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斌:不排除继续加息的可能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19日表示,基于目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不排除继续加息的可能性。他表示,短期宏观控制物价是为防止经济过热,央行将通过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货币供应量。他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短期目标是要控制房价不合理的过快增长,长期目标是健全房地产行业的长效发展机制。
夏斌表示,央行此前公布一季度社会融资总量数据,是作为监测性指标。而且,尽管贷款指标不公布了,并不意味着不调控。他指出,短期内我国的货币政策总体方向不会改变,除了利用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等进行调控,央行还将根据央行票据到期、外汇占款增加、人民币投放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现在我国还处于负利率,压力很大,房地产调控也没完全到位,在这种情况下,不排除加息的可能性。当前在整个资金面趋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应将通过非利息收入盈利作为改革的方向。他指出,央行要在宏观总量保持调控的前提下,改善资金的供给结构,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微小企业、特殊企业的贷款的容忍度、银行存贷比方面予以支持。
胡晓炼:抑通胀是当前稳健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
一、关于当前经济金融形势
与国外大多数央行采取单一的通胀目标制不同,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围绕物价、经济增长、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个目标来制定的,需要缜密的统筹和权衡。当经济平稳发展、通胀水平较低时,在投资和消费增长带动下,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目标能得到实现,需要争取的是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在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增长受到严峻挑战时,防止经济衰退和通缩则成为最紧迫的任务。这就要求货币政策必须加强对形势的分析研判,根据经济条件的变化在几个目标间进行权衡取舍。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集中爆发,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及时全面应对。货币政策的方向、重点和力度进行了调整,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对促进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迅速扭转了通缩的形势。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步入上升通道,总体态势良好,但外部环境不稳,增长势头尚不牢固;与此同时,通胀预期显现。货币政策在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经济恢复较快增长的同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加强流动性管理,逐步引导货币条件从反危机状态向常态水平回归,以平衡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随着2010年下半年经济复苏态势进一步巩固,物价较快上涨逐渐成为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面对持续较大的物价上涨压力,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按照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总体要求,积极采取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增强汇率灵活性以及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等多项措施,收紧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
从今年一季度各项经济指标来看,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7%,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在9.5%-10%之间,环比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前2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4.3%。从国内看,目前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很高,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比较充足。从国际环境看,尽管不确定因素仍存在,但增长动力强于上年,世界经济总体延续了2010年以来的复苏势头,主要发达经济体发展态势总体向好,失业状况逐步好转,消费支出有所增加,市场信心继续改善,企业经营活动趋于活跃,新兴经济体继续较快增长。可以预计,尽管形势依然复杂,也仍存在不确定性,但如果没有大的突发事件,全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可以实现,还有可能更高一些。
从物价走势来看,通胀形势须高度关注,今年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继去年11月份后再次突破5%,创31个月来新高,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幅度更大一些。这一轮价格上涨的原因比较复杂,是国内外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还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实现全年4%左右的控制目标面临较大挑战。
影响我国物价水平的国际因素,主要有:
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
去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连续上涨,今年一季度,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金属矿价格累计分别比去年末上涨了18.8%、13.6%和5.2%,4月上旬布伦特和西德克萨斯原油期货价格每桶分别突破120美元和110美元。目前,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已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受全球需求恢复、流动性充裕以及地缘政治和重大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还可能继续上涨。
二是全球通胀压力不断加大。
一方面,新兴经济体通胀率继续高企。3月份,巴西、俄罗斯、韩国和越南消费物价同比涨幅分别达到6.3%、9.5%、4.7%和13.9%,印度2月份涨幅达8.8%。另一方面,发达经济体通胀呈抬头之势。3月份美国消费价格同比上升2.7%,是2009年12月以来的最高涨幅;欧元区消费价格上涨2.6%,创2008年10月以来新高,连续第四个月呈上升态势,超过欧央行2%的警戒线。
三是主要经济体货币条件持续宽松。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0-0.25%的目标区间,继续按原计划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4月初,欧央行自2008年7月以来首次加息,将欧元区主导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至1.25%,但现行利率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英格兰银行则保持0.5%的基准利率水平不变。日本银行除了保持0.1%的基准利率不变以外,还因地震进一步放宽了政策。
从国内来看,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一是能源、资源、劳动力等成本推动压力上升。
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国内能源、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1%和10.2%,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加大。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趋升,农产品、服务业等包含人工成本较高的商品价格内在上涨压力较大。继去年全国30个省市上调企业用工最低工资标准之后,今年一季度,山东、广东等12个地区再次上调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半数地区涨幅超过20%。
二是投资需求拉动影响加大。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去两年我国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各地的发展热情普遍较高,投资动力较强。投资快速扩张造成对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需求增加,导致能源、原材料和交通等经济瓶颈部门产品和消费品价格上涨。
三是短期季节性因素和长期结构性因素交织。
当前的物价上涨有短期因素,如受天气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产品价格上升,消费物价指数中粮食价格连续27个月环比上涨。但长期结构性因素如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改革等,也产生了价格上涨的预期。
四是通胀预期仍然较强。
目前通胀预期管理的局面十分复杂。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对一些日用品抢购的个别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通胀预期比较敏感和脆弱。
稳定物价总水平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必须坚定信心,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控制通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全面理解和把握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
今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两项具体任务:一是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二是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为16%。
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引入,一方面,符合我国融资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渠道已经实现多元化。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快速发展,2010年企业债券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由2002年的1.6%上升为8.4%,2010年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资金运用是2002年的8倍。另一方面,也是增强货币调控有效性的需要。随着多样化的融资方式和工具的出现,银行信贷已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总量。如果只关注贷款规模,就可能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况,影响宏观调控的最终效果。
社会融资规模是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以金融为媒介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直接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全部资金支持;二是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机构服务所获得的直接融资或信用支持;三是其他融资,如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产业基金投资等。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监测是一项创新型工作,目前人民银行与有关部门配合已经开始统计并公布该数据。
需要指出的是,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绝不能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规模切块分配的思路和方式,而主要靠监测掌握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对应关系及变化,靠中央银行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通过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调节货币供给的量与价,以市场化手段实现对各种融资方式的间接调控。
关于广义货币M2的目标设置,通过分析研究以往实施稳健货币政策阶段的货币供给,特别是本世纪以来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货币供给的情况,今年16%的目标增速完全能够支持8%甚至更高的经济增长,同时还体现了货币总量从过去两年高速增长向常态回归,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的需要。
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需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要把好流动性总闸门。
当前流动性过剩压力仍较大,主要原因是外汇持续流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以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为基础。在国际收支逐步趋向平衡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必要的货币对冲力度,回收多余的流动性。
二是要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适度。
社会融资规模应按满足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正常需要掌握。
三是要继续优化资金投向结构。
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力度,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局。
四是要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高度重视经济较快发展中存在的流动性宽松、信贷投放较大等可能积累的顺周期系统性风险隐患,加快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
三、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部署,积极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一是加强流动性管理。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一季度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1.5个百分点。二是发挥价格杠杆调控作用。两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共0.5个百分点,以稳定通胀预期,巩固房地产调控成果。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三是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促进金融机构自我调整信贷投放总量与节奏。四是加强窗口指导,积极引导信贷资源主要投向三农、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执行好差别化房贷政策。从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看,交替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以及宏观审慎工具取得了成效,货币总量向常态回归,有助于抑制物价水平的持续较快上涨。
今年3月末,M2增长16.6%,比上年末低3.1个百分点;M1增长15.0%,比上年末回落6.2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9%,比上年末低2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2.24万亿元,同比少增3524亿元,信贷投放的季节均衡性有所提高;社会融资规模一季度增加4.19万亿元,同比少增3225亿元,其中直接融资保持较快发展,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委托贷款同比多增,本外币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少增。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政策取向,把握实施力度,密切监测研判,防止风险积累。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流动性管理。
一季度,人民银行通过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冻结了大约1万亿元的超额流动性。由于外汇持续流入,当前流动性仍然比较充裕,银行间市场利率虽有起落但总体平稳。下一阶段,我们将根据外汇占款投放、公开市场到期以及市场形势等变化,合理搭配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对冲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适当水平。需要指出的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对冲外汇流入投放的新增流动性,对金融机构的正常头寸并未造成大的影响,总体效应呈现中性。从理论和实际分析测算,存款准备率调整未来还有相当空间。
二是统筹运用好利率、汇率等价格型工具。
自2010年2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增长连续超过一年期存款利率,经过4次上调利率,实际利率为负的状况逐步缓解。长期持续的负利率会影响居民的储蓄和消费行为,刺激投资需求,影响对通胀管理。要进一步发挥利率杠杆在调节总需求、管理通胀预期中的作用,还要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减缓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
三是加快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人民银行今年推出了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建立起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自我约束机制。下一步,要按照中央关于构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要求,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结合起来,进一步落实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配合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合力。
四是更加注重结构调整。
货币调控首先是一个总量概念,在此基础上还要强调结构性因素。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过程中,除了体现总量调控要求外,需特别强调资金的结构调整。从融资渠道上,更加重视直接融资的作用,鼓励企业采取股权、债券等融资方式筹措资金。今年一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多增1874亿元,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同比多增309亿元。从期限上,长短期资金要形成合理的结构。一季度,中长期贷款新增额占全部新增贷款的65%,比2010年全年下降13个百分点,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得到更多的保障。从投向上,督促金融机构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3月末,小企业贷款余额增速达到48.7%,比全部贷款增速高30.8个百分点,一季度贷款新增额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34.3%。涉农贷款一季度新增额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2.2%,比上年同期提升2.8个百分点。
当然,从历史上看,每次货币政策从宽松向收紧调整时都会面临压力,也要经历一些痛苦,必然需要调整经营和淘汰落后。切实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从根本上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滕 泰:A股牛市苗头初步显现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滕泰日前表示,A股市场已跌无可跌,牛市值得期待。他认为,大盘年初是2700点,现在到了3000点左右,已经把今年预期的利空因素提前反映。
滕泰表示,A股市场本身的运行既不取决于经济指标,也不完全取决于政策是紧还是松,而是取决于市场预期或者二者之间的预期差。年初的时候大家对通胀形势非常悲观,对经济走势也很悲观,很多人都认为政策会无限制紧缩下去。滕泰认为,实际年初已经把利空因素提前反映了。
他认为,无论是CPI破五还是加息,中国股市都已经到了利空麻木的阶段。未来政策虽然可能还会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是加息,但A股市场已跌无可跌了。在这种背景下,今年牛市的苗头已经初步显现。
姜 山:成长性陷阱警示 加大保荐机构责任约束
去年以一百多元高价发行而风云一时的一家中小板公司,在公布了同比成长达50%的2010年年报后,2011年一季报却骤然变脸:2011年1至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比上年同期下降30%或50%。尽管公布的仅是上半年的预减,但在主要产品市场面临新入者的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该公司未来经营只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局面。如按全年50%预减幅度测算,其2011年每股收益将缩水至1.6元,这使以最新股价所计算的2011年PE值将超过80倍,远超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水平,其股价势必面临巨大市场压力。原本被寄予高成长希望的公司转眼就落入了成长性陷阱。
无疑,这一结果与发行时公司所描绘的前景大相径庭,而假若翻开这家公司在询价时保荐机构所出具的估值报告,询价机构的报价似乎也有合理性。估值报告判断,其未来三年年均复合利润增速超过45%,2011年和2012年每股收益预测因此分别达4元多和6元多。然而,激烈市场竞争所导致利润大幅度下滑,怎么询价机构事先一点都不了解、一点都没有估计呢?
事实上,类似这样不靠谱的投资价值报告,在一年来的新股发行中并不少见。翻开主承销商所给出的投价报告,基本都是公司未来将会高增长的绚烂前景,而对于可能碰到的风险因素,大多只是只言片语,轻轻带过,新股发行价被不适当抬高,由此成为目前新股定价中最大的风险因素。
在目前的发行时间安排下,多数询价机构从得知新股发行计划,到完成询价报价,通常只有4个工作日,往往在询价截止日的上午,最后一场新股推介会才刚开完,留给询价机构的考虑时间极少。由于同期发行的新股一般在3至4个,多数询价机构只能通过简短的推介会和主承销商的投价报告给出新股估值。主承销商的新股投价报告遂成主要的定价依据,而多数券商的新股报告也只是在这份报告基础上稍作调整而已。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胜景山河 (002525 ,,,)被媒体质疑销售数据做假,而券商新股研究员却会给出溢美之词。
在证券业协会月初组织的新股估值研讨会上,投价报告对最终定价的影响是个重点议题。尽管会上的发言者不无戏谑地表示,尽信投价报告不如没有投价报告,然而假若不依据主承销商出具的投价报告,在询价期间无法实地调研的情况下,新股定价更无从谈起。可见,对于新股投价报告所造成的市场影响,实在不可小视。
由此,是否应当建立新股投价报告的跟踪审查机制,并施以适当的惩处措施,已成为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改革的重点议题。事实上,如果主承销商的投价报告真能预测准确,那么即便以海普瑞 (002399 ,,,)那样的高发行价格,在其业绩如期实现投价报告的预期增长的前提下,也并不过于离谱,不过,假若投价报告给出的是目前所知的具有极强业绩下降风险的预期前景,询价机构的报价就得掂量再三了。因此,鉴于新股投价报告在目前询价制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一约束机制应当尽早建立并付诸实施,以促使主承销商能更谨慎地出具投价报告,并建立起严格的投行与研究之间的防火墙,避免由于主承销商和发行人的利益导向过于一致,最终使得新股询价能建立在更加公允的基础之上。
华夏基金明星经理王亚伟感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约束询价机构的力度,要明显大于约束主承销商和发行人,需要在进一步的改革中平衡新股定价各方的博弈关系,这一点笔者深表赞同。目前主承销商和发行人事实上主导了定价的绝对话语权,询价机构只能被动参与询价,还面临着较低报价被劝退的可能,即便坚持报出想要的价格,由于主承销商和发行人还可掌控网下询价机构的入围比例,使得低报价在约束发行价格上的作用极为有限。
看起来,加大主承销商和发行人责任,应有更为严格的措施,诸如限定网下询价机构最低入围比例,加强对投价报告的事后审查与追责,使主承销商利益天平在发行人与询价机构乃至投资者之间更适当的平衡等等,才会使下一步的新股询价制度改革更有针对性。 (作者系东航金融注册金融分析师,民建会员)
瑞 银:二季度A股冲高回落
日前,瑞银证券研究主管汪涛对2011年经济作了展望。她分析说,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经济增长仍然非常强劲,经济增速在缓慢下滑,但是下滑不是特别明显,通胀压力仍然存在。她认为二季度CPI都会保持在5%以上,而且有可能在5月、6月份上一个高点,今年最高点可能在6月份。从一季度数据来看流动性仍然比较充裕,政府仍然在继续平稳调控的态势。
从经济增长来说,瑞银判断今年中国GDP增长可能维持在9.3%,比去年放缓一个点。全年商品价格回落,全年的CPI平均是4.8%,超过政府4%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瑞银认为今年还有两次加息,并将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瑞银策略分析师陈李发布了二季度策略报告。报告认为股市将短期冲高,中期回落。他解释说,通胀是一切问题的核心。有了通胀预期,企业提高了库存,企业盈利增高,所以正循环可以持续下去。但如果通胀持续下去,就会消灭下游需求,也会引发紧缩政策,从而带来下跌风险,所以通胀是一切问题的核心。由于现在还处在一个全社会通胀预期较高的格局,接下去指数会有一定的冲高,但未来定会回落。
投资方面建议围绕三个主题:第一,在通胀预期持续的情况下,后周期的行业,煤炭、钢铁或者是低估值的银行,还会表现较好,但紧缩政策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市场又要回到房地产、医药上去;第二,关注那些供给紧缩带来景气度的行业,过去三年,没有任何产能扩张,投资不断萎缩的行业,从供大于求变成供略小于求的行业;在这个意义上说,包括纺织服装、钢铁、化工、交运设备、造纸、白卡纸、乳液、维生素A都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第三,投资主题是能源安全,是由石油价格引发的,有关能源、采掘、设备、勘探、安全采掘相关的机械设备行业都比较看好。
温建宁:又见419 股市暴跌为那般?
2011年4月19日,股市又见419,暴跌今复来!
假突破上行的市场,突然像抽筋似地,一开盘就跳空低开,收盘更是突发暴跌58.29点,再现一年前419暴跌一幕。
记得去年的暴跌,是股指期货推出惹的祸。笔者曾在去年4月16日暴跌前,以一篇前瞻性分析文章《股指期货出世,行情拐点来临?》给出市场拐了的预警。
同样,今年419之前的4月17日,笔者看到公开报道说,周小川行长在博鳌亚洲论坛讲准备金没有上线,就猜到央行在小川行长号令下,即将实施调高准备金率措施,所以特别意味深长地感叹周小川行长金口一开:存款准备金率没有上线,那就等于说:看吧,就要加准备金率了!果然4月17日,准备金率一个起跳,就蹦上了20.5%。呵呵,没到上限呢!
当年内调准备金率的消息成为现实的时候,笔者还是惊讶于央行短短的十二天之内,两次出台货币金融政策的异常频率,已经超越了以前每月不超过一次加息或调准的规律,这种变化对处在微妙境地的资本市场,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基于这个判断,笔者表达了这种担心:只怕是上周五抗住了经济数据的股市,要扛不住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了!哎,三千点怕是还要经受再度凄风苦雨的考验了,股民做好四月飞雪的心理承受吧!
果不其然,19日黑色再次上演,股市确实跌破了三千点,收盘在2999经受着凄风苦雨的无情考验!股市确实没能抗得住累计第十次的准备金率上涨,20.5%之后的四月飞雪给股民心理千钧般的重压。
市场走势能如笔者上周五文章《奔三新时代来临,经济数据定乾坤》中给出的判断:要是数据如同传闻不仅破五,而且超越5.1%创新高,那么股市围绕三千点的波动,还需要等待经济向好,才会有大机会。股市如同估计又到三千点来波动,但愿经济能向好,而不是5.4%的经济数据引发又一轮涨价风潮!
但愿货币政策的高频率微调,不是压垮股市的最后一根稻草。
水皮:三一重工传闻显商业潜规则 企业随波逐流
一位自称三一重工前员工的网友19日在网站上发布数份文件照片,称三一重工新疆公司及总公司涉嫌行贿获取订单,上市公司天山股份及多家中字头公司被卷入。对此,凤凰财经第一时间连线了华夏时报总编辑、著名财经评论员水皮。
水皮表示:认为如果行贿属实,三一重工这么做太不值当了,这与中国商业规则定义模糊有着密切的关系。
水皮表示,在中国灰色地带,多少是合理的范围内,数目界定非常模糊。很多公司在业务上需要,数额小的、没有被发现的、打个擦边球的算是礼尚往来;数额大了,就构成了犯罪,许多规则还应该完善。在谈到中国民营企业靠行贿获取订单这个问题上,水皮先生认为,首先要区别是企业行贿还是有关部门索贿,谁先谁后。他认为有关部门权力太大了,很多企业是服从于这种行贿文化的潜规则,随波逐流。(凤凰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