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资“回流”:缘起大陆通胀?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台资“回流”:缘起大陆通胀?

加入日期:2011-4-14 6:42:38

  去年“回流”不足百亿人民币,仍需当地政策扶持者居多

  早报记者 宦艳红 是冬冬

  
IT代工巨头富士康一直是台资在大陆投资的典范。
数据来源:美国劳工统计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刘建平 制图
  中国劳动市场近年来呈现出的“量价齐增”的火爆形势,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海外投资者迫于成本压力撤离大陆市场的隐忧。中国台湾“经济部投资业务处”数据显示,自2006年9月至2010年12月,共有437起台资回台投资案例,估计投资金额为1138亿新台币(约合256亿元人民币)。

  台湾“经济部”称,随着大陆投资环境改变,在两岸优势互补和产业专业化分工之下,台商回台投资意愿已明显提高。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大陆市场仍然是台商最重要的市场,随着大陆经济结构转型,台商可涉猎的投资范围更加广泛。

  去年台资“回流”92亿

  “台湾人民的收入更高。”法新社援引台湾南侨集团会长陈飞龙的话给出了台资回台的理由。报道称,总部位于台北的餐饮业巨头南侨集团2010年收入96亿新台币(约合22亿元人民币),其中一半来自岛内。

  据南侨集团官网显示,除台湾外,南侨在泰国、天津和上海均设有分公司,拥有多家餐厅和食品公司。目前,该公司正以德国式和中式连锁餐厅为核心,准备在台湾建设一个美食帝国,并计划斥资5亿新台币(约合1.123亿元人民币),升级在台的食用油和油脂工厂。

  “台湾本地消费者在一些新兴消费习惯上,也提供了宝贵经验。”陈飞龙说。

  不止是南侨集团,包括台湾正新橡胶、东阳实业、宸鸿光电和亚德客工业等一批台资企业在内,均纷纷回台投资。

  宸鸿光电投资者关系处的王凯伦告诉早报记者,回台设立研发机构和管理总部等配套设施是为了就近服务客人,并与零件厂商及供应链能迅速沟通。宸鸿光电计划在台投资成立研发中心及管理总部,投资金额约15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3.4亿元)。

  上海浦东台湾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盛九元表示,去年台商回台投资的大约有305家左右,主要集中在机械加工、服装和运输工具三大类,以东莞、苏州和宁波等地的台商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台湾“经济部投资业务处”称,2010年台商回台投资金额达到了409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92亿元),并预计今年该金额将达到450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01亿元)。

  但随后早报记者致电上述三地的台商协会,他们均表示对此不知情或并没有台商回台投资的案例。

  在盛九元看来,除了因为台湾提供各项政策优惠,回去的大部分企业都是做出口,消费地并非在中国大陆,所以台商选择加大台湾投资并不影响其大陆业务。

  “还有一种现象是,大企业回去投资,一是算作回馈台湾社会;二是与大陆相比,台湾许多不动产投资价值变大,这是抄底的机会。”盛九元认为,去年回台资金大部分属于抄底,真正回台投资的不超过三分之一。

  缘起大陆成本压力?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童振源表示,台商在大陆遇到的困难越来越明显,最低工资的增长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影响,大陆总体产业环境变化让台商考虑回台湾。法新社的报道也认为,由于中国大陆劳动力成本上升、新的《劳动法》实施、物价的上涨等因素,迫使台湾投资者开始考虑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

  美国劳工统计局4月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02年至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时薪上涨了一倍,而美国只上涨了20%。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撰文称,过去十年,中国职工年均实际工资保持了超10%的增速。2002年-2009年农民工现价月工资增加1.21倍,年均增长12%;考虑同期消费物价指数调整的不变价工资增长88%,年均增长9.4%。

  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认为,新劳动法和最低工资规定推动了中国工资水平上涨,不过它们并非唯一的推动因素。城市地区的劳动力短缺(农村向城市移民速度减缓和生育率降低加剧了这种短缺)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对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飙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大陆投资成本上涨与台资企业回台之间关系并不大。中国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员王建民认为,台商回台与大陆投资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如果说大陆的投资成本高,那么台湾的投资成本更高,台湾的工人工资要比大陆高很多。”

  台湾优惠政策吸引回归?

  童振源认为,台湾当局提供的优惠条件是吸引台资回流的重要原因。童振源告诉早报记者,“很多登记的企业都是需要政府协助的中小企业,而中大型企业则不会通过政府登记获取资助。”

  童振源所说的优惠政策可以追溯到2006年。当年9月,台湾“经济部”成立促进台商回台投资项目小组,2007年7月底成立台商回台投资服务办公室,就寻找厂房、优惠贷款、研发补助和搜索台商回台投资机会等方面协助台商。

  可查资料显示,台商回台投资可以在土地优惠、资金协助、租税优惠、研发补助和外籍聘雇方面获得优惠政策,且在医疗照护、文化创意、生技、精致农业、绿色能源和观光业等六大新兴产业方面的投资也可获得当局补助。此外,在智慧型机器人、智慧型车辆、纳米科技引用、半导体科技和LED产业等22个重要产业也在政策优惠范围内。

  但是王建民表示,台湾的优惠政策是一方面的原因,随着两岸关系改善带来的三通关系更是台商回台的关键。两岸实现“三通”后,台湾企业看中了两岸改善的投资企业,回台布局。”据王建民介绍,台商回台投资大多集中于旅游、餐饮观光等方面。

  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小衡也表示,台商回台更多的是从自身企业扩大市场的考虑出发,与它们在大陆的投资并不冲突。“回台湾的企业大多集中于服务业,部分制造业也多为食品业。”曹小衡举例说,康师傅回台湾投资,是在其已经在大陆市场获得成功后,回到自己熟悉的台湾地区,以开拓更多的消费市场。

  回台的投资风险

  童振源也表示,即使这几年回流增加,但数额依然很小。

  商务部网站显示,2010年全年,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3072个,同比(比上年同期)上升20.2%,实际使用台资金额24.8亿美元,同比上升31.7%,截至2010年12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3133个,实际利用台资520.2亿美元。

  即使回归台湾,也并不意味着企业经营压力减轻。童振源认为,回到台湾依然存在风险,主要看能否利用台湾资源,劳动密集型企业要想在台湾生存,必须要进行产业升级或者技术升级,而这都将面对竞争压力。

  童振源指出,中小型企业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跟着产业链移往内地,或是回到台湾做产业升级,“台湾未来产业能否快速提升,政府的决策能否落实将影响到回台投资的规模。”

  但陈飞龙认为,在改善台湾投资环境方面,台湾当局还需要做很多。陈飞龙用了“差劲”两字评价了目前的台湾投资环境。

  上海台商协会秘书长陆笑焰称,的确有回台投资,但绝对不是主流趋势,“很多是在大陆成功后,回馈台湾,在大陆的主要业务不受影响。”

  大陆仍是台商最大市场

  王建民认为,虽然近年来大陆的投资环境有所改变,但并没有影响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大趋势,目前70%的台商投资仍然集中于大陆,大陆仍然是台商最重要的市场。

  国际猎头公司摹根麦肯立公司亚太首席营运官何励志指出,从长远发展看,选择大陆是个最佳选择。“内需的需要,加上面向大陆消费者的企业将获得青睐。”何励志认为,在大陆一线城市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向二三线城市扩张。摹根麦肯立公司3月刚在上海设立了首个大陆办公室。

  王建民表示,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及对台商的优惠政策,都是吸引台商留在大陆或来大陆投资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土地取得方面,台商可以获得很多便捷。”据王建民介绍,近两年来,台商在中西部地区土地获得的审批速度非常快。

  王建民认为,伴随着大陆经济转型,台资企业也将从过去单纯的代工、代销产业转型,“这两年来,台资企业的投资产业已经可以涉及高科技、新兴产业以及金融、房地产等服务业。”他说,地方政府也在出钱出力,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

  曹小衡也表示,与过去吸引台商的低廉的土地、劳动力成本不同,现在大陆庞大的内需市场则成为吸引台商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台资企业也将从过去的出口型企业转为内销企业。

  录入编辑:张珺
(责任编辑:郝艳)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