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通下举牌大戏渐成常态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全流通下举牌大戏渐成常态

加入日期:2011-4-11 8:09:21

  进入全流通时代,A股大不相同。举牌常态化就是一次革命性的变化。去年深振业A(000006)大股东深圳国资局与姚氏兄弟展开的一场举牌大战至今余波未平。近期,杉杉集团旗下的两公司就在最近闪电举牌了力合股份(000532)则成为举牌概念的新秀。

  力合遭举牌

  4月8日,力合股份发布公告称,鉴于媒体报道有关杉杉集团举牌力合股份等系列内容可能导致公司股价大幅波动,公司股票停牌。由于公司无法澄清媒体报道事项是否属实,股票将继续停牌。

  “不知道公司要停牌到什么时候,股市涨的时候停牌,等它出台,市场又转风向了。”力合股份小股东杨先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在3月11日购买了该公司的股票。

  3月18日,力合股份突然发布停牌公告称,待公告相关事项后复牌。而这距离该公司3月15日发布重组澄清公告复牌,仅3个交易日。

  3月29日晚,力合股份披露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显示,杉杉集团旗下两家子公司频频举牌以至于持股份额达到5%的警戒线。次日,力合股份复牌,开盘即拉上涨停。

  资料显示,3月8日-17日期间,宁波恒益投资有限公司(恒益投资)共买入力合股份1200.07万股,占力合股份总额的3.48%,价格区间为9.55-11.3元;宁波顺诺贸易有限公司共买入力合股份增持523.48万股,占股份总额的1.52%,价格区间为10.12-11.01元。杉杉集团此次举牌花费约1.8亿元左右。

  两家公司在公告中称,未来的12个月内根据市场情况存在增持或减持力合股份的可能性。

  而日前,有消息人士称,杉杉集团有可能再度增持力合股份。一场举牌大战或将上演。

  谁是下一个力合

  实际上,全流通下上市公司遭遇举牌并非新鲜事。最早在18年前就有,深宝安和延中实业的收购与反收购大战;近的则从2008年算起,华立集团举牌昆明制药(600422)、“茂业系”举牌渤海物流(000889)、“宝安系”举牌海南椰岛(600238),乃至战况延续至今的“宝能系”举牌深振业等。

  以去年年中闹得沸沸扬扬的“宝能系”举牌深振业A为例。尽管在“宝能系”举牌后7个交易日里,深振业A的股价累计上涨了56%,但该股却一直未停牌

  “‘举牌概念’有非常好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在市场下跌过程中。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产业资本增持点往往出现在市场阶段性底部。”上海一家私募基金人士告诉记者,

  资料显示,力合股份目前的大股东是珠海水务集团,通过股权划拨取得力合股份10.06%的股权。

  上述私募认为,如此低比例的持股数量,极易引来其他资本大鳄觊觎。

  华泰联合证券的一份报告指出,从成本因素考虑,具备股价在10元以下、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22%、总股本低于10亿,且4倍以下PB等条件的上市公司被举牌的几率较高。

  全流通下的常态

  业内专家指出,证券市场出现举牌事件,一方面说明资本市场的价值被低估,另一方面也说明证券市场的资本平台被实业资本所青睐。从某种角度来说,产业资本举牌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实现资产配置功能的补充和延伸,对提升资本市场的魅力和促进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

  华泰证券(601688)分析师冯伟分析指出,产业资本举牌的动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产业资本扩张;另一种则是财务投资。前者比较注重资源和股权的控制权,后者则比较看重投资收益。

  因此,有市场人士表示,由于产业资本谋求举牌并非一定是要控制和重组上市公司,其中也不乏产业资本来资本市场投机。针对上市公司和举牌双方大量买进股份带来的股价大涨,要保持理性。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