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百万:空仓了 一个月后再买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杨百万:空仓了 一个月后再买

加入日期:2011-4-25 18:41:27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郎咸平:美国操纵汇率中国没话语权
  汇率从来就带着政治的标签
  汇率是实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它不是我们教科书里讲的纯粹的人民币跟美元的比率。最近我们的学者发言都说,请美国不要把汇率问题政治化。那我现在告诉你,它就是要把汇率问题政治化,你想怎么样?或者换句话说,汇率这个东西从一出生那天开始,就贴着政治的标签。谁才是汇率的最大操纵国?美国你天天指责我们,你才是最大的操纵国!
  美国一直希望能够成为所有国家的老大,但要让其他国家俯首听命,它就必须要有一个敌人。在前苏联成为它敌人的时候,整个西方世界非常好,所有信奉资本主义的国家都团结在美国周围。但是前苏联倒了之后,美国人反而发现自己说的话不管用了,欧洲人有的时候不听他的了。所以从现在来看,美国以往用汇率作为武器向亚洲国家发起的攻击,是战术上的攻击。但是从它这次对付中国开始,那是一个战略转型。
  日本曾经在经济方面也是美国的对手,而且日本在1985年的时候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和我们今天是一样的。现在有人会说,我们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它应该会有点顾忌吧?那我告诉你,它更不会有顾忌。为什么?因为你是它的敌人,就像1985年时的日本一样。你知道为什么我讲这个吗?因为我们自己沉迷在大国崛起和最大债权国的幻影当中,沉迷在如果跟美国开战的话结果会两败俱伤的幻想症当中,沉迷在一个我们可以不顾其他国家的问题而随意出口的自由贸易的幻影当中,甚至认为美国的汇率大战目前是政治化了。我们对美国的理解非常肤浅,还是在用我们中国人的想法去判断美国,这样到最后我们肯定会输。
  首先,美国号召其同盟国来联合打击中国的汇率政策。可是我们呢,甚至还有点幻想,认为美国登高一呼,四方不会响应。那我告诉你,这是幻想。为什么?因为四方早已响应了。2009年9月20日,当我们的领导人参加纽约20国峰会的时候,在我们一如既往地向美国也向全世界表达自由贸易善意的时候,奥巴马发言了,说人民币必须升值,中国出口必须减少。你会发现,除了非洲以外的其他大洲都支持美国。
  到了2010年1月份,情况更糟糕。我们的媒体宣传说:我们首度超过德国成为最大的出口国;我们的经济保八成功,领先全世界回暖;我们的失业人口只有2000万人。好了,欧洲各大报纸登出头版头条说,你看,欧洲经济为什么这么差?因为中国超过德国成为最大的出口国,因为中国通过出口使得自己的失业率下降,从而保八成功,领先回暖,但是欧洲人民却付出了沉重的失业代价。这个报道激起欧洲老百姓的同仇敌忾,他们恨死中国了。因此,如果你最近做个调查的话,从2010年开始,日本和欧美各国的老百姓对中国的印象是越来越差,就是因为这些负面宣传造成的。因此美国已经成功地通过话语权,掌控了全世界的民心,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一起来对付中国。
  什么是话语权?就是谁有国际信息的操纵权。这个话语权很重要,因为欧美老百姓都比较单纯,通常他们都是看到报纸怎么登,他们就怎么反应的。因此他们要打击我们的话,肯定是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激起老百姓的同仇敌忾,然后一起来对付我们,目前就是这种情况。而我们并不掌握话语权!

 

  叶荣添:总是不涨?股市到底想干什么?
  当你回首去年2-4月的走势会发现今年从2月到现在的走势和去年一摸一样,在这种走势中往往会发生两种极限运动,由于一直以来积蓄的动力无释放的燃料添加,使得资金的使用成本被时间代替,那么这些动力在长时间无处释放后就会产生两种结果,要么暴涨要么暴跌。去年在同一时间正是因为资金的使用成本被拉得过长,而突遇股指期货的到来借到而跑,让本来是利好的东西变成利空。现在的情况如果把政策性的调整当成去年的股指期货,那么资金也同样会在这两种运动之间去选择一种,只是短期内的事情了,已经不远。
  站在我的角度,是因为我既不相信也从没见过市场会在同样的时间选择同样的选择,所以我相信这次会是上涨,而且是极其快速的上涨。还因为在此时人们都已经在长时间的消耗战中把一系列的事件发生逐渐转从对股市利好变成利空的观点。想一想去年股指期货我们才犯过这样的错误,那个时候90%的人都把这个事情当成是救世主,但真正救世主出来的时候他是魔鬼。而现在,尽管很多人以为所谓利率和存准就是魔鬼,但往往看得见的魔鬼都是天使。
  去年和现在无法相比的一点就是去年没有领涨和逆势上涨的大板块来拖住人气和买进,都在散漫的等待股指期货,看看一个月以来钢铁股这样整体强势,几乎每天都会有一只两只停留在涨停板上已经毫不言语的明白连这样的股票都能整体性上涨和爆发,那么市场将后所选择的道理必定将会以这些低价,低估值,长期死股为突破口而进行拉升。昨天很有意思的就是山西证券的盘中涨停,这是一个信号,山西证券今年以来在全券商板块里面涨幅最小而且灵活性较差,但是昨天的突然启动位列券商第一这种信号的示范已经从让市场资金的选择逐渐从钢铁转导至了整体低价二线蓝筹板块里面,而且将会继续大规模蔓延。
  试问,做这种行情和板块的资金如果没有对市场后市的基本看好和深刻预见,是你敢启动吗?这种大规模的启动确实我不得不承认需要一点燃料,这种燃料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放在你身边,而股市将会因此大幅爆发。因此,无论别人如何认为目前的市场无法上涨,我将在市场不爆发之前维持我的观点不改变:
  拔河,是一场憋气运动,而我们将不会是倒下的那一边!!

 

  袁钢明:CPI6%更合适 房市泡沫世界第一
  今天,刘迎秋、左小蕾、易宪容、袁钢明、李义平、水皮、曹德旺等几位经济学家、企业家对当年经济形势展开激励讨论,涉及CPI、GDP、货币政策、贸易顺逆差、房价、限购令等诸多问题。
  袁钢明认为6%的通胀比5%更合适,他不怕给大家泼冷水因为目前物价上涨与收入增长同步,收入在增长,物价还会再上涨。当然,上涨中也有好的因素,好的因素就是政府对紧缩货币,不会过度太紧。如果为了控制太厉害的通货膨胀,过度收缩货币,就会使民营企业断粮,中国经济就会出现严重的下跌。中国经济血的教训已经让领导者明白,绝不能把通货膨胀放在多么可怕的程度,而造成过度的紧缩。同时他指出,即使今年价格还会再上涨,但是,货币紧缩应该会柔和地进行,因为政府还要保持经济的增长,保持大家收入的增长,保持就业。这是比控制通胀更加重要的目标。
  袁钢明强调,国家容忍泡沫再涨的政策已经到头了,房价不会再涨了,也没有办法再涨。他认为限购在抑制房价上能起一点表面作用,比如方向上是对的,但是房地产税、交易税这些有效的措施不用,终究起不到什么实质性作用。
  袁钢明:现在过热、过冷没搞清楚。宏观经济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增长,一个是通货膨胀。就看这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的搭配系数现在是非常正常的。我是从这个角度上说的。现在刚刚公布的数字是5.4%,略超过了5%。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是9.7%,略低于10%。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增长平均10%,CPI平均5.6%。基本在30年的平均数上。在细化分析,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增长速度不会再这么高,已经增长了30年,按照基数来看,它应该下落。将来的趋势是大概略低于10%,这是正常的。通货膨胀将来有可能升高。因为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前十年,在八十年代的时候,通货膨胀平均是10%。九十年代的前半期比较高,也达到了10%以上。但是后来有一个不正常的时代,就是1996年以后,一直到前几年,CPI平均只有1%左右。这种低通货膨胀难道是正常的吗?它是以高失业、低收入,或者是低保障、低增长为代价。在经济保持高增长、高就业、高收入或者是高保障的情况下,必然带来通货膨胀或者是物价上涨。我国现在进入继续高增长,而且要提高收入的上升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价格上涨。这种价格上涨难道能单纯说它是坏的吗?搭配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接近10%增长的情况下,物价可以控制在5%左右,就已经很不错。我认为,中国目前的情况下,物价在5%,经济增长10%,已经是很不错了。老百姓希望零物价或者是负物价,高增长太好。
  袁钢明:物价上涨6%,可能都比5%更合适。我刚才举例说物价的上涨与收入增长同步,收入增长,物价才会上涨。如果想让物价下降,就准备着收入下降。要等待这样一个结果。
  袁钢明:还是一句话,我估计坏的因素会增多。虽然我说话得不到掌声,但是,我还要继续这么说,我再给大家泼冷水,物价还会再上涨。就像任志强说房价还会再上涨,但是,我说现在物价可能还会再上涨。上涨中有好的因素在里面,就是政府对紧缩货币,不会过度太紧。如果为了控制太厉害的通货膨胀,过度收缩货币,就会使民营企业断粮,中国经济就会出现严重的下跌。我觉得中国经济血的教训已经让领导者明白,绝不能把通货膨胀放在多么可怕的程度,而造成过度的紧缩。08年就是一次血的教训。在08年的时候,当时把通货膨胀控制放在首要的地位,严厉紧缩货币,造成了08年下半年的崩溃。现在再也不会这么做了,已经学聪明了。我估计,今年即使价格还会再上涨,但是,我希望,我觉得也会做到这一点,货币紧缩会柔和地进行,还要保持增长,保持大家收入的增长,保持就业。这是比控制通胀更加重要的目标。所以,我还是看好前景,但是,通胀可能还会上涨。
  袁钢明:泡沫太大了,世界第一的泡沫。
  袁钢明:房价不会涨了。虽然这种说法已经是屡次失败,所有的学者都说房价泡沫应该破了,不能再涨了,但是都失败了。我还是再失败一次,冒一次险,我觉得房价不可能再涨了,没有办法再涨了。因为国家容忍泡沫再涨的政策已经到头了。
  袁钢明:我我觉得限购能起一点表面作用,比如方向上还是对的,因为是限制一套房以上的人多购房,限制外面人进来投机炒作。北京房价确实是被外面很多有钱的投机家、投资家,还有北京的有钱人买很多房子炒作起来的。但是别的办法不用,就用限购的办法才可以起到一点作用,没有多大的作用,现在房价还在上涨。而且更重要的是,真正有效措施一个都不采取,比如提高房地产税、交易税,这些都是有效的措施,他都不实施,他一方面限购,一方面纵容,所以我觉得限购是转移了视线,或者是假限、假打、真保、真推这样的措施。

 

  李义平:过度宽松政策致通胀
  今天,刘迎秋、左小蕾、易宪容、袁钢明、李义平、水皮、曹德旺等几位经济学家、企业家对当年经济形势展开激励讨论,涉及CPI、GDP、货币政策、贸易顺逆差、房价、限购令等诸多问题。
  李义平认为,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直接导致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通货膨胀。他分析到,经济危机本身就是一种体制和机制,可以强制性地淘汰、强制性地创新、强制性地破产、强制性地挤出快速发展之后的泡沫,但是,面对经济危机,政府在全世界率先提出大量的实体经济反应过度,9%的增长速度直接是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的。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解为上项目。认为没有上项目就是没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然大干快上。所以只要不是适当的拉动,这样的经济增长就没有质量。仅仅缩紧银根解决不了问题。
  对于北京的限购,李义平表示好象打的不对,北京体制内的人不缺房,北京的土著不缺房,北京缺房的是刚刚进来,刚找工作的,这些人缺房,恰恰不让这些人买,限购就限购这些人,这么一限就限死了。他指出限购令作为全国可能对,作为北京来说,限购与吸引人才的战略是相悖的。
  以下为李义平精彩言论实录:
  李义平:因为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温家宝同志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要将经济增长速度调整到8%,十二五规划提到将增速度调整到7%左右,重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速度过快、过热和CPI的上涨,实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表现为如果过热了就是通货膨胀。我说它不正常的另外一个原因,它们不是市场拉动的,是政府推动。首先是政府政策某种程度的失误,实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直接导致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通货膨胀。本来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机制,经济危机本身就是一种体制和机制,可以强制性地淘汰,强制性地创新、强制性地破产、强制性地挤出快速发展之后的泡沫,但是,面对经济危机,中国政府在全世界率先提出大量的实体经济反应过度,9%的增长速度直接是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的。各地方政府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解为上项目。在这一轮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各地政府认为没有上项目就是没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然大干快上。地方政府不怕重复建设,不怕举债,不怕破产,还债的是下一届政府,地方政府不可能破产。所以只要不是适当的拉动,这样的经济增长就没有质量。仅仅缩紧银根,这样的政策也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北京二环之外,原来就是菜地,现在五环之外都不是菜地了。农民工在城里一个月可以收入2000块钱,种地的成本相对高很多,而且各地方政府纷纷卖地,农业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抽紧银根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是供给方面的问题。而供给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目前的经济发展虽然快,但是,不正常。
  李义平:中国经济一直保持9%、10%的增长速度,根本就不可能。我们原来为什么能够保持10%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这30多年来,之所以可以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第一是因为我们原来穷,我们原来不发达,产业发展空间很大;第二,刚刚转移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都慢了,经济增长质量都提高了。我很不同意现在的一个政策,就是普遍提高工资,当然是正确的。因为我们过去对居民的消费、居民的收入欠帐过多。据我考察,温州一个工人的工资要2000块钱,这个老板就亏本,可能就干不下去。他不干之后,连一分钱都挣不下来。国民收入分为企业利润、工人工资、国家税收。我想工人的工资要增加,企业的利琐润不能减,一直要让企业能够挣钱,他才愿意干。能够减的是国家的税收。国家的税收太重了。当年,地方政府不惜卖土地、不惜抬高房价,是因为1994年的财政改革。因为地方实权太多了,没有财权,逼着政府卖土地,实际就是逼良为娼。我想中央都应当带头,然后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当年,里根提出让经济持续发展,解决滞胀的办法就是减税,从供给方面解决问题。
  李义平:我想GDP不应当是10%的增长速度,我们应该看到10%就是奥运会的场馆,就是亚运会的场馆,深圳大运会的场馆,就是这样一些东西。我们应当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速度可以适当再慢一点。如果慢一点的话,通货膨胀的水平、价格承受的水平可以再降低一点。
  李义平:房价有泡沫,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下,我觉得应当适当地有所降低,不然的话,中央政府不答应,下不了台。
  李义平:我觉得这个限购令是房地产的问题,完全是经济发展问题,是不分城市的问题,特别是像北京,中国特色,中国的人都想到北京来,中国是集群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种机会都集中在北京,很多人都愿意来北京,而其他地方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
  我讲个故事,我到廊坊去,廊坊的一个局长跟我说,他的儿子在廊坊有车有房有好的工作,不愿意回去,呆在北京,就在北京漂着,就要这个状态,一旦不漂了就找不到感觉了,王宝强的成功,西单女孩的成功、旭日阳刚的成功,给这些漂着的人提供了希望,所以他们需要房。
  另外对北京的限购来说,好象打的不对,北京体制内的人不缺房,北京的土著不缺房,北京缺房的是刚刚进来,刚找工作的,这些人缺房,恰恰不让这些人买,限购就限购这些人,这么一限就限死了。所以我想限购令作为全国可能对,作为北京来说,限购与吸引人才的战略是相悖的。

 

  田 立:高盛真的先知先觉?
  自4月初以来,高盛公司已先后至少两次向其客户发出做空大宗商品价格的信号。
  自4月初以来,高盛公司已先后至少两次向其客户发出做空大宗商品价格的信号。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新近披露的一则报告也证实,全球金融机构的原油期货净多头明显减仓,仅4月6日至12日的5个交易日,多头净减仓8813手,若把期权交易也折算其中,减仓规模应在14483手。而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确也下滑了。截至本周一,纽交所5月交割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了2.38%。于是我们不得不又问起一个古老问题:高盛真的先知先觉?
  对于这类充满神奇色彩的神话命题,我从来不信。神话总归是神话,而对于所谓的老牌机构经验说,我也不以为然。历史上轰然倒下的老牌金融机构多了,说经验在变幻莫测的不确定性面前弱不禁风,一点都不过。
  那么,高盛的准确预测又该是依据什么呢?
  作为局外人,我们恐怕只能推测。不妨先回顾一下上一次高声大规模减仓原油期货多头的情景。2008年至200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一波大行情,然而2009年一季度刚过,高盛等机构就开始大规模减持了,此后国际油价也出现一轮大跌行情,从最高峰时的每桶120多美元径直跌倒2009年中的不到每桶40美元。一些多方头寸持有者出现巨亏,而高盛却安然度过。那时就有人怀疑:高盛是怎么成功逃顶的呢?
  对于那一轮下跌行情,市场人士有过很多分析,无论对错,从事后的角度看,此前的原油价格暴涨的确有问题,但大家更感兴趣的是:暴涨中究竟谁在做多,谁在做空?暴涨又因何被打回原形?这些疑问后来被一则新闻报道给释疑了。根据彭博社当时的报道,包括JP摩根在内的很多金融机构那段时间租用了很多北欧油轮载满原油现货运往纽约港。这则当时让很多人疑惑的新闻(金融机构运原油干什么?)说明,在此前的原油期货博弈中,这些后来向纽约港运油的金融机构是做空头的,他们在博弈期间的结算中一定出现巨亏但又不肯主动平仓或转移立场,宁可挺到最后,用现货对冲期货,来弥补此前的损失。而当时的期货市场顶不住现货对冲,于是甘愿被打回原形。

 

  宋鸿兵:2035年美元体系大崩溃
  清明小长假,很多人选择出游,也有人选择在家休息,而有这么一群人,来到了中关村图书大厦,因为在这里,宋鸿兵正在为他的《货币战争③金融高边疆》举行签售会。签售会后,宋鸿兵接受了专访。
  用金融视角观察历史可以得到X光透视效果
  宋鸿兵的《货币战争》系列作品,记者发现他始终紧紧抓住货币这一脉络,从美国到欧洲再到中国近代史,他好像掌握了古今穿越的魔法,肆意往返乐此不疲。
  整个研究与写作的过程,对我来说就像惊险破案。经历发现历史谜团,到破解谜团的过程。我发现,自己找到了兴奋点。
  在本书作者自序中记录着这样一段话《货币战争③》将沿着金钱的主轴,逐步展开中国近代史的画卷。一幅幅熟悉的图像经过货币显影液的透视效果,将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脉络风格。
  宋鸿兵进一步剖析他的兴奋点。
  以往看中国历史,基本上都是政治视角。在中国历史上你找不到专门从货币角度对王朝更替、帝国兴衰的解读。比如鸦片战争为什么会爆发?它仅仅是一场贸易战争吗?为什么鸦片贸易只针对中国?等等。当我们沿着金钱的思路去判断与解释很多历史问题时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至少这是一种尝试。我们发现,中国近代史上,几乎每件重大事件背后都跟钱有关。
  人民币国际化当务之急是建立全球清算体系
  带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宋鸿兵只可惜未能投笔从戎,如果在军队或许是个将才。做研究与写书总离不开战争,《货币战争③》又将金融上升到国家主权疆域保卫的战略高度,提出了金融高边疆概念。
  实际上,我提出金融高边疆这个概念是基于人民币国际化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而提的。宋鸿兵说,现在人们把人民币国际化这个问题想得简单化了。
  人民币国际化,就应该在金融高边疆的战略下进行整体布局。货币本位、中央银行、金融网络、交易市场、金融机构与清算中心共同构成了金融高边疆的战略体系。在这一体系之下,货币从被中央银行创造出来的那一时刻开始,到进入全球金融网络,流转于世界清算中心,现身于国际交易市场,转手在各国金融机构的账户之间,最终回流中央银行,在这一货币大循环之中,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处在严密的保护和监控之下。
  人民币要走向世界,当务之急就是建立独立、强大、高效和安全的全球人民币清算体系,同时应该大力支持银联卡在全球的扩张。
  人民币升值最直接的损失是国内储蓄
  4月2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收6.5294,再度创出汇改以来新高。在记者的印象中,宋鸿兵是一直反对人民币快速升值的,针对升值问题,宋鸿兵谈了他的个人看法。
  人民币升值的实质究竟是什么?有一个相当重要的一点没有被解读出来。宋鸿兵说,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手中持有大量美国债券、金融资产,美元迫使人民币升值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对中国来说也是最严重的一个后果实际相当于中国国内的储蓄被美国剥夺了,是国家财富直接受到损失的问题。这种损失的危害远大于对外贸易中损失的几个就业机会,以及对某些产业的影响。
  而在这一点上,没有多少学者去探讨人民币升值对国内储蓄损失的问题,这让我非常吃惊。宋鸿兵流露出不解的神态。
  简单地说,外汇占款,比如说中国央行的资产,资产项上是美元资产,负债项是人民币发行基础货币投放,如果这些人民币发行的抵押品美元资产缩水10%,相当于资产项少了10%,要想做平整个资产负债表,有两个办法,一是央行向政府挂账,欠政府钱;另一个是财政部发行人民币,补足资本金。第一种办法显然不可行。第二种办法最终是通过财政部发行特种国债去补足资本金,而财政部的国债都是用未来所有中国人的税收作抵押的。这种损失将被平摊到中国储蓄者和未来纳税者的头上。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达3万亿美元。当人民币升值10%的时候,中国外汇损失会高达3000亿美元,折算成人民币的损失是相当巨大的。
  这个账却没人算,让人非常难以理解。这才是我为什么反对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原因。
  美元终将走向衰落
  在《货币战争③》中,宋鸿兵做出大胆预测随着美国负债问题的日益恶化,美元将最终走向衰落。到2035年,美国的国债占GDP的比例将会达到200%。届时,美国的财政收入中用于支付债务本息的比例将高达46%,这就是1939年英国面临的情况!大英帝国正是从那时开始走向衰落。支持这种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宋鸿兵给出了他的答案。
  美元体系未来会怎么发展?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判断方法,而我的判断方法是,美元是以债务为抵押发行的,流通中的1美元意味着背后是1美元的欠条,比如美国国债。这就意味着当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时候,债务一定也是增加的。
  如果我们做一个基本推导,美元作为一种全世界的主权货币,承担着世界货币、世界结算贸易货币和储备货币的功能,而全世界的贸易量会越来越大,大家全用美元结算,自然而然产生对美国输出美元的需求,美国在输出货币进口商品的过程中,美国必然会处于贸易赤字之下。换句话说,美国贸易赤字是不可逆的。如果可逆,美国变成出口为导向的国家,我们会看到什么情况?美国出口商品,然后换回美元,如果这个现象存在的话,就会导致全世界因为缺少国际结算货币而瘫痪、萎缩、内爆,整个世界经济链条就断了。这是不可能的。这就导致美国的逆差状态和赤字状态会逐年增加,美国国债的增长到最后肯定是指数型增长,不可能出现下降趋势。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尼尔·弗格森指出,历史经验表明,当一个财政收入中的20%用于债务本息支付时,该国货币必然出现恶性贬值,伴之恶性通胀;当达到40%的时候,整个帝国会崩溃。也就是说,国家财政越来越大的比例是用来支付债务的本息。以此来计算的话,我们会清晰地看到几个基本的时间点,2012年至2014年就是其中之一,再往后,有人认为是2024年,有人计算为2026年,尼尔·弗格森说是2039年。
  我认为,从数学上和逻辑上这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这就是美元这套体系注定要崩溃的原因。无论美国经济怎么发达,科学技术、军事实力如何强大,这都是一个数学问题,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它无法使整个曲线逆转。我认为美国的决策者和当政者从一开始就知道这套系统在设计上存在缺陷,美国一定要用新的货币制度来取代现有的货币体系。到那时美元体系将彻底崩溃,全世界货币体系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也就是我称之为货币的春秋战国时代,我认为2035年发生重大突变是大概率事件。

 

  皮海洲:震荡格局下混合基金业绩胜出几率更大
  皮海洲今日发表博文称,震荡格局下,灵活操作的混合型基金逐渐体现出获益优势。
  皮海洲分析认为,相对于股票型基金,混合基金具有相当大空间的灵活性,混合型基金每次震荡都能回避掉30%市场下跌带来的资金回撤。震荡市场持续背景下,几个30%的累积反应到账面上将是显著的投资收益区别。
  他同时强调,根据历史经验,并不是任何混合型基金在震荡市中都能胜出。一方面各个基金的选股能力、对市场节奏的把握能力区别;另一方面,混合型基金的股票结构差别大。
  皮海洲提醒广大投资者,无论股票型基金还是混合型基金,往往都有自己个投资个性,投资风格。每种投资风格都代表了一种投资理念或者一种对市场的洞察。同样是混合型基金,其投资收益因投资风格的不同而迥异。投资者在选择时候更多的是要明白基金的投资理念、是否认同这些基金的投资理念。

 

  杨百万:基本空仓 一个月后再买股
  23日,知名股民杨怀定(杨百万)到深圳传股经。他表示,目前自己基本空仓,现在股市已经到了高位,银行股已经不能再买,他建议大家一个月以后再考虑买股票。
  60多岁的杨百万可谓宝刀未老,由黄金日公司举办的这个活动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前来。杨百万认为,大小非解禁问题还得有一段时间要消化,而且今年是紧缩年,银行系统资金从紧,股市通过不断发新股消灭流动性。所以2011年整个股市没有大行情,大家应该专心做波段。只有存准率见顶、利率见顶,银根开始放松之后才会有大牛市。
  对于目前行情的看法,杨百万认为已经到了高位,只不过基金由于仓位比例的规定,配置了银行股等大盘股,现在还出不来,所以指数老是在盘整,但创业板和中小板却已经跌得非常厉害。对于散户而言,现在银行股已经不能再买,他自己也基本空仓,只留几十万银行股是给孙子的。他认为,创业板还要一个月才能见底,中小板还要一个半月见底,所以投资者要一个月后再买股票,而且买就要买小盘股,不要再买大盘股。(深圳特区报 记者 林彦龙)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