速升值来抑制输入型通胀。(.第.一.财.经.日.报 .郭.茹)
  


  三年期央票时隔五个月重启 存准率仍可能上调
  时隔五个多月,三年期央票发行重启。
  央行11日公告称,将于次日在公开市场采用利率招标方式发行400亿元三年期央票。因一二级市场利差过大等原因,央行去年12月9日宣布暂停发行三年期央票。
  三年期央票重启,我们倾向于将其作为政策转变信号,主要目的是替代或减缓存准率抬升的频率。虽然央行强调存准率上调没有设限,但月均一次的频率显然难以持续。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刘俊郁表示。
  中金固定收益分析师徐小庆认为,央行此举还意在引导中长期利率上行,对直接融资直接进行价格调控,弥补数量调控的不足。如果直接提高三年期央票发行利率,无疑将抬高中长期利率的中枢水平,对中长期信用债的发行将起到抑制作用。
  侧重回笼大行流动性
  市场人士此前透露,央行公开市场本周一开始恢复三年期央票的需求申报。多数市场人士据此认为央行将提高公开市场回笼效果,以减轻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频繁上调的压力。
  央行上一次宣布上调存准率后,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有所上升,如7 天回购利率从2.0%左右一度上升到4.0%以上,目前仍高于2.7%。分析人士认为,回购利率抬升影响了市场对短期央票和正回购的需求,导致公开市场操作重新陷入净投放。
  最近三周,公开市场共计净投放4020亿,基本抵消最近一次上调存准率的效果。
  相对于短期央票和正回购,三年期央票由于利率相对较高,且符合银行投资账户的久期配置需求,需求有望比1-3个月央票和正回购更加稳定。徐小庆表示。
  他指出,尽管提高存准率比发行三年期央票更能节省回笼成本,但后者的好处在于能更有针对性地回笼大行流动性,对中小银行流动性的冲击弱于前者。
  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近日就撰文指出,调整存准率要考虑部分中小银行的流动性承受能力等问题。中小银行可能蕴含的流动性风险也正在引起银监会的重视。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三年期央票都具有深度锁定流动性的效果,但前者具有普遍性,对中小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更大,而三年期央票主要回笼一级交易商的流动性,对中小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是间接的。考虑到目前存准率已超过20%,贷存比较高的中小银行可能难以承受继续上调。徐小庆表示。
  刘俊郁认为,在直接融资比例扩大及资金脱媒加快的趋势下,上调存准率的效果有限。资金表外运行难以靠存准率予以控制,三年期央票的重启意味着数量型政策从侧重源头控制开始转化为侧重终端回笼。
  存准率仍可能上调
  尽管用三年期央票代替上调存准率已成为市场主流看法,但亦有分析人士认为,通胀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仍不能排除二季度再次上调存准率甚至加息的可能性。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CPI同比上涨5.3%,略超出市场预期。
  对于高企的通胀水平,预计二季度央行会再加息一次,7、8月份以后仍会继续上调;存准率也仍有上调空间,预计和三年期央票等公开市场操作共同使用。瑞银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
  徐小庆亦表示,历史经验看,很难简单推断三年期央票重启一定会对上调存准率具有替代作用。2007-2008年以及2010年重启三年期央票之后,央行都仍继续上调法定存准率来收紧流动性,两者互为补充。
  除了加大公开市场回笼力度外,徐小庆认为,三年期央票重启,其利率将对其它市场利率起到调控作用,而不必提高对加息预期更为敏感的一年期央票利率。
  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受制于中美利差的约束而难以频繁调整,但三年期央票利率可以更加灵活。历史上在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不变的情况下,三年期央票发行利率有过上升也有过下降。他表示。
  央行上次发行三年期央票是去年11月25日,发行量10亿元,中标利率3.00%。市场人士预计,本次三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应该接近当前二级市场水平,预计在3.75-3.8%之间。(.2.1.世.纪.经.济.报.道)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