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市场举牌频发 控制权争夺好戏连台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二级市场举牌频发 控制权争夺好戏连台

加入日期:2011-4-8 7:25:33

  证券时报记者 建业

  一次近2亿元的大手笔增持,杉杉集团对力合股份的举牌吸引了市场极大的关注。其实,不仅是杉杉集团对力合股份的举牌。近期,通过二级市场上的增持,从而成为大股东的举牌事件频频发生。在其背后,则是全流通造成的“收购与反收购”战的博弈常态化。

  3月30日,力合股份(000532)开盘即拉上涨停。公司在当天披露了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杉杉集团通过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在二级市场增持、并超过5%的举牌警戒线,成为力合股份第三大股东。

  本来略显“乏味”的举牌公告,则因为力合股份第一、二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目前,力合股份的控股股东是珠海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股权划拨取得力合股份10.06%的股权;第二大股东深圳力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8.31%的股权。

  因此,刚通过举牌成为力合股份第三大股东的杉杉集团,距离成为力合股份的大股东,并不太遥远。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力合股份的实际控制人是珠海市国资委,而前几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又如此接近,“今后很有可能会爆发举牌大战”。

  实际上,在A股完成股改、大小非逐步完成解禁后,全流通时代的到来,也赋予了二级市场的举牌收购无限可能。甚至在某些条件下,二级市场的增持股份、举牌上市公司,已渐渐成为产业资本的一种扩张手段。

  从2008年中国宝安举牌深鸿基,到如今的杉杉集团举牌力合股份,A股自从进入全流通后,举牌事件频频发生。就近半年来看,就先后有“宝能系”举牌深振业A,“银泰系”举牌鄂武商A等案例发生。

  由于上市公司已经不再有非流通股这一收购屏障了,举牌收购上市公司取得控制权,不但可以取得上市公司的壳资源,而且能够将产业资本与上市公司两者的资源优势互补。在壳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举牌收购给图谋上市的产业资本提供了另外一种借壳上市的途径。由此,市场的追捧往往源于在举牌后的重组预期。

  因此,不少市场参与主体都认为举牌收购是全流通时代最具魅力的投资机会。事实上,通过二级市场收购上市公司在国外是很常见的,成熟的风险投资公司往往借助二级市场收购优秀的小企业。

  但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了非流通股这道屏障,上市公司现有的大股东、尤其是具有国资背景的大股东,为了保住控股权,会采取一些利好上市公司、利好股价的行动。比如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或注入资金扩大所持股份比例等,而受此利好或预期的影响,上市公司的股价也往往会出现上涨,这又大大增加了举牌者的介入成本。

  市场曾普遍认为,上市公司并购市场将由过去简单地以保留壳资源为主的财务性并购模式,逐步过渡到以金融创新为主的市场化产业整合战略并购模式。基于价值发现和产业整合的并购将逐渐增多。

  作者:建 业 (来源:证券时报网)
(责任编辑:sohustock)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