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百三:通胀难消 股市泄洪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谢百三:通胀难消 股市泄洪

加入日期:2011-5-11 20:11:10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 读:
  叶 檀:涨价治不了电荒病根
  皮海洲:银行业新监管标准将加大股市再融资压力
  朱铭来:CPI上涨对寿险业影响甚微
  石 磊:4月CPI同比增幅达5.3% 预计年内有两次加息
  霍德明:CPI或在九月前登顶
  王志浩:未来3个月CPI仍将保持在5%以上
  王小广:CPI到顶 但仍须加息以抑制投资过热
  曹仁超:商品唱空 反击or逃跑?
  谢百三:通胀短期难消除 股市应成为泄洪区

  叶 檀:涨价治不了电荒病根
  上调终端电价短期内是消费者支付了三方的争吵成本,从长期看却巩固了垄断,搁置了市场定价体制。要解决电价,首先要解决电网垄断,而后让煤价与电价同步市场化。
  马三立老先生有则相声,说的是治疗痒病的秘方,打开层层锦囊,有一纸条,上写两字,挠挠。解决中国的资源荒,有人开出同样的锦囊,上写两字,涨价。
  如果涨价能治根,涨就涨了;问题是,涨价断不了病根。
  今年中国的电荒提前到来,电监会预警,今年夏天可能出现大规模拉闸限电。除了投资与重工业增速不减的原因之外,最重要的是,终端电价、煤价、电网价体制不顺,这不是涨价就能解决的。
  火电企业成为受气包。
  《2010年度电力监管报告》透露,从2008年开始,全国五大发电集团(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火电连续3年累计亏损分别都在85亿元以上,合计亏损达600多亿元。
  火电企业认为自己在为煤炭企业做嫁衣,电企亏损,煤价上涨。
  与自然垄断的电网企业相比,火电企业有一肚子的气。我国国际油价不断攀升带来运输成本增加,电煤价格直线上升,而发电企业卖给电网的电价却不变。在发电企业的上网价和用户的销售价之间的差价,成就了电网的超额利润。今年1月7日,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年度工作会议上宣布,近五年,国家电网累计实现利润1336亿元,资产总额达到21192亿元,增长81.2%,净资产收益率4.87%,提高了2.77%。
  既不能对付煤炭企业的绊马索,又不能对抗铁板一块的垄断电网,火电企业只能消极怠工。
  资源企业铁的事实表明:只要一亏损,企业就检修。炼油企业亏损时,就会出现大面积的检修,而电力企业亏损时,同样出现大面积检修。这导致我国火电产能严重闲置。5月5日,国家电监会办公厅副主任俞燕山表示,我国的火电发电装机仍处于高位,问题在于火电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了影响,发电利用小时处于低位。据报道,湖南省统调火电装机容量为1417万千瓦,但可供出力的仅有700万千瓦,超过一半的火电装机停机,其中相当大部分都处于检修状态。此外,国家电监会提供了发电大省河南的检修情况,河南全省火电装机容量超过5000万千瓦,但现在有1200多万千瓦的装机处于检修状态。
  果然,一些专家站出来,像当初为石化巨头辩护时一样,证明电价上涨的合理性,既不会对CPI造成负面影响,还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此我们只能表示遗憾。
  如果上调电价能够改变垄断局面,能够理顺电价与煤价,上调电价是短期成本,是建立市场体制的必经之路。问题在于,上调终端电价短期内是消费者支付了三方的争吵成本,从长期看却巩固了垄断,搁置了市场定价体制。而这将成为消费者永远的成本,是市场化企业的噩梦,会让资源性企业不思进取,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处于被人鱼肉的地步。要解决电价,首先要解决电网垄断,而后让煤价与电价同步市场化。
  不理顺机制而一味涨价,显然是改革的懈怠。


  皮海洲:银行业新监管标准将加大股市再融资压力
  近日,中国银监会印发《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确立了我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政策框架。其中规定,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和10.5%。新监管标准从2012年1月1日起执行。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是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不过,从中短期来说,银行业新监管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中国股市构成再融资的压力。对于这一点,市场各方要有足够的重视。
  那种认为实施银行业新监管标准不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冲击的观点是欠妥的。据统计,在过去的一年里,共有11家上市银行再融资规模累计超过4000亿元,其中,仅工中建交四大行再融资就超过2700亿元。而进入2011年,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招商银行等也相继公布了再融资方案。而新监管标准的实施为上市银行再融资提供了理直气壮的理由。
  因为目前国内主要银行已经达到了新监管标准,就认为商业银行的资本缺口很小,无需大规模补充资本的说法未免一厢情愿。根据2011年一季报公布的数据,银行业平均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1.86%和9.34%,确实符合新监管标准的要求。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会随着贷款的发放而降低,而且各家银行放贷的冲动都很强烈。11.86%的平均资本充足率较11.5%的最低标准高不了多少,也许等不到明年1月1日,银行业的平均资本充足率就达不到11.5%的最低标准了。为防患于未然,各家银行显然要提前作好准备。
  而且,尽管一季度银行业的平均资本充足率11.86%已经达标,但各家银行的实际情况并不一样。如在五大行中,建行、中行、交行的资本充足率在12%以上,融资的迫切性相对缓和一些,但农行的资本充足率只有11.4%,农行的再融资非常迫切。而工行的资本充足率只有11.77%,工行同样存在再融资的要求。尤其重要的是,在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预估评中,招商银行也在其中,而坊间传闻称,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全国性商业银行也有可能会列入系统重要性银行之列。而招商银行一季度的资本充足率只有10.91%,中信银行只有11.05%,这些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目前还不能满足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标准,这就难怪招商银行最近提出了近60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此外,新监管标准将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准由现行的10%提高到了10.5%,这显然也加剧了中小银行再融资的需求。更加重要的是,象民生银行、华夏银行这些中小银行,也希望能够快速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系统重要性银行,这些银行对再融资的需求就更加旺盛了。


  朱铭来:CPI上涨对寿险业影响甚微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经济数据显示,4月CPI同比上涨5.3%,涨幅比3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6.8%,涨幅比3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朱铭来教授表示,我们一直也在关注CPI数据上涨对寿险业的影响,目前看来影响甚微,主要是保险的需求不像银行、基金等那么敏感。
  针对保监会10日发布的《变额年金保险管理暂行办法》对保险业的影响,朱铭来教授表示,该办法的出台对保险业是一大利好,尤其是在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今天,变额年金保险对养老保障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变额年金保险在国外发展的很快,也很流行。制定对变额年金保险的管理模式、责任要求以及运作投资等细则,有利于保障变额年金较快发展,也有利于保险公司对产品的研发、销售等。
  朱铭来还表示,如果说保险业的第一次飞跃是财险和寿险的分家,那么,变额年金的快速发展将会是保险业的第二次飞跃。他还预测,未来5-10年,变额年金保险业务将会占据寿险业务过半的份额。


  石 磊:4月CPI同比增幅达5.3% 预计年内有两次加息
  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4月宏观经济数据。4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食品价格上涨11.5%;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8%。
  平安证券研究部主管石磊表示,4月份中国经济增长如期回落,非食品价格涨幅较大令通胀水平略超预期,投资继续回升。M2增长显著滑落,已经降至目标值以下,贷款增长属正常水平。货币供应增长趋缓令流动性紧缩压力下降,但通胀保持较高的位置可能使加息继续,预计年内仍有2次左右加息。
  4月CPI同比增幅达到5.3%,超过市场5.1%的平均预期,达到了我们的预期上限。食品类涨幅趋缓,由11.7%下降至11.5%,非食品同比涨幅持平于上月2.7%的水平,这显示出非食品价格涨幅压力较大,且有很强惯性。工业品价格涨幅趋缓。PPI同比增幅由7.3%下降至6.8%,环比由0.6%下降至0.5%。
  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显著回落,由3月的14.8%回落至13.4%,月环比增幅折年率仅为11.2%,显示工业增速放缓明显。投资继续小幅回升,1-4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幅由前月的25%,提高到25.4%,房地产投资由34.1%提升至34.3%。M2同比增幅大幅回落。由3月的16.6%回落至15.3%,M1同比增幅也由15%回落至12.9%。存款仅增加3377亿,这与3月末存款虚增较多有关。
  人民币贷款新增7396亿,属于正常水平,票据融资出现了自去年6月以来的首次正增长,4月增长395亿元,这可能与季节性因素有关。


  霍德明:CPI或在九月前登顶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数据显示,4月PPI同比上涨6.8%,4月CPI同比上涨5.3%。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霍德明认为CPI或在九月前达到本年度顶点。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4月CPI同比上涨5.3%。霍德明认为,CPI数据与上月相差不大,看数据如果连续保持在同一高度,实际上还是存在着上涨可能。预计在三季度,大概九月前或能达到本年度的顶点。
  关于反通胀政策,霍德明认为目前有三种手段来应对,第一是加息,第二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第三是做汇率调整。而加息因频率过高,加息可能性不大,主要还就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汇率调整。
  鉴于央行不愿加息,发改委约谈十几行业不涨价之后,又在房地产反暴利,市场猜想行政手段是否替代货币手段成为反通胀主角?霍德明认为行政手段干预,只能说是调控的最后一步,并不是说用行政手段将替代货币手段。
  另外在负利率时代,资金流向商品市场和投资市场,政策为何不鼓励股市上涨?霍德明认为中国股市更大的是表明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政策调控的重点不是使股市上涨,而是通过一些列的方法控制房价等更重要的民生问题。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