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易打中新股诞生 吓坏申购者 IPO下半年或变法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史上最易打中新股诞生 吓坏申购者 IPO下半年或变法

加入日期:2011-4-21 8:08:15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IPO及再融资下半年或变法 定价或成修改重点
  近日,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监管层正在酝酿修改首发和再融资办法,相关方案最快推出可能在2011年下半年。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给我们讲解发行制度改革时,强调了年内可能修改已沿用五年的上市发行相关规定,包括首发和再融资办法。一位参加最新一期保荐代表人年度业务培训班的投行人士告诉记者。
  该业务培训班由证券业协会主办,授课人均来自证监会,参加人则均为已注册的保荐代表人(下称保代)及保荐机构高管。此次培训自4月13日开始连续三天在北京友谊宾馆进行。
  而指向上市发行改革的信号,还出现在此前深圳召开的新股定价估值研讨会上。
  据参会的某机构人士透露,虽是围绕新股定价估值的如何保持合理性展开讨论,但许多嘉宾的发言都认为发行制度进一步市场化改革是解决新股定价估值合理性的关键。
  私下场合的交流中,多数人都预期监管层汇总市场各方观点的目的将是完善相关机制,使首发上市过程的所有参与者都能归位尽责。上述机构人士表示。
  定价或成IPO办法修改重点
  而保代培训班透露的信息,则似乎将新股定价估值定调为首发办法修改的重头戏。
  据上述保代介绍,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讲课中除强调尽快修改首发办法和再融资办法外,还指出有关新股定价估值将是考虑调整的重点内容。
  所谓首发办法即指2006年5月18日起实施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前述培训班讲课中,证监会人士指出,该办法已沿用近五年,为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有修改的必要。
  而上述研讨会由证券业协会和沪深证交所共同举办,更是旨在探讨目前国内新股定价估值领域亟待改进、完善的行为和机制。4月8日,除证监会、交易所人士,华夏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高盛高华证券总裁蔡金勇,还有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博时基金、华商基金等知名机构业务负责人到场发言。
  显然,新股定价估值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且利益涉及范围广泛。
  非公开讨论中,观点交锋一度异常激烈,主要是投行和基金人士间的争论。上述参会机构人士表示,由于各自站在买卖双方的立场,自然利益关注点分为两极。
  据其介绍,当时基金业代表抱怨新股长期的高定价,而有来自投行业务一线的人士断然反驳称:现在除了血压高,什么都不高。
  IPO及再融资下半年或变法
  新股定价高低不能单纯用PE、PB等绝对数值衡量,外资行通常认为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与发行价比涨跌幅在5%-10%,可算是发行价较为合理。 合资券商资深投行人士向记者指出。
  他认为并不是发行价定得越低越好,上市首日涨幅在10%以上就证明投行没有帮上市公司卖到合理价格,这种低估有损于公司利益。
  在他看来,新股上市利益牵连广且利益诱惑大的背景下,新股定价既是市场监管重点,也是多方利益调和的体现。不能简单粗暴的把打压新股发行价当作复杂问题的解药。
  询价改革需市场化非投机化
  记者从北京、上海多位投行人士处获悉,尚未收到有关首发办法和再融资办法修改的通知或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因此监管层酝酿修改的具体条款尚不得而知。
  有业内人士推测,有关新股定价估值的调整方向可能涉及新股定价报告、投行分析师、保代、询价对象等领域。
  上述保代培训班上,证监会人士表示,未来相关制度改革的基础是完善新股的价格形成机制,核心是优化IPO质量。
  业内人士认为,从IPO质量入手将让保代问责制更细化以及可能增加退市有关机制,其次则会在询价领域下功夫,不过现行的询价流程可能暂难有大变化,对投行分析师、询价对象等参与者进行行为规范也在考虑中。
  目前决定A股IPO发行价的是询价机制,从资金量看,公募基金是询价对象主力军。不过,手握定价权的基金却不满新股定价偏高,矛盾何来呢?
  一方面是某些非市场化的因素造成影响。如王亚伟在上述研讨会提出,某些IPO询价过程中存在打招呼现象。
  另一方面,价高者得的新股询价申购流程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投机情绪,特别是一些基金经理出于打新获利的投机心理,未能坚持理性报价,而是为成功申购成为高价的附庸。
  上述机构人士认为:监管层设计询价机制时一定是经过充分论证,但结果好坏还需要市场各参与者保持负责任的态度履行职责。例如基金报价时应认真评估IPO公司、得出合理估值,而不是光想着打新短期套利后跑路。
  尽职行使定价权从而促进新股定价合理化同样得到很多基金人士的认同。
  某前十大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向记者坦言:不少同行口是心非是问题根源之一。一边私下里抱怨某股票发行价PE高得离谱,一边又出现在申购中签的名单中。
  在其看来,询价机制经历多轮改革,市场依然有不少抱怨,不能仅靠监管层窗口指导和投行中介机构自律。
  基金经理完全可以不参与认为价格不合理的打新,这样IPO价格预期过高的公司就发不出去,价格自然回归合理区间,这才是询价机制市场化的意义。该基金经理认为。
  A股市场上,破发尽管已不新鲜,但总体看,打新能投机获利早就是惯性思维。
  据上述机构人士介绍,2010年1月到2011年4月15日,共有450单A股IPO,其中首日破发的仅60单。至少证明投资者在行为上认可大部分新股定价。
  统计显示,如按前述投行人士所说的新股首日涨跌幅10%以内才算合理定价的标准,2010年至今,首日破发的60单IPO中,仅7只新股的跌幅超过10%,其中最高下跌16%;同时,有超过七成的新股首日涨幅超过10%,且最高涨幅超过275%。
  据此,似乎不能怪罪于投行新股定价过高,相反,市场热捧下,大部分新股定价或有提升空间。
  对此结论,上述保代颇为委屈地表示:现在太难了,多数时候IPO定价出来都被认为太高,甚至上报时也会遇到类似责难,但这都是询价结果,实际上投行活动的空间非常小。(.21.世.纪.经.济.报.道)

 

  问题保荐人项目审核进度将放缓
  继IPO发审过程将增加问核程序后,保荐监管再升级
  问题保荐人项目审核进度将放缓
  胜景山河上市前夕遭叫停直至被取消上市资格,令平安证券保代未合格履行尽职调查义务而广受指责,也将保荐制度推向了风口浪尖。为让此类事件不再重演,监管机构4月以来频频出招。
  继4月6日,证监会发行部宣告发审过程将增加问核程序后,本月中旬举办的2011年度首次保代培训上,保荐监管再获升级。相关领导强调了对保荐制度的完善,加大对保荐代表人的监管力度,并细化了具体监管措施。
  引人注目的是,证监会相关人士表示,将重点关注历史上被处罚过保荐人的项目,实行差别化对待,对出现问题的机构和人员再报项目的审核进度放缓。
  新增问核程序
  差别化对待问题保荐人
  历次保代培训主要注重财务、法律等偏技术性的内容,最新的这次会议再三重申保荐责任和监管,想必也是为了杜绝下一个胜景山河的出现。上海某券商投行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证监会人士指出,今年重点加强的保荐监管措施除了新增问核程序外,还将注重发挥保荐代表人的作用,增强保荐人的责任意识,改事后问责为过程监管,努力促使今后的发审会主要甚至全部由保荐代表人回答问题。审核人员会在审核过程中根据申请材料的制作及交流情况给保荐代表人打分,对部分执业情况不理想的保荐人将进行谈话提醒。
  上述人士强调,将加大对违规保荐机构和保荐人的监管力度,按中介机构的信用等级实行差别化审核,重点关注历史上被处罚过保荐人的项目,实行差别化对待,对出现问题的机构和人员再报项目的审核进度放缓。
  内控制度存在缺陷、尽职调查不到位、信息披露质量不高,被监管机构认为是发行审核过程中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
  一些券商从立项到内核的时间间隔非常短,有的甚至只是走个过场,保荐机构的质量控制部门也很少到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调查。一位保荐代表人指出,内控审核不能以项目能否过会为目标,而应以控制保荐机构的风险为目标,保荐机构的内控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而胜景山河涉嫌销售数据作假、苏州恒久的专利门等事件则充分暴露了部分保荐人尽职调查不到位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保荐人未按要求走访相关供应商、客户和政府部门,并且严重依赖律师和会计师的工作,以及申报材料后没能对公司的情况进行持续尽职调查工作。
  基于上述情况,4月6日,证监会发行部向各保荐机构紧急下发《关于保荐项目重要事项尽职调查情况问核表》,要求保荐代表人在保荐项目见面会召开当天,在证监会当面填写,新增问核程序。
  保荐人将就是否全面核查发行人关联关系;是否通过走访有关工商、公安等机关或对有关人员进行访谈等方式进行全面核查;是否核查存货的真实性,并查阅发行人存货明细表,实地抽验大额存货等接受问核。该问核表包含了37个重点核查事项,基本涵盖了整个IPO的关键事项。
  与此同时,拟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等发行文件的信息披露质量也尚待提高,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在关键问题上避而不谈,一笔带过;信息披露趋向于格式化,甚至抄袭同行业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风险和问题没有充分揭示;行业排名和行业信息统计缺乏客观性和权威性,广告性明显等。
  发行节奏市场化
  审核时间压缩至半年
  在此次培训上,证监会人士还通报了目前保荐队伍的规模和今年以来的IPO审核情况。
  据披露,目前共有保荐机构74家,保荐人1804人,保代和准保代占所有投行人士比例约为40%。保荐代表人在主板的利用率为50%,创业板则为25%。
  2011年第一季度主板共受理170多个项目,预计大多可在今年完成发行,下半年申报的企业在年内完成发行的可能性较低,发行节奏呈现市场化。而今年以来的过会率为82%,与去年基本持平,主要被否原因是独立性和持续盈利能力不够。
  按照这样的趋势,估计今年的IPO发行数量一定会超越去年,而发行规模也将与去年持平。今年仍将是投行特别是擅长中小项目券商的丰收年。上述保荐代表人分析称。
  而另一方面,IPO审核数量急剧增加的压力也促使审核时间大幅压缩,证监会人士表示,目前正常的项目一般可在半年内完成审核。一个新的趋势是,IPO企业的内部控制逐渐会成为审核的重点,未来会要求会计师对发行人内控出具审计报告。(.第.一.财.经.日.报 .彭.洁.云)

 

  弱化行政管制 证监会力推再融资市场化
  消息人士近日向记者透露,证监会近期将大力推动再融资市场化改革,弱化行政管制,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融资效率。
  据悉,再融资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适应发行人的不同特点,对IPO和再融资进行分类监管;在再融资品种不断丰富和创新的情况下,针对不同品种的特点,从财务角度分别规定发行条件和关注重点;在进一步强化市场约束机制的同时,弱化行政管制;强调募集管理、盈利预测披露义务与责任,重视股东回报;进一步强化合规性审核、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要求;倡导市场主体归位尽责,强化发行人及中介机构责任;充分发挥监管合力,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融资效率。
  虽然监管层积极推动再融资市场化改革,弱化行政管制,但同时也要求相关参与主体守住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这条底线,强调保荐机构对在审再融资企业新公布定期报告后的持续督导和核查责任。
  监管层要求,在审核过程中发行人公布半年度报告的,保荐人原则上应在五个工作日内及时报送,同时报送半年度报告披露内容是否涉及影响本次发行的重大事项,数据是否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的补充尽职调查报告,以及根据半年报修订的募集说明书。在审核过程中,发行人公布季度报告或临时报告的,如涉及影响此次发行的重大事项或发行人季度报告财务数据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的,应在第一时间以书面形式向发行部报告,否则由保荐人督促发行人以索引方式进行补充披露。
  在财务审核上,监管层要求保荐机构,在对申报财务会计资料的齐备性、合规性以及主要政策、会计评估以及重大会计处理是否合规进行审核的基础上,判断公司是否符合发行条件,重点关注涉及法定发行条件的财务指标、最近三年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涉及的事项等。(.上.证 .刘.水)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