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票发行量骤减 央行意图非常明显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央票发行量骤减 央行意图非常明显

加入日期:2011-4-26 8:02:37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巨额外储考验中国财能 央行倍感无奈 拓宽流出渠道成当务之急
  记者 李丹丹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巨额外储已成不能承受之重。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我国外储持有量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央行因此背负了沉重的对冲压力,货币政策几乎受困于外储而丧失了其自身的独立性。央行人士对此倍感无奈。
  更为糟糕的是,尽管央行不断地进行大规模对冲操作,但是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对冲,市场流动性依然非常充裕,而当泡沫涌入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行业,又引发通胀预期。
  面对外储膨胀、货币政策受制约的难解局面,如何合理地缓解外储增速、切断基础货币与外储之间的联动,成为近期监管层与业界热议的话题。
  外储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
  国际收支失衡引致过多外储,从而对货币政策起到牵制作用--这一迹象一直受到宏观调控部门和学界的关注。如此担忧在最近一段时间迅速升温:包括央行、外汇局在内的多位人士或在公开场合或在公开刊物上流露出对我国外储容量过大,增速过快的担忧。
  央行行长周小川(专栏)18日在清华大学坦言,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我国需要的合理水平,外汇积累过多,导致市场流动性过多,增加了央行对冲工作的压力。
  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也于日前撰文称:外储增速不降下来,将会极大地影响当前的物价和房价的调控工作。
  对此,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解释称,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双顺差,加上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导致外汇储备的增长成为基础货币被动投放的主渠道。这就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目前来看,尽管央行采取了公开市场操作、调准备金率等举措来对冲被动投放的货币,但是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对冲。这样造成的泡沫,即使不流入房地产,也可能流入其他领域。
  央行广州分行副行长徐诺金曾透露,我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中,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例已经从1994年的25%上升到2010年第三季度的94%,货币政策几乎受困于外汇储备而丧失了其自身的独立性。
  与此同时,外汇储备的高增长也大幅提高了央行的对冲成本。
  央行人士曾给过记者这样一组数据,2000年到2010年底,外汇储备每年增长31.5%,导致投放的人民币(及外汇占款)每年增长29.7%。这么多的货币放出来,就要进行对冲,结果就是货币年均增长15.7%,贷款年均增长15.2%。央行为了对冲由外汇储备增长导致的多投放货币的成本很大。
  那么,如何让货币政策脱离外汇储备的制约,徐诺金曾撰文指出,央行可运用外汇平准基金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来调节供求,使汇率在目标范围内波动,彻底切断基础货币和外汇储备之间的联动关系,恢复央行货币政策的主动性。
  拓宽流出渠道 缓解外储增量
  在权威人士看来,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无疑是导致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原因,但是要解决外储增速过快的难题,究其根源,还是要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尤其是拓宽对外投资渠道和投资主体。
  管涛日前在最新一期《中国外汇》上撰文表示,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不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临时性措施,而是一项事关长远的制度性安排。
  他表示,现行资本管制格局就是造成我国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机制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现阶段,相较于开放资本流入,在开放资本流出方面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
  据管涛介绍,目前我国近70%的对外资本输出是官方外汇储备运用。以外汇储备方式进行的资本输出,有利于集中管理风险,但外汇储备规模大也面临投资市场容量有限、投资风险过于集中、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
  因此,他认为不断拓宽对外投资渠道和投资主体,形成更加均衡的资本账户开放格局,应该成为下一阶段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重点。(上证)


  3万亿外储投资寻路 专设子基金跳不出中投模式
  史进峰
  一季度中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外储投资的安全与保值再度成为市场焦点。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4月23日有媒体称,央行正打算按专业分类成立外汇储备投资基金,包括能源基金、贵金属基金等,同时也在研究成立外汇平准基金的建议。
  对于上述议题,25日,外管局综合司相关人士对本报表示,目前尚无法核实上述消息;不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社科院金融所多位专家表示,该研究所确实接到有关央行和外管局的研究课题,其中便有外汇储备投资新路径及美国债务研究等主题。
  事实上,4月18日,在清华大学一次演讲中,央行行长周小川公开表示,目前中国外储已超过了中国自身需要的合理水平,央行力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减少外储过度积累。
  在央行此前的多次表述中,加强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乃是不二选择。周小川还露,央行在外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短腿,与国内实业接触比较少。言外之意,外储投资今后将有望更多关注国内产业。
  一位社科院金融所参与相关课题研究的专家则表示,成立专业的外储投资子基金模式,比如不同行业领域成立注入贵金属基金、能源基金等专门的投资基金,此前学界和实务界便多有探讨;然而在现有外储投资管理格局没有根本性变革的情况下,能否最终成行,并不乐观。
  子基金障碍
  在原有主权财富基金模式下成立子基金,很有可能是在现有模式下修修补补,跳不出中投模式。
  成立专门基金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此前周小川谈及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时笑言,谁都知道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其中一种办法,就是考虑设置一些新的投资机构,专注新的投资领域和新的投资风格,这其中包括中国投资公司(CIC)。
  早在2010年初,时任人行沈阳分行行长的盛松成便提出,可使用外储买石油。他认为,外储直接投资石油等战略物资是必要、可行的,但应由专业投资公司操作,外汇可从汇市或央行购买。
  在社科院上述专家看来,所谓成立专业投资公司,与目前讨论酝酿中的成立专门投资基金进行不同领域投资的模式,异曲同工。
  央行此番委托智囊机构酝酿讨论成立专门投资基金一事,意在外汇储备进行多元化配置。两会期间,外管局局长易纲也公开称,储备多元化一揽子考虑资产配置时,会考虑美国国债、黄金和其他大商品储备,但限于市场容量,投资比较慎重。
  然而,正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所言,在全球通胀和美元贬值环境中,能源及贵金属或许是比美国国债更好的投资,但给人的感觉,是切下瘤子炒一盘回锅肉,为什么不根治瘤子,而总要问:怎么能更好的利用瘤子?
  在接受本报采访的社科院专家眼里,成立子基金的难点恰在外储投资管理体制上的诸多制度性障碍。
  在原有的主权财富基金模式之下,成立子基金,用市场化的方式或政府团队管理的方式,进行运作;很有可能是在现有的模式下修修补补,再跳也跳不出中投模式。上述专家分析。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政策室副主任杨涛也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社科院便对外汇储备管理格局提交了多份课题报告,提出不少建议,其中之一便是将中投公司发展成为改革现有外储管理格局的切入点。
  按前两年一些主流观点,外储改革方向是将国家外储分为两类,一类以满足传统意义上的国际收支为主要出发点(如应付三个月的国际收支问题),此类外储投资具有国家战略含义,可由货币当局进行管理;另一类外汇资产,则以保值、增值和投资性为目的,可以市场化管理方式为主,国际上也有参照系,有的国家是财政部负责运作,有的则成立单独的主权财富基金。
  一方面,货币当局可以将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矛盾区分开来;另一方面,能够把外储保值、增值的责任更多地交给按市场化方向运作的机构。杨涛分析。
  2007年9月中投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0亿美元,被视为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然而,在上述社科院专家眼里,外储并没有方向性的改变,即除了中投掌管的2000亿美元外,其他庞大外储中,上述两大功能并没有区分开来。
  上述专家指出,即便在中投成立四年后,外储投资分类运作尚有很多阻力。一是打破现有制度格局涉及很多利益协调问题;二是,这样一次改革在中国没有先例,世界也没有,像中国货币当局管理如此庞大规模的外储,风险被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博弈之下,中国外汇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尚未真正理顺,上述专家直言,首先需要理顺原有的外储投资模式,如果在现有改革尝试没有完全成功的情况下,再设立多个子基金,我也觉得没有多大必要性。
  投资国内实业?
  转为设立其他专门投资基金,或许可以有利于资助私人部门和国家色彩较淡化的国内企业走出去。
  在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专栏)看来,央行此番酝酿成立专门的外汇储备投资基金,恰与中国此前选择的主权财富基金模式现实中遭遇多重障碍有关,中国原先想做淡马锡模式,但过去几年对外投资中,中投多次被指政府背景,海外投资受挫。
  转为设立其他专门投资基金,或许可以有利于资助私人部门和国家色彩较淡化的国内企业走出去。
  多次参与相关课题研究的杨涛也表示,中投要进行重大制度性突破的可能性并不大,目前还没有看到这种迹象。
  按当初的制度设计,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完全由中投承担,但目前,完全做到的可能性并不大。杨涛分析。
  对于外储投资多元化,周小川此前的讲话中也暗含外储投资的一个缺陷,即多数情况下,没有与国内实业界有更多的配合。事实上,有关外汇储备能否投资国内,学界多有论述。
  社科院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斌便有论述:外储如果用在国内,则有二次结汇风险,会引发通货膨胀等问题。
  对此,上述社科院专家表示,外储直接拿来在国内使用是不现实的,倒是可以成立类似基金性质的机构,即具体不把外储花在国内消费和投资上,而是通过注资国内特定的金融机构,如政策性金融机构,起到政府对外信用对内延伸或支撑的效果。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