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对话取得48项成果 周小川:对证券业改革有共识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中美对话取得48项成果 周小川:对证券业改革有共识

加入日期:2011-5-11 8:09:44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中美签署推进经济合作等全面框架协定
  2011年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战略对话取得48项具体成果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中美承诺加强宏观政策合作
  王岐山称中美实力差距大 全球经济复苏看美国
  周小川:中美对证券业改革等方面有共识
  中美确定能源合作重点领域
  中美敲定能源合作重点 将携手大规模开发风电
  中美签署六项生态伙伴关系备忘录
  中美双方高调谈论高铁建设 减速传言不攻自破
  中美对话引发新热点 券商力荐31只个股

  中美签署推进经济合作等全面框架协定
  中国日报网华盛顿消息: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与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于当地时间5月10日上午在华盛顿财政部大楼里签署了《中国美国全面经济合作框架》。该框架的全称表明,两国将以促进可持续的、平衡的发展为目标,扩大合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对记者说,5月10日上午,双方专门就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进行了认真交流。
  中方表示,中国三月份公布的《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强调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好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同时强调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张晓强说,美方介绍了在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增长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他说,双方认为,双方在各自经济调整中所采取的措施有长远意义,同时开辟了两国新的合作领域。两国可以通过协调,优势互补,加强合作,完成各自经济发展转型的目标。
  (.中.国.日.报.记.者 .黎.星)


  2011年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战略对话取得48项具体成果
  人民网华盛顿5月10日电(记者温宪、马小宁、王恬、张旸)2011年5月9日至10日,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战略对话中,双方讨论了双边、地区以及全球层面的重大问题。
  双方积极评价胡锦涛主席2011年1月对美进行国事访问以来中美关系的进展,重申对2011年1月19日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的承诺,并按照《中美联合声明》的精神,致力于培育和深化战略互信,共同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经过讨论,中美双方在促进高层交往;双边对话和磋商;应对地区和全球挑战;加强中美双边合作;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合作;对口磋商和其他会见等七个方面取得了48项具体成果。(.人.民.网)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中美承诺加强宏观政策合作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周二(5月10日)表示,中美两国已经同意在经济政策方面进行更紧密的沟通协作,并一道缓解巨大的金融失衡问题。
  王岐山称:双方同意在目前极端复杂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强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沟通和协作,并推动两国经济的平衡发展。(.F.X.1.6.8)

 

  王岐山称中美实力差距大 全球经济复苏看美国
  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昨日在美国华盛顿开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开幕式上表示,中美两国经济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但两国经济实力目前差距较大,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依然是看美国。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表示,中国有必要赋予人民币汇率更多弹性,以便加强和巩固全球经济复苏。中国需要一个更加开放的资本市场,人民币汇率需要由市场决定。
  自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全球关于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领头羊的呼声不断。中美两国对此也态度不一。
  王岐山表示,中美现在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中国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中美两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两国的差距都很大,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依然要看美国。
  盖特纳则强调,在两年前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启时,世界经济正遭受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美中共同努力下,世界成功走出危机。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宋国友分析,王岐山所言传达这样一个信号,一方面是为了分散全球注意力,防止中国责任论过分泛滥,另一方面也是对美国充满期盼,希望美国经济能够更快更好地复苏。
  事实上,海外机构捧杀中国的声音一直不断。有分析就认为,其行为的深层含义是要求中国以一个大国身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为人民币汇率、经贸关系等议题交锋作铺垫。(.国.际.金.融.报)


  周小川:中美对证券业改革等方面有共识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华盛顿参加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表示,目前中美正在探讨金融监管和改革方面的合作。他表示,中美支持在二十国集团框架下达成的共识,包括国际金融组织改革、巴塞尔协议III以及在国际证券业和保险业监管方面的改革。
   周小川说,中美双方在金融监管和改革合作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美方主要介绍了一些金融改革法案方面的内容和目前在监管改革方面感兴趣的问题,而中方介绍了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后采取的一些金融监管和改革方面的措施。
     国际主要货币间的汇率在自由浮动的情况下近几年来都有较大的波动,中国对这种波动比较习惯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美国财政部关于强势美元对美国和对全球有利的表态。周小川说,近来的美元汇率走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和经济基本面有关,但更大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外汇市场上的活动造成。
   周小川表示,中国对美国的公共债务情况的看法与国际近似,但像中国央行这样的大型机构更多依赖自己的内部评级系统,而不只是看评级公司的评级。
   总的来讲,大家有一个共识,就是支持在二十国集团框架下达成的共识,包括国际金融组织改革、巴塞尔协议III以及在国际证券业和保险业监管方面的改革。周小川说,9日的会谈主要集中于交流双方在金融改革和金融监管问题上的看法,重申了在G20框架下形成的共识以及对《巴塞尔协议Ⅲ》的看法,还讨论了监管和创新的关系问题。
   周小川强调,中美这次对话更注重双边在金融市场准入方面的合作,关心如何促进双边金融机构的合作,也要求双方的金融规则更接近,标准更高一点,使竞争更加有序。
   他同时认为,中美双方的金融机构应该有更多的业务交往合作,在对方国家开展业务。他同时认为,金融市场的彼此开放需要双方的市场规则更为接近、标准更高,这样才能减少风险。两国的监管层之间要加强交流,以保证双边合作竞争活动更加有序。
   目前,中国已出台政策以满足《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银监会本月初表示,将从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中国银行(3.38,0.00,0.00%)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列出的指标。根据新标准,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分别为5%、6%和8%;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和10.5%。按照这一规定,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6年底前达到新的资本监管标准,这比《协议Ⅲ》规定的达标时间提前两年。 (.证.券.日.报 .闫.立.良)


  中美确定能源合作重点领域
  昨日,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中美双方日前就能源合作达成了多项共识,包含智能电网、航空生物燃料等领域将成为中美能源合作的重点领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介绍,除上述领域外,风电开发、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页岩气等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也将成为中美双方合作重点。与此同时,双方将在维护石油安全、扩大清洁能源双向投资和贸易、能源科技合作等方面进行合作。
  中美双方皆希望推广新能源,在此背景下,中美之间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前景较好,尤其能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分析表示,在和美国合作推广新能源过程中,国内的产业将面临再次调整和升级,国内新能源产业将迎来发展机遇。
  不过,宋泓同时提醒,目前中美双方已经具备新能源合作的基础框架,但对如何促进合作,双方尚没有给出具体政策。在大的合作背景下,细则和政策的跟进,才能让最终的合作落到实处。(.北.京.商.报 .丁.开.艳)


  中美敲定能源合作重点 将携手大规模开发风电
  中美双方日前就能源合作达成了多项共识,将深入开展智能电网、大规模风电开发、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页岩气和航空生物燃料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承诺分享能源监管经验和实践信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昨日表示。
  记者昨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在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将结合当前西亚北非局势、国际油价、福岛核泄漏事故,就能源安全、清洁能源发展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据刘铁男介绍,中美双方将继续积极推动能源务实合作,并着重在维护石油安全、扩大清洁能源的双向投资和贸易、深化能源科技合作等领域开展工作。
  刘铁男指出,中美是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维护全球能源安全和清洁能源发展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和责任,也面临着共同的挑战。
  当前,美国正在实施能源战略计划和构筑保障未来能源安全蓝图,中国正在组织实施十二五规划,制定实施能源发展规划和谋划长远能源战略。中美双方在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保障石油安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能源节约替代和核电安全发展等领域的战略举措高度相似。
  此次对话期间,中美双方就能源合作达成多项共识。双方重申中美能源安全合作联合声明的精神,确保坚持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原则保障能源安全;同意在中美能源合作项目、中美可再生能源伙伴关系、中美页岩气合作谅解备忘录等既有合作框架下,深入开展智能电网、大规模风电开发、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页岩气和航空生物燃料等方面务实合作;承诺分享能源监管经验和实践信息。
  据记者了解,分布式能源是最能体现节能、减排、安全、灵活多重优点的能源发展方式,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电力工业发展的方向。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促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而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刚刚起步,与国外工业化国家相比差距极大,发展空间和前景非常远大。而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被认为是其中最具潜力的领域。
  双方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政策交流与对话,积极推进能源务实合作,为构建中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夯实基础。
  中美商定将在今年适当时候召开中美能源政策对话、中美油气工业论坛、中美可再生能源产业论坛和中美先进生物燃料论坛等相关会议,2013年将共同主办首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上.证)


  中美签署六项生态伙伴关系备忘录
  昨日,记者从美国国务院新闻处获悉,在第三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期间,中美再次扩容《十年能源与环境合作框架》。
  此次,中美双方签订了六项新的生态伙伴关系备忘录,这其中涵盖了中美双方能源企业、研究院校以及中美两国省级交流的合作项目。
  与此同时,中美双方就能源合作达成了多项共识,将深入开展智能电网、大规模风电开发、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页岩气和航空生物燃料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承诺分享能源监管经验和实践信息。
  记者从部分参与企业方面了解到,此次生态伙伴关系将重点放在清洁能源、智能电网技术、能源储存以及能源效率解决方案等方面。
  此次中美两国之间的新六对生态伙伴关系包括:俄亥俄州凯斯西储大学与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北卡罗来纳州的杜克能源同廊坊新奥太阳能集团,以及北卡州同廊坊市之间合作备忘录;犹他州同青海省的合作备忘录;华盛顿气候战略中心与北京全球环境研究所之间的合作备忘录;得克萨斯州美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与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之间合作备忘录以及美国田纳西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同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院校之间的合作备忘录。
  在其中,据记者获悉,杜克能源同新奥太阳能集团之间的生态伙伴关系计划包括太阳能发电、变电和社区电池存储能力、电网管理和节能措施优化等方面的试验。
  生态合作伙伴计划是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中美两国有关地方政府和机构之间开展具体结对合作的一个平台。
  该计划中方的牵头部门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美方的牵头部门是国务院。
  在2008年12月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期间,中美两国政府签署了《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的绿色合作伙伴计划框架》。(.第.一.财.经.日.报 .冯.迪.凡)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