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发布会介绍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等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卫生部发布会介绍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等

加入日期:2011-4-11 16:09:44

卫生部2011年4月11日新闻发布会实录
  邓海华: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卫生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主题是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今天邀请到了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先生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肖永红先生,肖先生也是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的委员。首先有请赵司长介绍相关情况。

  赵明钢:

  媒体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再次跟大家见面,利用这个平台通过大家向社会介绍我国有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情况。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细菌耐药问题已经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可能各位也注意到了,今年的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就是“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说明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从政府到民间,从医疗专业人士到广大患者,对于抗菌药物的问题是高度关注的。

  这也跟全世界抗菌药物在医疗领域、农业、养殖、畜牧业和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是有关系的。各国都在把抗菌药物应用于我刚才所提到的几个相关领域,当然在我们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对于抗生素的使用是有严格规定的。比如说,有些抗菌药物只能用于人类,对于兽用的,要有专门的抗菌药物供畜牧业使用。近年来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出现了对几乎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的多重耐药细菌在去年媒体上做过报道,比如超级耐药菌的问题,当时这种现象在印度和其他国家陆续出现。人类也再次面临感染性疾病的危险,对此进行广泛的关注。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抗菌药物应用监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近年来,卫生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一是先后下发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做出了明确规定。二是组建“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和“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加强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和评估。三是在2005年以来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以及2009年以来的“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中,加大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检查力度,促进合理用药各项政策的落实。四是对全国2万余名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和微生物检测技术培训。各地也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宣传教育等多种措施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五是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部和工信部共同开展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通过监测网和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近五年来我们国家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日趋合理,个别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不合理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在我们国家个别医疗机构和个别的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存在着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象,在此我想强调,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全世界都存在着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问题。我们国家总体情况是好的,但毋庸讳言,不合理应用的现象在个别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确实存在。造成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目前在基层医疗的医务人员对于抗菌药物的了解还有待与进一步提高。二是有的医务人员为了避免医患纠纷,按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使用抗菌药物,现在是一个资讯的时代,各种信息在网上或者是媒体上,公众都能在第一时间获得,特别是一些医药广告,大家也很关注,有的患者看了广告以后,到医院直接要求医生你给我开某一种药品,如果医师拒绝的话,有的时候确实会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比如说抗菌药物确实可以用,没有禁忌症,也会按照患者的要求,患者的意愿来做,但是是否一定在科学上、经济上合理,这个时候不敢完全这么说。我们也听到医生有一些抱怨,有的时候给患者解释了,但是患者不听,要求必须这么做。这种情况下,医生经常和我讲,这种抗菌药物患者确实可以用,作为新药确实贵了点,用原来的也可以,但是有的时候患者不听医生的意见,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三是部分药品生产企业营销行为不规范,加之极个别的医务人员存在着医德、医风问题导致抗生素使用的不合理。这个情况也是卫生部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高度关注的。我们在工作中一方面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德教育,另一方面我们也加大对违规违纪人员的惩治力度。

  在此,我代表卫生部向大家作个表态,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发生在谁的身上,无论发生在哪个医疗机构,如果个别医务人员医德不好,发生违法违规现象我们是绝不姑息的,一经发现,将一查到底,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四是公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还比较薄弱,确实有些同志、有些群众身体一不舒服,就会想到吃一些抗生素。有的患者会到医院去开,还有许多患者会直接到药店去买。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既有个别医疗机构,个别医师的问题,也有我们群众安全用药意识问题,还有企业营销不规范的问题。

  五是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说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不完善,“以药补医”的机制仍然在医院里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六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患者在诊疗前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降低,医务人员为了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不得不提高抗菌药物使用量和应用强度。现在我觉得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应该来讲是比较清楚的,既有行业内的主观因素,也有社会上的客观因素。刚才我已经讲了,对行业的主观因素,比如说医师知识的欠缺,卫生部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加大培训的力度。对于个别医德不好的,我们会加大惩戒的力度。对于公众,我们也希望能够和媒体很好合作,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引导,使群众能够合理用药。

  下一步我把卫生部的工作也跟大家做一下介绍,卫生部对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包括其他药物的合理应用高度重视,我们会多措并举,以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问题为突破口进行相应专项治理整顿。研究临床应用管理长效机制。对抗生素要重点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一是制定《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在这个管理办法里我们将明确医疗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是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的第一责任人。明确医疗机构的药事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对保障本机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明确对抗生素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把抗生素分成限制类、非限制类和特殊管理类这三大类。我们会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所能够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做以明确规定。在今年开展的专项治理整顿活动中,我们会要求各个医疗机构结合本院的患者就诊情况和医疗需求,对于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重要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要有一个明确的指标要求,希望我们的指标能够尽可能的符合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的要求。符合国际上最先进的指标。我想给大家透露一个信息,我们国家抗菌药物的使用指标,在很多数据上,我们和世界上发达的国家,或者是最发达的国家,像美国,我们很多方面比他们做得好,当然任何事情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希望我们在抗菌药物的管理上能够做得更好,保障它做得更好,很关键的一点是要建章立制,所以卫生部今年在已有的文件基础上,要进一步研究制订下发《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

  二是进一步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规范,修订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国家抗微生物指南》、《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药卷)》、临床路径,加大对上述管理性文件和技术性文件的宣传和贯彻力度,加大文件的执行和检查力度。

  三是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监测。加强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的建设和监测力度,进一步完善监测技术方案,扩大监测范围,细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数据的统计分析,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是继续开展全国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培训。我们将继续对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和药学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微生物检验技术相关培训,进一步加大临床药师制的建设力度,鼓励临床药师深入一线,和临床医师形成医疗团队,对于一些难治性的、感染性的疾病,对于细菌耐药的病例要进行个案的讨论、个案的会诊,给出个体化的诊疗方案,来提高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使用水平。

  五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今年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布置了几项重点工作,涉及到对医院的监督检查管理的,包括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我们会结合这些活动加大对医院的随即抽查和定期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我们欢迎媒体的参加,我们的检查结果是会向社会公示的,我们也希望由于媒体的参与能够更好的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对于好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能够及时表彰,对于极个别现象我们也要公示出来,我们要向全社会来证明,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上,卫生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是有决心的,我们是能抓好,也是能够办好的。我也相信我们的广大医师队伍,我们的药学人员,我们的护士队伍,也是会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国家的治疗规范和临床路径来合理用药的。对于极个别现象,行业内也是不认可的,今年卫生部会加大检查力度,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欢迎大家能够跟我们一起来参加检查活动。有关情况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邓海华:

  谢谢赵司长,下面的时间是回答问题环节,今天是例行发布会我们邀请了两位专家,他们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所长、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主任苏旭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主任吴尊友研究员。

  下面开始提问,提问的时候通报一下自己所代表的媒体。

  中国青年报记者:

  我有三个问题,第一,刚才赵司长说的极个别的是医德医风问题,我不知道这个判断有什么依据,是不是有调查研究,还是凭个人的感觉?第二,抗生素使用的指标比美国好,能不能讲得更详细一些,什么方面比美国好,还是一切比美国好?另外,抗生素使用的现状能不能说一下?

  赵明钢:

  我们国家有700多万医务人员,每年无论是卫生行政部门主动监管过程中发现的,还是相关的事件、案件中所暴露出来的因医德问题所导致的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问题,所涉及到人员的数量和700多万人相比是极少数的。 关于美国和中国的情况,我们国家在抗生素的使用上在很多情况下比美国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美国抗生素的使用强度比我们强。第二,美国所消耗抗菌药物的种类,特别是像头孢类的抗生素分二代、三代、四代,美国使用的量比我们要大。第三,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我们国家从上到下高度重视,我们在管理上,无论是卫生行政部门,专业的学会、协会,我们的质控中心、医疗机构,包括保险的经办部门,都在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加以管理、加以调控。我想给大家举个例子,专家告诉我,从2003年到目前为止,卫生部关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文件,或者是相关文件已经下发了12个,这12个文件还没有包括相关的临床路径和疾病的诊疗指南,确实可以反映出来我们对这个问题始终是高度关注。

  关于我们国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全国监测网我们选定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医疗机构进行监测,近几年抗菌药物的消费金额在逐步下降。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在下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下降,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在降低,所有的指标都证明一,我们的抗菌药物使用越来越合理,而且相关数字远远好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今天有这么多记者在,我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个信息能够准确的告诉公众。

  第一,抗菌药物的生产量不等于抗菌药物的销售量。抗菌药物的销售量也不等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我们生产的许多药品并没有完全销售出去,在企业积压的、在销售环节积压的都很多,医院也没有做到零库存,医院还有药房也要储备,所以生产量不等于销售。在中间环节,有些抗菌药物进入了医院,有些还在物流,有些还在经销公司、代理商那里,即使是到了医院、到了药店,医院和药店自身还要储备。有的患者把药买回家去也未必全都吃了,一定要把数字的关系想清楚了。

  第二,前一段我的同事曾经澄清过一个说法,“我们国家每年有250万人因药物不良反应入院,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百分之四十死于抗菌药物滥用”,这几个数字我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媒体报道以后我们高度关注,立刻与相关媒体记者进行了联系,媒体记者告诉我们,这几个数字是我们专家提供的,我们又去找了相关的专家。有的专家跟我们讲是听说的,有的专家讲是文章上看到的,我们去找文章的作者,我们一直在追,追到30年前,还没有追到。我们所能查到最早的人,他跟我讲,是根据个人的估算推算出来的。同志们,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既误导和公众,也给我们国家医疗行业的形象,给我们国家制药行业的形象都带来了很大的损害。

  我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两个数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9年和2010年分别接到的药品不良反应的数字是65万和69万,这是不良反应的报告,这个报告应该是准确的,这个监测网要求全国所有的医疗机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都要报告,同时它还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销企业也有责任进行报告,因此这个数字应该是比较准确的。2009年所接到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所有的药物,不仅仅是抗菌药物,是65万份,2010年69万份,两年加起来也达不到所谓的250万份。

  2009年报告的死亡病例是500例,因为药物不良事件导致的,或者跟用药有关的死亡是500例,2010年是600例,两年加起来是1100例。如果以后媒体报相关数字的话,我和我的同事包括我们的专家,都愿意以科学、准确的数字提供相应的帮助和资讯服务,大家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跟我们联系,来核实一些数据,我们一定尽全力,请大家放心。

  法制晚报记者:

  刚才赵司长提过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方面我们在做一些制度方面的规划,抗菌药物分类,还有使用率的问题,我有这样一个担心,如果我们给医院下达了使用率的指标之后,有的医院为了达到这个指标的要求,对有些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不使用而造成治疗方面延误,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谢谢。

  赵明钢:

  你问的这个问题是非常关键的,在制定任何一个规定的时候我们既要考虑它的科学性,还要考虑它的可行性。这个问题我们在讨论中许多权威的专家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在规定里我们做了条款规定,对于特殊病例确实需要使用医院所确定的品种和剂型以外的抗菌药物,要经过相应的审批程序,可以临时性、一次性的购入药品。

  财经杂志记者:

  我想问一下怎样定义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有效遏制”的标志是什么?

  肖永红:

  刚才赵司长已经把我们国家抗菌药物管理以及使用的方法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刚才这位记者说到的关于怎么确定有效控制指标的问题,这是我们国家早就关注的问题,我们建立了三个监测网络,这些数据为我们一些管理指标奠定了好的基础。像刚刚赵司长所说到的,很多指标的计算不是空想的,它一定有比较广泛的深入调查,比如关于使用率、使用强度到底多少是合适的,在我们国家现行疾病构成、抗菌药物的使用状态,医生和患者的习惯都有考虑,制定过程中比较要考虑,要达到可行性。

  赵明钢:

  合理性包括几方面的因素:第一,抗菌药物所针对的致病菌是引起患者疾病的致病菌,要有效。第二,要安全,患者使用这个药品的时候没有禁忌症。第三,要经济,性价比上比较合理。我们会考虑安全、有效、经济三个因素共同构成合理使用问题。

  香港电台记者:

  第一个问题,请介绍一下内地有关“阴滋病”的状况。第二个问题,是有关日本把核事故废水排放到海上,问一下苏教授,卫生部有没有一个评估,日本的举动对中国卫生状况有什么影响?

  邓海华:

  我先简单的回应一下,对于您提到的第一个问题,4月6日卫生部已经正式对社会有了通报,详细的情况媒体都有了报道我就不再重复了。我想利用今天例行发布会的机会再向公众和人群强调几点:

  第一,这个人群都没有感染艾滋病,也没有所谓的“阴滋病”的说法,也没有“阴滋病”的病毒,公众不需要恐慌。

  第二,人群所患的不是某种传染病,相互之间没有传染,而且人群是通过互联网虚拟空间走到一块儿的,现实生活中没有关系,密切接触者也没有被传染的情况,公众对这一点也不需要担心。至于有个别媒体报道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病毒研究所一位科研人员发现了病毒,这个情况我们正式通过官方渠道向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病毒研究所进行了解,当事人说从来没说过这个问题。媒体也说当事人从来没有公开过发现病毒一事。病毒所的正式答复是,这是媒体的误报。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权威的检测机构都没有从这一人群的样本中发现艾滋病毒和其他新的病毒,如果这家病毒研究所真的发现了新病毒,与传染病和病人相关联,应该尽快地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部门联系,我们共同研究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可以主动地和这家研究机构取得联系,我们要为人民的健康负责。

  第三,我们非常理解这个人群承受的痛苦和压力,到目前为止,作为群体来说,我们解决了这不是一个公共卫生的问题,但是对于个体来说,他们的痛苦并未消除。希望大家相信科学,你们并没有得什么未知病毒感染的疾病。如果大家觉得有不适的症状,要尽快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也包括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和精神科的医生的帮助。

  吴尊友:

  实际上我们从2009年的3月份就开始介入这样的工作,2009年的6月份我们专门召开了专家论证会,研究是不是艾滋病,是不是艾滋病毒的变异,是不是一种新的不明原因的传染病?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梳理了一个调查方案,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教授牵头做了调查。2009年到2010年在全国调查了59个人,结果排除了艾滋病,也排除了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可能。今年2月份至3月份在卫生部的领导下,中国疾控中心配合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湖南、广东等6个省市,对认为自己有不明原因传染病的上述人员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再次排除了艾滋病和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可能。调查的40个人当中,有17人有其他疾病,比方说有抑郁症、结核病、荨麻疹等疾病,但都没有像他们所描述的那样有共同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因为传染性疾病都有一些特点,都有传染性,有家庭和场所的聚集性,我们所有的调查都排除了新的传染病的可能。这些人不排除有精神疾患和心理疾患的可能。我们在调查过程当中有精神疾患的初筛量表,提示这些人焦虑情绪比较严重,人际交往方面猜疑、不信任、固执的特征比常人高,不排除精神疾患和心理疾患,需要在这方面进一步明确诊断。

  苏旭:

  关于日本福岛核电站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环境和海洋的影响最近一段时间是受到关注的,刚才提的问题是涉及到海洋的问题,从报道中可以看到,目前日本把低放射性物质废液排到海里去,为了把存储空间倒出来存放高放废液,向环境和海洋倾放任何放射性物质都是不应该的,很多国家提出了抗议,包括日本本国民众也提出了抗议。对于海洋和环境有什么影响,在我们国家和国家应急协调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国务院的各个部门组成了一个完善的应急监测和评估体系,其中包括环保部、卫生部、海洋局、气象局等等按照职责分工都开展工作,对海洋和环境这方面的影响是环保部和海洋局进行总体评估。据他们专家分析,目前,日本福岛核电站附近海洋的污染是比较重的,到目前为止对我们的近海没有影响。海洋里的放射性物质扩散比较缓慢,不像在空气中的扩散是比较快的,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随着风向和环流的风向扩散比较快。在海洋里随着洋流,在洋流的方向扩散快一些,但它的介质相对是致密的,与空气相比,它的扩散相对缓慢。它边扩散边稀释,海洋的海水量很大,扩散过程中随海水上下涌动,扩散过程中也不断沉降,到一定距离一定程度以后就检测不出来了。到目前为止对我们国家的近海没有影响,请公众放心,不必恐慌。

  中国日报记者:

  请问几个关于抗菌药物耐药的数据问题。第一个是刚刚赵司长所提到的,要在今年之内或者是近期之内降低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能不能说一下目标将会降低到多少,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第二,根据我们现在三个网络的监测,中国每年医疗机构开据抗菌药物处方量有多少?第三,印度最近在居民区里发现了NDM1超级细菌,我想问中国有没有在医院之外的地方也进行相关监测?谢谢。

  赵明钢:

  今年卫生部根据国家目前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了更好的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我们提出了一些具体指标,三级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能够控制在20%以内,这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要达到30%,因为我们有前一阶段的工作基础,往前再走一步是有条件的。我们国家每年抗菌药物销售的总量,坦率地讲,这个数字我不掌握,要问一下工信部门。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药品生产企业是7165家,药品批发企业大约是13000家,零售企业连锁的应当是2149家,共有门面店13.5万家,单体药店有25.3万多家,这个是2009年的数据。到目前为止,以通用名记的,化学结构名的抗菌药物目前约1844种,有的通用名下有不同的商品名,要按商品名算是43301种,这个数字是到2011年3月份的。超级细菌这一是个群众约定俗称的叫法,被报道出现以后我们国家高度关注,在医疗机构进行监测,相关的情况向社会媒体报道过、披露过。到目前为止没有新的病例发现,更没有在社区发现。

  深圳卫视记者:

  现在国内在很多蔬菜上检测出了放射性物质,吃了这些菜对身体有什么影响,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预防?谢谢。

  苏旭:

  这段时间在部分省市一些地区抽样检测,发现菠菜、莴苣叶等一些蔬菜在检测当中有微量的放射性碘-131,环保部公布的数据,空气当中有微量的放射性物质碘-131存在,由于空气当中的放射性物质沉降到地面,会污染地面上露天生长的蔬菜。雨雪天气会加速沉降,相当于雨天把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洗下来了,所以地面污染会加重。但由于空气当中的放射性物质也是极其微量的,自然的沉降,或者是雨雪加速沉降,沉降下来的也是极微量的。我们现在检测到蔬菜表面的沾染的量是非常微弱的。我们算了一下,每天食用一公斤这样的蔬菜,给我们产生的辐射剂量的负担相当于天然辐射本底一天量的千分之一到三左右。

  我们最近做了一个实验,把检测到放射性碘-131的菠菜放到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再清洗一次之后就检测不到碘-131了。微量的情况下清洗一次,能够清洗到50%左右,清洗三次就可以降低到90%以下。目前是很微量的污染,并且可以清洗掉,大家不必要恐慌。

  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

  问一下赵司长,您刚才提到可能会加大对基层社区卫生人员的培训力度,现在我们倡导的首诊在社区,真正在社区就诊以后,我们进入社区之前耐药程度已经提高了,在社区里有用药级别,我们社区用药的时候面临着,目前手里掌握的抗菌药物是不足以治疗患者的疾病,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谢谢。

  赵明钢:

  对于抗菌药物分级分类管理,不仅仅是我们国家的做法,也是世界上通行的做法,并不意味着所有批准上市的药品在医疗机构都能够同时全部入表,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个表,在这个表单里推荐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所能够使用的药品种类是不同的,比如说刚才您关注到的,像社区原则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种类是150种左右,对于一个区域性的医院是在400—500。目前我们国家为了方便患者我们一方面在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大家都知道为了很好的满足公众看病就医的需求,在这次医改中我们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国家中药、西药一共发布了307种,205种的化药,102种中药。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相应的药物目录做了相应的补充和调整,目前社区的药品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药品的零售企业这几年发展非常快,刚才我已经给大家提供了一组数据,零售药店规定医疗机构的处方不得限制外流,患者可以拿着这个处方到相关药店购,这也能保证患者的用药需求。对于一些复杂的危重的患者,由于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的功能任务是不同的,我们建议转到大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这种做法既遵循了国际惯例,也能很好的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很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看病需求。

  家庭医生报记者:

  很早以前在医院里都可以用到青霉素这样的抗菌药,但现在医院里基本上没有这个药物了,都是头孢二代、四代这些药物,是因为青霉素不能治疗现在的疾病呢?还是价格的问题?谢谢。

  肖永红:

  首先青霉素在我们国家还是在广泛使用的,据我所知,在我们国家青霉素的生产量和销售量是比较大的,在乡村里青霉素是广泛使用的,在大的城市医院里青霉素也是作为常备药物的。到现在为止青霉素在某些感染性疾病治疗方面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儿童传染病流行性脑炎,青霉素对这个病的治疗效果还是相当好的,并不是失去了它的价值,也是在广泛使用,只不过因为属于一个注射剂,每次使用之前常常需要做皮试,所以不会是门诊经常使用的。

  赵明钢:

  关于青霉素的问题我简单补充一下,前一段我看到来源卫生部网站)
(责任编辑:Newshoo)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