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股市进入高风险阶段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郎咸平:股市进入高风险阶段

加入日期:2011-4-13 17:56:40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胡祖六:别急着唱衰美元 国际货币体系无需推倒
  国际货币体系需要渐进改革,但似乎无需推倒重来
  就在南京G20国际货币体系研讨会前夕,《华尔街日报》赫然刊出标题中国官方学者猛抨美元国际储备角色。美元在中国挨批,这当然不是头一次。中国学术界盛行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当前世界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归结为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无论是黄金、SDR,或者是人民币,似乎只要有什么东西能够取代美元,那么世界经济就可以高枕无忧,进入一个繁荣稳定的新纪元。
  诚然,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多有可诟病之处,其中三个严重问题尤值得关切。其一,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主要货币的汇率高度波动,为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带来了较大不确定性;其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景气对于全球经济产生了过大的影响;其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难以有效地监督约束大国的行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步履维艰,未能事先预警曾一再发生的汇率危机、主权债务危机,或者银行危机。
  但是,尽管存在这些缺陷,现有国际货币体系胜于历史上任何一个体系,包括金本位和英镑主宰世界的货币秩序。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布雷顿森林体系创立以来,现行货币体系经历了从固定汇率向浮动汇率的演变,总体上运作较好,并非像一些批评家指责的那样,千疮百孔,一无用处。
  必须认识到,美元取代英镑作为主要储备货币后,基本上确立了一个自由开放的国际金融和经济秩序,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不能忽视的是,中国从1978年起实行改革开放,吸收了大量外资,由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迅速蜕变为世界工厂和贸易大国,一直保持了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纪录。
  毫无疑问,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如果没有现存的国际货币与贸易体系,确保主要国家的市场开放和资本比较自由的跨境流动,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就没有一个开放有利的国际环境,就缺失了一个确保成功的关键外部条件。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学者们要对美元和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如此口诛笔伐呢?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对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误读,把危机起因归结为一个所谓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归结为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其实,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主要是美国的信用泡沫和房地产泡沫所致。无论在何种国际货币体系下,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的信贷与地产危机将不可避免地波及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确有缺陷,但是它并不应该担负触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责任。
  一国货币能否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主要取决于该国经济与金融的综合实力,是国际金融市场参与者自愿选择的结果,并不能由货币发行国政府的主权意志所任意决定。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确立,主要是归因于美国的强大经济规模与实力,以及发达的金融市场。正是因为美元所具备的自然吸引力,中国才自主选择了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挂钩,自愿地选择了美元资产作为绝大多数官方外汇储备。
  无休止地抱怨美元的特殊地位显得益处甚微。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里,美元将继续是最现实也可能最合适的国际储备货币,优于欧元、日元、英镑,以及在私人市场不流通的SDR。人民币将来非常有潜力也一定可以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之一,但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进程将取决于中国的经济与金融整体发展进程,特别是资本账户自由化的进程。
  我们与其耗费太多纸墨,在如何取代美元和重建国际货币体系这个遥遥无解的题目上做文章,尚不如投入更多时间精力研究宏观审慎监管,国内金融深化改革,外汇储备管理,人民币汇率机制,与资本账户开放这些对于中国远为重要的议题。

 

  陈思进:从巴菲特涉嫌内幕交易谈起
  金融市场从来就没有圣人,更没有神仙。巴菲特的名言曰:如果你看见厨房里有一只蟑螂,那里面肯定不止一只!这一次SEC抓住了巴菲特,他身后还有多少蟑螂?UBS们玩弄LIBOR操纵360万亿美元衍生品,真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赵晓:资金投向保障房难以执行
  杨柳青青四月天,金融 界却没有春天的气息,连续暴露出两大令人震惊的丑闻。一是闻名全球的金融大机构瑞士银行(UBS),被指控涉嫌在金融危机的2006年和2008年间,参与操纵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下称LIBOR);第二大丑闻便是巴菲特涉嫌内幕交易,他将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调查。失去信用的巴菲特不是圣人,也许这仅仅是SEC发现的第一只蟑螂。
  国际大行深陷LIBOR
  在这里,先来浅析一下什么是LIBOR?
  从事金融业的人都知道,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是世界市场上最活跃的利率,也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指标之一,像利率期货、掉期交易及欧元和美元的价格,全都以LIBOR来确定。由于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LIBOR不仅适用于英镑,也适用于美元、瑞士法郎、日元和加元。在丑闻发现之前,该利率被认为最真实地反映了市场的资金需求状况。
  每天早上伦敦时间11点钟,英国银行家协会将从瑞士银行、美国银行、巴克莱、花旗、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汇丰、摩根大通、劳埃德银行、荷兰合作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三菱东京银行、日本农林中央金库、苏格兰皇家银行、西德意志州银行、法国兴业等16家银行搜集各家银行从美元到瑞士法郎等十种货币的拆借成本,LIBOR的期限从隔夜到一年,然后被纳入统计表,去掉最高和最低部分得出平均值,当天的LIBOR被确定下来,之后送往全球各地的交易所。银行相互之间提供的利率全天候都在变化,而LIBOR被固定于24小时内。一般来说,瞬间利率和拆息率的差异非常小,尤其在短时间内。
  丑闻的奥秘就在于多家报价银行串谋操纵LIBOR,当英国银行家协会收集完报价,在去掉极端报价之后进行平均的当口,做小动作。并且,这一恶劣行径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对于一般大众来说这恐怕很深奥,或者说很不容易理解。但是人们容易理解的是,银行通过改变和操纵利率,能使衍生产品的价值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动,从而获得巨额收益。因为全球有超过360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和公司债券,都视LIBOR作为基准利率。
  在原先的金融资本市场中,信用的基石是信任,市场主体中的一方必须信任另一方将履行诺言。比如放贷方必须信任借贷方有能力尝还贷款,投资人必须相信他们能看得见投资回报。失去了信任,等于失去了灵魂,就好似一旦牛顿三大定律是错的,现代物理学还能剩下什么呢?现在LIBOR被操纵,那么与之相关的360万亿美元的衍生产品,也就全出错了。
  巴菲特不是圣人
  正当LIBOR操纵案闹得沸沸扬扬之际,巴菲特的前得力助手--伯克希尔·哈撒韦多家子公司主席索科尔,因涉嫌内幕交易,使巴菲特和索科尔都将接受SEC的调查。
  现年54岁的索科尔,被外界视为巴菲特的准接班人。他自称首次以每股104美元,打算购入5万股路博润公司的股票,但买到2300股时,觉得不值得花时间去管理区区几千股,便决定抛出。至于第二次买入其股票,是因为他很喜欢路博润,认为它值得长期持有。
  赵晓:资金投向保障房难以执行
  而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却在3月14日以90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路博润公司,该股票3月底收盘价为133.96美元,粗略估算,索科尔每股盈利30美元,浮盈近300万美元。虽然索科尔主动报告了这些交易(他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违法),巴菲特也力挺索科尔,说他早就知道,似乎索科尔的做法无伤大雅,潜台词:不必大惊小怪。
  其实不然。近两年,我专做证券交易监控,深知这类内幕交易只有初学者才会犯。但凡在投行做过的人都知道,投行从业人员,甚至其家属,他们所有的证券交易账户就只能在自己公司内部开设,而且时刻被监管部门所监控,更不能随便交易与自己公司有业务或将有业务往来的证券,在买卖之前必须先向监管部门申报,在获得了preclearance(事先批准)后才可交易股票,否则就是内幕交易。轻则罚款被裁,重则坐牢。为避免麻烦,我在投行工作这些年,关闭了所有的证券交易账户。
  其实,好些金融大鳄就是做内幕交易才可赚那么多。而巴菲特这个金融大鳄,真的是金融市场的最后圣人吗?回首2008年,保尔森一通电话请求巴菲特支持高盛,讲明政府会出手救AIG。当时救助雷曼只需10亿美元,救高盛需要50亿美元,他为何不救雷曼,救高盛?答案再明显不过了,救活了AIG,高盛自然就喘过了气。这不是内幕交易是什么?对普通投资者公平吗?
  说穿了,金融市场从来就没有圣人,更没有神仙。资本一进入市场就带着原罪,每一分钱都渗透着血和泪。江湖老手如巴菲特,老谋深算,这次何以阴沟里翻船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只有一种解释,他根本就不把索科尔的行为当一回事。真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这两件事也正应了巴菲特自己说过的名言:如果你看见厨房里有一只蟑螂,那里面肯定不止一只!可见,LIBOR和巴菲特事件,充分凸显了在资本市场的金字塔上方,金融机构和金融大鳄藏匿于证券市场的猫腻。

 

  刘 杉:股市两大忽悠--万点论与黄金十年
  不久前去深圳参加一个专业会议,期间与几位投资界老总聊起今年股市走势,听到的基本都是看好言论。无论是基金公司老总,还是券商研究所所长,都认为今年股市会有好收成。
  他们的理由也比较简单,其中两个理由最为值得关注。其一,价格便宜。这主要指大盘蓝筹股价格低,其中银行地产股价基本都在10倍市盈率之下,为历史最低点。因此,大盘蓝筹股具备较好投资机会。其二,房地产调控可能导致房市投资资金转入股市,股市会产生财富效应,吸引更多资金加入。
  赵晓:资金投向保障房难以执行
  听起来这话不无道理,或许今年会产生一波大盘蓝筹股行情。不过,我还是想扮个乌鸦嘴,说点不中听的话。今年行情未必如大家所愿,看似颇有道理的两个理由,如果换个角度思考,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其一,大盘蓝筹之所以价格便宜,且为历史最低价,其中必有道理,正如可怜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一样。银行地产价格之所以便宜,除了宏观调控原因以外,还在于人们担心银行资产质量存在风险。除了房价下跌风险,银行还存在地方债务违约风险。此外,由于央行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也压缩了商业银行盈利空间,同时银行成长性也因中国经济整体走缓而下降。
  更重要的,买大盘股需要很多钱。其二,炒楼资金未必一定进入股市。在政府轮番调控之下,房价并未走入下跌通道,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维系房价高涨的货币因素并未消失。在我看来,只有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基本到位,国际收支基本持平后,人民币资产重估时代才会到来,届时,房价或出现大幅回调局面。而在此之前的一两年内,炒房资金不会轻易离开楼市,否则政府就不会出台住房限购和限价令了。再说了,所谓炒楼资金不仅是准备炒楼和已经退出的资金,恐怕很大一部分是已经买了房的钱,由于政府颁发了住房限购令,这部分资金是无法一时找到下家的。所以,说炒楼资金进入股市,恐怕仅仅是一厢情愿。
  从资金角度看,货币政策紧缩不可避免。尽管国家统计局调整了消费物价指数CPI权重,1月和2月CPI都低于5%,但未来价格走势依然不容乐观。这一方面因为农产品价格在秋季前都会处于高位,另外房租上涨也会提高CPI水平,如果再加上日本重建可能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国全年物价水平都处在较高压力下,因而央行不可能放松货币政策。所以,今年资金面依然偏紧。如果资金面偏紧,那么大盘蓝筹股不可能全面上涨,也就不可能出现大行情。
  从国际经济角度看,日本核危机、中东动荡和欧债危机,都是世界经济的定时炸弹,其不仅妨碍世界经济复苏,而且随时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短期动荡。而一旦欧美进入加息周期,则国际热钱也将回流发达市场,中国市场投机动力将减弱。因此,国际因素在年内将制约中国股市,并可能带来A股波动。
  当然,还有更激进的证券分析师提出了万点论,以及有证券公司提出了黄金十年观点。对于前者,基本属于正确的废话,这就像人终究要死一样,中国股市在某个年头达到万点是必然的,不过5年内恐怕做不到。因为中国经济未来十年并不是黄金十年,而是艰难困苦的转型十年。早在2006年那波大牛市到来时,有分析师就提出过黄金十年,当时我就写评论认为,这基本属于忽悠股民的屁话。因为中国经济一直要进行转型,而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型,需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不可能顺利的,并且无法维持此前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如果说前几年的所谓转型还是羞羞答答的话,那么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转型已经不可避免,这是因为维系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在发达市场去杠杆化过程中,国际贸易总量在短期内难以回到危机前水平,这使得中国无法依靠出口维持经济高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中国经济不得不向内向型增长方式转型,在这个过程中,高增长时代显然已经结束。除了经济转型困难较多,生产要素价格也要重估,低成本增长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而从社会角度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一系列深层次社会矛盾也到了集中爆发的时候,因此,社会危机四伏。从国家管理角度看,能够维持一个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稳定增长,就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经济了。
  因此,未来十年,是中国经济困难转型的十年,是中国社会矛盾重重的十年,是执政党必须推动社会变革的十年。一句话,未来十年,是小心翼翼的十年。
  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投资的书,是瑞银中国投行部副主管张化桥先生写的。作为分析师,张化桥勇于否定自己,他认为分析师预测大盘是滑稽的。他说:关于股市走向,最明智的预测是我不知道,而太多人急于预测某某指数在年中或年底到达什么点位。而向上或向下走这样一个定方向的预测本身就是错误的。张化桥称在做分析师的十几年里,从来没有预测过指数点位。
  张化桥是实在人,他点出了预测的荒唐之处。其实股市是一个千变万化的市场,其走势要受各种政治经济军事事件影响,因此,股市大盘是让人琢磨不定的,这也是股市的魅力所在。
  投资者要在各种牛论里,应该保持一份淡定,走一步看一步,才是对自己负责任。那些妄言股市点位的人士,不是骗子,就是赌徒,或者就是一个口力劳动者。
  不过对于经验丰富的投资者而言,乱市中,或许能够赚得一份从容。
  作者:经济学博士,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 刘杉

   


  机构把脉二季度行情:中信看空 高盛目标4000点
  核心提示:在中信证券看来,目前市场的多空分歧主要体现就包括金融地产和投资品的空间还有多大、消费品能否出现风格崛起等。
  对市场的乐观和悲观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中外机构经常各执其一。
  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高盛坚持 二季度末沪深300指数目标为3500点,年底这一指数将涨至4000点。
  与之相比,国内机构更偏谨慎。
  中信证券在4月11日指出上证综指二季度的参考区间为2600-3100点,中金公司则将波动区间定在2900-3200点。
  从昨日上证综指3021.37点收盘点位来看,中信证券预测的隐藏含义是未来A股下行的概率较大,中金公司则认为A股将保持震荡走势。
  此外,中外机构还在经济下行风险、资金面松紧、海外经济趋势及金融地产估值提升的空间等多个领域存在分歧。
  争论一:紧缩政策何时放缓?
  2011年至今,A股市场已经受了两次加息的考验以及中东乱局、日本地震等海外负面事件的冲击。
  内忧外患的夹击下,一季度上证综指微涨2.64%,在许多市场人士眼中这一表现仍属强劲。不过,对国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继续从紧的担忧始终是市场挥之不去的阴霾。
  乐观如高盛就表示:二季度与一季度相比,A股市场面临的最决定性的变化是旨在抑制通胀和调控房地产而密集出台的紧缩政策,在调控效果初现的情况下,其节奏有望趋缓。
  中信证券同样预期政策紧缩力度有望放缓,但是放缓的时间点在2011年下半年。下半年,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将放缓,财政政策将加大扩张力(专栏)度。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
  安信证券似乎更倾向于央行调控的坚决性,其将宏观经济政策仍然定调为立足于控制通胀的紧缩政策。
  中金公司则选择了两派之间的中间路线。其表示政府仍将维持目前最严厉的政策语气,却又指出如果通胀管理没有失控且通胀逐步回落,政策落实将柔和,调控节奏将放缓。
  在紧缩政策上判断的差异性,同样反映在机构对市场流动性的判断上。高盛依然最为乐观,预测二季度流动性将比较平稳,并且有望随着货币紧缩节奏的放缓变得更加有利。
  与之相比,中金则明确指出:今年市场资金面整体上前松后紧,逐渐收紧的大趋势至少将持续到三季度末。
  其理由有两点,一方面是连续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滞后效应,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央票到期量在5月以后将大减。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在一季度大幅资金净投放达5000亿元之后,随着5月份之后央票到期量的大幅减少,也将逐渐转向中性甚至净回笼。中金公司称。
  争论二:冲高还是震荡下跌?
  对未来A股宏观环境判断的不同,使中外机构在A股未来涨跌预测上各有说法。
  高盛喊出了卖方机构预测中最高的目标点位--沪深300在二季度末站上3500点,年底达4000点。其预测的主要支撑是A股上市公司的2011年盈利增速平均将达22.7%。
  不过,高盛也特别指出如果国际油价即WTI原油年均价超过120美元/桶,上市公司的盈利将大幅降低,届时A股走势将出现最大的不确定性。
  安信证券则不同意A股冲高的观点,其认为资本市场将继续维持箱体震荡的局面。
  震荡一词同样出现在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的二季度策略报告中,只不过两家机构划定了略有差异的指数震荡区间。
  中信证券给出的上证综指震荡区间为2600-3100点,中金公司则将波动区间定在2900-3200点。
  这两家机构亦建议投资者在二季度减仓。
  在上证指数3200点以上我们建议机构投资者可以考虑开始降低总体仓位,持有现金。中金公司称。
  另一个问题是,今年低估值的周期股表现抢眼,而中小盘和成长股表现普遍疲弱。这一趋势是否将维持到年中甚至更长时间呢?
  在中信证券看来,目前市场的多空分歧主要体现就包括金融地产和投资品的空间还有多大、消费品能否出现风格崛起等。
  其推荐的行业有两大类:一是绝对估值仍然较低的板块如银行、房地产、钢铁、汽车等,二是增加服装、商业零售、医药、餐饮旅游等消费类品种配置,以等待二季度消费领域政策的落实。
  中金公司的推荐名单也集中在权重板块和周期板块,却建议投资者继续减持中小盘和消费医药等非周期和估值较高的板块。
  高盛在看好地产、煤炭、建材、家电等行业的同时,建议投资者低配电信、公用事业、石油石化。(.21.世.纪.经.济.报.道)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