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家族”悲喜录
ST类的公司重组往往都是短期行为,并未从根本上改善公司的经营情况,一些公司在重组之后依旧逃不了“ST—重组—扭亏—撤销ST—再亏损”的命运。而为此买单的,不但有股民,还有地方财政。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刘永刚|北京报道
在中国的A股市上,存在着这样一类上市公司,每年第一季度,各种重组消息能够使它们短暂并连续上演“一字涨停”,脱“帽”摘“星”的愿景在造就了大批一夜暴富的大股东外,也使诸多游资和散户们成为“苦等”重组消息下的牺牲品。
有人说,它们是A股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命运反差最大的一个群体。在它们当中,有的通过各种重组手段保住了上市资格,有的则因无法摆脱亏损命运而黯然离场。
命不同,结果各有悲喜。
它们就是A股市场中的“ST家族”。
据万得数据统计显示,截至4月1日,目前A股市场上的ST类公司共有187家,其中,有预期重组需求的公司超过100家。受到重组等概念影响,ST类个股近期整体表现“疯狂”。自1月中旬以来的两个多月内,ST板块指数从2600点飙升到了4月1日的3240点,涨幅近20%,远高于同期沪指涨幅。
其中,*ST源发(SH.600757)、ST甘化(SZ.000576)、ST中源(SH.600645)等在内的多只ST股因重大重组进展而连续涨停。
分析人士称,ST类股票作为市场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公司本身产生的利空因素,在大多数时间内常常会被市场所忽视。但在第一季度年报的密集出台期,很多ST公司想方设法把业绩打造成“看似很美”的状态以期脱“帽”摘“星”。大多数ST公司会选择重组概念以保留其上市资格。
据万得数据显示,最近3年ST类股票整体与全部A股整体的表现对比来看,ST类股票在一季度的表现远远超越了同期的整体市场。
“重组”、“扭亏”
4月1日,愚人节。
S*ST光明(SZ.000587)当日发布季报称,公司按照破产重整计划偿还债权人债权,获得债务重组收益2.95亿元,再加上股东让渡股份获得的收益1.04亿元,因此最终实现扭亏为盈。季报称,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97亿元,每股收益2.14元。
而在去年的这个时候,S*ST光明亏损达1101.25万元,每股亏损0.06元。
国信证券分析师李岩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公司虽然重组,但其主营业务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它们的重组完全是为了规避退市风险。“这样的公司,2011年的业绩怎么能够令人放心?”
就在前一天,3月30日,*ST张铜(SZ.002075)(高新张铜)公告称,公司股票已获准于4月8日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恢复上市交易,同时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变更为“沙钢股份”。
高新张铜于2006年9月在中小板上市,主营业务为铜管材的生产和销售。后因经营业绩不佳,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三年亏损,自2010年5月7日起被深交所暂停上市。
为了避免退市的命运,公司随后以1.78元/股的价格向沙钢集团非公开发行11.80亿股,收购其持有的淮钢特钢有限公司(下称“淮钢特钢”)63.79%的股权,交易完成后,*ST张铜的主营业务将变更为优特钢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沙钢集团持有*ST张铜74.88%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同时沙钢集团旗下的淮钢特钢也实现了借壳上市。公司中文名称由“高新张铜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江苏沙钢股份有限公司”。
因此,*ST张铜2010年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以淮钢特钢为主体合并公司财务报表,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5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8亿元,扭转了连续三年亏损的局面,顺利实现恢复上市交易。
同样为了生存在积极重组的还有ST甘化(SZ.000576)。
凭借着引入重组方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德力西”)的东风,ST甘化从2月15日复牌起随即刷出8个涨停板。截至3月18日收盘,公司股价为13.28元,在25个交易日内已累计上涨72.16%。
就在重组进行得热火朝天时,ST甘化在3月18日晚间突然发布业绩修正公告称,此前预计的2010年约4000万元的亏损额与目前情况存在重大差异,并将2010年净利润预期调整为-7700万元至-8500万元。
对于激增的亏损,ST甘化方面的解释是,库存忽然大幅缩水,原材料突然发现全面变质。但有分析师却认为,ST甘化在此时扩大预亏额度,可能别有深意。
分析师指出,ST甘化的股价已是德力西重组成本价的2.01倍,加上德力西已经从江门市资产管理局(ST甘化控股股东)处获得了1.2亿元的扶持基金、“不低于最高补贴金额标准”等补贴承诺,这些在日后都会触及监管层对国有资产流失监管的敏感神经。而ST甘化将2010年的预亏额度大幅扩大,极有可能是为了将重组势在必行的气氛营造得更浓厚,以降低重组的障碍。
另一家通过运作成功扭亏的公司是*ST黑化(SH.600179)。
近日,*ST黑化发布2010年年报称,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15.75亿元,同比增长7.73%;实现净利润1673.69万元,而上年同期为亏损2.34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04元,上年同期为每股亏损0.6元。
然而,公司成功扭亏为盈并不是因为自身盈利能力提高,而是地方政府慷慨相助。
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4亿元,也就是说,实际上公司2010年依然亏损过亿元,而帮助公司扭亏的则是齐齐哈尔市政府。*ST黑化此前公告显示,公司于去年12月收到齐齐哈尔市财政局有关通知,经市政府同意,对公司生产的化肥每吨补贴428元,现拨付化肥生产补贴1.59亿元。
ST“不死”困惑
有成功的,自然有失败的。分析人士认为,由于ST类的公司重组往往都是短期行为,并未从根本上改善公司的经营情况,所以有些公司在重组之后依旧逃不了“ST—重组—扭亏—撤销ST—再亏损”的命运,甚至有些公司在重组之后仍然继续亏损,最终成为“垃圾股中的垃圾”。
*ST白猫(SH.600633),原名双鹿电气,1996年连续5年亏损后更名为PT双鹿,2001年,在面临退市时与上海牙膏厂进行资产重组,之后名字变为PT白猫,后又去掉PT帽子改名为白猫股份。3年后,由于经营不善,又被冠以*ST白猫。
目前,由于公司2007年至2009年连续3年亏损,根据相关规定,上交所决定自2010年5月25日起暂停公司股票上市。
另一家重组后继续亏损的公司是四环生物(SZ.000518)。其前身为1993年9月上市的苏三山,该公司于1995年至1998年连续4年亏损,后由振新公司入主重组,1999年公司重组后更名换姓PT振新,但很快又换帽为ST振新,随后又更名为四环生物。但是,正名、去帽的计划刚刚实施完毕,重组后的公司却再次亏损。
据了解,2010年,四环生物还增资5000万元投资文化传媒领域。安邦咨询医药行业分析师边晨光认为,公司进军文化传媒是否真正能带来收益还是未知数,而且将大量资金不用于主业而是其他领域,“属于不务正业”。
看着“ST家族”上演的“变脸”游戏,很多股民感到很不解,难道一只垃圾股通过重组就可以“咸鱼翻身”吗?难道一个只为圈钱,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就可以一直“不死”?
分析师认为,对于ST公司来说,它们想要有起色,在目前的制度下,只能通过重组,因为一旦重组就有“活着”的机会。而对于那些有钱的企业来说,通过ST公司借壳上市又是一条低成本的捷径,这种看似合理的逻辑导致了目前ST公司“不死”的局面。
“现行的ST及退市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上市公司加大了操纵利润的力度和频率。这样的结果,是有违于监管机构制定这些政策的初衷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行的ST及退市政策,辅以对公司上市的规模控制、节奏控制,相当于给投资者保了一个底。也就是说,即使上市公司经营混乱、业绩低下、甚至应该破产了,投资者也不用担心,因为即使到了这种地步,自己持有的上市公司反而成为一个紧俏的“壳”了,自然有非上市公司来追求,来借“壳”,借“壳”重组成功,股价又会大涨。
专家建议,市场化退市标准在A股市场采用尚不具备基本条件。因此,财务退市标准仍是现在或将来唯一可采用的退市标准。
退市标准在“连续亏损”退市法则的基础上,应尽快引入“资不抵债”退市法则,即凡是净资产连续三年为负数的上市公司暂停交易并给予半年宽限期。相比之下,由于净资产是一个长期存量指标,不容易被人为短期操纵。
对此,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ST股价格之所以高企,与退市制度有关。部分暂停上市公司占用了市场资源,停牌时的价格也还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去重组,很容易造成市场爆炒ST股,重组双方在重组价格上也不容易达成共识,重组效率较低。
他表示,目前监管部门正在研究如何更好地完善退市制度。
ST家族
包括ST、*ST、S*ST、SST等所有经过特殊处理的股票。
ST 公司经营连续二年亏损,特别处理。
*ST 公司经营连续三年亏损,退市预警。
S*ST 公司经营连续三年亏损,退市预警+还没有完成股改。
SST 公司经营连续二年亏损,特别处理+还没有完成股改。
PT 为暂停上市股票提供合法流通渠道的“特别转让服务”。
美股如何退市
纽约交易所的退市规定:有以下情形者将被摘牌:公众股东数量达不到交易所规定的标准;因资产处置、冻结等因素而失去持续经营能力;法院宣布公司破产、清算;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达不到交易所规定的最低要求等。在公司出现退市情形时,纽交所允许公司有18个月的整改期间,18个月后,公司仍未达到持续上市标准的,才被终止交易。
纳斯达克交易所的退市规定:如果某公司股票市价低于最低交易价(1美元)超过30个交易日,会向该公司提出退市警告,并限其在90天内改善公司业绩,使股票的市价回复到高于最低交易价的“可以接受”水平,否则该公司将被勒令退市。
(据公开信息整理)
(责任编辑:sohustock)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