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盘跳水原因揭秘 二次探底开始?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尾盘跳水原因揭秘 二次探底开始?

加入日期:2011-5-12 17:56:12

  周四亚太股市纷纷受挫,A股市场也一改前期震荡上行态势,主要股指重心有所下移。因隔夜美元指数大幅上涨、美股全线下跌、大宗商品期货大幅回落等消息拖累,两市股指大幅低开,随后沪指虽然一度震荡走高,但在5日线的反压下跳空缺口未能完全回补,尾盘重拾弱势,股指震荡跳水开启二次探底序幕,两市成交同比基本相当。

  盘面观察,在隔夜美股和大宗商品期货大幅回落的重压之下,A股市场也难以独善其身。早盘股指大幅低开后一度震荡回暖,且煤炭、有色等做空阵营出现一定的分化,煤炭股震荡回升,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市场做多的信心,沪指部分回补了早盘跳空缺口。但因市场回升过程中量能依旧不能有效释放、期指主力合约持续贴水,以及美元盘中继续走强等因素打压,沪指在5日线附近遭遇一定的阻力,尾盘再现跳水,重新回到2850点下方。

  二级市场来看,本周以来A股市场与美元指数出现了难得的同时反弹走势,但A股上涨一直受到美元短期转强干扰。随着美国经济复苏逐渐步入正轨,且通胀开始抬头,市场对于美联储(FED)将开始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不断升温,刺激美元指数反弹趋势进一步加强,从而加剧了大宗商品的波动,诱发A股相关板块的大幅下挫,成为股指反弹路上的拦路虎。

  消息面上,央行时隔5个月后重启3年期央票,且中标利率上调幅度低于市场预期,或显示央行仍无意上调存款基准利率,而短期内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的概率也有所降低。同时,中期业绩预告正式拉开序幕,有超过六成的公司“报喜”,这种背景下A股市场回落空间较为有限。


  从技术上判断,目前A股市场仍处在震荡寻底的过程中,A股在探得2834点支撑后出现反弹理应有二次回落确认的过程,而美元的波动无疑将这个过程提前,两市股指重心明显下移,且沪指早盘缺口未能完全回补,5日线失守,短期再度回撤确认下方支撑概率加大。明日是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投资者在谨慎的同时也不必过于恐慌,低仓位静待股指真正企稳,关注2820点上方支撑。


  平安杀跌失守2850 低位“风中烛”难言止跌

  空头继续占据主动。股指今日呈现震荡下挫、个股普跌走势。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跌及美股调整影响,已经失去了主心骨的A股跟随大幅低开,在两次考验了2850点的支撑后,多头开始了弱势反攻之旅。以化肥、电力为首的二线蓝筹个股有所拉抬,再加上青海、西藏、成渝等西部区域板块的上涨,大盘得以缓步上行,深成指还屡屡红盘。不过,由于有色、煤炭等资源性板块的弱势不改,再加上金融板块的疲软,市场始终不能见量能放出,而前期有所反弹的创业板今日继续领跌各大指数。尾盘,两桶油和中国平安联袂杀跌,股指也返身向下。至收盘时,沪指下跌1.36%,收在2844.08点,深成指下跌1.07%,收于12072.2点,两市共5只个股涨停,1只非ST个股跌停,8成以上个股下跌,成交量比上一交易日继续小幅放出。

  即使3年期央票再度发行,使得其他紧缩性货币政策暂缓实施,但市场依旧惧怕上调存准和加息等这两个更为严厉的货币政策。4月新增信贷量达7000多亿,必然使得通胀压力不会轻易化解,再加上地产调控市始终不见成效,因而,如何使开发商现金流真正出现进展,才是迫使他们降价的关键。另外,目前居民存款增速明显下滑,表明目前的负利率在挤出银行资金,为提高银行吸储能力,提高利率也是必然手段。另外,从今天公布的财政数据来看,财政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总量却是维持在一个高位水平,完全有能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且用来改善民生,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优惠税收政策,让普通老百姓享受付出更多的个税,从而促进内需。

  展望后市,并不大乐观。2850点宣告失守后,基本可以确定2次探底以多头失败告终,如没有利好突至,明日惯性低开难免,在周末效应之下,市场更为担忧。后期股指将继续弱势运行考验2800点,这也是60周线支撑位,一旦失守,则必然让很多止损资金出局,尤其是基金等机构资金的止损单必然会造成相当大的恐慌。因此,站在规避风险的角度上讲,不断择机降低仓位是首要任务,目前应该以防御为主,更多的是精选潜力品种。客观而言,目前大盘没有太大上涨理由,但杀跌理由也不充分,主要是一种宣泄性下挫,在这样的下跌中,估值优势明显的品种将率先止跌企稳,并将是下一轮上攻的焦点。比如,中报预报大幅预增的防御性品种,央企重组概念可重点留意。而金融板块,则作为大盘风向标对待。(华讯投资)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